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练习册资料_第1页
《数字通信原理》练习册资料_第2页
《数字通信原理》练习册资料_第3页
《数字通信原理》练习册资料_第4页
《数字通信原理》练习册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通信练习册答案 练习一 、判断: 1. TD(时分复用通信)信号一定是数字信号。(F ) 2 话音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T ) 3 数字通信是指送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T ) 4 数字通信是指发送端信源到接收端信宿之间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5.数字通信的信源必须是发送数字信号。 二、选择: 1. 语音信号是( A, B )。 A模拟信号 B 连续信号 C 数字信号 D 离散信号 2. 图象信号是( A, B ) A模拟信号 B 连续信号 C 数字信号 D 离散信号 三.、 名词解释: 1. 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信号的变化在时间和数值上是离散的,这种信号称数字信号

2、。 2. 数字通信 信源发出的信息经变换和处理后,送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 数字通信系统。 四、填空: 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幅度的取值是离散还是连续的)。 2. 通信网由(终端 )(交换系统)(传输系统)三要素组成。 五、简答及画图: 1. 简述数字通信主要特点。 a.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b.便于加密处理。c.便于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传 输。d.设备利于集成化,小型化。 e.占用频道宽,(PCM!信中一路数字电话占用 频带宽为64KHZ )。 数字通信方式与模拟通信方式相比,其最主要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 画出话音数字通信系统构成框图

3、,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源编(解)码:A/D(D/A)变换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 调制(解调):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频带信号(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 3. 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宿 宿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 调制(解调):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频带信号 (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 4. 画出基带传输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9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源编(解)码:A/D(D/A)变换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

4、 5. 画出时分多路复用示意图,并简述工作原理。 (教材P5) 练习二 17 一、判断: 1. 一路数字电话占用频带是 64KH乙 2. 一路数字电话占用频带是 4KHZ 3. 一路模拟电话占用频带是 4KHZ 4. 一路模拟电话占用频带是 64KHZ 5. PCM!信是数字通信。 6.信息量的度量单位是比特(bit )。 (T ) 7 信息传输速率单位是波特。 (F ) &符号传输速率(数码率)的单位是波特。 (T ) 9 符号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it/s 。 (F ) 二、选择: 1. PAM样值序列信号是(A,)。 A模拟信号B 连续信号C 数字信号D 离散信号 2. 若125七内传输12

5、8个二进制码元,则其信息速率是( A ) A 1.024Mb/s B 1.024Kb/s C 2.048Mb/s D 2.048Kb/s 3. 若125 Js内传输128个四进制码元,则其信息速率是( C ) A 1.024Mb/s B 1.024Kb/s C 2.048Mb/s D 2.048Kb/s 4. 数字信号符号传输速率是1200波特,采用四进制传输时,其信息速率是(A ) A 2400bit/s B 2400 波特 C 1200bit/s D 600bit/s 5. 若数字信号符号传输速率是1200波特,而2秒中有一个误码,则其误码率是(A ) A 1/2400 B 1/1200

6、C 1/4800 D 1/600 三、名词解释: 1. TDM 时分多路复用利用了信号的时间离散性,也就是使各路信号在不同时间占用信道进行 传输,在接收端在不同的时间取出不同的信号。 2.ISDN 3. 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 每秒中内所传输的信息量I。 Rb=信息量(I)/时间(t) 4. 符号传输速率(数码率) 每秒钟内传输的码元数。 5. 误码率 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误码个数n和传输的总码元数 N之比。 Pe . 误码个数n ”m:总码元数N Pe由传输系统特性信道质量系统噪声等因素决定 四、填空: 1. 数字通信系统中主要性能指标是指( 有效性)(可靠性 )。 2. M进制符号系统中信息传

