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1页
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2页
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3页
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4页
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目录 1总则1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3特种设备培训制度2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35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36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47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58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59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610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7 1总则 1.1特种机械设备作业危险性大,技术性强,管理标准高,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公司财产不受损害,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特种机械设备安全

2、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1贯彻执行国家、省、集团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验收及试车。 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 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相关人员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1/8 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2.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2.9向所属安监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2.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2.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2.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特种设备培训制度 3.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3.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4、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3.5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5.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3.5.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5.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3.5.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3.5.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3.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3.7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3.7.1新设备投入前,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

5、员进行专门的安全 2/8 操作培训。 3.7.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 3.7.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3.8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 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4.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4.2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4.3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

6、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4.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4.5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周检、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4.6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4.7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4.8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4.9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4.10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5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

7、度 5.1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5.2公司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结合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一起进行。 5.3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设备、维修和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均应参加, 3/8 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向公司领导请假,并另派人员参加。 5.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 5.4.1传达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等;传达公司领导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 5.4.2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5.4.3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 5.4.4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8、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 5.4.5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5.4.6组织制订、修订特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6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的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6.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6.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表; (3)特种设备的

9、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4/8 6.4公司总工办负责保管和供应设备图纸、技术资料。 6.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公司档案保管员封存。 7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7.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由使用部门派专人负责。 7.2每年年初由使用部门制定年度检验计划并报特种设备监

10、察部门和有资质的检验单位。 7.3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按特种设备有关法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但至少应执行下列规定: 7.3.1起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7.3.2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根据工作环境、工作级别和存在隐患程度调整缩短检验周期,但是最短周期不低于6个月。 7.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检验计划,提前一个月与有资质的检验单位预约检验时间。综合办根据检验单位确定的检验时间,提前告知生产部门和使用部门。 7.5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11、。 7.6特种设备检验时,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7.7特种设备检验后,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 7.8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组织整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施监督并向监察单位汇报整改情况。 7.9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8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8.1为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制定本制度。 8.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 8.2.1定期检查即每月检查、每周检查和操作人员每天检查。检查人员包括:公司领导、综合、采供和使用部门的领导

12、。 5/8 8.2.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 8.2.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 8.3检查内容: 8.3.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8.3.2重点监控设备落实责任人情况。 8.3.3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8.3.4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8.3.5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 8.3.6员工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情况。 8.3.7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情况。 8.3.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的建立、登记和保管

13、情况。 8.3.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8.3.10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8.4检查人员在检查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存档。 8.5隐患整改: 8.5.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将原因、临时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使用部门负责人。 8.5.3使用部门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 9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9.1总则 9.1.1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9.1.2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6/8 9.1.3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9.1.4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 9.1.5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9.1.6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

15、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 9.1.7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9.1.8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集团调度部门上报事故情况。 9.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9.2.1事故应急救治预案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9.2.2演练前,应制定详细计划,确定演练负责人和各人员的职责、操作内容、时间以及参加人员。 9.2.3演练前应知会与演练有关岗位的操作人员。 9.2.4演练时各参加人员要各就各位,相互密切配合,认真进行。 9.2.5演练过

16、程中,没有参加演练的运行人员应密切注意正在运行的设备状况;演练人员在演练中不能有任何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行为。 9.2.6如在演练期间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演练,待处理好事故后,再继续演练。 9.2.7演练全过程要做好记录。记录包括时间、演练内容、负责人、参加人员、事故类型、演练效果等。 9.2.8每次演练后应由演练负责人进行总结和评比。 9.2.9有关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属下员工学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要时进行考核,并做好记录。 10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7/8 一、工作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三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追究责任。” 二、工作要求: 1、特

17、种设备发生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情况和鉴定结果,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依照条例或规定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4、事故处理后,方可由具备修理资格的单位进行修理。 8/8 第二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 1、贯彻和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

18、、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计划,并监督落实,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 2、根据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设置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均应当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管理或者作业工作。 3、确保特种设备必要的经济投入和人员保障,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检查方案、内容和情况要记录在案。 4、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5、组织

