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课件1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5/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1.gif)
![发动机原理课件1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5/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2.gif)
![发动机原理课件1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5/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3.gif)
![发动机原理课件1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5/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4.gif)
![发动机原理课件1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5/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244c0c8c-a0f1-4a06-9dea-3ee007359a1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原理发动机原理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蒋浩丰蒋浩丰 2016-09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原理发动机原理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发动机原理是研究发动机原理是研究发动机主要使用性能发动机主要使用性能的科学,的科学,是在分析是在分析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发动机的基础上研究发动机主要使用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主要使用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各种影响发动机主要使用性能的因素各种影响发动机主要使用性能的因素,从而指,从而指出出正确设计和使用正确设计和使用发动机的基本途径。发动机的基本途径。发动
2、机原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发动机原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性能指标、换气过程、燃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性能指标、换气过程、燃料与燃烧、汽油机和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料与燃烧、汽油机和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发动机特性等烧、发动机特性等。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汽车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之一。汽车汽车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之一。汽车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快速、换装少、货损少、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快速、换装少、货损少、效率高、效益高的特点。汽车与国民经济发展紧效率高、效益高的特点。汽车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密相连
3、、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汽车工业是机械电子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汽车工业是机械电子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部门和技术密集行部分,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部门和技术密集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代表了业。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发达水平。这个国家的工业发达水平。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交通运输(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汽车发动机原理以发动机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合理组织工作过程,提高整机性能作为主要内容
4、,通过分析各工作过程中影响性能指标的诸多因素,从中找到提高汽车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一般规律。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整机性能,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与各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掌握性能实验的基本方法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了解影响整机性能的基本途径,为从事汽车发动机的管理、使用、维护与修理提供理论基础。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发动机:将某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发动机:将某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Engine) 能的一种机器。能的一种机器。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发动机(狭义):发动机(狭义):主要制用于可移动的交通
5、工具或主要制用于可移动的交通工具或 可移动的机械设备上的动力装置。如航空发动机、可移动的机械设备上的动力装置。如航空发动机、 船舶、汽车、拖拉机船舶、汽车、拖拉机 现代汽车发动机(现代汽车发动机(Automotive Engine)多为往复)多为往复 式的内燃机。式的内燃机。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内燃机:内燃机: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使其热能直接转化为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使其热能直接转化为 机械能的机器。机械能的机器。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Reciprocating Piston Engine) :活活 塞在气缸中作往复运动的发动机。塞在气缸中作往复运动的
