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2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_第1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2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_第2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2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年级初二班级科目语文授课时间执笔者审核者课型授课时数3 课时授课题目: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了解作者的观点。学生已有的认知分析:能够阅读一般议论文并找出论点学习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驳论文找出作者观点的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有关词语含义,理解作者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顺畅地朗读课文 , 体会作者强烈的感情。学习重点: 理解有关词语含义,理解作者观点。学习难点: 顺畅地朗读课文 , 体会作者强烈的感情。第 1 课时预习导学课后反思一、导入新课:修改分析你听说过圆明园吗?关于它的情况你知道哪些?的确,圆明园是一座清代的大

2、型皇家园林,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功能。是为适应清统治者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需要而建,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殿、堂、轩、榭、亭、桥、楼、阁、厅、室,应有尽有。建筑布局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是清统治者饮宴,游玩,休憩的园林建筑。但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开始了整整11 天的野蛮劫掠。 1861 年 1 月14 日的泰晤士报称:据估计,被劫掠的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镑。在打死的抢劫之后,英军头子额尔金下令将圆明园及附近庭苑全部焚毁。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怎样看?无独有偶,1861 年 11 月 2

3、5 日法国大作家雨果给巴特雷上尉复信中谈道,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亵渎,并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下边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有着强烈正义感的著名作家雨果。二、简介作者:第 1页看课下注释,并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了解雨果其人及作品。雨果, 19 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主要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本文选自雨果文集三、课文内容:( 1)通读课文,圈点批注。1圈出生字2划出词语琉璃 珐琅 惊骇 晨曦 瞥见 箱箧 强盗 赃物 掠夺3标出精彩语段( 2)整体感知1读完此文后你有什么感受?2本文的论证思路

4、是什么?( 1)交待写作的缘由。( 2 9)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10)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揭露,控诉之情。第 2 课时 课堂展示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迹,属于各国人民;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焚毁,是野蛮的强盗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2 默读第一段文字,你设想一下巴特雷上尉给雨果的信中写了什么内容?3你怎样理解“赞誉”一词的含义?4作者是怎样“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的?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内容和语言风格)6这个奇迹是怎样消失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7理解句子含义:第 2页(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拓展:1你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侵略事件?你对此事怎样看?2你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