7、输速率和符号传输速率转换公式为(Rb=Nlog 2M )。 3. 话音信号变换成 PCM言号由(抽样、)(量化、)(编码)三步组成。 4. 一个频带限制在fmHZ以下的低通信号,其抽样频率fs (淳fs )。 5. 带宽为B= fm fo,带通型信号 B fo,其抽样频率fs取(2 (fo+fm ) / (2n +1)。 五、计算及论述: 1. 在125内传输256个二进制码元,其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若该信号在2秒内有3 个码元产生误码,则其误码率是多少? (见自学指导书P6) 2. 在125内传输256个四进制码元,则其符号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分别是多少? 若该信号在2秒内有3个误码,则误

8、码率是多少? (见自学指导书P6) 3. 某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是1200波特,3秒中产生5个误码,问误码率是多少? 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 Pe=5/(1200 $)=0.0014 4. 某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是9600波特,采用四进制数字信号传送,则其信息传输 速率是多少? Rb=9600X2=19200 (bit ) 5. 在100.38七内传送848个二进制码元,求信息的传输速率。 Rb=848/100.38=8.448(Mbit) 6. 八进制系统中,码元速率是1600波特,求该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 Rb=1600X3=4800(bit) 7. *简述数字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练习三

9、 、判断: 1. 抽样的功能是将时间上连续变化的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的数字信号。(F ) 2. 抽样功能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F ) 3. 抽样以后的样值信号 PAM中的频率成分比被抽样信号频率增加了以nfs为中心频 率的上下边频。(T ) 4. 信号经过抽样保持后会引入抽样拆叠噪声和孔径效应。(T ) 二、选择: 1. 样值序列的频谱和抽样前信号比较,其频率成分(A )o A增加 B 相等 C 减小 D 可增可减 2. 频谱为0 4KHZ模拟信号合适的抽样频率是( A )o A 大于8KHZ B 等于8KHZ C 大于4KHZ D 等于4KHZ 三、名词解释: 1. 频带利用率 单位频

10、带的传输速率: (bit /s/Hz) 林符号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 (Bd / H )= 频带宽度频带宽度 2. 抽样 将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的样值序列(PAM)的过程。 四、计算及论述: 1 根据抽样定理,对 12路载波信号(60 - 108KHZ,其抽样频率应等于多少? B=1O8-6O=48KHZfo带通型信号 n=(60/48) i=1 fs=2(f o+ f m)/(2n+1)=2(60+108)/(2+1)=112(KHZ) 2. 根据抽样定理,对 60路载波信号(312-552KHZ),其抽样频率应等于多少? B=552-312=24OKHZf0=812低通型信号

11、 fs 2fo=1624KHZ 4根据抽样定理,对模拟信号(0 3.4KHZ),其抽样频率应取多少?并画出其样值序 列频谱 B=3.4-0=3.4KHZf 0=0低通型信号 fs 2fo=6.8KHZfs选取 8KHZ 5对频谱为0-4KHZ的模拟信号,若抽样频率fs = 6KHZ画出其样值序列频谱,从而 分析将产生什么现象? 产生拆叠噪声 6.频谱为0.995-1MHZ的模拟信号,其抽样频率应取多少?并画出其样值序列频谱 B=1000-995=5KHZfo=995KHZ带通型信号 n=(995/5) i=199 fs=2(f 0+ f m)/(2n+1)=2(995+1000)/(2 X19

12、9+1)=10(KHZ) 练习四 一、判断: 1. 量化的作用是将幅度连续的样值信号变换成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T ) 2. 量化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T ) 3. 量化后引入量化误差 e(t) VR3 =32 也a3 =1 D4: PAM V R4 = 64 a 4 = 1 i = (011)2 十1 = 4 VB4 = 64A ,也6 = 4也 D5: PAM VR5 =64 也 + 8汽4 也 a5=1 D6 : PAM aVr6=112 也a6=1 D7: PAM aVR7=120 也a7=1 Da: PAM VR8 = 124 A a8 = 0 PCM =0011111

