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_第1页
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_第2页
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_第3页
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_第4页
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中圣环评表 评价证书类别:甲级szshpb-2014-037 评价证书编号:3607靖边县黄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建设单位:靖边县黄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七月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建设单位靖边县黄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贵信联系人邓卓通讯地址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新区雁塔南路中段12号联系电政编码710061建设地点榆林市靖边县南部镇靖乡立项审批部门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

2、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能源发电d4419占地面积()168843绿化面积(m2)2743.26总投资(万元)44004.78环保投资(万元)382.6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8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一、项目背景白天赐风电场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镇靖乡,规划总装机容量99mw,计划分两期建设,各期建设规模均为49.5 mw。一期工程包括25座风机以及风场内变电工程,地理坐标介于e:10845001084900,n:372212373000之间,南北长约14km,东西宽约4km。2012年企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2年7月榆林市环保局批复了中电投靖边白天赐

3、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文号:榆政环发2012160号文)(附件2)。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15年底建成。原环评批复一期工程升压变电工程依托依托李家梁风电场一期工程110kv升压站,后建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行建设升压变电工程,一二期共用。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风电场(风机和场内输变电工程)和集控中心(110kv升压站及办公生活区,一期工程依托本项目建设的集控中心),其中风电场位于一期工程风电场以东约1km,集控中心位于一期风电场规划边界内,距离二期风电场约2.4km。2013年12月9日,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中电投靖边白天赐二期49.5mw风电项目开展

4、前期工作的复函(附件3),同意二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014年1月23日,靖边县黄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查,收集项目有关技术资料,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资料,在工程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110kv升压站后续输变线路出线部分不属于本项目评价范围,需另行评

5、价。最终的接入系统方案将以电网公司接入系统审查意见为准。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工程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镇靖乡(地理位置见附图1)。二期工程位于一期工程以东,风电场面积52km2,地理坐标介于e:10848111085659,n:372529373055之间,海拔高度为15001700m。拟安装2000kw的风力发电机25台,总装机容量49.5mw,接入新建的110kv升压站,升压至110kv送至万变330kv升压站升压后送入电网。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10315.4万度,年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为2063小时,平均容量系数为0.240。二期工程总投资44004.78万元。

6、(二)工程内容和规模二期工程主要建(构)筑物包括:风机工程(包括25座风机基础工程和风机安装工程)、场内变电工程(25座35kv箱式变压器基础工程和35kv箱式变压器安装工程)、场内输电线路工程和集控中心(包括110kv升压站及办公生活区)。(1)风机工程1)风机布置情况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和地形特点,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并考虑输电线路、施工便利等因素,最终依地形不规则布置了25台w105-2000风机。风力发电单机坐标见表1。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表1 单机坐标一览表编号经度纬度编号经度纬度b2-01372903.5671084930.125b2-14372754.1721085237.034b2

7、-02372913.0361085002.751b2-15372745.0711085030.217b2-03372916.3351085031.526b2-16372719.4111085021.670b2-04372902.4981085043.337b2-17372727.8181085110.590b2-05372847.0001085010.561b2-18372712.6931085049.424b2-06372842.0431085055.357b2-19372715.6711085135.189b2-07372902.3811085144.430b2-20372701.9391

8、085114.527b2-08372839.8411085152.921b2-21372715.4031085207.450b2-09372820.3341085137.069b2-22372705.6871085231.830b2-10372835.8741085220.794b2-23372704.9821085401.328b2-11372826.3571085248.805b2-24372655.1461085336.759b2-12372810.3781085321.987b2-25372645.2951085356.942b2-13372803.2581085345.6272)风机

9、基础工程风机基础选用干作业摩擦端承桩。承台底部为直径16.5m,高0.8m的圆柱;上部为顶面直径6.2m,高1m的圆柱;中间为高1.2m的圆台。承台底部布设混凝土扩底灌注桩19根,桩长23m,桩身直径0.9m,扩底直径1.85m。基础表面采用10cm厚混凝土散水。具体见附图3。3)风机安装工程机组型号w-105-2000kw,额定功率2000kw,叶轮直径105m,轮毂高度80m。(2)场内变电工程风电机组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每台风电机组接一台2300kva升压变压器,将风机端0.69kv电压升至35kv。箱式变压器基础为混凝土基础,基础体型为3m5m1.7m(长宽高),其中埋深1.2m

10、,地上0.5m,箱式变均直接搁置在c25 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箱式变电站基础与电力电缆沟相连。(3)风电场集电线路根据风机和箱式变电站的布置、容量以及35kv 架空线路的走向,将25台箱式变 压器分为3回接线,每回集电线路分别连接7台、8台、10台风机,每回的容量分别为14mw、16mw、20mw。每台箱式变高压侧均用一根yjv23-370mm2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引接至临近的35kv架空输电线路上,风电机组所发电能先通过导线型号为lgj-120/25、lgj-185/30 及lgj-210/30的35kv 架空线路将电能输送至本风电场中的110kv 升压站围墙外,再采用一根yjv23-318

11、5mm2(或yjv23-3240mm2)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分别引接至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 开关柜,实现与电网的连接。风机集电线路总长27.7km。(4)集控中心集控中心分办公生活区和110kv 升压站两部分,总占地面积12566m2,绿化面积2743.26m2,绿化率16.2%。其中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为6617.15m2,主要建筑物有综合楼,、备品备件库、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车库、检修车间等,110kv 升压站占地面积为5944.17 m2,主要建筑物包括110kv屋外配电装置、主变压器、35kv 配电柜室、生产楼等等,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四邻关系图见附图5。(5)道路工程施

