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10 版第3页版本1.003.356解除保护申请代码H1606受理部门收件日期受理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10 版)资助类别:亚类说明:附注说明:项目名称:Pyk2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研究:结合并磷酸化E-cadherin?申请人:电话:依托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266021单位电话:电子邮箱:申报日期:2010年2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本信息yoKWT/OQ申 请 人 信 息姓名性别男出生男年月1973年4月民族汉族学位博士职称副主任医师每年工作时间(月)8电话电子邮箱传真国别或地区中国个人通讯地址工作单 位主要研究领域肿瘤分子生
2、物学名称联系人电子邮箱电话网站地址单位名称复旦大学在此录入修改项 目 基 本 信 息项目名称Pyk2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研究:结合并磷酸化E-cadheri n?资助类别面上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申请代码H1606:肿瘤复发与转移H1617:消化系统肿瘤基地类别研究年限2011年1月一2013年12月研究属性基础研究申请经费35.0000 力兀摘要(限400字):E-cadherin的丧失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其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酪氨酸 残基被磷酸化后蛋白被降解。我们通过酵母双杂交发现一个新的能与E-cadherin相互作用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Pyk2。Pyk2活性增强可促进肝癌
3、细胞迁移。本课题假设Pyk2结合并磷酸化E-cadherin,导致E-cadherin蛋白降解,细胞迁移性增加。本课题设计首先通过GSTpulldown、免疫共沉淀证明二者相互作用可靠;其次通过磷酸化实验确证Pyk2可以磷酸化E-cadherin ;然后应用细胞迁移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确定:Pyk2通过磷酸化E-cadherin而影响肝癌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最后分析在人肝癌标本中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转移的关 系。本课题新发现 Pyk2可以直接磷酸化 E-cadherin,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具有 国际先进性。这对于肝癌侵袭转移的复杂机制有新的理解,对于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关 键 词(
4、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 肝癌;E-cadherin ; Pyk2 ;肿瘤转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10 版经费申请表(金额单位:万元)科目申请经费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一.研究经费28.75001.科研业务费7.6000(1)测试/计算/分析费2.1000DNA测序,生物信息分析,统计分析(2)能源/动力费(3)会议费/差旅费1.0000参加学术会议3-4人次(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3.0000文献检索,发表论文,专利申请(5)其他1.5000成果鉴定2.实验材料费21.1500(1)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17.1500各种试剂盒,脂质体,抗体,细胞培养,实验耗材(2)其他4.00
5、00动物饲养,临床调研3.仪器设备费0.0000(1)购置(2)试制4.实验室改装费5.协作费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1.50001.项目组成员出国合作交流2.境外专家来华合作交流1.5000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关军林教授合作交流三.劳务费3.0000研究生加班补贴四.管理费1.75005%管理费合计35.0000国家其他计划资助经费与本项目相关的其他经费来源其他经费资助(含部门匹配)其他经费来源合计0.0000查看报告正文撰写提纲报告正文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一)项目的立项依据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肝癌发病数占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 一半左右,因此我国对于肝癌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
6、肝癌非常容易转移,其复发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了解肝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对于设计合理的治疗药物,进 一步提高我国肝癌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 0E-cadherin在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E-cadherin属于钙粘附蛋白家族(Cadherin家族),在调节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反 应,介导细胞间的接触抑制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E-cadherin与B -catenin、p120等形成复合体发挥上述功能oE-cadherin与多种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4-5 。有人认为提高E-cadherin的表 达可以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方向 。与其他肿瘤类似,研
