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_第1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_第2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_第3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_第4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AAA县国土资源局二O一二年四月目 录1规划背景11.1县域概况1自然地理条件131.2土地资源概况444土地4551.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5561.4AAA县发展优势7地理区位优势7区位优势77旅游资源优势772 规划总则92.1规划的必要性999910102.2规划的指导思想102.3规划的目的102.4规划的任务112.5规划的依据11111112122.6规划原则131313132.7规划范围与期限1313133 工矿废弃地资源数量及分布143.1工矿废弃地的内涵143.2工矿废弃地数量及分布143.3工矿废弃地复垦地块选取及调查1414

2、154 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164.1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则164.2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依据164.3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1616本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中的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的对象是可复垦稀土矿废弃地,通过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初步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16161717174.4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指标184.5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与潜力184.6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级195 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方针和目标205.1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方针205.2规划目标202020206 重点区块与重点项目216.1重点区块2121216.2复垦重点项目22项目划定的准则22

3、项目安排226.3工矿废弃地复垦时序安排227 建新区布局与耕地、林地占补平衡方案247.1建新区布局与安排24区块开发安排247.2宜建开发时序安排247.3林地占补平衡的措施与途径258 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规划278.1地块布局及工矿废弃地现状278.2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工程建设要求27272828水土保持工程299 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309.1生态环境保护30生态环境保护30生态环境保护309.2水土流失治理30303110 投资与效益分析3210.1投资规模3232323210.2效益评价3333343411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611.1法律保障措施3611.2行政保障措施3

4、611.3经济保障措施3711.4技术保障措施3811.5社会保障措施3812 附则4013 附表41附表1 AAA县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表41附表2 AAA县工矿废弃地地块面积分布表42附表3 AAA县工矿废弃地地块面积汇总表44附表4 AAA县工矿废弃地地块评价表45附表5 AAA县工矿废弃地地块复垦潜力表48附表6 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级表49附表7 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安排表50附表8 AAA县工矿废弃地重点区块分布表51附表9 AAA县工矿废弃地备选重点区块分布表52附表10 AAA县工矿废弃地重点项目分布表53附表11 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和规划建新区指标安排

5、表53前 言随着AAA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产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加,耕地后备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也越来越大,城镇建成区周边较为平坦且适宜开发的土地日趋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是落实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行土地用途和建设用地管制、缓解建设用地供应紧张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保障AAA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有效手段。为科学编制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以2010年AAA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经

6、还原2006-2010年报批建设用地后为规划基础数据,体现了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为导问,同时与AAA县林业规划AAA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AAA县农业规划AAA县地质灾害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在对AAA县土地资源现状、利用特点、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战略目标,对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规模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潜力分析和潜力分等定级;合理确定复垦布局和利用方向,划定了重点区块和备选重点区块,安排了重点项目,制定了规划期复垦

7、的总体目标、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以及复垦的时序;并提出规划实施的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技术等保障措施。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1规划背景1.1县域概况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2自然条件1、气候AAA县地处中亚热东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气温18.8。全年无霜期284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49.1小时,多年平均日照率为40.0%。多年平均降水量1609.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523.1毫米。2、地形地貌AAA县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县境地势形成东、西、北三面崛起,中南部稍低,朝南敞开的岭谷相间,山丘起伏的丘陵低中山地。以aaa

8、aa为界,呈北高南低,东西等高呼应的姿态。最高点在东部的大山坳,主峰海拔1072米,次峰1066米;最低点在aa处的三溪口,海拔156米,相对高差916米。3、土壤资源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共划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和山地黄壤等5个土类、9个亚类、33个土属、86个土种。全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丰富,但速效磷含量低,严重缺磷、缺钾,且氮、磷、钾比例失调,土壤反应普遍偏酸。4、森林资源AAA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106081.7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0.30%。AAA县有树种46科103属225种,药材110多种。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全县有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杉、黄檀、