13、0 3.设过载电压 U= 4.096v , PAMk 1.7V ,按A律13折线编成8bitPCM码,写出编码过程。 设 解:U = 4.096V =2048 ;.: = 0.002V PAM = 1.7V = 805 心 D1: PAM XVR1 = 0V = 1 D2 : PAM AVr2 =128 也 a 2 =1 D3: PAM Vr3 =512 a 3 1 D4: PAM 生VR4 = 1024 心 a 0 i 二(110L 1 = 7 Vb7 二 512 ,6 二 32 D5 :|PAM | Vr5 = 512 也 +8 汉 32虫a 1 D6: PAM兰 VR6 = 896 也a

14、6=0 D7: PAM|兰 VR7 = 832 也a7=0 D8: |PAMI色 Vr8 = 800也a8=1 PCM =11101001 4. 设过载电压U= 4.096v,PAM=-2.3v,求PCM码,写出编码过程。 设 解:U =4.096V =2048 厶: - 0.002V PAM 二-2.3V = -1150 : 25 D1: PAM Vr1 =0V a1 = 0 D2 : PAM H V R2 = 128 a 2 = 1 D3: PAM VR3 = 512 A a3 =1 D4: PAM VR4 =1024 也 a4 = 1 =(111)2 +1 = 8Vb8 = 1024 A

15、 ,也 6 = 64 A D5:PAMVr3 = 512 也 a3 = 1 D4 :PAM 兰VR4 =1024 a4 = 0 = (110)2 - 卜 1 = 7 Vb7 = 512A ,、6 = 32A D5 :PAM 兰 Vr5 = 512 也 + 8 疋 32也 a5 = 0 i 解:U = 2048PAM =-106.: D1 : PAM cVR1 =0V a1 = 0 D2 : PAM cVR2 =128 也 a 2 =0 D3: PAM Vr3 =32 也 a3 = 1 D4: PAM Vr 4 = 64 也 a 4 = 1 i = (011)2 + 1 = 4 V B4 = 6

16、4A , 也6 = 4A D5: PAM A Vr5 = 64 A 卜8 Vr5 = 64心 + 8 汇 4A a5 = 1 D6:PAM兰 Vr6= 448aa6 = 0 D7:PAMaVr7= 416A87 = 1 D8:PAM色 VR8= 432 Aa8 = 1 PCM =11011011 7.设 PAW 106 U=2048 ,采用 A律13折线编码(包括极性码) ,其码字判别过 程如何? 、名词解释: 1. PAM 2PCM 3DPCM 4ADPCM 四、画图及论述: 13画出A律及13线解码器组成方框图,简述工作原理。 练习七 一、选择: PCM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 频分复用

17、B 时分复用 C 波分复用 D 都可以 二、名词解释: 1 FDM 2TDM 练习八 一、判断: 1 PCM 30/32 路系统中, “30”表示 30个时隙, “32”表示 32个话路。() 2 PCM 30/32 路系统中, “30”表示 30 个话路, “32”表示 32 个时隙。() 二、选择: 1 PCM 30/32 路基群数码率是( )。 A 2.048Mb/s B 2.048Kb/s C 1.544Mb/s D 1.55Kb/s 2. PCM 30/32 路系统抽样频率是( )。 A 4KHZ B 8KHZ C 6KHZ D 7KHZ 3. PCM 30/32 路系统中,位脉冲的

18、频率是( )。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4. PCM 30/32 路系统中,路脉冲的频率是( )。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5. PCM 30/32 路系统中,路时隙脉冲的频率是( )。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6. PCM 30/32 路系统中,复帧脉冲的频率是() 。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7. PCM30/32路基群的帧长是()bit 。 A 1 B 8 C 256 D 4096 8. PCM30/32路基群的位时隙是()bit