7、究表明E-cadherin在肝细胞癌 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越低则肿瘤病理分级越差,也越容易出 现转移网。有人报道缺乏E-cadherin表达的人肝癌细胞株非常容易发生转移,但是转染E-cadherin后这种特性发生逆转,说明E-cadherin在肝癌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10。E-cadherin丧失或低表达的机制至今仍然不是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由于基 因突变导致功能丧失、启动子甲基化后转录沉默11以及E-cadherin蛋白被磷酸化后水解 等。但是在亚洲人群中基因突变和启动子甲基化都不常见12-13。因此最大的可能性是E-cadherin蛋白被磷酸化后水解
8、。有文献证明,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E-cadherin能够与Hakai (一种E3乏素连接酶)结合,使其泛素化而降解14 。那么有多少酪氨酸激酶参与 这个机制呢?有报道EGFRIGF-1R能够磷酸化E-cadherin。对于E-cadherin磷酸化的调 节机制目前仍然不是非常明确。为了解E-cadherin在肝癌细胞的分子信号通路,我们以 E-cadherin (胞内段)为 诱饵应用酵母双杂交(CytoTRAP系统)在肝脏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新的能与 E-cadherin相互作用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Pyk2。那么,Pyk2是否能磷酸化E-cadherin 并调节细胞迁移呢?Pyk2(p
9、roli ne rich tyrosi ne kin ase 2)是一种富含脯氨酸的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与FAK同源度较高,属于FA喙族。Pyk2是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在调 节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16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yk2信号通路的活化能够增强细 胞运动和迁移,研究发现Pyk2在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作用17-18。其中Sur等研究表 明,Pyk2在59%勺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yk2高表达与肝癌组织体积、Edmo nso分级 呈正相关,Pyk2表达越高病人预后越差。动物实验显示在侵袭边缘的肝癌细胞和转移 到肺结节中的肝癌细胞均发现Pyk2高表达。肝癌细胞株转染Pyk2
10、后,其迁移功能增强; 而用裸鼠做实验发现抑制Pyk2的活性后肝癌肿瘤的大小和肺转移率都较对照明显减少 19-20。Pyk2调节肿瘤转移的具体机制是什么呢?有研究表明,在肝癌细胞中,Pyk2提高c-Src的磷酸化水平和活性,与c-Src形成复合体激活ERK通路,从而增强肝癌细胞的 侵袭性19-20;也有报道Pyk2与PECAM-1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与E-cadherin 一样都属于钙粘附蛋白家族)结合并且都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21;还有报道RhoC通过激活Pyk2促进前列腺癌转移18以及与SOCS3Cyr61有关等22-23。总而言之,目前Pyk2 调节肿瘤细胞转移的具体机制仍不十分
11、清楚。Pyk2与E-cadherin能否结合并调节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呢?这是我们想要研究的 问题。我们继续应用酵母双杂交反复验证、GST-Pulldow n实验、免疫共沉淀证明二者相 互作用是可靠的(具体结果见研究基础)。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二者在体内状态下是否 结合?结合后的调节机制是什么?二者的结合位点在什么地方?结合后如何调节细胞 迁移以及影响肿瘤转移?考虑到Pyk2是一个激酶蛋白,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 E-cadherin与Pyk2的激酶部分 结合,因此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 Pyk2磷酸化E-cadherin,另外一种就是E-cadherin抑 制Pyk2的磷酸激酶活性。我们认为第一种可能
12、性较大。有文献报道,Pyk2能磷酸化VE-cadherin (E-cadherin同源家族成员)并且抑制其与Catenin ,P120等形成复合体24-25。 E-cadherin与VE-cadherin同源性很高,理化性质相似,Pyk2能够磷酸化VE-cadherin应 该也有可能磷酸化E-cadherin。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由于肿瘤始动因素的作用,Pyk2表达增多,活性增强,从而磷酸化E-cadherin,导致E-cadherin降解,最终使细胞迁移 性增强。但是也不能排除第二种可能性,E-cadherin抑制Pyk2的磷酸激酶活性,从而导 致肿瘤细胞侵袭性下降。申请人以前的工作就发现钙