9、肉桂、庐山厚朴、三尖杉、罗汉松等野生植物资源近400种;用材林主要有杉、松、毛竹、樟及各种阔叶树。5、矿产资源AAA县矿产种类和矿产地较少,但少数矿产突出。现已发现等十余种。其中,是AAA县的优势矿产,现已探明中型矿床处,小型矿床处。截止2005年底,探明主要矿种保有资源储量有:。6、旅游资源AAA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涵盖.个主类、.个亚类、.个基本类型,主要资源单体项。全县地文景观主要有:;水域风光主要有:;生物景观主要有:;遗址遗迹有;建筑与设施主要有:.。7、水资源AAA县县境内山峦绵亘,植被良好,水源涵养补给性能较强,涓涓细泉汇集成流,形成溪水密布,河流纵横。县境有大小河流条,流域面积

10、大于1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有.条,流域面积大于.平方公里的二级支流.条,流域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三级支流条。AAA县溪河多,坡度大,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多年平均水能理论蕴藏量万千瓦,平均理论水能蕴藏密度千瓦/平方公里,可供开发量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目前,AAA县已建成装机.KW以上电站.座,总装机容量达万KW。社会经济概况.1行政区划AAA县设.个镇,分别为.。.2人口2010年底,AAA县现有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9.97%,非农业人口人,占总人口的20.03%。.3经济发展水平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1、人均生产总值元,.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2010年全县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135033万元,第三产业123549万元;“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结构由28.70:32.50:38.80发展变化为16.90:43.40:39.70,一产比重下降了11.8百分点,二产提高了10.9百分点,三产提高了0.9百分点。3、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2005年增长120.44%;“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534元增加到3710元,年均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4001元增加到12585元,年均增长25.76%;城镇居民

12、人均消费支出元,比2005年增长64.5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12元,比2005年增长55.47%。4、交通条件区域大交通。5、水利设施条件2010年底,全县建成各种类型水利工程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1.2土地资源概况AAA县土地总面积公顷。2010年底,农用地面积为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2.54%;建设用地面积为6557.67公顷,占3.48%;其它土地面积为1796.41公顷,占1.36%(详见附表1)。农用地农用地中,耕地.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71%;园地5594.45公顷,占4.23%;林地2公顷,占80.30%;其它农用地公顷,占2.30%。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13、中,城镇用地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05%;农村居民点用地公顷,占1.85%;采矿用地公顷,占1.43%;其它独立建设用地公顷,占0.07%;交通水利用地公顷,占0.55%;其它建设用地35.33公顷,占0.03%。其它土地其它土地中,水域面积公顷,占0.67%;自然保留地2419.47公顷,占1.83%。土地利用的特点1、土地结构类型多样,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AAA县是我省的农业大县,土地结构类型多,有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自然保留地等。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5.16%,其中林地面积比重最大,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1.67%。2、矿产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

14、AAA县中.不仅是优势矿产,而且品位高、储量大,已形成开采选矿精深加工一体化。3、人文、地理等旅游资源丰富.山脉、河流众多,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呈多样性;工业污染程度较低,环境质量优越,旅游资源禀赋,拥有“”、“”之称。4、水资源丰富,可利用的价值很大AAA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溪河多、坡度大,径流总量为23亿立方米,可综合利用水资源,促进小水电事业的永续发展。土地利用的难点矿山多年的开发造成矿区水土流失、土地砂化和地面塌陷、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有所发生,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稀土矿使用三氯氰铵,给矿山造成了严重污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度大。1.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到2015

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元;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6%;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10%。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人均达到.元;元。社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县总人口发展到22.1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03%。1.4AAA县发展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独特的资源禀赋.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工矿废弃地资源优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AAA县依靠当地独特的资源环

16、境,发展生态种植和特色养殖业。低山种植.色稻米、名优早茶、密梨、花卉等一系列农产品;发展、壮大生猪养殖业,现已远销港、澳地区,具有一定发展前景。2 规划总则2.1规划的必要性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需要AAA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农业县,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艰巨。根据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全县规划期内耕地保护面积不低于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公顷。按照耕地“占一补一”的政策要求,规划期内AAA县必须补充新增建设占用的耕地公顷,才能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因此,AAA县2011-2020年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为保证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

17、规划期内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实现,必须对全县丰富的工矿废弃地资源进行复垦,这也是AAA县今后一段时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途径之一。缓解土地供需紧张矛盾的需要随着AAA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不断加剧,面向大力推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战略对AAA县建设用地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用地需求剧增,通过对AAA县工矿废弃地资源可复垦为农用地的可行性分析,充分利用丰富的工矿废弃地资源,是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关于落实(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可缓解AAA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合理需求的有效手段。加快新型