19、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 6、及时、如实向特种设备监管部门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并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分析原因,完善措施。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熟悉和宣传贯彻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常识,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工作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 3、检查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

20、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并做好记录。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演练。 5、编制常规性安全检查的计划并组织落实,做好日常的特种设备定期检修、维护保养,按时申报并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 6、根据规定,配合有关机构做好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汇总和统计工作。 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职责 1、在岗时段随身携带证件,做好设备运

21、行记录,不脱岗、不离岗,并自觉接受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按照规定填写运行、交接班等记录。 4、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且记录。 5、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6、拒绝违章指挥。 7、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向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8、参加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救援技能; 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制度 1、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配置、员工换岗和调动情况,制订从事

2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申报、培训、申请考核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计划。 2、强化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3、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做出记录。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到期前3个月,应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逾期未申请复审或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应予以注销。 三、安全管理档案制度 1、建立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档案,至少包括设备台账、作业人员台账、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档案的建立和

23、保存。 2、按照特种设备种类分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并绘制有较为直观、准确的特种设备分布示意图。台账应及时更新,确保为最新状态。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设备位号(或内部编号)、注册登记信息(注册代码、使用证号)、设备主要参数(额定起重参数、压力、介质、尺寸、制造单位、产品编号等)、检验信息(安全状况等级、下次检验日期等)、使用状态情况等。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姓名、作 业类别、作业证号、取证时间、复审情况等。 5、逐台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实现一机一档。 6、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

24、单位和安装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及记录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和校验(检验)报告;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资料(注册登记表和使用证等)。 7、安全技术档案为长期保存档案,设备报废后方可销毁。 四、特种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 1、使用单位应当选购取得相应制造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部件、安全附件、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单位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特种设备用于生产。 2、设

25、备到货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查验设备随机资料,并对实物进行检查。 3、供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使用的部件、安全附件、压力管道元件,必须妥善保管,做到标识清晰,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确保安全质量的可追溯性。 4、对设备(或部件、安全附件、压力管道元件)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制造单位予以妥善解决。 5、气瓶使用单位应对瓶装气体供方进行评价,应选用取得相应气瓶充装许可证单位充装的气体。气体到货后应当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有关充装、警示、检验等标识齐全有效后方可使用。 五、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制度 1、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安装、维修

26、、改造。 2、使用单位应当向安装、维修、改造单位提供有关设备资料,配合办理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告知手续,督促并支持安装、维修、改造单位依法申报监督检验或验收检验。 3、特种设备改造所使用的设计文件、部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特种设备的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应经过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5、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完毕,应及时进行现场验收和设备交接,向施工单位索取竣工资料并归入相关特种设备档案。 6、应依法进行监检而未监检或监检不合格的,使用单位不应接收相关设备或将相关设备投入使用。 7、经改造验收合格的设备,应当在验收合格后30日

27、内持有关资料向原设备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六、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1、使用单位应当在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日内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使用登记的有关资料(注册表、使用证等)应及时存放于设备档案内。 2、使用登记前,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应登记规则要求,填写使用登记相关表格。 3、办理使用登记时,应按特种设备登记部门的规定和相应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向设备登记部门提供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等有关资料。使用单位应保证所提供资料真实,填报信息正确。 4、设备登记后,应将使用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相关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设备发生以下变化时,使用单位应按有关使用登记规则的规定,及时到原登

28、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单位名称发生变更; 设备转让或出租; 设备变更使用地点; 设备使用状态发生拟停用一年以上(或停用后重新启用)、报废、拆除等变更; 设备更改使用参数。 6、气瓶(车用气瓶除外)使用登记工作由充装单位负责。租用设备的使用登记工作由产权单位负责,登记后将有关资料及时移交设备使用单位。 七、特种设备运行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一)一般要求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设备运行管理,明确设备运行管理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相关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如实、认真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2、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组织一次