6、发动机。 蒸汽机和目前大多内燃机都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蒸汽机和目前大多内燃机都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 现代汽车发动机如果不加特别说明,一般都是往复现代汽车发动机如果不加特别说明,一般都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 现代汽车用发动机的燃料有汽油、柴油、酒精和液现代汽车用发动机的燃料有汽油、柴油、酒精和液化石油气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还是汽油和柴油。化石油气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还是汽油和柴油。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性能指标;燃烧热化学与热计算;换气过程及燃烧过程的进行与使燃烧热化学与热计算
7、;换气过程及燃烧过程的进行与使用因素的影响;发动机噪声及排放污染的形成机理与防用因素的影响;发动机噪声及排放污染的形成机理与防止措施;主要特性(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止措施;主要特性(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与制取方法及分析;车用发动机的废弃涡轮增压等。与制取方法及分析;车用发动机的废弃涡轮增压等。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及主要研究对象;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及主要研究对象;了解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及主要发展方向了解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及主要发展方向; (2) 重点掌握发动机实际循环及指示指标、有效指标、重点掌握发动机实际循环及指示指标、有效
8、指标、机械效率的定义、计算与分析;明确实际循环的各项损机械效率的定义、计算与分析;明确实际循环的各项损失及减少损失的的基本途径失及减少损失的的基本途径;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3) 明确换气过程的进行;重点掌握充气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与明确换气过程的进行;重点掌握充气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与 提高充气系数的措施;了解进排气管内的动力效应提高充气系数的措施;了解进排气管内的动力效应; (4) 熟悉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掌握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熟悉汽油机及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掌握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 的特点与分期及不正常燃烧现象与形成机理;掌握柴油机燃烧的特点与分期及不正常燃
9、烧现象与形成机理;掌握柴油机燃烧 过程的特点与分期;了解柴油不正常喷射发生的原因及消除措过程的特点与分期;了解柴油不正常喷射发生的原因及消除措 施;明确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施;明确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5) 掌握发动机噪声及排放污染形成机理、测定方法与防治措施;掌握发动机噪声及排放污染形成机理、测定方法与防治措施; 明确使用因素对发动机噪声及排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影响。明确使用因素对发动机噪声及排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影响。 (6) 明确发动机特性的定义、基本分析式及研究意义;重点掌握负明确发动机特性的定义、基本分析式及研究意义;重点掌握负 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曲线的制取方
10、法与分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曲线的制取方法与分 析;掌握大气修正方法。了解车用发动机的废弃涡轮增压技术析;掌握大气修正方法。了解车用发动机的废弃涡轮增压技术;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前前 言言 汽车理论的学习则是以整车为研究对象,汽车理论的学习则是以整车为研究对象,要求我们掌握汽车各种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要求我们掌握汽车各种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理解有关的汽车动力学方程式,和评价方法。理解有关的汽车动力学方程式,分析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对分析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对各使用性能的影响。并学会进行性能预测的各使用性能的影响。并学会进行性
11、能预测的基本计算方法。基本计算方法。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安排:安排:课堂教学课堂教学40学时,其中含作业讲评、测验学时,其中含作业讲评、测验1次。次。 课程成绩评定:课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作业、测验)平时成绩(作业、测验)30%,期末,期末 考试成绩考试成绩70%。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第第1 1章工程热力学基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工质在各种热工质在各种热力过程中其初态参数与终态参数间的关系力过程中其初态参数与终态参数间的关系以及能量转换的特点;以及能量转换的特点; 掌握掌握用理
12、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热力过程的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热力过程的方法;方法; 了解了解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参数;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参数;了解了解热力学基本定律在分析热机工作性能方面热力学基本定律在分析热机工作性能方面的作用。的作用。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 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它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研究热能和机械功互相转换热能和机械功互相转换的规律。的规律。 其主要内容有:其主要内容有:1介绍常用工质(如空气、可燃混合气等)的热力介绍常用工质(如空气、可燃混合气等)的热力性质;性质