18、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的需要根据AAA县实际,始终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同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结合起来。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尤其是加速工业的发展。只有工业真正发展起来了,增强城镇集聚人口、吸纳就业的能力,才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可加快AAA县城区和工业产业区建设,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将向城区和工业产业区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目前,AAA县城乡居民收入、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资源等方间存在较大反差。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实施工矿废弃地“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方针,可提高工矿废

19、弃地复垦的综合效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农民增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全面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需要工矿废弃地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在AAA县采矿用地中占据的地位十分突出。要以确保全县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为前提,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依据“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原则,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发挥工矿废弃地复垦综合效益。同时,将复垦工矿废弃地进行置换,可缓解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2.2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振兴苏区为契机,以创新发展、率先发展、跨

20、越发展、协调发展为主题,深入实施AAA县打造“生态旅游县”、推进“小县大县城”的战略,建设“。贯彻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省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在AAA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摸清全县工矿废弃地土地资源状况,科学规划和综合利用工矿废弃地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工矿废弃地复垦和调整置换水平,为保障规划期间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努力实现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目标。2.3规划的目的以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统领,结合A

21、AA县城镇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要求,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为原则,综合利用全县工矿废弃地,为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提供一个可行性的决策依据,特编制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2011-2020年)。2.4规划的任务1、落实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规划目标;2、落实耕地保护任务;3、分析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4、安排工矿废弃地复垦范围、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复垦规模、利用方向、复垦时序;5、安排近期目标;6、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2.5规划的依据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22、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改);(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改);(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发1998256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发2001278号);(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发1998257号);(7)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国土资发200633号); (8)江西省实施办法;(9)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1)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2)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2000316号);(3)土地开发整

23、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4)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土资200257号)。(5)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6)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7)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9)国土资源部关于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10)关于落实( 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11)关于转发省厅关于做好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

24、利用试点前期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相关规划(1)AAA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定府发201110号);(2)AAA县土壤;(3)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赣国土资核2010580号);(4)AAA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2-2020年);(6)AAA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年);(7)AAA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1-2020年);(8) ;(9)AAA县统计年鉴(2006-2010年)。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

25、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7)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8)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要点(国土资发2002215号);(9)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2007年7月15号实施);(10)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11)其它相关技术标准。2.6规划原则外业调查与内业处理相结合外业调查成果质量直接决定整个规划最终成果的质量。因此,外业调查是规划的基础,必须高度

26、重视外业调查的作用,外业调查为主,内业处理为辅,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现阶段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应在综合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时,重点搞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其它相关规划相衔接工矿废弃地复垦地块的位置和土地用途,必须与全县生态、林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对规划目标得到实现,同时避免区块规划随意更改用途。2.7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本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的范围为AAA县行政范围内可复垦稀土矿废弃地,涉及 。规划期限本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的基期年为2010年,近

27、期目标年为2015年,远期目标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3 工矿废弃地资源数量及分布3.1工矿废弃地的内涵本规划的工矿废弃地是指AAA县北部低山丘陵区集中连片分布、坡度在6-25之间的露天稀土采矿挖损地。通过工程、生物等整冶措施,可优先复垦为耕地、园地、林地。对于坡度大于25露天稀土采矿挖损地、面积小于0.50公顷暂不纳入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保持采矿用地现状不变。3.2工矿废弃地数量及分布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主要对象是露天采矿挖损地,重点对规划期内适宜复垦的工矿废弃地资源进行调查与规划。利用AAA县2010年1:1万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成果图,对AAA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数

28、据统计分析,套合1:1万数字坡度图(DOM),对AAA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AAA县露天稀土采矿挖损地总面积为1343.45公顷(不包括2009年已实施、2010年已立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面积),占全县采矿用地总面积的71.09%。其中,6-15工矿废弃地面积662.25公顷,占全县工矿废弃地总面积的49.29%;15-25工矿废弃地面积673.71公顷,占全县工矿废弃地总面积的50.15%;25工矿废弃地面积7.49公顷,占全县工矿废弃地总面积的0.56%(详见附表3)。扣除25工矿废弃地,可列入耕地后备资源的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为1335.96公顷,占全县工矿废弃地总面积的99.