13、粘附蛋白家族的另外一个成员丫-Protocadherins能够抑制Pyk2的活性26,申请人做这方面工作时曾取 E-cadherin做对比 参照,结果发现抑制Pyk2激酶活性不是很明显(本数据未发表),因此不支持第二种可 能性。二者具体如何调节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来证实。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答上述问题。首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明确Pyk2与E-cadherin能相互作用以及调节机制;其次应用细胞迁移实验确定二者的调节对肿瘤细 胞迁移、侵袭性的影响;然后应用裸鼠成瘤转移实验明确二者的调节在对肝癌远处转移 的影响;最后分析在肝癌病人组织标本中二者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转移的相关性。本课 题在国际上最新
14、发现Pyk2与E-cadherin直接相互作用,并且确定其结合机制,明确这 种调节与肝癌细胞迁移力和肿瘤转移的关系。这对于肝癌侵袭转移的复杂机制有新的理 解。许多新型抗癌药物如赫赛汀、格列卫、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都是以酪氨酸激酶为治疗靶点,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本研究对于确定E-cadherin和酪氨酸激酶Pyk2做为分子治疗靶点、设计合理的治疗药物可以提供更有利的素材。参考文献:1 He J, Gu D, Wu X,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J Med 2005;353:1124 4.2 吴
15、孟超,廖美琳,陆嘉德常见恶性肿瘤治疗进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3 Bryant DM, Stow JL. The ins and outs of E-cadherin trafficking. Trends Cell Biol. 2004 Aug;14(8):427-344 Wells A, Yates C, Shepard CR. E-cadherin as an indicator of 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reverting transitions during the metastatic seeding of disseminated carcin
16、omas. Clin Exp Metastasis. 2008;25(6):621-8. Epub 2008 Jul 45 Salo n C, Lan tuejoul S, Eymin B, et al. The E-cadheri n-beta-cate nin complex and its implicati on in lungcan cer progressi on and prog no sis. Future On col. 2005 Oct;1(5):649-606 Howard EW, Camm KD, Wong YC, et al. E-cadherin upregulat
17、ion as a therapeutic goal in cancer treatment. Mini Rev Med Chem. 2008 May;8(5):496-518.7 Guo C, Liu QG, Yang W, et al. Relation among p130Cas, E-cadherin and beta-catenin expression, cli nicopathologic sig ni fica nee and prog no sis in huma n hepatocellular carci no ma. Hepatobiliary Pa ncreat Dis
18、 Int. 2008 Oct;7(5):490-6.8 Zhai B, Yan HX, Liu SQ, et al. Reduced expression of E-cadherin/catenin complex in hepatocellularcarci no mas. World J Gastroe nterol. 2008 Oct 7;14(37):5665-73.9 Fransvea E, Angelotti U, Antonaci S, et al. Block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up-regulates E-cadheri n
19、 and reduces migrati on and in vasi 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 noma cells. Hepatology. 2008 May;47(5):1557-66.10 Osada T, Sakamoto M, Ino Y, et al. E-cadherin is involved in the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ogy. 1996 Dec;24(6):1460-711 Auerkari EI. Methylation of tumor
20、 suppressor genes p16(INK4a), p27(Kip1) and E-cadherin in carci no ge nesis. Oral Oncol. 2006 Jan; 42(1):5-13.12 Wei Y, Van Nhieu JT, Prige nt S, et al. Altered expressi on of E-cadheri 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 no ma: Correlations with genetic alterations, 3-catenin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feature