13、;2介绍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介绍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定律;3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和工质的热力性质,分析实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和工质的热力性质,分析实现热能和机械功相互转换的基本热力过程,阐明使现热能和机械功相互转换的基本热力过程,阐明使热能以更大的百分率转变为机械功的途径。热能以更大的百分率转变为机械功的途径。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一些基本概念一些基本概念 在工程热力学中,把实现热能与机械功相在工程热力学中,把实现热能与机械功相互转换的工作物质称为互转换的工作物质称为工质工质。 汽车发动机是通过燃料的燃烧变热能为机汽车发动机
14、是通过燃料的燃烧变热能为机械功的,在整个转变过程中,总是以械功的,在整个转变过程中,总是以气体气体作为媒介物质,这些气体便是工质。作为媒介物质,这些气体便是工质。 燃料燃烧前,工质为燃料燃烧前,工质为空气空气(柴油机)或空(柴油机)或空气和汽油的气和汽油的混合气混合气(汽油机)。燃烧后,(汽油机)。燃烧后,工质主要是工质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和水蒸气水蒸气等。等。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11.1气体的热力性质气体的热力性质1.1.1 热与比热热与比热 实验表明,实验表明,热现象热现象是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不规则运动的总体是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不规则运动的总体表现,这种运
15、动的剧烈程度决定了物体的冷热程度,其外在表现,这种运动的剧烈程度决定了物体的冷热程度,其外在表现为温度的高低。表现为温度的高低。这就是说,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越高,则物体的受这就是说,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越高,则物体的受热程度越大,表现出来的温度就越高。热程度越大,表现出来的温度就越高。热能可由工质通过热能可由工质通过传导、对流或辐射传导、对流或辐射等方式来进行传递。例等方式来进行传递。例如,高温的发动机缸体与水道中低温的冷却水接触时,缸体如,高温的发动机缸体与水道中低温的冷却水接触时,缸体材料里运动比较剧烈的分子之间的不断碰撞,影响了邻近的材料里运动比较剧烈的分子之间的不断碰撞,
16、影响了邻近的水分子,这时,温度较高的缸体传热至受热较低的水,前者水分子,这时,温度较高的缸体传热至受热较低的水,前者温度降低,后者温度升高。若两物体达到同一温度时,传热温度降低,后者温度升高。若两物体达到同一温度时,传热就会停止,这种现象称为传热。就会停止,这种现象称为传热。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热热”的实质的实质 “热热”实质上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上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也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焦耳这个单位。焦耳这个单位较小,使用不方便,在计算中往往采用千较小,使用不方便,在计算中往往采
17、用千焦耳(焦耳(KJ)单位。)单位。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2 2工质的比热工质的比热质量热容质量热容 在热力工程中,热量的计算常利用在热力工程中,热量的计算常利用比热比热。 使质量为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千克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需加入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工质的比热所需加入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工质的比热,用符号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千焦耳表示,单位为千焦耳/千克度千克度(kJ/kgK)。)。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TC()CfT气体的比热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气体的比热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气体的比热气体的比热气
18、体的比热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的比热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如图所示。不同的温度,气体比热的的,如图所示。不同的温度,气体比热的数值也不同。在每一个温度下所对应的比数值也不同。在每一个温度下所对应的比热称为真实比热。气体在某一温度下的真热称为真实比热。气体在某一温度下的真实比热为:实比热为:式中:式中:dq为某工质在某一状态下温度变化为某工质在某一状态下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或或J。 dqcdT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气体的比热与加热过程的关系气体的比热与加热过程的关系 气体的比热与加热过程有关。在不同的过气体的比
19、热与加热过程有关。在不同的过程中,使程中,使1kg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1K,所,所需加入的热量是不同的。需加入的热量是不同的。 故比热的大小随气体变化过程的特征而定。故比热的大小随气体变化过程的特征而定。在工程热力学中,常遇到在工程热力学中,常遇到定容加热定容加热过程和过程和定压加热定压加热过程。过程。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定容比热与定压比热定容比热与定压比热定容加热过程是工质在加热过程中容积保持不变的过程。其定容加热过程是工质在加热过程中容积保持不变的过程。其比热称为定容比热,用符号比热称为定容比热,用符号cv 表示。表示。定压加热过程是工质在加热过程
20、中压力保持不变的过程。其定压加热过程是工质在加热过程中压力保持不变的过程。其比热称为定压比热,用符号比热称为定压比热,用符号cp表示。表示。从定容加热过程和定压加热过程的特点可知,在定容加热过从定容加热过程和定压加热过程的特点可知,在定容加热过程中,气体没有膨胀做功,所加入的热量将完全用来增加气程中,气体没有膨胀做功,所加入的热量将完全用来增加气体分子运动的功能,外在表现为气体的温度升高。在定压加体分子运动的功能,外在表现为气体的温度升高。在定压加热过程中,气体可以膨胀做功。因此,热过程中,气体可以膨胀做功。因此,气体所加入的热量除气体所加入的热量除了一部分用来增加气体分子运动的动能外,另一部
21、分用来克了一部分用来增加气体分子运动的动能外,另一部分用来克服外力做功。服外力做功。对同样质量的气体而言,要将气体加热到某一对同样质量的气体而言,要将气体加热到某一温度,则在定压加热过程中所加入的热量比定容加热过程所温度,则在定压加热过程中所加入的热量比定容加热过程所加入的热量要多,即加入的热量要多,即定压比热大于定容比热定压比热大于定容比热。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质量热容比质量热容比在工程热力学的计算中,定压比热与定容在工程热力学的计算中,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称为比热比比热之比,称为比热比质量热容比,质量热容比,用符号用符号 表示。即:表示。即: 对于空气来说,其
