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基础深基坑开挖方案0510_第1页
扩大基础深基坑开挖方案0510_第2页
扩大基础深基坑开挖方案0510_第3页
扩大基础深基坑开挖方案0510_第4页
扩大基础深基坑开挖方案05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 FPZQ-3标二分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CX05、CX10扩大基础施工专项方案中铁大桥局福平铁路 FPZQ-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2015 年 5 月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 FPZQ-3标二分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CX05、CX10扩大基础施工方案编 制 人:审 核 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中铁大桥局福平铁路 FPZQ-3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2015 年 5 月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1.3 编制范围 1第二章 工程概况 12.1 CX05、 CX10墩位概述 12.1.1 CX05、CX10概述 12.1

2、.2 扩大基础工程量 22.2 工程环境 22.2.1 气象 22.2.2 地质 3第三章 施工组织安排 63.1施工组织机构、任务部署和任务划分 63.1.1 施工组织机构 63.1.2 各部门岗位职责 73.2进度工期 73.2.1扩大基础施工计划 83.2.2劳动力计划 83.2.3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8第四章 施工方案 94.1 施工准备 94.1.1 技术准备 94.1.2 施工现场准备 94.1.3 劳动力准备 104.1.4 机械设备准备 114.1.5 材料准备 114.1.6 生活后勤准备 114.1.7 环保准备 124.2 施工方案 124.2.1 工艺流程 124.2.2

3、 测量放线 134.2.3 基坑开挖 134.2.4 基底验收 174.2.5 钢筋制安 174.2.6 冷却水管、测温设施安装 194.2.7 模板制安 214.2.8 混凝土灌注 224.2.9 砼养护及测温监控 244.2.10 模板拆除、冷却管注浆 264.2.11 基坑回填 26第五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 265.1 质量保证体系 265.2质量主要保证措施 275.2.1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 275.2.2认真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施工工艺 275.2.3保证技术力量 285.2.4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285.2.5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质量监理和施工监理的决定

4、 285.2.6狠抓落实,严格质量自检制度 285.2.7 雨季施工 295.2.8夜间及交叉施工 295.2.9材料的试验、检测 295.3质量检查制度 305.4质量控制措施 305.4.1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05.4.2测量控制措施 315.4.3混凝土质量及外观控制措施 31第六章 安全保证体系 336.1 一般措施 336.2 台风季节施工措施 346.3 夜间施工措施 346.4应急救援预案 356.4.1应急救援组织 356.4.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专业救援组职责 356.4.3应急准备及措施 366.4.4应急预案 366.4.5应急响应程序 37第七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

5、护措施 37第八章 加强基坑围护监测 388.1 监测内容 388.2 基坑开挖期间的监测: 388.3 监测要求 38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 编制依据、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 FPZQ-3 标施工图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国家及相关部委现行施工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我分部对当地环境及现场踏勘资料。、为完成本分部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鼓屿门水道桥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原则、符合性原则。必须满足建设单位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 文明施工、环境水土保持等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 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指导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安排施工扩大基 础的工期,组织均衡,充分满足施工机械及材料运输需要,经济节省的原则。、积极采用、利用沿线可用资源,保证扩大基础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 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节省投资。、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队,正确选用先进的施工方法,科 学组织,均衡生产,做到安排合理,重点突出,确保连续、均衡、有序地施工。1.3 编制范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鼓屿门水道桥 CX05、CX10扩大基础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CX05

7、、CX10 墩位概述2.1.1 CX05 、CX10 概述CX05#墩位于长屿岛北侧, 里程为 DK66+575.95,原地面经平整后标高为 +17.801m, 扩大基础设计底标高为 +13.0m,开挖高差为 4.801m。扩大基础分上下两层施工,底层 尺寸长宽高为 29.8m 13.6m2m,顶层尺寸长宽高为 25.8m 9.6m3m。见 “图 2.1-1 CX05 墩扩大基础图”。图 2.1-1 CX05 墩扩大基础图CX10#墩位于长屿岛中部山顶处,里程为 DK66+779.45,原地面标高为 +58.572m。 由于原地面标高过高,影响以后上部结构施工等因素,将山顶挖除 5m 高后再施

8、工扩大 基础,即处理后的地面标高为 +53.572m。扩大基础底标高为 +48.964m,开挖高差不足 5m。扩大基础分上下两层施工,底层尺寸长宽高为 29.8m12.4m 2m,顶层尺寸 长宽高为 25.8m8.4m3m。见“图 2.1-2 CX10 墩扩大基础图”。图 2.1-2 CX10 墩扩大基础图2.1.2 扩大基础工程量墩号挖方量 (m3)C40 混凝土(m3)C30 垫层混凝土 (m3)钢筋( t)冷却水管(m)CX0565271553.611077.068763CX10112321389.210170.3046732.2 工程环境2.2.1 气象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福建省东

