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汶川地震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民族坚强意识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在 天下之大难 之时作为 精神之脊梁 焕发出永恒的精神激励价值。在汶川地震给我们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之时,中华儿女顽强抗灾,表现出其内在的坚强生存意识精神的一脉相传。真所谓: 灾难无情,人有大爱。关键词:汶川地震;古典文学;坚强意识在我国的历史中曾经历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其中有洪水、地震、瘟疫等,对我们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面对强大的自然界,坚强的中华儿女,靠着一种信念与坚强不息的精神,战胜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将生命延续。这些宝贵的精神随着历史的发展 ,逐步凝固成一种文化。 这种
2、文化蕴含了不同时代人们都要面对的共同的基本问题和价值取向,即热爱生命的坚强生存精神。2000 多年前的神话, 儒家典籍、 正是这种坚强精神的源头。这种坚强精神经过五千多年,一直传承到当下。所以,当我们面对地震灾难时,无论是我们的抗震英雄还是自救的民众,都体现出坚强生存、 在大灾面前不屈不挠的优良品格,本文则围绕在我国古典文学文化领域中,一脉相传的坚强意识、不屈不挠的人文精神做人文化的探析。1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坚强生存意识探析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我们能找到历史人物留下的坚强印记。早在古代神话中,我们就能看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从神话中我们能看到到我国古人在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中图生存、求发展,
3、的坚强的生命意志力 ,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 , 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坚强的民族精神。自然界当中的洪水,干旱,猛兽的袭击时时威胁着我国古代先民的生存 , 而许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只得借助于神话得到表现。如大禹治水,与洪水顽强抗争;后羿面对天崩地裂 , 水、火、早和凶禽猛兽四处为害的这些灾难,不畏惧 , 不退缩 , 依靠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 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去战胜灾难。从神话中 , 我们可以看出 , 这些灾难是人类当时所面临所有灾难的浓缩 , 先民们之所以把这些灾难的解除寄于英雄人物身上 , 实际上是在憧憬的一种人类必须拥有的共同的民族精神 , 即坚韧不屈 , 顽
4、强不息的民族自信心和坚毅的民族性格特征。而今天四川地震使人们看到了大禹等人的坚强的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在现代人身上的延续、复活, 其勇猛和粗犷的生命意志、坚强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特有的品质。2 儒家经典文化中的坚强精神探析如果说我们的先民们还在以书写神话的方式憧憬着有英雄来拯救他们,那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自身的宝贵的品质,即有责任心,有爱心等,这些宝贵的品质能使人们团结起来, 产生家国之感,也正是这种家国之感 使脆弱孤单的个体团结起来形成了足以对抗自然的坚强力量。在灾难面前我们能有家国之感是源于我们伟大的儒家文化。儒家的文化直接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
5、,从我们出生起,儒家的文化就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儒家文化铸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特有的品格,主要表现为:责任感:中国上古五帝 ,黄帝、炎帝、少昊、颛顼、帝喾及尧舜二帝身上 ,闪现着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治理天下苍生为己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此不惜上刀山下火海 ,承受一切难以承受的困苦磨难。 古人伊尹说过:“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其自仁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意思是说天下的百姓即或有一个人没有得到尧舜之道的好处,就好像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亲手把他们推到深渊中去了一样。禹,稷,颜回也有同样的品
6、质:孟子在离娄下中说:“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之溺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而孟子深受这种精神的影响,也是一个看中责任感的人。他说: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欲平治天下当今之士,舍我其谁也?”这不是孟子的狂傲,而是表现了他对历史,对他人都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孟子也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种责任感。孟子一生以宣传实行他包含有许多人道主义内容的仁义之道为己任。他的抱负是:“居天下之广居,立他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这种高尚的责任感,使命感历代传承三国时期刘备惯以“民贵君轻,”,以民为本而入主四川。太宗
