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解决方案-12文档资料_第1页
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解决方案-12文档资料_第2页
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解决方案-12文档资料_第3页
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解决方案-12文档资料_第4页
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解决方案-12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解决方案1. 压铸件缩孔缩松现象存在的原因压铸件缩孔缩松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有一个 , 那就是由于金属熔体充型后 , 由液相转变成固相时必然存在的相变收缩.由于压铸件的凝固特点是从外向内冷却 , 当铸件壁厚较大时 , 内部必然产生缩孔缩松问题 .所以, 就压铸件来说 , 特别是就厚大的压铸件来说 , 存在缩孔缩松问题是必然的 , 是不可以解决的 .2. 解决压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唯一途径压铸件缩孔缩松问题 , 不能从压铸工艺本身得到彻底解决 ,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只能超越该工艺 , 或者说是从系统外寻求解决的办法 .这个办法又是什么呢 ?从工艺原理上说 , 解决铸件缩孔缩松缺

2、陷 , 只能按照通过补缩的工艺思想进行 .铸件凝固过程的相变收缩 , 是一种自然的物理的现象 , 我们不能逆这种自然现象的规律 , 而只能遵循它的规律 , 解决这个问题 .3. 补缩的两种途径对铸件的补缩 , 有两种途径 , 一是自然的补缩 , 一是强制的补缩 .要实现自然的补缩 , 我们的铸造工艺系统中 , 就要有 能实现“顺序凝固”的工艺措施 . 很多人直觉地以为 ,采用低压铸造方法就能解决铸件的缩孔缩松缺陷 , 但事实并不是这 么回事 . 运用低压铸造工艺 , 并不等于就能解决铸件的缩孔 缩松缺陷 , 如果低压铸造工艺系统没有设有补缩的工艺措施 那么,这种低压铸造手段生产出来的毛坯 ,

3、也是可能百分之 一百存在缩孔缩松缺陷的 .由于压铸工艺本身的特点 , 要设立自然的“顺序凝固” 的工艺措施是比较困难的 , 也是比较复杂的 . 最根本的原因 还可能是 , ”顺序凝固”的工艺措施 , 总要求铸件有比较长 的凝固时间 , 这一点 , 与压铸工艺本身有点矛盾 .强制凝固补缩的最大特点是凝固时间短 , 一般只及” 顺序凝固”的四分之一或更短 , 所以, 在压铸工艺系统的基础 上, 增设强制的补缩工艺措施 ,是与压铸工艺特点相适应的 , 能很好解决压铸件的缩孔缩松问题 .4. 强制补缩的两种程度 : 挤压补缩和锻压补缩 实现铸件的强制补缩可以达到有两种程度 . 一种是 基本的可以消除铸

4、件缩孔缩松缺陷的程度 , 一种是能使毛坯 内部达到破碎晶粒或锻态组织的程度 . 如果要用不同的词来 表述这两种不同程度话 , 那么, 前者我们可以用“挤压补缩” 来表达 , 后者, 我们可以用“锻压补缩”来表达 .要充分注意的一个认识 , 分清的一个概念是 , 补缩都 是一种直接的手段 , 它不能间接完成 . 工艺上 , 我们可以有一 个工艺参数来表达 , 这就是”补缩压强” .物理原理上 ,压强这个概念有两种情况可出现 , 一种 是在液体场合 , 即“阿基米德定律”的场合 , 为分清楚 , 我们 定义它为“液态压强” ,而另一种出现在固态场合 , 我们定义 它为”固态压强” .要注意的是 ,

5、 这两种不同状态下出现的压 强概念的适用条件 . 我们如果混淆了 ,就会出现大问题 .“液态压强” , 它只适用于液体系统 , 它的压强方向 是可以传递的 , 可以转弯的 ,但在固相系统完全不适用 .压铸件的补缩 , 是在半固态与固态之间出现的 , 它的 压强值 , 是有方向的 , 是一种矢量压强 , 它的方向与施加的补 缩力方向相同 .所以, 那种以为通过提高压铸机压射缸的压力 , 通过 提高压射充型比压来解决压铸件的缩孔缩松 , 以为这个压射 比压可以传递到铸件凝固阶段的全过程 , 实现铸件补缩思想 是完全错误的 .5. 采用“先压铸充型 , 后模锻补缩”的工艺 , 是解决 铸件缩孔缩松缺