29、44%(详见附表4)。3.3工矿废弃地复垦地块选取及调查地块选取由于AAA县工矿废弃地资源分布范围广,地块面积大小不一,坡度起伏较大,在目前经济、技术以及其它条件限制下,难以对所有具有复垦潜力的工矿废弃地资源进行恢复治理利用。因此,在本规划中,只选取当前具有复垦战略价值的6-25工矿废弃地块规划复垦为耕地,而对25工矿废弃地规划复垦为林地,对采矿用地挖损程度较浅的,则保持土地利用现状,不予复垦。外业实地调查本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中复垦地块的选取,主要以地块实地调查为主,听取尊重当地群众意愿和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进行选取,同时结合AAA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AAA

30、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AAA县总体规划(2009-2030年)及AAA县农业发展布局等相关规划,在外业实地调查了工矿废弃地 .个地块,总面积1.5公顷,其中宜耕工矿废弃地1.6公顷,区块62个。集中分布在 。4 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4.1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其它规划相衔接;2、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3、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优先和经济效益最佳;4、工矿废弃地复垦后土地可持续利用;5、远期目标和近期效益兼顾;6、经济可行,技术合理性;7、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4.2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依据1、AAA县土地利

31、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0580号);2、坡面坡度25,地块面积不小于0.50公顷;3、有效土层厚度50厘米;4、土壤质地为重壤土,轻粘土;5、有水源保证,交通较方便;6、当地政府重视,公众积极性高。4.3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对象本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中的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的对象是可复垦稀土矿废弃地,通过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初步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方向。4.3.2评价单元的选取评价单元的选择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数字技术,以图斑为最小评价单元,对全县工矿废弃地逐个图斑进行评价,得出全县工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基本状况;二是根据土地利用的目的,通过实地调查,主

32、要对工矿废弃地地块实地条件进行摸底,结合当地群众意愿,初步确定基本评价单元可以进行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将其纳入规划复垦耕地之中。实践证明,两种方法一般都可同时使用,在数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捡验,两者互为补充,选择有利用价值的评价单元。4.3.3评价因子选择由于影响工矿废弃地资源适宜性因素的多样性,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只选择几个或多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本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以AAA县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图斑面积为评价单元,采用土地质量等评价体系。根据AAA县工矿废弃地的实际情况和复垦耕地的要求,选择地形、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源保证情况、交通状况、土地挖损深度等因素进行适

33、宜性评价(详见表4-1)。AAA县工矿废弃地资源土地质量等适宜性评价体系表表4-1评等评价指标宜耕地类不宜耕地类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坡度2-66-1515-2525有效土层厚度100cm70-100cm50-70cm50cm土壤质地壤质偏壤质或粘质粘质或偏沙质沙质水源保证情况一般一般一般差交通状况良良好良好一般土地挖损程度强较强较强差4.3.4评价方法AAA县宜耕工矿废弃地资源评价方法采用定性法,对评价单元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源保证情况、交通状况、挖损深度等主导性因素,同时结合专家对外业调查的成果进行综合定性评价,确定本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最终的适宜性评价结果。4.3.5评价结果根据最终综

34、合定性评价,全县1 公顷宜耕工矿废弃地资源中,评为二等地的地块有 个,共计面积 公顷,占工矿废弃地资源面积的38.79%;评为三等地的地块有 个,共计面积 公顷,占工矿废弃地资源面积的61.21%(详见表4-2)。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汇总表表4-2复垦利用方问面积(公顷)评价地块(个)占总面积的比例(%)一等宜耕二等宜耕三等宜耕合计4.4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指标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是综合多种相关因素,对评价范围内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增有效耕地面积能力的定级。因此,建立工矿废弃地复垦评价指标就成为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的首要前提,根据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要点(国土资发2002

