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教师如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篇一: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作者:韩婉玥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22年第10期 在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处在民族中学作为一名民族中学的数学老师要如何去发展民族教育,如何振兴民族?这都是我们这些教师需要去考虑的,那么,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首先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增强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在教学中,只有创新教学才有活力。数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
2、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有力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只有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这门学科的含义。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思考,且应全面思考,想象每一个问题,让思维活跃起来。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课本知识,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想象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在数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中的方程问题,几何知识是民族地区学
3、生学习数学的难点。因此,我们要利用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这一优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参加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强大的动手能力、直观的认识、立体的感观,学生会立刻感到学科的优势,增强学习的兴趣,感觉学习不再困难,由厌学到乐学。这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培养创新思维,发扬个性 课堂要有创新。要求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开放性、挑战性、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示到学生面前,大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困生要关心他们,摸清他们的问题关键,消除他们的学习顾虑以及自卑感。对于他们学习中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
4、,给予鼓励。迅速地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荣誉感。逐步引导学生在积极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课堂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 篇二:例谈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cn 例谈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丽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22年第03期 【摘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那么,教师如何让
5、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必需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经历创新;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营造创新;让学生在练习中训练创新;在试卷评价上,鼓励创新。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0-308903-0155-01 一、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经历创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处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加之,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幻想,他们爱提很多的问题,解释他们
6、所看到的一切。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思维中寻求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支持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并及时给以适当的评价。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老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让学生自己用长方形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两个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折法。 这时一个学生提出:“老师,他们是以对边的中间点来对折的,要是不以这两个点对折行吗?”看,这就是可贵的智慧火花!教师予以充分肯定,并立即让同学们讨论:“不以这两点来对折,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吗?”心理学
7、研究证明:儿童对同龄伙伴提出的问题倍感兴趣。上面学生的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掀起层层涟漪。讨论中学生们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提出了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短的时间里准确、迅速地表达了多种想法。 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学生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在质疑中经历创新。 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营造创新 篇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民小学 施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为重点。”而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分析 二期课改实施以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
9、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弊端一:乱用权威,缺少交流。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
10、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因为教师牢牢控制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势必受到制约,常常出现课堂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等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有机械的讨论和活动,讨论不到位,活动不充分,思维不深入,这样师生之间就不能真正达到情感互动和思维碰撞。这种模式使学生不会交流,不会思考,不会质疑,这种没有交流的课堂效率极为低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无条件地尊重教师,甚至屈从于教师的权威,必然导致盲从和迷信,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缺乏创造性、主体性。 弊端二:无所适从,放任自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
11、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教学 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这样课堂目标的落实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势必成了一句空话
12、。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非都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只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即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不懈的、多渠道、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尝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
13、学家陈景润因为爱好数学而发明“哥德巴赫猜想”;瓦特小的时候观察到壶里的水沸腾后壶盖会跳动而深受启发,长大后发明了蒸气机。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努力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像于一体的教学场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萌动创新意识。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
14、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特别注重教室的布置、板报的设计、墙上悬挂条幅的选择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中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堂教学实践一再证明,每一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创新能力。只是有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些,有的学生可能在那方面表现突出些。要想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就应在教学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创新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一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及手段,都应给予理解和重视,给学生
15、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克服那种满堂灌,一切都教师说了算的教学方法。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态要和蔼可亲,语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即要有严父般的谆谆教诲,又有慈母般的暖暖爱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说、敢做。即使学生说错或做错了,教师也不要讽刺挖苦学生,以保护他们的自尊 心和自信心。三是要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学习过程中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善允许补充,不明白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环境,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努力把教学活动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
16、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 3、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必须打破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渴望创新,追求创新,参与创新。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生能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捕捉那些善于质疑,敢于发问,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并善于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克服老师主宰课堂,只有教师提问学生,不准学生向教师质疑的弊端,要把学生提问、讲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的封闭的圈子里解放出来。对能提出一些创见性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表
17、扬。其次要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年龄特征和教材本身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互相讨论主动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4、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拘泥课本,不依常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以“问题探究”为主要形式,通过探究性的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增加学生探究的体验,促使学生养成好奇和善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探究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逐渐提升,并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领略和品尝成功的喜悦,为长大以后创造、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5、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新课标教材中很多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的教材,而且各知识点都是彼此的联系,按一定逻辑顺序组成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大胆创新。 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废旧物资回收合同
- 2024年度猫舍宠物食品品牌授权合同
- 2024年度企业云计算服务定制开发合同
- 2024年度膨润土产品生产线升级改造合同
- 2024年度委托生产合同:生产数量与质量标准
- 2024年度跨国公司海外搬迁合作合同
- 2024年度餐饮企业网络安全合同
- 2024年度商业秘密保护与许可使用合同(含秘密内容、许可范围及保密期限)
- 2024年度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同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研发转让合同
- 实验室安全日常检查记录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参考课件
- 诗词大会训练题库十二宫格
- 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申请表
- 十字路口交通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横河CS3000学习资料
- 肘关节以及前臂解剖和手术入路
- 大黄具有抗菌作用
- Q∕GDW 10364-2020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 C语言ppt课件(完整版)
- 网线的制作与测试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