21、s Hepatology 2002 Sep;36(3):692-70113 Yu J, Ni M, Xu J, et al. Methylation profiling of twenty promoter-CpG islands of genes which may con tribute to hepatocellular carci nogen esis. BMC Cancer 2002, 2:2914 Fujita Y, Krause G , Scheffner M,Hakai, et al. Hakai, a c-Cbl-like prote in, ubiquit in ates
22、and in duces en docytosis of the E-cadherin complex. Nat Cell Biol. 2002 Mar;4(3):222-31.15 McLachlan R W, Yap A S. Not so simple: the complexity of phosphotyrosine signaling at cadherin adhesive con tacts. J Mol Med 2007 85:545-554.16 Avraham H, Park SY , Schinkmann K, et al. RAFTK/Pyk2-mediated ce
23、llular signalling. Cell Signal. 2000 Mar;12(3):123-33.17 Behmoaram E, Bijia n K, Jie S, et al. Focal adhesi on kin ase-related proli ne-rich tyros in e kin ase 2 and focal adhesi on kin ase are co-overexpressed in early-stage and in vasive ErbB-2-positive breast can cer and cooperate for breast canc
24、er cell tumorigenesis and invasiveness. Am J Pathol. 2008 Nov;173(5):1540-50.18 liizumi M, Bandyopadhyay S, Pai SK, et al. RhoC promotes metastasis via activation of the Pyk2pathway in prostate cancer. Cancer Res. 2008 Sep 15;68(18):7613-20.19 Sun CK, Man K, Ng KT, et al. 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
25、e 2 (Pyk2)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in vasive n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 noma cells through c-Src/ERK activati on. Carcinogen esis. 2008 Nov;29(11):2096-105.20 Sun CK, Ng KT, Sun BS,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2 (Pyk2) on hepatocellular carci noma progressi on and rec
26、urre nee. Br J Cancer. 2007 Jul 2;97(1):50-7.21 Zha ng X, Xu LH, Yu Q. Cell aggregatio n in duces phosphorylation of PECAM-1 and Pyk2 and promotes tumor cell an chorage-i ndepe ndent growth. Mol Can cer. 2010 Jan 14;9:722 Zha ng S, Guo D, Jia ng L, et al. SOCS3 in hibiti ng migratio n of A549 cells
27、correlates with PYK2 signaling in vitro. BMC Cancer. 2008;8:150.23 Vitale G, Gentilini D, Abbruzzese A, et al. Pyk2 and Cyr61 at the cross-road of cAMP-dependent sig nailing in invasiveness and 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 of prostate cancer. Cancer Biol Ther. 2009;824 Turowski P, Martinelli R, Cr
28、awford R, et al. Phosphoryl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 controls lymphocyte emigration. J Cell Sci. 2008 Jan 1;121(Pt 1):29-37.25 Potter MD, Barbero S, Cheresh DA.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VE-cadherin prevents binding of p120- and beta-catenin and maintains the cellular mesenchymal stat
29、e. J Biol Chem. 2005 Sep 9;280(36):31906-12.26 Jian Che n, Lu Y, Me ng S, et al. alpha- and gamma-Protocadheri ns Negatively Regulate PYK2. J Biol Chem. 2009 Jan 30;284(5):2880-90第18页(二)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1 .主要研究内容1)确定E-cadherin与Pyk2体外、体内相互作用、作用位点以及调节关系。A. 取E-cadherin与Pyk2不同结构域和不同突变体,应用酵母双杂交、G
