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1页
《秋天的怀念》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2页
《秋天的怀念》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3页
《秋天的怀念》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4页
《秋天的怀念》五年级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 秋天的怀念_五年级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听配乐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2怀念的对象有很多,这篇课文是怀念谁呢?(母亲),为什么怀念母亲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来体会一下伟大的母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分小组自学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想想母亲是怎样关心“我 ”的,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3联系实际(可以是亲身体会到的,也可以是收听、收看到的)说说自己的收获。三、汇报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讨论: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

2、肢瘫痪的 “我 ”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 ”的?(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 “我 ”散心, 母亲又想方设法帮我去北海; 在临终前, 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3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深情。四、课文内容的拓展1平时生活中父母是如何关怀我们的?我们又是如何回报父母的?2教师归纳小结,教育学生父母抚养我们不容易,应报答父母的恩情。五、 .总结全文让学生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3、说说作者想对母亲说的话。附:板书设计10 秋天的怀念我 母亲暴怒 安慰思念 去逝.教案点评: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请注明出处 !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教学设计示例(二)12 古诗三首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 5 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二)能力训练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四)美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诗句, 感受自然之美, 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二)学生学法借助词

4、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三、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疑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它与“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关系。(四)解决办法1多读品味。2发挥小组优势,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提供插图投影片,适当点拨。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激趣导入,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提供媒体展示,随机评价,布置作业。(二)学生活动设计课前预习,课堂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朗读与背诵,为古诗配画。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古诗是同学爱读爱背的文学体裁。 背

5、诵理解古诗对积累语言、 培养语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三位大诗人的作品。板书: 12 古诗三首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游园不值。(二)自学、探究游园不值1读通全诗。2自主探究诗句意思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巡视指导。(三)汇报自学收获1指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到台上来,给大家讲这首诗。 (教师用电脑呈现写有这首诗的字幕片,或直接用投影。 )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其他人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这名 “小老师 ”如答不上来或答不对,可由其他学生代答,学生都不会可由老师点拨。2在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师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畅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l)关

6、于题目。游园不值:意思是游览花园,没能进去,因而没游成。不值:没有遇到。( 2) “应怜屐齿印苍苔 ”的含义及与下句的关系。师引导: 这句诗除了要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要想弄清含义还要调整词序,还要弄清各个部分的主语。应:大概,表示推测。怜:在诗中是爱惜的意思。展齿:古时的木底鞋下的横梁。这里指鞋底。苍苔:生长在地上的青苔。“怜 ”什么?是屐齿还是苍苔?学生比较后,觉得“苍苔 ”柔弱纤细,应该“怜 ”苍苔。是谁 “怜苍苔 ”呢?当然是园子的主人。这句怎样调整才通顺?“应怜苍苔屐齿印”。通顺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园的主人)太爱惜苍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坏。第一句意思明确了, 学生自然明白因为园子主

7、人“怜苍苔 ”,所以才有 “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因一果。( 3)关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的理解。a表面意思: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来。(看图印证)b这两句诗反映了春天朝气蓬勃、生动活泼,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强大及不可阻挡。( 4)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前两句感到扫兴、遗憾;后两句则有对蓬勃春意的赞美,心中充满惊喜、快慰。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颂,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游园不值 。2本节课学习目标:探究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自主

8、探究1读通全诗。2朗读、感悟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三)汇报自学收获1指名到台上当小老师,指着字幕片上的诗句,逐词逐句讲解需要点拨的地方:( 1)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 ”,词序调整 “初晴后雨 ”应该是 “雨后初晴 ”,“饮湖上 ”应为 “湖上饮 ”,题目应调整为 “雨后初晴湖上饮 ”,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 2)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适,适宜。( 4)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则是作者大胆的想像,用西施之美来比喻西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爱之深。( 5)前两句中的词语之间对仗工整

9、,如“水光 ”对 “山色 ”,让学生找出其他相对应的词语,体会作者构思、用词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风姿。让学生看绘有插图的投影片(晴、雨两张)。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四)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1听范读。2学生练习。3组内交流读。4班上展示。(五)背诵这首诗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前两首诗。2说说这两首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3本节课任务: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自主探究1读通诗句,诗准字音。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汇报学习收获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 ”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

10、学生的质疑处可能是:( 1) “净慈寺 ”与“西湖 ”有何联系?题目中的 “净慈寺 ”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 2) “林子方 ”,是作者的朋友。( 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 4) “无穷 ”,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 ”,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 “别样红 ”,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像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 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四)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五

11、) .总结、扩展1指名朗读三首诗。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3谈谈自己的收获。4课下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六)布置作业1正确书写5 个生字。2将三首诗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3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画。4把游园不值改编成一个故事,并讲给别人听。附:板书设计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 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 ”、

12、”穿透 ”、 ”听 | ”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同学们知道吗, 超声波在现代: 工:业、农业、 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 -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板书课题: 7 夜晚的实验 (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