29、自行检查,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出记录,保证在用特种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3、特种设备应严格按照使用登记时核定的工作参数使用,严禁超过使用登记所核定的技术参数和用途运行,不应带病运行。设备压力表、水位表、液位计等显示仪表应该用红颜色标示出上、下限或者是限制区;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时工作压力波动较大的,应用绿颜色标示出压力的正常波动范围,用红颜色标示出最高工作压力限。 4、特种设备使用场所,应具备设备安全运行的环境条件,具有规定的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其安全运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使用环境,综合考虑事故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5、在特种设备使用、维修等场所应

30、按照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须知等进行危险提示、警示。 (二)压力容器 1、压力容器应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的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定期安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检查;压力管道应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和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检查(或在线检验)。年度检查(或在线检验)应形成报告。检查记录或报告应存入安全管理档案。 2、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依法取得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3、工业管道的在线检验、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的年

31、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持有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或巡线维护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依法取得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持证的压力管道检验人员进行。 (三)电梯 1、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由使用单位委托取得安装、改造、修理许可的单位或者电梯的制造单位进行。 2、电梯应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3、使用单位电梯管理人员应对维保记录进行确认。维保单位发生变化时,应在变更后15日内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使用单位无能力进行日

32、常维护保养的,应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实施,但应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法律责任。 (四)大型游乐设施 1、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在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操作人员应做好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2、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在设备的入口处等显著位置张贴乘客须知、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注明设备的运行特点、乘客范围、禁忌事宜等。 3、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或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前,运营使用单位应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并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值班。 4、对超过整机使用期限仍有修理、改造价值可以继续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应按照安

33、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运营使用单位应加强对允许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管理,采取加强检验、检测和维护保养等措施,加大全面自检频次,确保使用安全。大型游乐设施主要受力部件超过设计使用期限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5、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租借场地开展大型游乐设施经营的,应与场地提供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场地提供单位应核实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运营使用条件。 (五)锅炉 锅炉使用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 (六)气瓶 1、气瓶充装站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4、按规定做好工作记录并妥善保管,特别是充装前的检查记录、充装操作记录、充装后复验和检查记录,并对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涂敷工作;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并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负责气瓶的送检工作,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送交指定的气瓶检验机构报废销毁。 2、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 3、充装单位应采用计算机对所用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

35、、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鼓励采用条形码、电子标签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 4、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储罐及压力管道的法兰垫片应是符合要求的金属缠绕垫片,严禁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超装。液化石油气充装管路系统应配备紧急切断装置,现场检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能够熟练操作紧急切断装置。 5、氢、氧气瓶色标应完好,严格使用防错装接头进行充装。 6、车用气瓶充装站应执行db13/t1831的规定,不应对无使用登记证、超期未检或报废气瓶进行充装。 7、溶解乙炔气体充装单位应有测量瓶内余压、剩余丙酮量和补加丙酮的装置,冷却喷淋和紧急喷淋装置,并有可靠水源。 8、易燃和有毒气体的充装单位应配备抽真空

36、或置换和残气残液回收或处理装置。 (七)异情处置 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或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时,使用单位应及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3、重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积极推广视频监控,充分运用电子监管手段,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八)安全附件与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附件与安全保护装置应配备齐全且灵敏、可靠,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

37、用。各种安全附件与安全保护装置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并落实到人,建立档案,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校验和检修,并记录。 八、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1、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或停用一年以上设备重新启用时)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申报表的内容应包括拟检验设备的基本信息(名称、内部编号、注册代码等)以及计划检验时间。 2、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检验检测工作条件,告知检验检测人员安全注意事项。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使用单位应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到现场做好安全监护和配合工作,确保检验人员的

38、安全及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现场检验检测结束后,使用单位应对存在的问题按 照要求尽快进行整改,直至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同时,使用单位还应及时向检验机构反馈整改情况,索取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安全装置校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存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4、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确保其灵敏、可靠。 5、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6、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划分。 九、特种设备隐患治理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从主