6、陷的有效途径 , 也是一种终极手段 .“先压铸充型 , 后模锻补缩”的工艺 , 我们可简称为“压铸模 锻”工艺 .它的本质 ,是一种连铸连锻工艺 ,就是将压铸工艺 与液态模锻工艺相结合 , 将这两种设备的最有效功能组合在 一起, 完成整个工艺过程 .这种连铸连锻的“压铸模锻”设备 , 外型与普通立式或卧式的压铸机很相似 ,其实就是在压铸机上 , 增加了液压的锻压头 .可以加上的最大锻压补缩力 , 能等于压铸机的最大锁模力 .要注意的是 , 这种压铸模锻机最重要的公称参数 ,并不是锁模力 , 而是模锻补缩力 , 相当于四柱油压机的锻压力意义, 这是我们在设备选择时必须充分留意的 . 不然, 买了

7、一台锁模力很大 , 但模锻补缩力很小的压铸模锻设备 , 其使用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运用这种压铸模锻机生产的毛坯 , 尺寸精度很高 ,表 面光洁度也极高 , 可以相当于 6级以上机加工手段所能达到 的精度与表面粗糙度水平 . 它已能归属于“极限成形” 的工艺手段 , 比“无切削少余量成形”工艺更进了一步 研究对既定条件下压铸 模具的压铸工艺参数进行快速择定。新 模具 调试生 产前 , 预选经计算得出其压铸工艺参数 , 实际调试生产中以此为基础 , 在工艺参数设置上少走弯路 , 快速完成 模具 调试 , 生产出合格产品。压铸模具费用在压铸件成本中占较大比重 , 而且压铸 模具费用又是分摊 到每个

8、压铸件 的成本中去的 , 这就需要我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 模具生产 次数, 以提高压铸 模具 的总体寿命 , 尽可能降低压铸 模具费用在每个 压 铸件 成本中的分摊 , 创造更大的效益。对于如何提高 模具 寿命, 我们最常想到的可能有 模具 采用 模具温度 控制系统 , 模具 成型部分定期消应力处理和表面强化 , 合理的浇注排溢 系统 , 以及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同时采用较低的压力、速度和温度等工艺参数等。但却往往忽略了新 模具 的调试生产过程 , 若不对该过程进行控制 甚至有可能 模具 的生产次数已经达到首次消应力的模次 , 却还未调试完 成, 没有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单

9、个 压铸件 的 成本。为了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 给以后的生产打好基础 , 本文对既 定条件下新压铸 模具 压铸工艺参数的预先快速择定进行研究。一、压铸机 的选定模具 制造之前 , 模具的设计师应同 模具的压铸工艺师一起确定好所 要使用的 压铸机 并确定好压室直径。二、快速先定压铸工艺参数以冷室压铸机进行铝 合金压铸为例。根据 模具的三维模型,可以得 到该产品的每模金属重 G0 (kg) ,产品净重 G1 (kg) ,集渣槽总重量 G2 (kg) , 分型面总投影面积S(m2),连同已经先好的 压铸机额定锁模力T(N),压室 直径D,经下面的各工艺参数确定做基础数据。1、压射比压Po的确定

10、压射时的极限比压:P极限=T/S式中 T- 压铸机 额定锁模力;S- 分型面总投影面积;Po就小于P极限避免生产中发生涨模,并根据产品结构、外观及内部质量要 求。同时参照表 2 确定一个相对较低值,以降低 模具的维修保养频次,提 高模具 的寿命。2、压铸机的压射缸增压后压强Pi的确定压射过程完成后,作用在冲头 和压射缸活塞上的力相同,即:因此,有实时控制的 压铸机 可以直接在其控制电脑内设置 P1;普通的 压铸机 基本上为手动调节增压阀开启程,配合调整增压蓄能器的氮 气充填压强来完成设定。3压射速度的确定 第一阶段低速压射 Vi。一般由两部分构成,首先为冲头由静止到刚过 浇料,这时需要慢速,主

11、要是为避免 合金 液从浇料口溢出,有利于气体排 出;其次为金属液继续充填到内浇道之前 ( 这时的速度要大于前一部分 ) , 主要是为了避免 合金 液内卷气,同时要尽量避免 合金 液提前进入型腔。参考数据:一般可以设为0.10.5m/s ;薄壁件、外表装饰件为0.25-0.35m/s;高耐压强度件为 0. 15-0.25m /s。(2) 第二阶段 高速压射 V2 。当 合金 液到达内浇道时,可以进行高速切 换,使得合金液在高压高速下充填。 经验数据: 高速压射速度: 达 24. 5m /s以上,高速射出加速时间 ti为0. 01 s,增压时间t2为0. Ols。(3) 第三阶段 金属液充型结束前

12、减速。在充型结束前增加减速动作,可 以减轻 合金液在充型结束时的冲击,保护压铸 模具,减少飞边的产生;但 要注意减速点设置不宜过早,否则会影响充型效果。4. 重要压射速度切换位置的选择(1) 通常高速压射起点的位置在U(正常速度切换位置),即合金液到达内浇道时。(2) 若是表面质量要求高的 压铸件,可以将切换位置提前在I、U之间。(3) 若是希望减少 压铸件的局部气孔,可以将切换位置滞后到 压铸件的重 要部位之上,即川处,以减少重要部位的气孔,增加致密性。但要十分注意防止充型速度过慢导致 压铸件的冷缺陷。当 压铸件 的重要部位在末端时, 则不应使用该方法。(4) 对于大型 压铸件和大型 压铸机