22、定压比热对于空气来说,其定压比热cp为为1.0046kJ/kgK,定容比热,定容比热cv为为0.7158kJ/kgK,k为为1.4。 kkccvp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1.2 1.1.2 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参数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参数 热机的运转是靠气态工质及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断地改变热机的运转是靠气态工质及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断地改变它的热力状态,执行某一具体的热功转换过程来实现的。它的热力状态,执行某一具体的热功转换过程来实现的。如发动机工作时,就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通过工质的如发动机工作时,就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通过工质的膨胀转化为机械功的。膨胀转化为机械功的。
23、 常用的气态工质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常用的气态工质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气体和蒸汽气体和蒸汽。气体。气体是指远离液态、不容易液化的气态物质,蒸汽是指刚由是指远离液态、不容易液化的气态物质,蒸汽是指刚由液态转变过来或较容易液化的气态物质。液态转变过来或较容易液化的气态物质。内燃机的工质内燃机的工质是气体是气体。 表明工质状态特征的各个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表明工质状态特征的各个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汽车发动机在变热为功的整个过程中,工质的状态总是汽车发动机在变热为功的整个过程中,工质的状态总是不断地变化着,可以用不断地变化着,可以用压力压力p、温度、温度T、比容、比容v、内能、内能U、焓
24、焓H、熵、熵S六个状态参数来描述。六个状态参数来描述。 其中其中p、T、v 可以直可以直接用仪表测量,且其物理意义易于理解,故成为描述工接用仪表测量,且其物理意义易于理解,故成为描述工质状态的基本状态参数。质状态的基本状态参数。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压力压力p p 工质在单位面积容器壁上所施加的垂直作用力称为工质在单位面积容器壁上所施加的垂直作用力称为压力,对于气体工质来说,气体的压力是大量的分压力,对于气体工质来说,气体的压力是大量的分子在紊乱的运动中对容壁碰撞的统计量。假定气体子在紊乱的运动中对容壁碰撞的统计量。假定气体分子在容器壁的垂直方向上产生总的作用力为分子在
25、容器壁的垂直方向上产生总的作用力为F,容器壁的总面积容器壁的总面积A为,则有:为,则有: 压力的单位为帕,记作压力的单位为帕,记作Pa,或记作,或记作N/m2。工程上,。工程上,Pa的单位太小,为了计算方便,常用的单位太小,为了计算方便,常用kPa与与MPa。AFp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压力的表示方法压力的表示方法 在工程上,容器内气体压力的大小有两种表示方法。在工程上,容器内气体压力的大小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指明气体施于容器壁上的实际压力,称为绝一种是指明气体施于容器壁上的实际压力,称为绝对压力,记做对压力,记做p。 另一种是测量时压力表上的读数压力,叫表压力,另
26、一种是测量时压力表上的读数压力,叫表压力,记做记做pg。 由于压力表未使用时,其指针总是指在由于压力表未使用时,其指针总是指在0附近(此附近(此时已有一个左右的大气压),故绝对压力时已有一个左右的大气压),故绝对压力p、表压、表压力力pg 、大气压力、大气压力p0三者的关系式为:三者的关系式为: gppp0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压力的单位与表示方法压力的单位与表示方法 如果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如果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时,表压力为负数,仅取其数值,称之为表压力为负数,仅取其数值,称之为真空度,记真空度,记做做pv 。则有:。则有: 真空度
27、的数值愈大,说明愈接近绝对真空。真空度的数值愈大,说明愈接近绝对真空。 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当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它们的差值称为表当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它们的差值称为表压力。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它们的差值压力。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它们的差值称为真空度。称为真空度。只有绝对压力才能作为工质的状态只有绝对压力才能作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它表示工质的真正状态。参数,它表示工质的真正状态。 vppp0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温度温度 T T 温度表示工质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学的观点看,温度表示工质的冷
28、热程度。从分子运动学的观点看,气体工质的温度是气体分子运动强弱的一种量度。气体工质的温度是气体分子运动强弱的一种量度。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越高,其温度也越高,此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越高,其温度也越高,此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大。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大。 在热力学中,温度用热力学温标来量度,用符号在热力学中,温度用热力学温标来量度,用符号T和单位和单位K表示。表示。 热力学温标,也叫开尔文温标热力学温标,也叫开尔文温标,是国际单位制(,是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由热力学温标所确定的温度称为热力的基本单位。由热力学温标所确定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制规定,水的三相点温度(冰、
29、学温度。国际单位制规定,水的三相点温度(冰、水、水蒸气平衡共存的温度)为水、水蒸气平衡共存的温度)为273.16K,而热力,而热力学温度单位学温度单位“K”为三相点温度的为三相点温度的1/273.16。热力。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称为绝对零度。学温度的零度,称为绝对零度。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温度温度 T T 在工程上,温度也可以用摄氏温标来量度,用符号在工程上,温度也可以用摄氏温标来量度,用符号t和单位和单位表示。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表示。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 由上式可知,热力学温度由上式可知,热力学温度273.16K为摄氏温标的零为摄氏温标的零点。用