9、北部沿海,属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 寒,夏少酷暑。桥址区域多年平均气温 19.3;月平均 2 月份最冷,平均气温 11.3, 极端最低气温为 0.9( 1977年 1月31日);月平均 7月最热,平均气温 28.1之间, 极端最高气温为 37.4( 1966年 8月16日)。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80%,年平均最小湿 度 76%。本区域年平均降雨量为1299.8mm,最大年降水量 1914.7mm;最小年降水量751.9mm,平均年降雨天数为 119.7天,年降水峰期出现在 36月和 79月。年平均 蒸发量达 1299.7mm。年平均雾日为 20.8 天。年平均雷暴日数为 23.7天,主要集

10、中在 39 月。 工程区域为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灾害性天气有:热带气旋、大风、暴雨、 干旱、雷暴、雾等。热带气旋:登陆及影响区域的热带气旋年平均 3.8 次,据统计 2012年多年达 12 次, 主要出现在 69 月份。平潭地处台湾海峡,濒临太平洋,每年都遭受暴风潮不同程度 的危害。暴雨:平潭年平均暴雨特大暴雨日数为 4.6 天,暴雨多出现在 59 月。 干旱:平潭是全省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旱灾频繁,春旱一般三年一遇,夏、秋 冬旱一般两年多出现一次。雾:平潭的多年平均雾日数为 20.8 天,雾日最多的季节为春季( 36 月),占全年 雾日数的 69%,其中 4 月份为雾日最多的月份。雷

11、暴与冰雹:平潭雷暴灾害相对较少,平均雷暴日 23.7 天,多发生在春夏季( 3 9 月)。寒害:寒害总的来说较轻,平均寒潮次数仅为 0.6 天。这里的寒潮天气主要表现为 降温,多属阴雨寒冷型,无冰雪现象,海面有大风。2.2.2 地质1、地质特征概述 根据拟建工程地形地貌特征、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将本地区划 分为剥蚀低丘陵区。本地段为中缓坡,植被较发育,覆盖层主要为残积黏性土层。地下水主要为基岩 风化带孔隙、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补给,季节性影响大,水量贫乏。 CX05、CX10地质 情况分别见“图 2.2-1 CX05墩扩大基础地质勘探图” 及“图 2.2-2 CX10 墩扩大基

12、础地 质勘探图”图 2.2-1 CX05 墩扩大基础地质勘探图图 2.2-1 CX10 墩扩大基础地质勘探图2、地质特征分述CX05、CX10地质特征分述如下:2 种植土:结构疏松,成份由粉、黏粒、碎石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 1碎石土:灰色,成份以碎石、角砾为主。 1-1粉质黏土:主要为火山喷发沉积岩风化残积物,呈灰黄、灰白等色;硬塑 坚硬状;夹少量碎石,块径一般 2 5cm。 3弱风化凝灰岩:灰黄、褐红、灰白色为主,局部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矿屑、玻屑、岩屑和火山灰组成;裂隙发育,主要发育60度、70 度、近垂直裂隙,裂面多呈褐黑色,岩芯多呈 510cm块状,部分呈 102

13、0cm柱状,岩质硬。1 全风化英安岩:浅青灰色夹褐色条纹,岩石风化严重,岩体结构基本破坏,矿 物均已风化变异,岩芯呈密实粉土或硬塑黏性土状。2碎块状强风化英安岩:浅青灰色灰黄色,岩石风化较严重,结构大部分破坏, 尚可辨认,矿物多已风化变异,岩芯多呈强风化块夹土状,块质软,轻击可碎,局部夹 弱风化块,块质稍硬。3 弱风化英安岩:浅灰黄色;斑状结构,块状结构;斑晶由斜长石组成,基质为 长石和石英;倾角 75度及近垂直、 45度裂隙发育,裂隙面呈褐黑色, 岩芯多呈 820cm 柱状,部分呈 35cm 块状及半柱状;岩芯表面较粗糙,岩质硬,锤击易碎。1 全风化凝灰熔岩:褐黄色、棕黄色杂灰白色,岩体受风

