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
2、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登斯楼也微斯人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 _(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文:(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7)此则岳阳
3、楼之大观也。译文: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 (用原文回答 )( 3 分)答:4. 作 者 写 “ 迁 客 骚 人 ” 因 天 气 的阴 晴 变 而 引 发 的 不 同 心 情 , 目 的 是 反 衬 古 仁人,歌颂古仁人。5用“”下句断句 (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 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 分)(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_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_(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_ 是进亦忧,退亦忧 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译文:(2) 政通人和,百废
4、具兴译文: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3 分)(1)第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_ _。(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9第段运用 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和 _的两种心情。10第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 分)答: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 2 分)第 1页( 1)去国怀乡()( 2)春和景 明()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 1 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11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 ,说说这两种“乐”有
5、什么不同。 ( 2 分)答: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 2 分)答: 第二段与第三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2 分)答: 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 分)答:12概括选文第一段文字的中心。 ( 2 分)答:1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2 分)答:14“朝晖夕阴”的“晖” ,意思是15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 (甲 )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答:16“去”
6、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写在括号内。(2 分)去: A距离B离开C除掉,去掉 去国怀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委而去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18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2 分)19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4 分)2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
7、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 7 个字)( 2 分)范仲淹。欧阳修。21翻译下列句子。(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感极而悲者矣B而或长烟一空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先天下之忧而忧23选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选段的表达方式是_。24请从选段中找出分别与“以物喜”“以己悲”相照应的句子。(1)“以物喜” _(2)“以己悲” _第 2页25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 ?答: _26.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与“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
8、。(2 分)27.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2 分)A. 先天下之忧而忧B.然则何时而乐耶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吾谁与归2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 分)薄暮冥冥 薄:长烟一空一连月不开开山岳潜形 潜:把酒临风 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谪守:属予作文以记之:朝晖夕阴晖2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译文:。30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 “悲”、“喜”情感的语句。 (2 分)31“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 (2 分)32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
9、悲”?(2 分)33用原文语句填空。 (2 分 )选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34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2 分)答:3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标一处 )(2 分)前 人 之 述 备 矣。 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 分)答:,38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3 分 )答:。39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
10、 “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3 分)40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 _形成了对比。 (2 分 )41“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4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 “进”指“居庙堂之高” ,“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D 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
11、箴友人。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第 3页44.选文抒写了 “迁客骚人 ”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 字);二是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3 分)45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 ,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46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2 分)47、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48、赏析下面的句子。(3 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9、本文要表达的主要
12、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0、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51、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52、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答:53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13、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句
14、中加点的字。 ( 2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 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第 4页(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4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 分)答:5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3 分)答:5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15、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
16、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终于博通六经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他经常对自己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 2 分)或异二者之为()去之南都入学舍()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译文: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表达方式。(3 分)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答
17、:55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 题(共 10 分 )甲 (岳阳楼记节选 )乙范文正公守 邠( b n)州,暇日率僚属(部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 ng ),见缞绖 (cu di 丧服 ) 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 j 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 邠,将出殡近郊, 赗(f n )敛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第 5页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 zh u 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译文:范仲淹在 邠州(大概在陕西凤翔府)任职的时候,一天有空闲率领下属登临楼阁,置办酒席。大家还没有开始酒宴的时候,看见几个人身穿丧服