30、摄氏度表示的温度也可用开(点。用摄氏度表示的温度也可用开(K)表示。须)表示。须注意的是注意的是只有热力学温度才是状态参数只有热力学温度才是状态参数。 工程上,常把上式近似写为:工程上,常把上式近似写为: 273.16tT273tT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比容比容 v v 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容积称为比容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容积称为比容,用符号,用符号v表示,单位为表示,单位为m3/kg。设气体的质量为。设气体的质量为mkg,容,容积为积为Vm3,则气体的比容为:,则气体的比容为: 密度与比容呈倒数关系,密度是指单位容积中气密度与比容呈倒数关系,密度是指单位容积中气体的
31、质量,用体的质量,用表示:表示: 3(/)Vvmkgm1mVv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1.3 1.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理想气体 真实气体的分子是具有体积的,并且分子之间存在真实气体的分子是具有体积的,并且分子之间存在着吸引力。但实验证明,当压力较低或温度较高时,着吸引力。但实验证明,当压力较低或温度较高时,一般气体的比容较大,分子间的距离比分子的直径一般气体的比容较大,分子间的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因此,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和分子本身的大得多,因此,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和分子本身的体积就可忽略不计,它的性质就比较接近理想气体。体积就可忽略不
32、计,它的性质就比较接近理想气体。 所谓所谓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就是指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就是指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分子间又无吸引力的气体。在发动机热力分析中,常把间又无吸引力的气体。在发动机热力分析中,常把空气、燃气等都近似地看做理想气体空气、燃气等都近似地看做理想气体。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2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状态,一般可用气体所占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的状态,一般可用气体所占的体积的体积V、压力、压力p、温度、温度T三个量来表示。在气体三个量来表示。在气体平衡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压力、温度和比容三者平衡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压力
33、、温度和比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式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它是根之间的关系式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它是根据分子运动学说导出的。据分子运动学说导出的。 对于对于1kg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为:,状态方程式为: 对于对于mkg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为:,状态方程式为: 式中:式中: ,它是,它是mkg气体所占的总容积。气体所占的总容积。pvRTpVmRTmvV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R R R为气体常数,单位为为气体常数,单位为kJ/kgK。对于同一。对于同一种气体,常数种气体,常数R值是一定的,但对于不同值是一定的,但对于不同种类的气体,常数种类的气体,常数R值是不
34、同的。各种气值是不同的。各种气体的值可在表体的值可在表1.1或有关的手册中查得。或有关的手册中查得。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表明,如果任意两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表明,如果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已知,则第三个参数也就确定,状态参数已知,则第三个参数也就确定,气体的状态也就确定。气体的状态也就确定。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表表1.1 1.1 常用气体的热力性质常用气体的热力性质 气体气体摩尔质量摩尔质量M kg/kmol气体常数气体常数RkJ/(kgK)密度密度 kg/m3(0101325Pa)定压比热定压比热cpkJ/(kgK)定容比热定容比热cvkJ/(kgK)比热比比热比kHe4
35、.0032.0770.1795.2343.1531.667Ar39.940.20811.7840.5240.3161.667H22.0164.12440.09014.3610.221.404O232.0000.25981.4290.9170.6571.395N228.0160.29681.2501.0380.7411.400空气空气28.970.28711.2931.0040.7161.400CO28.0110.29681.251.0420.7451.399CO244.0100.18891.9770.8500.6611.285H2O18.0160.46150.8041.8631.4021.32
36、9CH416.040.51830.7172.2271.6871.32C2H428.0540.29641.2601.7211.4271.208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2 1.2 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 1.2.1 气体的功、热量、内能气体的功、热量、内能 1气体的膨胀功气体的膨胀功u设在图示的气缸中装有设在图示的气缸中装有1kg气体,气体,气体的体积为气体的体积为V,压力为,压力为p,活,活塞截面积为塞截面积为A。若气体的压力比。若气体的压力比外界压力大,气体就会推动活外界压力大,气体就会推动活塞右移,气体的体积便增大,塞右移,气体的体积便增大,这时气体对活塞做了功
37、,称为这时气体对活塞做了功,称为膨胀功。膨胀功。u如果是推动活塞向左移,气缸如果是推动活塞向左移,气缸内的气体体积便缩小,这时外内的气体体积便缩小,这时外界通过活塞对气体做了功。界通过活塞对气体做了功。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 1气体的膨胀功气体的膨胀功 若若1kg气体在气缸内进行膨胀,气体在气缸内进行膨胀,如图中由如图中由1膨胀到膨胀到2,气体压力将,气体压力将逐渐下降。假设气体作用在活塞逐渐下降。假设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力推动活塞右移了一个微小上的力推动活塞右移了一个微小距离距离ds,在这期间,膨胀极小,在这期间,膨胀极小,气体的压力近乎不变,则气体完气体的压力近乎不