19、。 A 1 B 8 C 2564096 9. PCM30/32路基群的路时隙是()bit。 A 1 B 8 C 256 D 4096 10. PCM30/32 路基群的复帧长是( ) bit 。 A 1 B 8 C 256 D 4096 三、填空: 1. PCM 30/32 路帧结构一帧长是()位,由()时隙组成,传()话路。 2. PCM 30/32 路系统中,帧同步码、对告、监视码的周期是() 。 3. PCM 30/32路系统中,TS16是()时隙。 4. PCM 30/32 路系统中, 1 个复帧由( )帧组成,复帧长是( ) ms。 5PCM 30/32 路系统中的帧同步码位于( )

20、时隙。 四、画图及论述: 5画出单片集成编解码器构成的 PCM 30/32 路框图,并作简要说明。 练习九 一、判断: 1. 准同步数字复接体系(PDH有二大系列,三种标准。(T ) 2. PDH称准同步数字体系,具有世界性统一的数字传输体系标准。(F ) 3. PDH系列一次群的速率是 2.048Mbit/s ,传递30个话路信号。(T) 4. 北美、日本采用的 PDH系列基群速率是1.544Mb/s,传递24个话路。(T ) 5. 准同步数字复接中,同步复接、异步复接都要码速变换,而异步复接再要作码速调 整。( T ) 二、选择: 1. PDH一次群传送(A )话路。 A 30 B 120

21、 C 480 D 1920 2. PDHT次群传送(B )话路。 A 30 B 120 C 480 D 1920 3. PDH次群传送(C )话路。 A 30 B 120 C 480 D 1920 4. PDH四次群传送(D )话路。 A 30 B 120 C 480 D 1920 5. PDHT次群数码率是(B ) A 2MBd B 8.448MBd C 34MBd D 140MBd 6. PDH次群数码率是(C ) A 2MBd B 8.448MBd C 34MBd D 140MBd 7. PDH四次群数码率是(D ) A 2MBd B 8.448MBd C 34MBd D 140MBd

22、三、名词解释: 1. PCM复用 将多路模拟信号按 125us的周期分别进行抽样,再合在一起统一编码,形成数字信号的 过程。 2. 数字复接 将多个低次群数字信号在时间空隙上迭加合成高次群数字信号的过程。 3. 按字复接 每次复接各低次群一个码字形成高次群。 4. 按位复接 每次复接各低次群(支路)一位码元形成高次群。 四、填空: 1目前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存在我国和欧洲使用使用的(PCM 30/32路)系 列,北美和日本使用的(PCM 24路)的系列。 2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按 CCITT建议采用fs =( 8KHZ,抽样周期是(125 Q )。 3数字通信形成高次群采用(数字复接的)方

23、法。 4. 数字复接的方法有(按位复接和按字复接)两种,PDH采用(按位复接)方法。 练习十 一、判断: 整。 1 准同步数字复接中,同步复接、异步复接都要码速变换,而异步复接再要作码速调 (T ) 2. PDH中采用按位复接方式,不能按字复接。(F ) 3. PDH中异步复接中一般采用按位复接方式。(T) 二、选择: 1. PCM30/32 路基群是(E )。 A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C 按帧复接 2.PDH二次群是(A )。 A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C 按帧复接 3.SDH采用的是(E )。 A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C 按帧复接 4.PDH三次群是(A )。 A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24、 C 按帧复接 三、填空: 1 异步复接二次群帧周期是(100.38 ) Js,帧长是(848 ) bit。 2 异步复接三次群帧周期是(44,69)七,帧长是(1536 ) bit。 3异步复接四次群帧周期是(21.02) Js,帧长是(2928 ) bit。 三、名词解释: 1 同步复接 同步复接是被复接的各支路的时钟都是由同一时钟源供给的,其数码率相同 2异步复接 异步复接是各个支路有各自的时钟源,其数码率不完全相同 练习十一 、选择: 1. PCM30/32 路一次群是(A )。 A同步复用 B 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2. PDH二次群是 ( D )。 A同步复用 B