14、化影响严重,原岩结构 基本被破坏;大部分矿物基本风化成土状,岩芯呈黏性土混砂砾状2 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褐黄、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受风化影 响较严重,风化裂隙极发育,岩体破碎,岩芯仅为少量原岩风化残块,块质软,锤击易 碎;局部夹有岩质硬的弱风化残块。3 弱风化凝灰熔岩:褐黄、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和 石英,基质为凝灰质;裂隙发育,倾角以 70 度左右或近垂直向为主,裂面较粗糙,多 呈褐黄色;岩芯多呈 38cm块状及不规则的半边柱状,少量呈 1025cm短柱状,局部 为柱状,岩质硬,锤击声脆,不易碎。4 微风化凝灰熔岩: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钾

15、长石和石英, 基质为凝灰质;裂隙较发育,倾角以 70 度左右或近垂直向为主,裂面多呈灰白色,岩 芯多呈 2040cm柱状,局部为长柱状,少部分呈块状;岩质极硬,锤击声脆,不易碎。第三章 施工组织安排3.1 施工组织机构、任务部署和任务划分3.1.1 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标段实际情况、工期要求、工程规模和精细化管理的规定及项目部的相关要 求,我分部设分部项目经理 1 人、分部项目总工程师 1 人,分部下设工程部、安质部、 物机部、工经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试验室五部二室,全面保证扩大基础施工优质 高效完成。由于扩大基础开挖深度大,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为保质保量完成开挖作业,专设 扩大基础开挖作

16、业队,作业队按专业工种配齐人员,同时根据不同时段的施工任务,调 整各工种比例和人数,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劣汰制度和激励机制,使施工队伍始终保持 较高素质和较强的战斗力,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本合同工程施工。分部施工组织机 构见 “图 3.1-1 分部及作业班组组织机构图”图 3.1-1 施工组织机构图扩大基础施工作业分 3 个作业队,即:基坑开挖施工作业队 : 负责基坑开挖、土方外运、边坡修整、边沟开挖、安全维护 等工作。钢结构作业队 : 负责扩大基础模板的加工制作。结构施工作业队 : 负责钢筋加工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作。3.1.2 各部门岗位职责综合办公室:负责现场施工人员后勤保

17、障工作。 财务部:负责相关资金及时到位。 工程部:负责方案编制与审批工作、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及温度测试工作。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进场检验及基坑底承载力检测工作。工经部:负责计量结算工作。 安质部:负责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与检查,并现场监督指导安全工作。 物机部:原材料及机械设备组织进场,并办理相关手续。3.2 进度工期3.2.1 扩大基础施工计划本着按时、合理、有序、平行交叉、优化的原则, 科学制定本工序的施工进度计划。CX05 扩大基础工作计划于 2015年 6月 20日开工,于 2015年7月 5日完工;CX10扩 大基础工作计划于 2015年 6月27日开工,于 2015年7月 12日完工。

18、3.2.2 劳动力计划充分发挥技术、管理、设备方面的综合优势,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调动足够 的施工机械, 组织精干施工专业队伍进场, 尽快完成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全力投入, 确保高效优质完成本工序的施工。表 3.2-1 单个墩位扩大基础开挖施工作业人员分工表序号工种数量职责1总负责1负责全面工作,遇紧急事故及时决策2现场管理人员2负责现场工作安排及协调3工程技术人员2负责各项数据的记录及技术服务4试验人员2负责原材的抽检、基坑底承载力检测等5测量人员4对开挖边线、深度、坡度等测量,并在施工中及施工后对基坑及周边构筑物监控6安全员2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作业、安全巡检7挖机司机3负责挖机

19、操作8自卸车司机6负责自卸车操作9钢筋加工制作人员15负责钢筋半成品加工及安装,冷却水管安装10模板安装人员6负责扩大基础模板安装11混凝土浇筑人员10负责混凝土浇筑及养护12看模人员4负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模板位移及拉杆情况的观 察及处理13杂工10负责边沟及汇水井开挖及零散土方清理,边坡维护14电工1负责电路布置及相关电力故障排除3.2.3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土方工程施工受到场地条件限制;施工机械数量安排太多,将会出现相互间干扰, 影响施工进度和不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功效,优化布置,合理安 排机械数量。表 3.2-2 单个墩位扩大基础开挖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

20、量备注挖机台3基坑土方开挖机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自卸车辆6土方外运测量设备套1测量放线及监测抽水泵台6汇水井内积水抽除,冷却水管通水铁锹把若干边沟开挖及零散土方清理钢筋切断机台1钢筋半成品加工钢筋弯曲机台1钢筋半成品加工钢筋调直机台1钢筋半成品加工50t 吊机台1钢筋及模板吊装50 振捣棒台6混凝土浇筑振捣70 振捣棒台6混凝土浇筑振捣焊机台4钢筋焊接混凝土罐车辆8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输送泵台2混凝土输送第四章 施工方案4.1 施工准备4.1.1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技术准备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2、加强实地考察,补充现场资料。3、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