38、变,则气体完成的微量膨胀功为:成的微量膨胀功为: 由于由于 ,所以:,所以: dspAdwdvAds dwpdv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 1气体的膨胀功气体的膨胀功对可逆过程对可逆过程1-2,气体由状态,气体由状态1到到状态状态2所做的微量膨胀功为:所做的微量膨胀功为: 若气缸中的气体为若气缸中的气体为mkg,其总,其总容积为容积为V=mv,膨胀功为:,膨胀功为:对对1kg气体而言,当气体不是膨气体而言,当气体不是膨胀,而是受外界压缩时,则是外胀,而是受外界压缩时,则是外界对气体做功。这时界对气体做功。这时dv成为负值,成为负值,w也是负值,负的膨胀功实际上也是负值,负的
39、膨胀功实际上表明气体接受了外界的压缩功。表明气体接受了外界的压缩功。 )/(21kgkJpdvwvv)(2121kJpdVpmdvmwWVVvv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 1气体的膨胀功气体的膨胀功 如果已知工质的初态、终态参数,以及气体膨胀做功过如果已知工质的初态、终态参数,以及气体膨胀做功过程中压力发生变化的规律,则可求得气体的膨胀功。程中压力发生变化的规律,则可求得气体的膨胀功。 上述气体的某一初状态上述气体的某一初状态1到另一终状态到另一终状态2所进行的一个所进行的一个状态变化过程,在工程热力学中称为一个热力过程。图状态变化过程,在工程热力学中称为一个热力过程。图1
40、.3 b)是以比容是以比容v为横坐标,以压力为横坐标,以压力p为纵坐标的一个直为纵坐标的一个直角坐标图,称为角坐标图,称为压容图压容图。 气体的状态可以用图上的一点代表,因此,压容图上的气体的状态可以用图上的一点代表,因此,压容图上的一条曲线代表气体所进行的一个热力过程。图一条曲线代表气体所进行的一个热力过程。图 b)中曲)中曲线线1-2代表的就是图代表的就是图 a)中所示气体的膨胀过程,它也)中所示气体的膨胀过程,它也反映了反映了p是是v的某一函数。根据微积分原理可知,曲线的某一函数。根据微积分原理可知,曲线下面所包围的面积,就代表气体在这过程中所做的功。下面所包围的面积,就代表气体在这过程
41、中所做的功。因此因此压容图也叫示功图压容图也叫示功图。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2 2热量热量Q Q 热量是指两物体间通过微观的分子运动发生相互作热量是指两物体间通过微观的分子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用而传递的能量。所以无论对于系统或外界都不能所以无论对于系统或外界都不能说它们含有多少热量。说它们含有多少热量。 热量和功一样不是热力状态的参数,而是工质状态热量和功一样不是热力状态的参数,而是工质状态改变时对外的效应。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微改变时对外的效应。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通过微观分子运动作用而传递的能量,后者则是通过宏观观分子运动作用而传递的能量,后者则是通过宏
42、观运动作用而传递的能量。运动作用而传递的能量。 在热力学中规定,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为正,而系在热力学中规定,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为正,而系统放给外界的热量为负,国际单位制规定功和热量统放给外界的热量为负,国际单位制规定功和热量Q的单位都用焦耳(的单位都用焦耳(J)。)。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3 3工质的内能工质的内能 工质的内能就是气体分子和原子运动的动工质的内能就是气体分子和原子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的位能的总和。分子动能是由能和分子间的位能的总和。分子动能是由分子直线运动动能、自旋运动动能、分子分子直线运动动能、自旋运动动能、分子内原子振动能、原子内电子振动能等组成内原子
43、振动能、原子内电子振动能等组成的。分子间位能是由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分子间位能是由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而形成的。而形成的。 对于理想气体,由于假设其分子间没有吸对于理想气体,由于假设其分子间没有吸引力,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指气体内部引力,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指气体内部动能。动能。它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它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3 3工质的内能工质的内能 单位质量工质的内能也是一个单位质量工质的内能也是一个状态参数状态参数。1kg工质的内能用符号工质的内能用符号u表示,单位用表示,单位用kJ/kg。mkg工质的总内能为工质的总内能为 。 工质内能变化值工质内能
44、变化值 只与工质的初只与工质的初状态和终状态有关,而与工质由状态状态和终状态有关,而与工质由状态1到到状态状态2所经历的过程无关。所经历的过程无关。muU21UUU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5 5 气体的功、热量、内能气体的功、热量、内能热量q工质自外界吸热工质向外界放热+功w工质膨胀对外作功压缩工质消耗外功+内能增量u工质内能增加工质内能减少+各项符号的规定各项符号的规定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2.2 1.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换,这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换,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人们通过长期的生
45、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产实践,总结出了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它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它们的总量保持不变。们的总量保持不变。 将这一定律应用在热力学上,便是热力学将这一定律应用在热力学上,便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定律。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2.2 1.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叙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叙述为:热和功可以相热和功可以相互转换,为了要获得一定量的功必须消耗互转换,为了要获得一定量的功必须消耗一定量的热;反之,消耗一定量的功,必一定量的热
46、;反之,消耗一定量的功,必然会产生一定量的热,转换前、后的能量然会产生一定量的热,转换前、后的能量总和保持不变。总和保持不变。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若用若用Q表示转变为功的热量,表示转变为功的热量,W表示转换过来的表示转换过来的功,两者的单位都用功,两者的单位都用kJ,则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则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形式表示为:学形式表示为: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输入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输入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贮存能量的变化与系统输出的能量之和。贮存能量的变化与系统输出的能量之和。如汽车如汽车发动机是将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一定量的