25、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3. PDH三次群是 ( D )。 A同步复用 B 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4. SDH是( C )。 A 同步复用 B 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5. PDH次群的数码率是(C )。 A 2MBd B 8MBd C 34MBd D 140MBd 6. PDH四次群的数码率是(D )。 A 2MBd B 8MBd C 34MBd D 140MBd 7. PDH二次群的数码率是(B )。 A 2MBd B 8MBd C 34MBd D 140MBd 二、填空: 1. PCM零次群是指(64Kbit/s)速率的复接数字信号。 2. 我

26、国PDH二次群速率是(8.448Mbit/s),传送(120 )个话路。 3. 我国PDH三次群速率是 34.368Mbit/s ,传送(480 )个话路。 4. 我国PDH四次群速率是(139.264Mbit/s)。 5. PDH四次群采用光纤传输,采用( CMI )码型。 6. 光纤通信中一般采用传输码型是(mBnB,m8000 =155520Kbit/s=155.520Mbit/s 2. 由STM- N帧结构图,求 STM-N的速率。 (见教材P147) STM-N的速率 Rb=9X8 X270N X8000 =155520N(Kbit/s)=155.520N(Mbit/s) 3. 由S

27、TM- 1帧结构图,求其 SOH的速率。 帧结构图见第1题 SOH的 速率=8X9X8X8K=4608Kbit/s 4. 由STM- 1帧结构图,求 AU- PTR的速率。 帧结构图见第1题 AU-PTR 的速率=1 X9X8X8K=576Kbit/s 5画出STM- 1的帧结构图,并作简要说明。 9X 270字节 1 .910 .270 *” SOH STM-1信息净负荷 AU-PTR SOH STM-1帧结构 SDH的帧周期为125卩s,帧长度为9X 270 X N个字节(9X 270X N X 8bit)。 其帧结构为页面式的,有 9行,270X N列。 主要包括三个区域:段开销(SOH

28、 )、信息净负荷区及管理单元指针。 段开销区域用于存放 OAM字节;有8X 9X N个字节 信息净负荷区存放各种信息负载;有9X 261 X N个字节 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字节在STM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 正确的分接。有 1 X 9X N个字节 6. 简述 SDH中 SOH 1) A1A2 , 2 ) J0 , 3 ) D1-D12 的功能: (见教材P148) 练习十三 一、名词解释: 1 .容器C m 用于装载各种速率业务信号的信息结构。 2 .虚容器VC m 用于支持SDH通道(通路)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3 .支路单元TU m 提供低阶通道层和高阶通道层之间适配

29、的信息结构。 4 .支路单元组TUG-m 在高阶VC净负荷中固定地占有规定位置的一个或多个TU的集合。 5 .管理单元AU- m 提供高阶通道层和段层之间适配的信息结构。 6. 管理单元组AUG 在STM-N帧中的净负荷中固定的占有规定位置的一个或多个AU的集合。 7 .同步传送模块 STM- N 用来支持SDH段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填空: 1. STM-1的帧周期是(125),帧长是(2430 )字节。 2. SDH基本复用单元包括 C (VC )、TU (TUG )、(AU )、AUG等。 3. 将PDH支路信号复用进SDH的STM-N要经过(映射、)(定位)(复用)三个步骤。 4.ST

30、M-N的帧由信息净负荷,(段开销(SOH)(管理单元指针 )三部分组成。 5. 我国主要采用将 PDHW( 2Mbit/s ) ( 139.264Mbit/s ) ( 34Mbit/s(用的较少)等信 号复用进STM-N复用结构。 三、画图及论述: 1画出我国SDH基本复用结构图,并作简要说明。 (见教材P154) 2. 简述139.264mbit/S 信号从C 4经AU- 4复用成STM-1的方法。 (见教材P154)0 3. 简述2.048Mbit/S 信号从C 12经AU-4复用成STM-1的方法。 (见教材P165) 练习十四 一、名词解释: 1. 映射 是一种在SDH边界处使各支路信