35、215号)的规定,本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以增加耕地系数为评价指标,级别定为三级。增加耕地系数是指可复垦为有效耕地面积占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的比重,这是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最主要的指标。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与待复垦土地面积规模和增加耕地系数的大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增加耕地系数越大,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就越多,其潜力级别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4.5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与潜力根据2010年AAA县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以镇、村行政区为测算单元,按照待复垦工矿废弃地面积与增加耕地面积测算增加耕地系数。计算公式: = S / SS-增加耕地面积, S-待开发土地面积 ,-

36、增加耕地系数全县待复垦工矿废弃地面积1. 6公顷,增加耕地面积1.5公顷,增加耕地系数 %(详见附表5)。4.6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级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以镇村行政区为分级单元,以增加耕地系数为分级依据,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区可划分三等级,其中一等级潜力增加耕地系数.(详见附表6)。5 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方针和目标5.1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方针1、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因地制宜,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3、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5、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6、改善土地利用条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7、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相

37、结合。5.2规划目标总体目标规划期间,全县待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为 公顷,其中增加耕地 公顷。具体安排详见附表7。近期目标到2015年,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为 公顷,其中增加耕地433.03公顷。安排在 。5.2.3远期目标到2020年,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为 公顷,其中增加耕地 公顷。主要安排在 。6 重点区块与重点项目6.1重点区块重点区块划定的原则1、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较大,分布相对集中;2、工矿废弃地复垦基础条件较好;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原则上不打破乡级行政界线;5、划入重点区块的个数应实事求是。重点区块及备选重点区块安排与布局以本县稀土采矿挖损地为复垦重点,以工程和生

38、物措施为手段,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目的,在对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为统筹安排全县工矿废弃地后备资源的复垦利用,引导工矿废弃复垦的结构和方向,实现工矿废弃地复垦的规划目标。1、重点区块布局与安排 2、备选重点区块布局与安排 6.2复垦重点项目复垦重点项目划定的准则1、工矿废弃地复垦基础条件较好;2、有一定规模,项目规模35公顷;3、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4、预期投资综合效益明显;5、国家规定的其它要求;6、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复垦重点项目安排在划定重点区块的基础上,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和形成聚集效益,以落实重点区块内工矿废弃复垦任务,本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

39、安排重点项目 (详见附表10)。6.3工矿废弃地复垦时序安排本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期限是2011-2020年,遵循滚动复垦、资金平衡的原则,整体推动规划复垦有序进行。在规划期内,分为两期实施,即近期、远期。本规划宜耕工矿废弃地复垦时序安排主要以岭北镇为主,根据区块的自身条件,对于位置较好、交通便利、水源有保障、复垦难度较小的地块,安排在近期复垦;对于位置偏远、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差、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块,安排在远期复垦。对2009年已实施 .项目中的地块,没有列入本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根据前述对宜耕工矿废弃地复垦区块的评价结果和AAA县实地情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和先

40、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复垦时序,做到科学、生态、安全、有序复垦。规划期间,安排全县宜耕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 (详见表6-1)。AAA县宜耕工矿废弃地复垦时序表表6-1复垦类型规划年近期远期合计宜耕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公顷)地块数量(个)7 建新区布局与耕地、林地占补平衡方案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耕地、林地占补平衡为目的,以确保AAA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为重点,以区域土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林地为基础,实现全县耕地、林地总量动态占补平衡。7.1建新区布局与安排建新区区块开发功能布局根据AAA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定府发201110号)和AAA

41、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按照国土部及政府有关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规划文件精神,对宜建区块,要结合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合理确定开发规模、布局和强度,为保障AAA县经济社会高效、平稳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对本规划所选宜建低丘缓坡区块均为依托已具规模的 开发功能布局,主要用于拓展。建新区区块开发安排区块1:区块2:区块3: 7.2宜建开发时序安排基于AAA县建设用地现状,以项目引进为导向,突出优势产业集聚,预留城镇、工业企业发展空间,遵循滚动开发、资金平衡的原则,整体推动规划用地有序发展。根据建新区基础设施情况、开发难易程度、规划建设布局和经济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安排区块开发时序,