13、文,要求:那么,(1) 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2) 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1) 指读生字词,相机字音。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堵住揭开:判断(2) 指名试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敏捷: (动作等 )迅速而灵敏。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洞察:观察得很清楚。领域:区域、范围。恩惠: 予的或受到的好 。(可通 理解)3、通 文,回答揭 提出的前两个 。(板 :蝙蝠斯帕拉捷 )4、指 分段第- 段( 第 1 自然段 )写蝙蝠在夜空中 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第二段 (第 2-6

14、自然段 ):写 多次 , 于揭开蝙蝠出 屯行的秘密。第三段 (第 7-9 自然段 ):写斯帕拉捷的 引起了科学 超声波的研究,使我 享受到它 来的恩惠。5、 疑 。三、指 写本 生字全是左右 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大部分左窄右 或左小右大。判:左右相等;添:注意 ”点 ”和 ”捺 ”。第二 一、激趣 人同学 , 若 你 来写斯帕拉捷 的情况, 你想先 者了解什么 ? (起因, 即他做 的 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 。 也是 一 文章通常的写法。二、精 指 1、理解第一段:(1) 默 ,口 填空:斯帕拉捷 - 生好奇:一一 - 一(2) 交流。 (板 :凭什么 )(3) 朗 一段

15、,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 得我 学 ?从哪里看出来的 ? 察 致, 常 象敏感,好奇心 。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琶来 去,却从不会撞到 上或者 壁上。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 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 行呢?(4) 指 朗 。突出句中重点 , 好疑 的涪气,表 斯帕拉捷 烈的来写?2、理解第二段 的情况怎 ?(1) 默 ,思考:斯帕拉捷共做厂几次 ?分 是怎 做的? 果怎 ?交流。蒙上眼睛 盈敏捷地来回- 翔堵住鼻子 是 得那么敏捷、 松全身涂 油漆 是没有影响到它 的-屯行堵住耳 很快就跌落到地,亡(2)一系列 ,怎 写既清晰又 ,而不使人 得重刻呢?写的 候要有重点。你 得 重点写哪

16、-次 ? (第一次 )(3) 第 2、3 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 写的。交流,相机点 。 (指名 有关 句并概括)先交代 的 、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 的 果,斯帕拉捷的思考。(板 :做法 果思考)提 :”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 盈敏捷地来回 翔 , 不由得惊叫起来, ” 什么 ?(事 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瞎子 ”引号指什么 ?(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4) 指 根据板 的提示,看 复述第一次 的情况。自由 述。指名复述, 。(5) 默 第 4-6 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 的情况是怎 明扼要地写的 ? 交流。 (先概括,再 有关 句 )第 4 自然段 承上文 地叙述斯帕

17、拉捷两次 的做法、 果及第二次 后的猜想。第 5 自然段写最后一次 的做法和 果。提 : 什么做法一 而 ,而 果 地加以描写呢?(因 果与先前截然不同)第 6 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 ,(板 :发现原来是 )(6) 指 朗 。注意通 停 体 出 程的 次。重点指 好第3、 4 自然段中的三个 句和第6 自然段中的感 句,体会斯帕拉捷 于揭开蝙蝠夜 琶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 的心情。指名 , 。(7) 小 一段 、 生 地 叙丁斯帕拉捷通 多次 , 于揭开蝙蝠夜 - 行的秘密的 :(8) 从 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 精神?(勤于思考,大月巳 ,刁;怕失 ,不断探索,打破沙 到底,不达目

18、的不 休)三、指 复述 程1、分部分复述;借助板 ,抓住文中关 句 行。同桌 述,指名复述, 。2、完整复述。指名复述, 后各自 复述。第三 一、复 人1、斯帕拉捷是怎 解开蝙蝠夜 行的秘密的?要求:先概括回答,再 地复述。2、 了 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 ?(要注意 察, 一些 象 行思考,要勇于探索等)3、 渡:斯帕拉捷的 有什么重大意 呢?二、精 指 (第三段 )1、自由 第三段,概括回答。2、指名 第7 自然段。出示:蝙蝠的耳 又怎么能”穿透物体呢 ? 句中引号的用法。( 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 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 ”听”到前方的物体)3、引 第8 自然段和

19、第9 自然段的前半部分。(1) 指名将其中的奥妙 一 。 (同 可画 或 作演示 )(2) 把自己 ”超声波 ”的 用一句 表达出来。(板 :超声波 )4、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板书:巨大恩惠)又交流:读了这一部分,你又受到什么启发?(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夜晚的实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佚名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能抓住重点句

20、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3、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4、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 “雪中送炭 ”造句。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投影片(分别场面图) 、磁带(二胡曲还乡行 )、火车汽笛声录音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提示训练点。1、学生读书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板书:中朝友谊鲜血凝成)2、快读全文思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这几个材料来写?(板书:围绕选择典型材料)二、研读课文,体会训练点。1、引导学第一段,体会学习方法。指读课文,出示思考题(投影)听读要求:A 、用简洁的话,说这段写了几件事?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