21、、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士方 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 ,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4、详细研究并制定冷却水管布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5、详细制定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工艺。6、技术交底。7、确定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4.1.2 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测量 施工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以确保测量精度。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 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 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 , 计算挖填土方量 ,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 进行 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 ,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 , 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2、施工便道 按

22、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修建沿线施工便道和场内道路,以满足机械设备运行及土 方外运,且要满足生态环境要求。3、施工机械的调试和存放 所有施工机械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查和试运转,质量合格的方可使用。机械的使 用、保养、维护及封存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4、施工场地 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确定施工区域内地下有无管线,地上有无建筑物构筑物等障 碍物,如有进行改线或者迁移。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后,方可平整场地,进行开挖。5、建立健全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技术责任制度、工程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各部门及各级人员的岗 位责任

23、制、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安全操作制度、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环保、医疗 保障制度等。6、施工准备期现场管理制度 为较好的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根据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内容、时间和人员,绘制 出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责任落实到人,并加强对计划的检查和监督,以使准备工作如期 完成。4.1.3 劳动力准备1、根据本工序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设置高效的职能部门,配备精干的工 作人员,以适应现场的需要,尽量减少附属、辅助人员的使用。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 作相结合,分工明确,责权具体,以利便于指挥和管理。2、制定劳动力需求量计划,确定技工和普工的比例,合理配置各专业工种人员, 以满足流水作业施工的要求。3、对

24、参加本工序施工的全体人员,进场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进场后 进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环保、医疗、消防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全 体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操作能力、增强环保意识。4、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及劳动保护制度,以人为本,确保广大施工人员的人 身安全和身体健康。5、在开工之前,将工程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详尽 地向施工班组和工人进行交底,以保证工程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交底工作按照管理系统自上 而下逐级进行。6、建立健全各项劳动力组织管理制度。4.1.4 机械设备准备1、施工的机

25、械设备选配原则是:性能先进、状态良好、可靠性高、操作灵活、维 修方便。2、选调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备足机械配件组建机械检修场,保证施工机械的完 好状态和及时维修。4.1.5 材料准备由于混凝土灌注量大, 必须加强物资材料的管理。 加强材料的储备, 满足现场所需 对进场主要材料进行验证,并做好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批号、质量的验收记录;及时 收集、整理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1、按检验、试验控制程序 ,对进场材料实施检验,需复试的主要材料,及时通 知试验室,并进行标识。2、对进场主要材料点验,严把验收关,必须按实物进行点验,并在物资进货登 记簿中登记,同时根据发票进行点验入帐。3、在供方货源处实施检验

26、。应组织有关人员前去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4、在施工现场实施检验。材料人员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需监理同时检验的及时 与监理同时检验。5、根据施工进度,建立适宜的料库。根据材料、设备、构备件的特点,确定储存 方式。6、入库点验应按照交货清单仔细点验,填写点验单,办理交接手续,并向交货人 索要合格证或质量检验证书。7、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标识,做到帐、卡、物相符。4.1.6 生活后勤准备1、根据施工生产所需调迁人员数量、时间成立后勤保障系统。2、作好驻地食堂灶具等选择,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拟选用无固体垃圾排放的燃 气灶具,燃油锅炉等污染较少的用具。3、制定合理的饮食卫生及营养方案,确保进驻人员身心

27、健康。4.1.7 环保准备1、印制环境保护的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牌,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方 面的规定和条件。3、制定环保方面的奖惩制度。4、制定详细的施工环保和生态环保措施和严格的奖惩制度,严禁施工期间随意破 坏自然生态环境。5、工程临时用地应根据环境要求进行复垦、植被恢复或相应措施。6、生产生活区污水,生产生活垃圾排放等符合当地环保质量要求。4.2 施工方案4.2.1 工艺流程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见“ 图 4.2-1 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铺垫层砼图 4.2-1 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4.2.2 测量放线完成测量控制

28、网的设置, 包括控制基线、 轴线和水准基点。 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 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 制的依据。按照扩大基础开挖施工图纸及放坡坡度,将开挖墩位地面处四角测量定位,四周采 用石灰进行撒布画线。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开挖坡度、开挖标高及位置进行复核量测。4.2.3 基坑开挖1、开挖原则 土方开挖遵循“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开挖顺序均由基坑一边向另一边开挖, 开挖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 定出开挖深度, 按放线分块 (段 )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基坑底的长度和宽度为边轴线外加 1 米作为施工作业面