47、化学能发动机是将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一定量的化学能转变为气体的热量和膨胀功的,若发动机混合气转变为气体的热量和膨胀功的,若发动机混合气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温度越高,表明气体残留的热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温度越高,表明气体残留的热量越大,则膨胀功越少。量越大,则膨胀功越少。WQ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2.3 1.2.3 能量方程能量方程 在热力过程中,因气体状态变化而产生的能量平衡关系在热力过程中,因气体状态变化而产生的能量平衡关系由能量平衡方程表示。由能量平衡方程表示。 设在气缸里装设在气缸里装1kg气体,从外界吸入热量气体,从外界吸入热量dq后,气体膨后,气体膨胀推动活塞移动了一
48、个距离胀推动活塞移动了一个距离ds并做了并做了dw的功。同时,的功。同时,气体的温度也升高了气体的温度也升高了dT,其内能也有变化,变化量为,其内能也有变化,变化量为du。此时工质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仅有能量交换,。此时工质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仅有能量交换,系统内没有整体运动。系统内没有整体运动。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的内能、热量和功三者的转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的内能、热量和功三者的转换必然遵守下列方程:换必然遵守下列方程: dq=du+dw 上式称为热力过程的上式称为热力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式能量平衡方程式,它指出:加给气,它指出:加给气体一定热量是用于增加气体的内能和使气体做一定量的
49、体一定热量是用于增加气体的内能和使气体做一定量的膨胀功的。膨胀功的。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2.3 1.2.3 能量方程能量方程 上式是对无穷小的状态变化而言的,对上式是对无穷小的状态变化而言的,对1kg气体气体在状态在状态1至状态至状态2的过程中有:的过程中有: 对对mkg气体有:气体有: 在上两式中,每一项都可以是正值、零或负值,在上两式中,每一项都可以是正值、零或负值,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规定,气体向外界放出热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规定,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则量,则Q(q)为负值,吸收热量,)为负值,吸收热量,Q(q)为正)为正值;外界对气体压缩做功,则值;外界对气
50、体压缩做功,则W(w)为负值,)为负值,气体膨胀做功,气体膨胀做功,W(w)为正值;气体的内能减)为正值;气体的内能减小,小,U2U1和和u2u1为负值,反之为正值。为负值,反之为正值。211221QWUU211221wuuq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1.2.4 1.2.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阐明了各种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且热力学第一定律阐明了各种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且其数量关系是恒定的道理。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其数量关系是恒定的道理。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不了在热机中燃料所产生的热量能否全部地利解决不了在热机中燃料所产生的热量能否全部地利用来做功的问
51、题。这一类热功转换条件的解答,必用来做功的问题。这一类热功转换条件的解答,必须依赖热力学第二定律。须依赖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它说明实现热功转换的条件以及自发过来的规律,它说明实现热功转换的条件以及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它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程进行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它与热力学第一定律并称为热力学的两条基本定律。并称为热力学的两条基本定律。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述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述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们根据无数经验总结
52、出来的有关热现象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们根据无数经验总结出来的有关热现象的第二个经验定律,并被大量经验和事实说明它的正确性。第二个经验定律,并被大量经验和事实说明它的正确性。热力学第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就是指出一切过程的不可逆性。二定律的实质就是指出一切过程的不可逆性。 第一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克劳修斯说法(克劳修斯说法(1950年),年),“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 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即即“热不可能自动(自发)热不可能自动(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第二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开
53、尔文说法(开尔文说法(1951年),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即即“只冷却一个热源只冷却一个热源而连续不断作功的循环发动机是造不成功的。而连续不断作功的循环发动机是造不成功的。”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热力循环热力循环 加热气体工质,使工质膨胀对外做功,是热变功的根本加热气体工质,使工质膨胀对外做功,是热变功的根本途径。为了实现热功转换而不断地对外做功,汽车上是途径。为了实现热功转换而不断地对外做功,汽车上是通过内燃机来实现的。通过内燃机来实现的。 工质在内燃机气缸中仅仅完成一个
54、膨胀过程不可能连续工质在内燃机气缸中仅仅完成一个膨胀过程不可能连续做功。为了重复地进行做功过程,工质在每次膨胀做功做功。为了重复地进行做功过程,工质在每次膨胀做功之后,必须进行一次压缩过程,使它回复到初态,以便之后,必须进行一次压缩过程,使它回复到初态,以便重新膨胀做功,这种使工质由初始状态出发,经过一系重新膨胀做功,这种使工质由初始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状态重新回到初始状态所完成的一个封闭过程,列的中间状态重新回到初始状态所完成的一个封闭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称为热力循环。 就就1kg工质而言,若循环中工质状态变化经过的过程都工质而言,若循环中工质状态变化经过的过程都是准静态过程,则热力循