42、分期进行三通一平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近期开发区块2,面积316.19公顷;远期开发区块1、区块3,面积475.49公顷(详见表7-1)。AAA县宜建低丘缓坡开发时序表表7-1开发类型规划年近期远期合计宜建低丘缓坡地面积(公顷)316.19475.49791.68区块区块2区块1、区块37.3林地占补平衡的措施与途径1、开发为林地的面积不少于拟安排建设占用林地的面积本规划宜建低丘缓坡地开发拟占用林地573.78公顷,占宜建低丘缓坡地总面积的72.48%(详见表7-2)。其中,近期占用林地230.82公顷,占宜建低丘缓坡地总面积的29.16%;远期占用342.96公顷,占43.32%。拟补充林地主

43、要来源为荒草地和公路两侧50米防护林带。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年度林地占补平衡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施。AAA县宜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表7-2 单位:公顷区块编号区块名称合计耕地园地林地其它农用地2、先开发后占用本规划坚持生态优先,在占补林地时,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规划宜建占用林地面积 公顷,补充林地面积应大于占用林地面积,确保林地占补动态平衡,既满足规划宜建用地的需水,又不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大量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本规划占用林地面积是必要的,补充林地可行。8 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规划8.1地块布局及工矿废弃地现状全县宜耕工矿废弃地复垦总面积1 ,共有 个地块,集中分布在 。

44、8.2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工程建设要求工矿废弃地复垦工程建设分为四个部分:即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土地平整工程1、土地平整以修建水平梯田为主,必须建立在规划田、沟、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平整单元,使项目区建设达到“田成方、涝能排、路相通”的标准农田。2、耕作田块布局必须根据地形走向实际情况,按照田块大小、朝向一致的要求,确定田块方向与排水承泄区、农作物采光及农民的耕作习惯等因素,规划设计标准田块为平整单元。3、耕作田块设计要确定田块方向、田块长度、田块宽度、田面高程和田块高差。田块设计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有利于促进土地规模

45、化、集约化经营。田块布局基本与灌排、道路合围,田块长边沿地形等高线走向布设,田块的形状力求规整,边角田块大小视实际地形而定。4、耕作田块高程要依地形的走势从高到低变化,相邻田块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高差,田块坡降总体保持以地形坡降。5、耕作田块土地平整尽量保持平整单元内的土方挖填平衡,以减少运土工程量,达到平整单元基本水平。6、平整单元内划分了若干格田,以田埂为分割单元,规划设计为土质田埂,高出田面20cm。7、复垦区块条件允许的地方应优先复垦为耕地,新增耕地必须保证一定厚度的有效土层,一般采用高地取土填补洼地,也可采用“容土法”,覆盖土层厚度不低于50cm,并有不低于20cm的耕作层或熟土层,经平

46、整和自然沉实后用作农田。排水工程本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拟全部复垦为旱地,故不设农田灌溉工程,只设计农田排水工程。1、根据地形条件,为适应排水量的大小,排水沟道设计斗沟和农沟两级,斗沟和农沟相互贯通。按照当地耕作习惯,采用田块沟路沟田块、田块沟田块、田块沟路田块、田块路沟田块的形式布设。2、排水沟宜布置在低洼洼积水线布设,并尽量利用原有排水沟。当地形坡度大于0.5%时,末级固定沟宜大体上沿地形等高线布设。3、沿区块边界设置排水沟截排区外来水,防止雨水向区块内漫流,造成土壤的冲刷及对农田产生破坏,同时汇集区块内田间地表水汇入受承泄区。4、为便于农机下田跨沟作业,在田间道、生产路与排水沟交

47、汇处修建涵洞。涵洞采用管涵,均采用单管涵。田间道路工程1、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区块内道路工程设计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的田间道和生产路两级道路。从满足通达率的需要,田间道作为主要道路贯通区块,生产路与田间道相接通往田间。2、各级道路应相互衔接,田间道为区块内的主干道,布置在地形坡度平缓处,连接生产路形成两级道路路网,田间道与区块外道路相通。3、根据地形及生产方式,因地制宜进行布置,为节约用地,做到少占地,在满足田间作业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田间道路的数量和保留区块内原有条件较好的田间道路。4、田间道纵坡宜根据地形条件合理确定,最大纵坡不宜超过8%;横坡采用2%双向坡,路边坡为1:1。5、田间道路面采