29、和挖排水沟用。 基坑采用自 然放坡。开挖坡度按照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执行。基坑坑壁坡度坑壁土类坑壁坡度基坑顶缘无载重基坑顶缘有静载基坑顶缘有动载砂类土1111.2511.5碎石类土1 0.751111.25黏性土、粉土1 0.3310.510.75极软岩、软岩1 0.2510.3310.67较软岩1010.110.25极硬岩、硬岩101010注:挖基通过不同土层时,边坡可分层选定,并酌留平台。在山坡上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塌。在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2、开挖准备(1)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确定施工区域内地下有无管线,地上有无建筑物构筑 物等障碍物,如有进行

30、改线或者迁移。(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士 方开挖图, 确定开挖路线, 基底标高、边坡坡度、 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 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 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 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 ,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 0.2%的坡度, 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5)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 临

31、时供水供电线路。(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开挖路线 本工程采用反铲挖掘机同时从平潭侧向福州侧分步(层)开挖。具体见“ 图 4.2-2 扩大基础开挖平面图 ”及“图 4.2-3扩大基础开挖立面图 ”。4、基础开挖(1)人工辅助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 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坡度。开挖时应勤测量、勤检查, 避免基坑深度超挖。(2)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冲刷坑壁,造成 坍方破坏基坑。坑缘边留有护道, 静载距坑缘不少于 0.5m,动载距坑缘不少于 1.0m。在 基坑底周

32、边设置排水沟,并于四角设置集水井。(3)基坑开挖自上而下水平分层进行,每层 0.3m 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 够时及时修整,每 3m 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后,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 坑底宽和标高。施工时注意观察坑缘顶面上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坍落现象发生并采 取必要的措施(临时支护等) ,确保施工安全。(4)挖土过程中测量放线员配合测定标高,当挖土快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在槽 底测设控制网,并撒上白灰点,以示标记。(5)基坑开挖至强风化层时,采用挖机安装炮机进行凿除,基底入强风化层不小 于 1m ,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清理,超挖部分需用砼回填。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等部 门共同对基底

33、进行验收基底,办理验收手续。 扩大基础底面应进入强风化岩层 1.0m 深 度,该层基本承载力大于 450kPa。(6)按规定弃土,不污染环境。基坑开挖弃土临时堆放在基坑两旁,弃土堆坡脚 距坑顶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基坑的深度,不得妨碍施工。(7)部分弃土用于扩大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回填,多余弃土由运渣车运至指定 的弃土场堆放。(8)明挖基础开挖遇暴雨时,注意采取可靠的排水、防水措施,并保证基底持力 层不因施工而扰动。5、基坑排水CX05、CX10 地下水位较低,且位于扩大基础底以下,因此基坑稳定性不会受到地 下水的影响。但由于基坑开挖处于台风季节,会受到台风季节集中大量雨水的影响,因 此有必要设置

34、排水措施。一般采用明沟法排水。 沿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排水沟和集水井, 汇集基坑雨水, 然后用水泵排出坑外。排水沟深 0.3m,底宽应不小于 0.4m,纵坡为 1% 2%。集水井 一般设在基坑四角,最小边长 0.6m,深度一般应大于 0.7m 或低于进水笼头的高度。抽 水能力应满足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基坑排出的水要以水管或水槽远引。6、注意事项(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反挖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不得在基坑周边堆砌土 方。(2)机械挖土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掩埋等事 故。(3)施工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挖掘机、自卸车

35、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车汽车驾驶 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人都不得停留在运土车上。(4)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 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4.2.4 基底验收1、基坑清理基坑开挖宜在挖至基底前预留 300mm,再由机械缓慢开挖至设计高程;如超挖,则 应将松动的部分清除,并采用砼进行回填。2、扩大基础基底检验 对扩大基础基坑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其内容为:基底平面位置、标高,基底地质是 否与设计相符,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有无积水、杂物,是否清洁、平整,自 检通过后,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部门对基坑进行隐蔽工程验收。3、铺设垫层砼基坑开

36、挖至比扩大基础设计底标高低 10cm,基底验收合格,即开始浇筑一层 10cm 厚的 C30 素混凝土,作为承台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的底模, 因此素混凝土必须平整, 找平 后的基坑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 0, 50mm。4.2.5 钢筋制安1. 钢筋制作(1)钢筋进场存放及检验:所有钢筋均应有制造厂家的质量保证书和出厂合格证, 试验室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钢筋在现 场存放应用枕木架空,并应设置挡雨设施,以防钢筋锈蚀。(2)钢筋在车间下料、弯制成型,运至现场进行安装。(3)加工前,钢筋表面的油污、浮锈等应清理干净,钢筋应顺直、无局部弯折。(4)钢筋加工后,表面应无明

