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及趋势探讨_第1页
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及趋势探讨_第2页
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及趋势探讨_第3页
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及趋势探讨_第4页
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及趋势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及趋势探讨摘要:排球规则的变革是必然的,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的逻辑分析,对规则修改的内容、原则等进行分析研究,为竞赛规则的修改能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提供有价值的借鉴。论文关键词:排球运动,竞赛规则,演变,趋势1900年,第一部排球规则在美国产生。1916年美国出版发行了第一部排球规则书,其主要内容是:采用记分制,确定每局为21分,三局两胜;每队出场人数为六人,发球必须轮转;设有远球线,距中线4英尺,在远球线后队员可以连续击球。随后,美国的排球规则也经过了多次修改。主要内容有:规定队员的腰部以上部位可以击球;每队在本场区最多可击球三次;击球时手不得过网

2、;后排队员不得进攻等等。1947年,国际排联正式成立,便将美洲排球规则同欧洲排球规则合并,制定了世界六人制排球规则,使世界性的排球比赛在统一的规则限制下进行,排球运动水平向更高的方向发展1。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规则中的一些条款已难以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从1947年至今,排球规则做了若干次重大的修改。每一次修改都对排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排球运动更具吸引力,更加精彩。修改的主要内容有:(1).1964年东京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于1965年1月执行允许前排队员过网拦网。(2).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代表大会上提出试验,1970年索菲亚世界锦标赛代表大会上通过,于1971年1月执

3、行在标志带外20厘米处设立标志杆,规定球碰到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过网即为犯规。(3).1974年墨西哥世界锦标赛代表大会上提出试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于1977年1月执行的拦网不作为一次击球,也就是说在本队拦网触球后,本方还可以击球三次;标志杆内移20厘米,位于标志带的外缘。(4).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于1984年12月执行的不允许拦发球;取消除上手传球外的第一次击球动作中的连击犯规。(5).1988年汉城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于1988年12月执行的局分限制。每局为15分制,限最高分为17分。第一局至第四局为发球权得分制,第五局(决胜局)采用每球得分制;

4、每局之间的休息时间为三分钟。(6).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于1993年1月执行的前四局最高分限为17分,决胜局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两分为止,无最高分限;允许队员越出无障碍区救球;膝关节和膝关节以上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击球;在进攻性击球时,轻击和吊球是允许的,但击球动作必须清晰,并无携带推压现象。(7).1994年研究试验,1995年国际排联代表大会上通过,于1995年1月执行的扩大了发球区,端线后9米为发球区;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取消第一次击球中的“连击”犯规;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

5、,偶尔触网除外。(8).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代表大会通过,于1997年1月1日执行的;限制线的延长线向两侧边线延长1.75米,以各为五条长15厘米各相隔20厘米的短线划成;队员的一只脚(双脚)一只手(双手)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或手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但不得影响对方;球从过网区以外的空间飞入对方无障碍区,本队队员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将球击回:a不得接触对方的场区。b球从同侧过网区以外击回。c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回击球的行动。(9).1998年11月由国际排联通过,于1999年1月正式实施排球“自由人”规则和每球得分制。自由人规则的主要内容有:自由人可以在比赛成死球时

6、换下任意后排队员,不需经过换人过程,也不计在正常换人次数内,其上下场次数不限,但需经过一次发球比赛过程。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和试图拦网。自由人在任何地区不得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区域。自由人在前场区及前场区外无障碍区的上手传球,当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时,其他队员不得进行进攻性击球。每球得分制即:当接发球且胜一球时,该队得一分并获发球权。比赛仍采用5局3胜制,前4局为25分,先得25分,同时超出对方2分者.胜一局。双方战成2:2平局时,则进行决胜局比赛,决胜局仍采用15分制。先得15分并至少领先2分者为胜2。(10).20012004年版主要的改动有:(1)第一裁判员的手势:当一次犯规由

7、第二裁判员鸣哨判断并指出犯规性质时,第一裁判员只向拥有发球权的球队出发球手势,而不用做犯规手势。(2)第二裁判员的职责:取消对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的判定内容,不得鸣哨。(3)司线员的职责:增加对球飞行和同侧运动员击球时,触及了他一侧标志杆的判断内容。2005年试行的规则条款为:场上4名司线员的位置有所改变,2名司线员站在第一裁判员一侧的进攻线延长线外,专门裁定进攻队员是否犯规;为了消除排球场上的不文明现象.保持排球项日的良好形象3。二、排球运动竞赛规则修改的基本原则任何事物都是在前进和发展的,所以排球运动竞赛规则的修改是必然的。当今排球的发展趋势是队员高大化、力量化;女子队员男性化;进攻手段

8、多样化、复杂化,导致进攻不断地强于防守,比赛过程趋于简单、枯燥。为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所以排球运动竞赛规则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修改。2.1有利于防守,促进攻守平衡,使比赛更加精彩当进攻与防守出现明显的攻强守弱时,国际排联就会通过修改规则来改变现状,以期重新达到新的攻守平衡。对连击的放宽,目的就是提高防守;对吊球持球要求较严,观众不喜欢看到轻轻一吊就得分,但又不能不允许吊球,于是严格控制吊球的技术动作;增设自由人为一传和后排防守提供了保障,排球运动攻守矛盾寻求到新的平衡点4。2.2加快比赛节奏,缩短比赛时间,有利于比赛的组织,提高商业化水平“每球得分制”的采用,该规则消除了过去反复得“权”而不得“

9、分”的情况,使比赛时间具有可控性。比赛时间的缩短,更加符合商业要求,有利于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同时加快比赛的节奏,缩短了强弱队之间的差距,使以弱胜强成为可能。8分、16分“技术暂停”的规定,不仅仅可以使教练员根据场上情况进行指导,同时也可利用短暂的时间插播广告,为排球比赛组织机构赢取广告费,从而为排球运动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更有利于排球运动的发展5。2.3 有利于减轻裁判员的工作压力,确保比赛公正、公平(1)自由人的上下可未经裁判员的同意,且自由人的上下不计换人次数,使裁判员的执法范围减小。(2)设置标志杆、司线员由2人增至4人、举牌换人、登记位置表等举措,都可以裁判使裁判把注意力集中在场地中间,争夺最激烈的区域。这些可以避免许多致使比赛中断的因素,更有利于裁判员将主要精力放在比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