31、号适配进虚容器的过程。 2. 指针 指针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字节在STM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 的分接。 3. 开销 (见教材P147) 4. 复用 是以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 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 二、解析: 解析AU指针位置,指针值及使用规则。 (见教材P162) 练习十五 一、填空: 1构成SDH网的基本网络单元有(终端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再生中继器)(数字交 叉连接设备)。 2终端复用器TM的功能是(复用)。 3. ADM勺主要功能是(分插(即上、下支路)、(复用)。 4再生中继器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经线路传输后的失真信号整形、再生) 5.

32、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SDXC主要功能是(是对各种支路信号进行可控连接和再连接的设 备,兼有复用、配线、保护 / 恢复、监控和网管等功能) 6我国SDH网络结构主要分四层(长途一级干线网) 入网)。 二、画图及论述: 画出SDXCfi成框图,并作简要说明。 (二级干线网) (中继网)(用户接 ( 见教材 P170) 练习十六 一 、判断: 1. 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时,信号的极限传输效率是 2bit/s/HZ 。 ( T ) 2. 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时,信号的极限传输效率是 0.5bit/s/HZ 。 ( F ) 二、选择: 1截止频率是 1.024MHZ 的理想传输网络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其

33、传送数码率应是 ( A )。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2截止频率是2.048MHZ 的理想传输网络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其传送数码率应是 ( B )。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3信号速率是 2.048Mb/s 的数字信号,在截止频率 fc=(C ) 的理想传输网络传输,可 以无码间干扰。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4信号速率是 4.096Mb/s 的数字信号,在截止频率 fc=(D ) 的理想传输

34、网络传输,可 以无码间干扰。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三、名词解释: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传输网络若为截止频率 fc的理想低通滤波器或是以C(fc,1/2)点呈奇对称滚降的低通 滤波器,当数字信号的符号速率为 2fc时,则传输网络输出端信号 R(t)波形在抽样判决点 无码间干扰。 四、填空: 1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是指: 对于截止频率是 fc 的理想低通传输网络, 在识别点要不产 生码间干扰,则其信号速率应该是( 2f C )。 2. 满足奈氏第一准则的传输网络的传输效率是( 2bit/s/HZ )。 五、简答: 1. 基带传输系统

35、等效为理想低通网络fc = 1000KHZ数字信号采用二进制传输,数码 率为 2048Kbit/s ,问抽样判别点有无码间干扰。 ( 见教材 P191) 练习十七 一、判断: 1. NRZ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F ) 2. RZ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 F ) 3. HDB3码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 T ) 4. AMI 码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 T ) 5. NRZ码转换成HDB码后其传输速率将发生改变。 ( F ) 6. NRZ码转换成AMI码后其传输速率将发生改变。 ( F ) 7. NRZ码转换成CMI码后其传输速率将发生改变。 ( T ) 8. NRZ码转换成HDB码后

36、其传输速率将保持不变。 ( F ) 9. 基带传输系统中不能用单极性码作为传输码型。 ( T ) 10 .传输信道误码率近似等于各个中继段误码率总和, 主要由最差误码率所决定。 ( T ) 二、选择: 1. PCM30/32路系统线路码型一般首选( B )。 A AMI B HDB 3 C CMI D NRZ 2. ( B )线路码型具有误码增殖特性。 A RZ B AMI C HDB3 D CMI 3. NRZ变换成(D)码后,其传输速率将改变。 A RZ B AMI C HDB3 D CMI 4在电缆线路中PCM选用的传输码型是(C)。 A RZ B AMI C HDB3 D CMI 三、名词解释: 1. NRZ (见教材 P194) 2. RZ (见教材 P194) 3. AMI (见教材 P195) 4. HDB3 (见教材 P196) 5. CMI (见教材 P197) 四、填空: 电缆线路中常用的传输码型是(HDB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