7、贤德,在魏征得“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建议下制订利民惠民的政策, 缔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以上这些人的他特点是:他们以天下百姓为己任,往往能救民于水火当中,而当下当四川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的政府和人民子弟兵传承下了这一民族责任感和使命,赴川救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仁爱之心:管仲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家。管仲主张关心人民,多为他们做好事,为此他提出“爱民”的思想。他认为:为政首要的是“始于爱民” ,而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他所理想的人生境界和社会秩序。他称此境界为“九惠之教” 。这体现了他对人的多方面的关怀合爱护,如对老人的关心,对儿童的教养,对病人的关怀和医疗,对穷困者的关
8、怀和救济,对鳏寡孤疾者的同情和帮助等。这些爱人的措施虽然在那个环境下不能实现,但是体现了他的“爱人”之心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的说法,孟子提出仁义,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主要是指人的内心的爱及将爱心实践。孟子又提出仁义皆出于恻隐之心,他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是仁义的具体做法。这种仁爱的博大思想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的仁义礼治、爱己及人的优良传统都产生了广大的影响。仁爱之说发展到墨子,又呈现出一种新的特色。墨子认为:如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爱而不是恨,充满着设身处地的多为他人着想的推
9、己及人的精神,就可以使人们摆脱苦难。如果大家都能把对自己的爱推及到爱他人,爱国家,社会将达到一个和睦的,和平的,没有强凌和欺诈的理想境界。在墨子的理想境界中: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兼爱的理想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能实现,而现在我们的中华人们共和国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做到爱他人,爱国家,真正达到了墨子所向往的兼爱的境界。我们中华民族在这样的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仁者有爱。 爱一个人是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和爱护,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格,同情帮助他人。爱由亲始,从父母兄弟起然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至推及“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
10、弟的广大范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君子喻于义” ,“以义为上”的观念。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都有让我们感动的义举。这些侠义心肠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舍生取义。古语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讲的是同情心。 “子食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见人悲怆自己亦悲戚的情感,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情感都是相通的,正是这种同样的情感才把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者都有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他们乐天知命,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安之若素,寻求解决的办法。面对灾难,我们身边的仁者们正在四川的土地上重建家园。他们的不忧不惧,坚强的生存,勤劳的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11、3 古典诗词中的坚强意蕴探析唐代诗人杜甫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以士大夫“既有社会良知又要忠君报国”的核心思想影响下,承载着古代文人的“天下为己任”的历史性责任。济世安民,坚强的书写现实悲怆的诗篇,为人民传诉心声“良知”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尽心篇上 ,有“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唐代, “良知”通常被士大夫寓意为对社会国家民众的关怀方面,体现为一种更为博大深沉的感情和高度的理性,它是在儒学的熏陶下所产生的对事事关心的使命意识。杜甫作为唐代典型的“社会良知”诗人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仁学” 。他对生命的忧患,对国家政治形势的忧患,倾泻在其诗句的字里行间。坚强地为民
12、传诉心声。在其诗自京负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这样的诗句:“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 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这段铺叙真实悲切的反应了安史之乱前夕唐朝的社会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未来的忧患和人民疾苦的同情。虽由: “老妻寄异县”“ 幼子饥已卒”的家庭凄惨场景入笔,书发出诗人内心对失去亲人的无限悲痛。但杜甫并没有只限于自身的安危,最终推己及人: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这是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揭露,更表达出一位具有社会良知的文人对黎民百姓生存境况的人文化关怀。这传承了孔孟儒家的“仁义”之理,更体现了