37、显伤痕。(5)加工好的钢筋应分类编号存放。2. 钢筋连接10(1)钢筋有 25mm 钢筋和 16mm 钢筋两种, 25mm 主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接 头或焊接接头, 16mm 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2)钢筋接头位置应避开钢筋弯曲处,且距起弯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倍。(3)配置在“同一截面” 内的钢筋接头, 不得超过钢筋数量的 50%;且“同一截面” 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3、钢筋安装(1)扩大基础钢筋骨架由上、下两层水平主钢筋网及中间四周矩形水平钢筋网和其 他辅助结构钢筋构成,由于扩大基础砼分 2 次浇筑,因此,扩大基础钢筋的安装也分 2 次施工:第一次安装下面层主钢筋网、中间

38、矩形钢筋网和相应的辅助结构钢筋及接地钢 筋,第二次安装上面层主钢筋网和相应的辅助结构钢筋及墩身预埋钢筋。(2)钢筋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形状、 位置、接头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3)钢筋绑扎采用直径 0.71.2mm 的扎丝隔点进行扎结,钢筋骨架应绑扎牢固, 以保证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大的变形。(4)扩大基础底层水平主钢筋网的主筋 N1、N2 及顶层水平钢筋网的主筋 N3 均为 2 根一束,安装时应首先单根安装到位,然后用扎丝每隔1.0 2.0m 将 2 根钢筋绑扎成束。(5)钢筋保护层:周边的钢筋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垫块,其强度不小于砼的设计强

39、 度,保护层垫块宜错开布置,间距 1.0m 左右。(6)为便于钢筋定位并加大钢筋骨架的强度、 刚度,应根据需要配置适当数量的架立钢 筋。4、预埋接地钢筋(1)在基底底面利用结构钢筋设置一层钢筋网作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应布 满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宜按 1m1m 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 节点要求施以“ L”型焊接,外围钢筋应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 格的外缘距扩大基础混凝土底面不大于 70mm。(2)接地钢筋利用直径不小于 16mm 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但在有接头处必须加 搭钢筋焊接。所有接地钢筋之间的交叉连接均采用 16圆钢 L 形焊接。(3)扩大基础内利

40、用竖向结构钢筋与水平接地极可靠连接,引上至铁路面墩顶和 公路面墩顶支座边,并与接地端子焊接。接地钢筋应做好标识。接地端子顶面高出混凝 土面 1cm。4)接地钢筋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高度至少8mm。5、钢筋制安工艺标准钢筋制安工艺标准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钢筋制作受力钢筋长度( mm)102钢筋起弯点位置( mm)203箍筋内净尺寸( mm)54钢筋安装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 mm)205受力钢筋排距( mm)56分布钢筋间距( mm)207箍筋间距( mm)208钢筋起弯点位置(包括加工偏差 20mm)309保护层厚度( mm)+5,-04.2.6 冷却

41、水管、测温设施安装1、冷却水管布置 由于扩大基础体积庞大,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有效控制温度裂缝,采用布置冷 却水管的方式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1)为减少砼内部水化热,降低砼内外温差,尽量避免砼开裂,采取在砼内设冷 却水管通水降温的措施。(2)冷却水管网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域流向边缘区的原则分层分区布置,每层 冷却管的进、出水口相互错开;由于扩大基础砼规模庞大,根据砼浇筑的施工顺序,下 层扩大基础冷却管布置分为一层 2 个区域:沿扩大基础中心线分为 2个区域,每个区域 内布置 1 套独立的冷却水管;上层扩大基础冷却管布置分为两层 4个区域:沿扩大基础 中心线分为 4个区域,上下层区域距顶底端

42、各 1m,共 8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布置 1套 独立的冷却水管。具体见“ 图 4.2-4 冷却水管布置图 ”。图 4.2-4 冷却水管布置图(3)冷却水管采用壁厚 3mm、直径 48mm 的圆钢管。底层扩大基础厚 2m,沿扩 大基础竖向布置 1 层水平冷却水管网,管网位于扩大基础中间;顶层扩大基础厚3m,沿扩大基础竖向布置 2层水平冷却水管网, 管网间垂直间距为 1.0m,顶层管网至扩大基 础顶面距离及底层管网至扩大基础底距离均为1.0m。同一管网内水管间的水平间距为1.2m,最外层水管距离砼最近边缘 0.5m 左右;管网的进出水口需垂直引出砼顶面 0.5m 以上。同一层水管网的垂直进出水口要相