30、ST-Pull Down以及免疫共沉淀的方法确定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以及作用位点。B. 选取二者表达量都适中的肝癌组织, 行内源性免疫共沉淀,证明在体内二者也相 互作用。C.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析细胞组分的方法确定 E-cadherin与Pyk2在细胞中共定位。D. 应用磷酸化实验,确定 E-cadherin是否是Pyk2的底物,应用定点突变的方法, 确定酪氨酸的磷酸化位点。(同时再次确证E-cadherin能否影响Pyk2激酶活性。)2)从细胞水平确定Pyk2对E-cadherin的调节影响细胞迁移。A. 筛选Pyk2稳定表达细胞株,然后应用Tran swell细
31、胞迁移实验观察过表达 Pyk2的细胞其迁移性、侵袭性的变化,检测过表达Pyk2时E-cadherin的磷酸化状态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确定Pyk2对E-cadherin磷酸化状态的调节影响细胞迁移。B. 取高转移肝癌细胞株 MHCC97-H HCCLM3购自上海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应用RNAi技术沉默Pyk2的表达,观察细胞迁移性、侵袭性的变化,检测相应状态下 E-cadherin的磷酸化状态和表达水平的变化。从相反方向确定Pyk2的表达抑制后对E-cadherin磷酸化状态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对细胞迁移的影响。3)从动物模型水平确定Pyk2对E-cadherin的调节影响肿瘤转移。应用Pyk2
32、稳定表达细胞株接种裸鼠,观察裸鼠肿瘤肺转移肝转移情况,分析Pyk2的过表达对E-cadherin磷酸化状态的调节关系,以及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4)从肝癌病人标本中寻找Pyk2与E-cadherin磷酸化状态的相关性,以及与肿瘤 转移的的相关性。收集肝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等方法确定Pyk2的表达水平的变化与E-cadherin磷酸化状态和蛋白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2. 研究目标1)确定Pyk2结合E-cadherin相互作用的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并阐明其调节机制。2)确定Pyk2与E-cadherin的调节可影响肝癌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
33、题E-cadherin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导致其被降解,增加细胞侵袭性。本课题能够确 定酪氨酸激酶Pyk2能否磷酸化E-cadherin,Pyk2与E-cadherin的调节是否是调节肿瘤细胞转移的新的分子机制。(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 .研究方法GST-pull down,荧光共定位,内源、外源免疫共沉淀,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磷酸化实验,定点突变,稳定表达细胞株的筛选,RNAi抑制Pyk2表达,细胞迁移、侵袭实验,裸鼠成瘤肿瘤转移实验,免疫组化,定量PCR Western检测等。2 .关键技术说明:1)磷酸化实验首先应用酪氨酸激酶的通用底物E4Y1作为阳性参照,以纯化的 GST
34、-E-cadherin蛋白为底物,以GSTS白作为阴性对照,观察 Pyk2是否可以磷酸化E-cadherin。如 果能磷酸化E-cadherin则应用生物信息分析,定点突变,寻找磷酸化位点;如果不 能磷酸化E-cadherin ,则以通用底物E4Y1作为底物,加入不同量的E-cadherin观察 是否可以影响Pyk2的激酶活性。2)细胞迁移实验首先分别用空载体 PCDNA3.1 PCDNA3.1-Pyk2-Myc, PCDNA3.1-PRNK-My转染肝癌 细胞株(PRNI为Pyk2的C段,为Pyk2的失活突变体),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 株。并检测稳定表达细胞株 Pyk2蛋白表达量的不
35、同。然后应用稳定表达细胞株做Tran 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比较细胞迁移率的变 化;检测细胞迁移率的变化与 Pyk2蛋白表达量的关系。同时取相应细胞做定量 PCR Western蛋白定量,磷酸化抗体检测磷酸化状态来比较 E-cadherin在转录水平、蛋白 水平、磷酸化水平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肿瘤迁移的关系, 与Pyk2蛋白表达量的关系。3)裸鼠成瘤肿瘤转移实验取上述三组稳定表达细胞株分别接种裸鼠,待肿瘤直径约1-1.5cm时取出肿瘤重新接种于另外一批裸鼠的肝左叶。接种 5星期左右处死裸鼠,收集肝脏和肺脏,观察肝 内转移情况和肺转移情况。检测三组肿瘤Pyk2蛋白表达量的不同以及与肿瘤转
36、移的关系。同时取相应肿瘤做定量 PCR Western蛋白定量,磷酸化抗体检测磷酸化状态 来比较E-cadherin在转录水平、蛋白水平、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确定这些变化与肿瘤 转移的关系,与Pyk2蛋白表达量的关系。4)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定位和内源免疫共沉淀取肝癌肿瘤的癌旁组织,裂解离心,取裂解液上清,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取离 心后的不同组分样品做 Western,分别用E-cadherin抗体和Pyk2抗体作为一抗检测。 如果二者表达最多的峰值是在同一个组分中,则提示我们二者在细胞内是共定位的。取上述二者的表达较多的组分,用 Pyk2单抗免疫沉淀Pyk2 (免疫球蛋白作对照), 然后用E