13、,可以将切换位置设在 合金液进入型腔 30左右,以减少气孔的产生。(5) 切换位置在 I 以下时卷气量大,不推荐。 下面的数据计算是根据正常速度切换位置为研究对象进行的。Lo为低速压射行程,即 合金液到达高速压射切换位置处的冲头行程 Li为高 速压射行程,即产品净重 G1 与排溢系统总重 G2 之和的 合金液在压室内所 占的长度,因此 L 1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上式中合金液的密度p,铝合金液可以按2. 65 XIO3kg / m计算。L2为料柄厚度(经验数据为3050mm)L=L。+ Li+ L2:,可以通过浇料烫压室后经测量得到。根据测量得到的L,计算得出的,以及自行确定的,可以得到的值,即确

14、 定了高速压射的切换位置。5. 增压压力的相关设定 冷室压铸中,建压时间表示增压压力的响应速度,普通的 压铸机 通过调节 增压速度调节手轮来实现。先进的 压铸机 可以在控制面板上直接设定增压 压力和时间的曲线。增压过程的起点可以通过位置、压力和速度来触发。一般来讲,通过设置位置来触发增压,易于设置并便于调节,该位置设置的经验数据为:冲头压铸行程终点前10 30mm。6,浇注温度和压铸 模具 温度的设定(1) 浇注温度可根据 合金牌号、 压铸件 的质量要求等进行没定。第 9 页(2)压铸模具温度可以控制在浇注温度的1/3左右,薄壁、结构复杂的 压铸件可适当提高,但应当注意的是,在幵始生产前应对模

15、具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150180 C。7.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的设定铝合金压铸件基于壁厚的持压时间和留模时间推荐值。若经过上述工艺参数设定并根据压铸件进行凋整后,没有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则需要对模具上的浇注排溢系统进行修改调整。三、结语生产出合格压铸件的条件很多,上述的压铸工艺参数选择仅为其中的一个 方面,如压铸模具的浇注排溢系统设计,模具的制造精度,压铸机的状态, 压铸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以及压铸用涂料的选择等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 响,出现问题时还应从多角度、全方面去考虑,不要局限于某一方面,这 样才能快速解决问题。压铸知识:1:如何知道压铸压射行程距离,前提要知道压机大小,另外从压机查出

16、 压射行程和冲头推出距离:假如我以力劲280T压机为例:查参数表得知压射行程为400,冲头推出距离为140,那有两个参数可以得出一个最小 行程L1=400-140=260,另外尺寸要根据模具设计了,假如我定模框为130, 分流锥高出分型面50,料饼距离为15,那这模具在压机中的行程L=(400-140)+(130-50-15)=325,这个数字就是压铸工艺中高速和低速的总行程,AnyCasting模拟和FL0W3带冲头模拟设置都需要用到这个数字2:压铸工艺中常用参数理解:3、绘制模具结构图时,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须乘缩水。(模具尺寸二产品尺寸x缩水)必须把成品图(镜射)一次,即模圈 里

17、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是完全对称的除外)在前模,应把不属于前模 的线条删除在后模,应把不属于后模的线修删除。成品在模具里应遵循分中的原则,特别是对称的,成品如果不分中,加工容易出错4、每幅模具做好档案,其包括: 模具材质分析报告;模具热处理检测报告;产品型号、另件图号、模具偏号、另件标号、毛坯简图; 模具更改技术通知单,(由技术科下单);模具名称件/模启用年月模具寿命/ (应60000/实际)(表-2 );模具维修记录表(表-3 )模具损坏部位和形成,模具损坏原因分析处理结果;易损配件图(附图); 模具交接记录5、冲头在模具中设计中取大小一般经验都根据产品重量和投影 面积,一般主要根据铸件的重

18、量,然后去压机上查找参数,重量一般不超 过参数相关规定的70%另外分流锥高度也有要求,一次我设计过程中出 错才明白的,压机上冲头有跟踪距离,一些产品很高,定模框高度高,而 分流锥高度低,跟踪不足,所以在设计中也要考虑 液态合金的密度值合金种类铝合金锡合金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P( g/m3)8-106.6-7.36.42.41.657.5充填速度的推荐值合金种类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黄铜充填速度20-6030-5040-9020-50(m/s)注意:当铸件的壁厚很薄却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是,选用较大的值,对力学性能,如卡拉强度和致密度要求较高时学用较小值充填时间推荐值1.51.82.02.32.53.03.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