43、互错开至少 1.0m,不同层水管网的进出水口也 应相互错开至少 1.0m,以便进行区分。(4)布管时,冷却水管应与扩大基础主筋错开;若错开有困难,可适当移动水管 位置。(5)冷却管应与钢筋骨架或架立钢筋绑扎牢靠,以防水管变形或接头脱落。(6)冷却管网安装完成后,应将进出水管与总管、水泵接通,进行通水试验,对 接头缝隙进行处理,保证密封、通畅。(7)冷却管网应分区分层编号,每一层管网的进出水管均应编号登记。2、测温元件布置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温度测试和监控,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及 中心部位与表面部位的温度差,以便采取内部降温、外部保温蓄热的技术措施,降低并 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

44、止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纹。(1)为准确测量、监控砼的内部温度,指导砼的通水养护,确保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扩大基础砼内需布置温度测量装置。(2)砼的温度测试是采用热电偶作温度传感器,将其密封并牢固绑扎在扩大基础 水平钢筋上,用电缆连接到多点数字显示巡检仪上,逐次显示各测点的温度,达到对砼 的温度测试和监控目的。 (3)由于扩大基础的平面形状是双向对称的,冷却水管也是对称布置的,考虑 材料的节 约和数据的可靠性、代表性,砼的温度测试监控可在 1/4平面内进行。(4)测温元件沿竖向布置 3 层,层间距离 1.0m;每一层布置 10个测点,分别位于 纵向的 1/8, 1/2断面上及承 2 个冷却水管出水口

45、各布置 1 个测温元件;大气中布置一 个测点。( 5) 测温元件应进行编号并登记。4.2.7 模板制安1、模板制造(1)扩大基础模板采用钢模加工制造。(2)模板制造时,模板背肋间距应合理,满足施工对强度、刚度的要求;面板应 合理分块,尽量加工做大做宽,减少拼缝。(3)模板制好后,应编号并堆码整齐备用。2、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应在钢筋绑扎之前进行,安装前根据弹出的模板边线,在基坑底部 支模处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以保证模板下口平齐。(2)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3)模板分块吊装,按从中间向两侧拼装的顺序进行施工。模板安装应稳固,接 缝严密,不得漏浆。(4)模板应一次性全部安装到位。(5)模板

46、根部用水泥砂浆封堵,防止跑浆。3、模板安装工艺标准模板安装工艺标准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mm)1轴线位置102表面平整度53顶面高程154相邻面板高差25模板内侧宽度误差104.2.8 混凝土灌注1、总体方案扩大基础砼分 2 次进行浇筑,第一次浇筑扩大基础分层施工厚度为 2m,第二次浇 筑扩大基础分层施工厚度为 3m。2、砼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控制 砼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延 缓砼初凝时间,延缓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3、砼生产运输(1)砼在砼工厂拌制,由砼搅拌车运输至浇筑地点浇筑。(2)浇筑前,砼工厂应准备好充足的材料。(3)砼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

47、率,并根据结果提出施工配合比。(4)砼的组成材料应以质量比配料,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应维持在良好状态,其 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5)采取措施控制砼的入模温度不高于 30,冬季不低于 5。4、砼现场浇筑(1)扩大基础砼体积庞大,浇筑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扩大基础砼浇筑时,布置两台地泵。具体见“ 图 4.2-5 砼灌注布置图 ” 砼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斜向分层逐步推进的方法。图 4.2-5 砼灌注布置图(2)砼浇筑 砼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冷却水管网和测温管进行详细的检查,并 作好记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浇筑砼。基坑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 干净。 应注意对生产出来

48、的砼进行检查监控,按规范的要求进行坍落度试验、制作 砼试块,并观察砼的和易性,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砼生产后,泵送上扩大基础浇筑;砼进入基坑时,应控制砼自由下落高度不 超过 2m;浇筑过程中,出料口下面的砼堆积高度不得超过 1m。 砼在夏季浇筑时,制定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及入模温度等相应措施。 砼浇筑采用斜向分层、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逐步推进的方法进行施工,施 工中应尽量加快砼浇筑的速度。 砼振捣采用 B50 振动棒和 B70振动棒配合使用,浇筑时应准备足够数量的 B50 振动棒和 B70 振动棒。扩大基础的水平钢筋网尤其是底部水平钢筋网钢筋密集、 钢筋之 间的空隙小,砼不易流动、大的振捣棒插捣困难