39、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监督责任制度,认真开展隐患自查。 2、对在本单位日常检查、检验检测机构定期检验和政府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监察中发现的特种设备隐患,使用单位应及时填写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建档管理,并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内容应包括隐患名称及隐患发现来源、处理结果等。 3、对于已经发现的每项特种设备事故隐患,使用单位应当指定部门或人员负责隐患治理工作。应当投入必要的隐患整治资金,并及时安排时间进行整治。 4、经过整治消除隐患后,有关部门和人员要进行检查(验)确认,并在有关书面检查材料上签字。对于安全监察机构安全监察指令书或检验检测机

40、构检验结果通知单提出的问题,使用单位应及时填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改回复报告书,以书面形式将整改情况报相关安全监察或检验检测机构确认。 5、对于因生产等原因不能(或难以)及时整治的隐患,使用单位应进行风险评估,对重大的、难以容忍的隐患,必须及时予以消除。其它严重程度的,应当制定监控方案,落实监控措施、监控责任、整改期限。监控措施经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审核,并报经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签字后实施。重大隐患的监控方案还应报告发现该隐患的安全监察或检验机构备案。隐患监控时发生事故的,由使用单位负责。 6、对于仅依靠本单位力量难以消除的隐患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隐患,应书面报告当地政府

41、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协助消除。 7、对于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特种设备设计使用年限或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又无法消除安全隐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8、隐患整改和确认的相关资料应及时存入安全管理档案。 9、对于安全监察人员提出的问题和下达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时限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书面报告。 第三篇: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特

42、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公司特种设备的管理,具体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及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第三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第四条公司定期限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五条使用特种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条例和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 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六条公司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安全技术规

43、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七条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及时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

44、六)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第九条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分厂及车间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介)质处理定期检验。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

45、继续使用。 第十条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 第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

46、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公司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三章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

47、录。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其中电梯应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第十九条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第二十条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第二十一条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第二十二条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

48、行记录。 第二十三条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五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第五章特种设备应急救援 第二十六条对特种设备公司应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第二十七条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八条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

49、条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第三十条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第三十一条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第三十二条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市各应急救援部门和附近生产经营单位、社区求援。 第五章特种设备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特种设备

50、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第三十四条爆炸事故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引发的各类爆炸事故。 第三十五条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因泄漏而引起的火灾,人员中毒以及压力管道遭到破坏的事故,也属严重损坏事故。 第三十六条一般损坏事故是指锅容管特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以及压力管道发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灾害的事故。 第三十七条发生特种设

51、备事故后,事故部门应迅速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八条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 第三十九条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分厂领导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

52、故调查报告书。 第四十条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由公司领导、设备部门以及事故有关人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对造成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提出。 第四十二条本制度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恩施兴州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编制:李彧豪 审核:刘龙太 批准: 发布日期:2021年3月1日实施日期:2021年3月3日 特种设备

53、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的特种设备能得以正常运转,杜绝由设备管理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根据国家、建设部有关特种设备管理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提到的特种设备,是指国家、建设部规范所指的用于建筑施工的特种设备。 第三条本制度所提到的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为物资设备部、施工安全部,同时接受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的监督。 第三章设备的采购 第四条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的采购均根据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由物资设备部完成。 第五条凡采购特种设备均应对供货单位进行严格的评审,其评审要求如下: 1、审查生产厂家与其相应的生产条件、技术力量和产品的检测控制手段。 2、索取报提供产品的国家认可

54、、核准范围内有效证明和产品合格证,整机检验报告,安全装置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3、不得销售或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4、采购二手设备时,必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安全性能进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可购买,且买卖 双方应办理好有关技术档案交接手续。 第六条特种设备采购完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对所采购的设备进行至到场验收,以确认设备是否与生产厂家设备技术档案相符合,到场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凡大型设备投入使用前,均应由生产厂家进行设备调试、试运行,公司还应选派人员参加生产厂家的设备操作培训。 第三章安装、维修保养与改造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