48、用泥结碎石路面,面层厚度为10-20cm;路基采用厚30cm素土碾压夯实,厚度为20cm-30cm。生产路采用素土碾压夯实,厚度为30cm-40cm。道路宽度应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和机械通行的要求。农田防护与水土保持工程1、农田防护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适用于主干田间道及生产路的防护,防护林树种可选用速生乔木树种,布设田间道及生产路两侧,株行距应满足所选树种的生长特性及防风要求,一般采用株距2-4m。2、水土保持工程。由于工矿废弃地复垦大部分为水平梯田,施工地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造成田坎、田间道路两侧坡面裸露,经雨水冲刷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为防治裸露地表面水土流失,坡面采取撒播草籽进行植被保

49、护,草种选择根系发育的速生草。9 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9.1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专项规划的落脚点是项目。科学合理、有序地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可以缓解AAA县建设用地指标供需紧缺的矛盾,保障AAA县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施建新区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防治和治理工作。建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应结合AAA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AAA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AAA县 详细控制规划(2011-2020年)中的环境绿化规划和地质灾难高发区,保留不宜开发或坡度较陡的生态林地

50、,既节约了开发绿地成本,又保留了建新区原生态绿地的自然景观,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气候、生态环境的作用。此外,在建新区道路两旁种植绿化带,既可增添建新区生态景观带,也可美化、清化环境。工矿废弃地复垦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必须严格按照项目中农田防护工程设计进行施工,农田防护林布设在田间道及生产路两侧,不仅适用于田间道及生产路的防护,而且可以防风固沙。9.2水土流失治理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减少土方挖填工程量在科学合理编制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和建新区控制详细规划时,应当根据各目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采取水平梯田式或缓波式的复垦模式,建新区控制详细规划采取台阶式设

51、计方案。这样,一是可以尽量减少土地平整工程带来的土方挖填工程量,可节约投资成本;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减少了新的水土流失带来的恢复治理;三是实现了投资成本最小化,综合效益最大化。坡面植被保护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和建新区开发必然造成施工地表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造成田坎、道路两侧坡面裸露。因此,在土地平整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对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加以防治;对于开挖较为严重的敏感地区的施工要避开雨季,不能避开的要采取修建临时挡土墙、塑料薄膜覆盖等措施,防止经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表土壤新的水土流失。为防治裸露地表面水土流失,坡面采取撒播根系发育的速生草籽进行坡面植被保护。10 投资与

52、效益分析10.1投资规模10.1.1复垦区投资规模AAA县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亩,单位造价以2.50万元/亩计算,预计投资.万元。10.1.2建新区投资规模由于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开发投资成本相对.较高。根据AAA县近几年工业企业、城市用地报批费用和基础设施投入情况,前期开发投入包括:土地征收费用.万元/亩,三通一平、青苗补偿、绿化等基础设施费用.万元/亩,土地报批费.万元/亩,耕地开垦费用.万元/亩,坟墓搬迁、水土保持等其它费用.万元/亩,合计亩均总成本.万元。规划期内开发建设用地面积20039.40亩(其中耕地2375.55公顷),投资总额约34.14亿元。计算公式:P=Z +Q+B+G +

53、S=70137.90+156307.32+84165.48+3563.33+50098.50=364272.53(万元)其中:Z土地征收(万元)B三通一平、青苗补偿、绿化(万元)G土地报批(万元)Q其它费用(万元)S耕地开垦费(万元)10.1.3筹资渠道本次规划的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有:1、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工矿废弃地由生产建设单位或个人(即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2、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按照现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结合近几年的收缴情况分析,估算规划期累计征收费用;3、其它投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以股份投资为主体,以银行贷款作补充,集体和社会经济

54、实体共同投资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机制。综上所述,在严格执行“占补平衡”制度,稳定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投入资金渠道;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来满足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投入需求,实现规划目标。10.2效益评价10.2.1经济效益分析1、直接经济效益规划期间,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增有效耕地面积.公顷,经土壤改良和熟化后,以传统耕作经济作物为主,根据AAA县2006-2010年统计年鉴,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0723元/公顷,扣除生产成本9000元/公顷,可获纯收益22723元/公顷。因此,预计工矿废弃地复垦后新增耕地年产值.万元;每年可产生纯收益.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