37、-cadherin单抗杂交检测E-cadherin是否能与Pyk2共沉淀下来。相反方向 则是:用E-cadherin单抗免疫沉淀E-cadherin (免疫球蛋白作对照),然后用Pyk2 单抗杂交检测Pyk2是否能与E-cadherin共沉淀下来。3 .技术路线(见下图)1. 左侧部分:取 E-cadherin与Pyk2不同结构域和不同突变体,应用酵母双杂交、 GST-Pull Down以及免疫共沉淀的方法确定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以及作用位点。 荧光共定位,免疫组化,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等方法验证二者在细胞以及肿瘤组 织中共定位;磷酸化实验确定 E-cadherin是Pyk2的磷酸化底物,以
38、及磷酸化位点。 这部分内容从生化的角度确定 Pyk2磷酸化E-cadherin的分子机制。2. 中间部分:通过细胞迁移实验、裸鼠成瘤转移实验从细胞水平、动物模型确定:Pyk2通过磷酸化E-cadherin影响肝癌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的机制。3. 右侧部分:收集肝癌病人标本和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等方法检测E-cadherin /Pyk2 蛋白水平、磷酸化状态,分析二者表达量的相关性,以及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4. 最下面部分为汇总数据,总结分析。4. 可行性分析1)前期实验已经从酵母双杂交、GST-Pull Down免疫共沉淀等证实了E-cadherin与Pyk2相互作用(见研究基
39、础部分),而且二者功能上密切相关。E-cadherin 作为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在细胞黏附、细胞迁移和接触抑制方面具有作用。而Pyk2能通过各种信号途径参与调节细胞黏附、扩散和迁移等过程。因此,二者在功能上是有互相 作用基础的。考虑到Pyk2是一个激酶蛋白,且前期实验结果提示Pyk2激酶区域结合E-cadherin, 因此有两种可能,一种是Pyk2磷酸化E-cadherin,另外一种是E-cadherin抑制Pyk2激酶 活性。我们认为第一种可能性较大。根据文献报道, Pyk2能磷酸化E-cadherin的同源蛋 白VE-cadherin并且抑制其与Catenin、P120等形成复合体,从而影响细
40、胞迁移。E-cadherin与VE-cadherin同源性很高,理化性质相似,Pyk2能够磷酸化VE-cadherin应 该就有可能磷酸化E-cadherin。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由于肿瘤始动因素的作用, Pyk2 表达增多,活性增强,从而磷酸化E-cadherin,导致E-cadherin降解,最终使细胞迁移 性增强。我们上述实验设计基本基于这个逻辑。 磷酸化实验证实Pyk2磷酸化E-cadherin , 导致E-cadherin蛋白减少。细胞迁移实验和动物实验设计逻辑是通过Pyk2过表达,检测E-cadherin磷酸化增强,蛋白量减少,导致细胞迁移增强或者肿瘤转移增加;RNA抑制Pyk2的
41、表达,贝U出现相反的结果,E-cadherin磷酸化减弱,蛋白量增加,导致细胞侵袭 性减弱和肿瘤肺转移减少。事实是否如此,需要实验来证明。申请人以前的工作曾发现钙粘附蛋白家族的另外一个成员丫- Protocadheri ns 能够抑制Pyk2的活性,因此从逻辑上讲也不能完全排除第二种可能性,即E-cadherin抑制Pyk2的磷酸激酶活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可能的假设是:在正常细胞中,E-cadherin 抑制Pyk2的活性,在肿瘤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 E-cadherin减少或消失,而不能抑制 Pyk2活性,导致Pyk2活性增强,因而肿瘤细胞迁移性增强。如果基于这个逻辑的话, 实验设计就要改
42、变为:磷酸化实验时应用酪氨酸激酶的通用底物E4Y1作为底物,观察E-cadherin对Pyk2激酶活性是否有抑制作用。然后筛选E-cadherin过表达、功能失活 突变体和空载体的稳定表达肝癌细胞株,然后行细胞迁移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 E-cadherin蛋白过表达或功能失活突变后与细胞迁移或者肿瘤转移的关系,同时检测其与Pyk2蛋白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相关性。但是申请人在完成丫- Protocadherins 抑制Pyk2的活性的工作中曾取E-cadherin做对比参照,结果发现 E-cadherin抑制Pyk2激 酶活性不是很明显,因此这种可能性不大。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本课题在理论和逻辑
43、上是可行的。2) 本课题是本人前期工作的延续,本人对E-cadheri n/Pyk2的研究非常熟悉,前 期工作构建的质粒表达载体等为本课题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本课题 组的成员对所需要的技术方法都很熟练,且都有相应的工作基础,可以在各个方面进行协作。3)本课题所涉及的技术均为较成熟的技术,所需的设备和条件本校都具备。(四)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 本课题通过酵母双杂交新发现一个与 E-cadherin相互作用的蛋白-非受体型酪 氨酸激酶Pyk2,并证明两者的相互作用可靠,国内外研究至今未曾见过报道,具有国际 先进性和独创性。(有报道二者的表达量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但是二者直接相互作
44、用未 见报道。)2. 本课题新发现Pyk2磷酸化E-cadherin影响肝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对于 E-cadherin在肝癌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有新的理解,因此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五)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1. 年度研究计划2011.01-2011.12磷酸化实验确定二者的调节关系,肝癌组织内源免疫共沉淀确定相互 作用可靠,同时确定二者结合的结构域,磷酸化位点。蔗糖密度梯度 超速离心,荧光共定位等相关的实验进一步确证二者共定位。同时收 集病例标本,收集临床资料。纯化蛋白制备抗体。2012.01-2012.12 细胞迁移实验,裸鼠成瘤肿瘤转移实验检测Pyk2的表达与 E-cadherin的