49、,在该部分振捣时应采用B50 振动棒,振捣人员要下到底层钢筋网顶面施工;水平钢筋网之间的部分,钢筋数量很少,可采用 B70 振动棒插捣。 砼振捣时, 振动棒应插入下一层一定深度 (一般 510cm);振动棒要快插慢抽,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倍( B50振动棒,一般 4560cm;B70 振动棒, 一般 75100cm);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移动,以免漏振;每一次振动时间 约 20 30s,以免欠振或过振,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砼应振捣密实, 砼密实的标志:砼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开始泛浆。 砼振捣时,振动棒不得碰撞模板,更不得别住钢筋进行振捣。 砼浇

50、筑应连续进行,若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不得超过砼的初凝时间。 某一区域的冷却水管被砼完全覆盖后,即可将该区域的冷却水管通水,从而尽 量减少新老砼的温差,防止砼开裂。(3)第二次砼浇筑 第一次浇筑的砼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后, 即可对其顶面进行凿毛处理, 凿毛 时应将表层浮浆完全凿除,使第一层砼顶面露出碎石;凿毛后,及时将碎渣清除,并用 高压空气将砼顶面吹干净。 安装扩大基础上部模板、绑扎上部钢筋,安装上部冷却管网、预埋件等并固定。 第一次浇筑的砼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可进行承台的第二次砼浇筑5、扩大基础砼施工工艺标准1) 扩大基础尺寸允许偏差扩大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

51、差( mm)1断面尺寸302顶面高程203轴线偏位15(2)砼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无露筋、蜂 窝、孔洞、疏松、麻面或缺棱掉角等缺陷。4.2.9 砼养护及测温监控1、砼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抹面收浆,砼终凝后即开始养护。砼养护采用保温蓄热法: 砼终凝后,及时在砼表面覆盖 2层麻袋、 2层塑料薄膜,上下 2层麻袋应相互错开,麻 袋之间应相互搭接,从而隔绝大气与砼表面的直接接触,形成良好的保温层,并保持砼表面湿润2、通水冷却(1)某一区域内的冷却水管被浇筑砼完全覆盖并振捣完毕后,即可在该区域的冷 却水管中通水,对砼进行降温。(2)冷却水的流量应使进、出口水的温差

52、不大于 6C,可控制在 1.21.5m3/h。(3)砼通水冷却时,冷却管排出的水应立即排出基坑外,以保证基坑的安全。(4)为确保砼内部温度基本一致,调节冷却管进出水管部位砼的温度,进水口和出水口每 天交换一次,且更换时应逐根停水更换,不得同时停水更换,避免砼内部温度因大面积停水温度 聚升。3、测温监控(1)砼温度监控 测温时间:砼覆盖某测温点后该点即开始测温,直至砼内部温度与大气环境平 均温度之差小于 20C 时止。 测温频率:在温度上升阶段每 2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 4小时测一次, 温 度稳定阶段每 4 小时测一次;大气温度应同时测量。 通过对测定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及时指导现场

53、砼养生。一般地,可通 过调节冷却水流量、进出水口温差等方法来调控砼内部温度;通过改变砼表面养生方法 来调控砼表层温度。 测定砼上升的峰值及其达到所需的时间,定期记录冷却水管进、出水口的水温, 绘制砼内部温度变化曲线。根据观测结果确定冷却水管通水量、通水时间和蓄热养护时 间等,以降低砼的内外温差。(2)水流监控 冷却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冷却管进、出口水的温差,影响冷却水和砼之间的热 交换,从而影响砼内部温度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冷却水的流量、流速、冷却管进出 口的水温进行监控。 水流监控时间及监控频率应与承台砼温度监控同步。(3)砼温度控制标准砼温度控制标准序号项目允许范围1砼内表温差20C2砼表

54、面与大气温差20C4、砼通水养护时间以砼内部温度与大气环境平均温度之差低于20C 为标准,一般砼养护时间 14 天。5、 砼强度达到 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支架、脚手架、模板及运输工具等 荷载。4.2.10 模板拆除、冷却管注浆1、应延后拆模时间,使拆模后砼的强度足以抵抗温度应力。拆模条件:保温保湿 养护至少 14 天以后,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75%以上,砼表面和内部温差不大于 20C, 砼表面与大气环境温差不大于 20C。2、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以防损伤砼。3、若在砼养护过程中拆除模板,应选择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以防止砼表 面直接接触冷空气骤然降温。4、冷却水管注浆:砼停止通水养护后,将冷却水管伸出砼顶面的部分割除,剩余 部分则压注水泥浆封孔;封孔前用高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