55、环可用是准静态过程,则热力循环可用p-v图上的封闭曲线来图上的封闭曲线来表示,如图所示。表示,如图所示。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在图在图1-5的的p-v图上,图上,1-a-2曲线是工质膨曲线是工质膨胀过程曲线。胀过程曲线。2-b-1曲线是工质压缩过程曲线是工质压缩过程曲线。曲线。q1表示循环中工质从高温热源中表示循环中工质从高温热源中接受热量的绝对值,接受热量的绝对值,q2表示工质向低温表示工质向低温热源放出热量的绝对值,则循环中工质热源放出热量的绝对值,则循环中工质接受的净热量为接受的净热量为q1q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56、循环中工质的循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循环中工质的循环净功等于循环净热,即环净功等于循环净热,即q1q2w。 可见,可见,在热力循环中工质从高温热源所在热力循环中工质从高温热源所接受的热量接受的热量q1,只有一部分变成循环净,只有一部分变成循环净功,而另一部分热量功,而另一部分热量q2传给低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由于对自然界中不同的热现象进行观察的结果,由于对自然界中不同的热现象进行观察的结果,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下面为两种主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下面为两种主要的表述方式:要的表述方式: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开尔文-
57、普朗克说法普朗克说法:不可能:不可能建造一种循环工作的机器,其作用只是从单一热建造一种循环工作的机器,其作用只是从单一热源取热并全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源取热并全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一表述说明,这一表述说明,要连续地获得机械功,要连续地获得机械功, 至少应有至少应有一个高温热源和一个低温热源,热机工作时,将一个高温热源和一个低温热源,热机工作时,将从高温热源取得热量,一部分转变为机械功,其从高温热源取得热量,一部分转变为机械功,其余部分排至低温热源。任何热机循环的效率都小余部分排至低温热源。任何热机循环的效率都小于于1。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克劳修
58、斯说法:不可能将热:不可能将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量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这一表述说明,要实现把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这一表述说明,要实现把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是必须付出代价的。高温物体,是必须付出代价的。 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基础 以上说法虽然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如果仅以上说法虽然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如果仅从热机理论的需要来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则可从热机理论的需要来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则可表述为:表述为:只有热源而不传热给冷源的热机是不可只有热源而不传热给冷源的热机是不可能实现的。能实现的。 热机的热效率反映了热力
59、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热机的热效率反映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热也是衡量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热力循环的净功力循环的净功w0与工质从高温热源接受的热量与工质从高温热源接受的热量q1的比值作为指标,称为循环热效率,用的比值作为指标,称为循环热效率,用t表示,表示,即:即: 热效率说明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有多少转热效率说明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有多少转换为功,从上式可知,换为功,从上式可知,q2越小,则越小,则t越大,但越大,但q2不可能为不可能为0,所以总小于,所以总小于1。12121101qqqqqqwt第第1 1章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
60、工程热力学基础 所谓热源和冷源都是抽象概念。不论是哪种热机循环,所谓热源和冷源都是抽象概念。不论是哪种热机循环,工质都要吸热和放热。在循环中,把热传给工质的物体工质都要吸热和放热。在循环中,把热传给工质的物体称为热源;接受工质传出热量的物体称为冷源。称为热源;接受工质传出热量的物体称为冷源。 例如,汽油发动机在压缩行程终了时,电火花出现,使例如,汽油发动机在压缩行程终了时,电火花出现,使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容积近似不变的情况下燃烧,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容积近似不变的情况下燃烧,这实质上是对工质加热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高温热源这实质上是对工质加热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高温热源对工质加热。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资金借入合同模板范例
- 中保人寿66鸿运保险(B型)合同条款全解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适用于医疗保健行业)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协同销售协议
-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经典范文
- 不动产转让合同协议
- 个人消费分期贷款合同模板
-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范本
- CASS清算与多方参与主体合同2025
- 丙供、甲方采购双方合同协议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Epson RC+ 基本指令集教程
- 2023.05.06-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高处作业吊篮工程部分)
- 2023年汉中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详解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编制说明
- 江苏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