18、,带着葬礼的物品。范公急忙命令下属去询问情况,告知是寄居他乡的人死在邠州(陕西彬县),将要去城郊埋葬,而死者的棺材寿服等下葬的东西都没有置备,范公得知后很忧伤,立即撤下酒席,给了出殡的人很多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在座的人都感叹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眼泪。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而或长烟一空()(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2.翻译句子 (4 分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 分 ) 译文:(2)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2 分)译文:3.甲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
19、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 (2 分)答:4.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2 分 )答:56.文章以 “情 ”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4 分)迁客骚人的情:古仁人的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57、(甲文)岳阳楼记(乙文)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 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 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 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 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渑水燕谈
20、录卷四)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第 6页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4 分)( 1)政通人和 ,百废具 兴(2)前人之述备 矣( 3)范文正公轻 财好施(4)岁衣缣一匹2、下列句子中 “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21、)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之贫者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2 分)5、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 分)岳阳楼记答案1 A2( 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 2)清晨湖面上洒 阳光,傍晚又是一片
22、阴暗,景物的 化无 无尽。 (3)看了自然景物而触 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3 山,吞 江,浩浩 ,横无 涯;朝 夕阴,气象万千。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 而 ,后天下之 而 乎5.嗟夫 /予 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 / 何哉 ?(每 一 得1 分,共3 分)6 (1) 放晴(2)日光 (3) 一起 (4) , (每空 l 分,共 4分)11(1)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2)(如果 )没有 种人,我同 一道呢 ?(每句 2分,共4 分 )7 (1) 浮光 金静影沉璧(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 l 分,共 3 分)8 比悲喜 (每空 l 分,共 3 分 )9抒
23、了作者 国 民、以天下 己任的 世情 。(2 分 )9( 1)国都 1 分。( 2)日光, 1 分10 在高高的 堂上, 平民百姓 患; 在荒 的江湖中, 替君主担 。1 分,意思 即可。11前者因个人的“得”而 ,是一己之 。1 分;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 ”而 ,1 分。意思 即可。11、(洞庭湖 ) 接着 的群山,吞吐着 江流水,水 浩大, 的毫无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 化,天气景象千 万化12、13、略7 4 分。每小 1 分。( 1)在之前( 2) 依(3)建筑,建造(4) 8 2 分。每小 1 分。(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只看 了血山,哪里(
24、怎能)看到假山?9 4 分。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 ( 2分)姚坦的言行是 文甲中“居 堂之高 其民”的写照。( 2分)10 :美好 :日光 11 就是岳旭楼的雄 景象12 写洞庭湖全景( 2分) 13 唐 今人 第 7页14 日光 (或阳光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天涯若比邻)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或断肠人在天涯 ) (标准同 4)16 B C B A17 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18 壮阔、浩渺19 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20 答案示例: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21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22
25、D23 描写;议论、抒情24 (1)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5 考生应先理解“古仁人之心”的含义,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后扣住这一点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26.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7.C28 薄:迫近景:日光29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30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1 个人的遭遇外物的触发3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分)33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4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
26、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5 (2 分 )前人之述 / 备矣。然则何时而乐耶?36 (2 分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7 (2 分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38 、(3 分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第 8页39 (3 分)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40 、 (2分
2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每空 1分 )41 (3分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 分 )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 分 )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 分 )。42 A (A 中全文的中心句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3.答案示例:文天祥国难当头,临危不惧,誓死卫国,忠贞不渝。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绝唱。评分: 3 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即可得分。明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4因己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5.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1 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用
28、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1 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46、答:“进”是指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47 ( 2 分)个人的遭遇(以己悲)外物的触发(以物喜)48. ( 3 分)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手法 1分,结合手法分析画面2 分。)49 、( 2 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0 气象万千心旷神怡51 示例: 醉翁亭清幽秀美桃花源恬静优美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的特点,符合对联营的要求即可。52 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刻苦自励”分不开的。 (答案中抓住“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抱负之间的联系即可)531.交错相通有时( 2 分,答对一处给1 分) 2.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 同时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此题 2 分,答对一处 1 分)3.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 (2 分,答对一处 1 分)第 9页4.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肠造口的护理常规
- icl相关知识课件试题
- 9001标准培训课件
- 房地产代持代理合同范本
- 2025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项目发展计划
- DB32T 5076-2025 奶牛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配置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文化素质考试中职英语试卷
- 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高一(下)数学6.3.2-6.3.3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课件】
- 高速公路修补合同协议
- 航空业劳动力安全保障措施
- GB/T 18912-2024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墨西哥-20250102-00593
- 火车站反恐防暴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