45、磷酸化状态,以及细胞迁移的关系,确定其调节机制。同时完成E-cadherin/Pyk2的表达以及磷酸化状态与肝癌的分期、转 移、预后、复发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2013.01-2013.12补充实验遗漏,整理实验资料,统计处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2. 预期研究结果1)确定Pyk2能够磷酸化E-cadherin,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以及磷酸化位点。2)确定Pyk2通过磷酸化E-cadherin,从而影响肝癌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3)确定在肝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水平、磷酸化状态和 Pyk2表达量的相关性, 以及二者的表达与肝癌转移的相关性。4)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4篇
46、,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有一篇以上。在 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4篇,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5)培养研究生2-3名。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一)研究基础第一步:为了研究肝癌转移的机制,首先选取 E-cadheri n (胞内段,以下实验同) 为诱饵在肝脏的cDNA文库中做酵母双杂交,寻找与E-cadherin相互作用的蛋白。我们先 选取的是LACZ系统蓝白斑筛选,但是因为背景高而放弃。后来选取 CytoTRAP系统,背景 明显减低,测序后有意义的基因有31个。其中有4个为Pyk2片段。通过克隆Pyk2基因全 长验证,确定二者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是强阳性的(图 1)。(同时验证Pyk2的同源蛋白F
47、AK与E-cadherin相互作用为可疑弱阳性)pSOS-E-Cad+Growth ai37PAnti-hisGSTProteinIiis-Pyk2-kiiiaeGST-E-CadGSTpMyT-LaininpMyr-Pyk2pMyrSB图1酵母双杂交(CytoTRAP系统)验证Pyk2与E-cadherin相互作用pMyr-Lamin为阴性对照,pMyr-SB为阳性对照,E-Cad为E-Cadherin缩写,以下图示与此相同。Psos-E-Cad为诱饵蛋白。CytoTRAP系统酵母双杂交特点为两个蛋白如果不相互作用在25C时可以生长,而在37C则不能生长,如阴性对照pMyr-Lamin所示。
48、两个蛋白如果相互作用则在两个温度下都能 生长,如阳性对照pMyr-SB所示,pMyr-Pyk2与阳性对照相似。第二步:原核表达E-cadherin和His-Pyk2进行GST-Pulldown。为了验证二者是直接 结合,我们分别细菌中表达纯化 GST-E-cadherin和His-Pyk2,可惜His-Pyk2全长非常难 纯化,得不到纯化的蛋白。我们表达纯化了 His-Pyk2的激酶部分。GST-Pulldown实验结 果证实Pyk2的激酶部分能够与E-cadherin直接结合(图2)。泳道1 2 3图2原核表达E-cadherin和His-Pyk2激酶部分进行 GST-Pulldown。分别
49、原核表达 GST GST-E-cadherin 和His-Pyk2 激酶部分,取等量 GST GST-E-cadherin 分别与相同量的His-Pyk2激酶部分混合,加入谷胱甘肽琼脂糖珠孵育,重复洗三次,用his抗体Western检测,结果显示His-Pyk2激酶部分能够与GST-E-cadherin结合(泳道3),而不能与 GST吉合(泳道2),泳道1上图是纯化的His-Pyk2激酶部分的蛋白作为检测标准。第三步:原核表达E-cadherin和细胞表达Myc-Pyk2进行GST-Pulldown。我们转染Myc-Pyk2于SYF细胞(SYF细胞株是酪氨酸激酶c-Src, Yes,和Fyn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材插图智能设计美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齐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建成环境对老年人公交及地铁出行的时空动态影响及适老化建成环境优化研究
- 二零二五版文化艺术用品采购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投资定金监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运输节能减排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炉渣清洁生产采购技术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压供电线路维护服务协议范本3篇
- 2025版个人退股协议书: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股东退出协议4篇
- 深圳2025年度厂房租赁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安全评估师雇佣合同标准版3篇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乳腺导管原位癌
- 冷库管道应急预案
- 《学习教育重要论述》考试复习题库(共250余题)
- 网易云音乐用户情感画像研究
-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