13、“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杜甫后期创作的三吏 、三别,都深刻的反映出人民的生活困境,时时事事关心,体现出“仁爱之心”是对儒家思想文化的一脉传承。传承杜甫的“民胞物与”的诗人为白居易。他常常对最底层的农夫有深刻的关切。其代表作为:新乐府 ?杜陵叟。其诗小注为“伤农夫之困矣” ,这首诗的内容是同情农民生活的困苦。白居易写了农民生活受苦受难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上天的自然灾害!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两季粮食几乎颗粒无收,这当然就是“农夫之困”的根源了面对这样的情景,白居易亦以一颗文士良知之心隐忍苦痛,加强地书发着民生疾苦,希望能给统治者以警醒和给人民心灵
14、上的慰藉。今天 ,我们以古为鉴,安民兴邦。于是,当2008 年五 ?一二巨大的自然灾害来临之时,我们中华儿女更应深刻的关注灾区人民生活的疾苦,力挺奉献,以“民胞物与”的内在精神传承影响下坚强地与灾难抗争,从而用坚强的行动和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的灾难!宋代欧阳修在戏答元珍中有言曰:“东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 冬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一向在人生哲学层面上主张“自强不息”,因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的生存。这种坚强的意志是在不断克服重重困难和灾难后彰显出的不可遏止的蓬勃生机。 这承袭了唐代白居易的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的坚强精神,是人在生
15、存层面意识中的与灾难抗争即不要柔弱处事的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欧阳修擅长由景入情,今人亦然也。当我们面对同胞遭受巨大的苦难之时,我们自然会感叹“生者坚强,死者亦坚强。 ”因为“坚强的精神内涵”早如那 13 亿人民共同的血液精华,蕴含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心之中。如果说欧阳修是将一袭坚强的精神内涵放在人生生存哲学层面上点染民族之魂,那么陆游则在爱国主义激情层面中彰显对民众生存境遇、国家危亡的人文化关怀。在南唐书中,有很多关于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叙述。在秋晚思梁益旧游中有这样的诗句: “忆惜西行万里余,长亭夜夜梦归吴。如今历尽风波恶,飞栈连云是坦途。 ”陆游意在表达:人,如今经历了千辛万苦,险恶风
16、波,在高入云霄的栈道上飞驰,自然如同在平坦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了。陆游一向坚持民族坚强精神的构建,深思史学,兴利避害,倡导爱国爱民情怀。南宋虽经历了金辽入侵,朝廷南移的悲惨灾难,但陆游仍以坚强的精神意识鼓舞统治者和民众。4 汶川地震中坚强精神的传承与高扬。当下,在我们民族遭受五 o 一二四川特大地震之时,我们内心当中的坚强意识承袭古人,一涌而出,势不可挡。霍俊明说:“这场灾难给我最大的触动是,灾难面前,人是脆弱的,然而在内心,人都要坚强起来。 ” 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有着这样的评论: “此次国殇,政府的努力和国民的热情上下交织,共历风雨,共克艰难。 ”“中国”这个概念以更高的高度凸显。这一次,没有嘈
17、杂的争论,只有手足之情的和谐与同心奋战的努力。所谓和衷共济,中国拥有这个世界不可复制的国民。政府当如何爱护和回报这最宝贵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精神?唯有坚强,唯有进步。“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奉命抢险救灾的中国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令人为之动容。”还有很多坚强生存的事例让我们内心震撼:如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 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 该校 700 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人间;这是师生之大爱,是儒家仁者形象的再现;是对“仁义”、“博爱”的再次体现;还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时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在她的怀中她的女儿却安然无恙的酣睡, 。这是母子之爱,体现着人间最伟大深情的爱,是孟子仁学当中的“仁者有情”的千年传承再现。终观种种,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当下有着深刻的再现情境,还有着更深广的激励作用在“天下之大难”之时作为“精神之脊梁” 获得永恒的精神激励价值 ,从而体现出: 我中华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铝环保节能科技(湖南)有限公司内部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企业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名校卷)
- 2024-2025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5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典型题
- 2025婚礼摄影服务合同范本
- 2025机动车交易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农村住宅交易合同样本
- 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备贷款合同样本
- 2025租房合同书范本如何制定
- 2025中文采购合同模板参考
- 2023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Ⅲ试题和答案
- 抗血栓药物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课件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儿童长期卧床的护理
- 投标书细节美化教程
- 《小儿支气管肺炎》课件
- (完整版)年产30万吨甲醇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 对辊式破碎机设计
- 财产险水灾现场勘查及理赔定损标准
- 中国思想史(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