12、工道路:施工检修道路采用永临结合的原则,即要保证施工建设期设备、材料运输要求,又要满足生产运行期间道路的交通运输和方便维修保养。本工程可由东北侧乡村公路进入场区。根据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体布局,场内交通道路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情况下,经布置需修建简易道路约30km,路面宽度为6.0m,由于该地区为湿陷性黄土场地,道路施工采用碎石土置换0.8m 厚路基,上铺10cm级配碎石土路面。风电场施工完成后,在简易施工道路的基础上修建宽度为路面宽3m、左右路肩各0.5m 的场内永久检修道路,路面为泥结碎石土路面。其余2.0m 路面恢复为原地貌。进场道路:110kv升压站进场路,长度4km,路面宽6m,路肩宽

13、0.5m,四级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本项目主要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见表2,土建主要工程量见表3:表2 项目组成表及主要建设内容内容规模备注工程规模工程建设规模为49.5mw,安装2000kw的风力发电机25台主体工程风电机组安装2000kw 的风力发电机25台本期建设箱式变压器共25台,2300kva,35/0.69kv本期建设110kv升压站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主要布置有110kv 屋外配电装置、主变压器、35kv 配电柜室、生产楼等。生活区主要布置有综合楼、备品备件库、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车库、检修车间等,占地面积12566m2。本期建设,一期依托辅助工程杆塔门型杆上段选用s30-9/

14、1414 普通混凝土电杆,下段选用x30-6/1414 或者x30-9/1414 普通混凝土电杆,电杆上段与下段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铁塔选用国网公司35kv典型设计标准塔35b-08。56根水泥杆组、92根铁塔、25根门型构架。本期建设接地网每台风电机与箱式变电站周围铺设人工接地网,接地网装置采用热锌扁钢,风电机组与箱式变电站用一个接地系统。本期建设架空线35kv架空线设在箱式变电站与110kv升压站之间本期建设电缆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风电机至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至35kv架空线杆塔之间,直埋电缆沟长度约556m;第二部分为35kv架空线出风电场下杆塔后至进入110kv升压站之前,电缆沟

15、长度约200m。本期建设公用工程水源由于厂区没有可以直接利用的供水设施。施工阶段拟在集控中心东北角打一眼深井取水,施工结束后作为生产生活水源。本期建设给水系统供水由水井水经过滤、消毒处理后送入新建的建50 m3生活水池和150 m3生产水池,供生活、生产用水站内各用水点。本期建设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含油污水排水系统及雨水排水系统等。站内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管道收集,排至站内的一座化粪池处理后储存于沉淀池,定期用于风电场绿化增肥;检修含油废水排入事故池交有资质单位处置,不外排。变电站站区地面雨水引入山坡的排水沟排走。本期建设供电施工期用电拟从附近村庄引接一条10kv线路至

16、风电场,在风电场设单台容量315kva 的油浸式变压器1台,电压等级10kv/0.38kv,为施工场地供电,待施工结束后改作备用电源。由于风机布置分散,风机基础施工临时电源采用50kw 柴油发电机发电。运行期生产、生活电源来自110kv 升压站的厂用电源。本期建设暖通本工程采暖期144天,采暖方式采用电散热器的采暖系统。本期建设通讯生产区、生活区通信系统通信至省调、地调的主信息通道为光纤电路,至省调、地调的备用信息通道为市话。在风电场内采用生产调度通信和行政管理通信共用一套交换设备的方式,设置一套256 端口的数字式程控交换机,与系统调度通信设备布置在同一通信室内。在风电场升压变电所与当地电信

17、局之间以1个2mb 数字中继接口接入公网,以满足对外通信的需要。风电场检修及巡视的通信方式采用对讲机或手机。本期建设消防新建有效容积为150m3消防水池,泵房内设两台消防泵(互为备用),消防泵型号为:xbd5.2/20-100-200,水泵参数为:q=20l/s,h=0.52mpa ,n=22kw。消防水池由集控中心附近的水源井直接补水,场区设sa100/65-1.0 型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八套;室外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环状布置。本期建设办公生活设施2层砖混结构,包括办公区和生活住宅区,总建筑面积1290m2本期建设道路施工道路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一级期工程施工便道的前提下,修建简易道路约30km,路面

18、宽度为6.0m。风电场施工完成后,在简易施工道路的基础上修建路宽3m的场内永久检修道路。其余路面恢复原貌。进场永久道路长4km,路宽 6m,四级路,混凝土路面。部分依托一期部分本期建设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在集控中心建水冲厕一座,化粪池(含沉淀池)200m3,隔油池,处理后的污水回用区内绿化增肥。本期建设油污水治理设置事故池一座,检修污水排入事故油池,送往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外排。本期建设食堂油烟油烟净化措施,净化效率大于60%。本期建设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定期送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处置点集中处置;废机油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不外排。本期建设噪声治理选用低噪声设备本期建设生态保护水土

19、流失治理生态保护:优化风电机组位置,减少对植物破坏。施工期进行环境监理,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避免对植物的破坏;对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合理绿化。对于永久性占地采取生态补偿。水土流失治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水土保控制目标,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控制水土流失量。本期建设表3 土建主要工程量编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风机基础(25台)混凝土(c40)m38794灌注桩混凝土(c30)m37298混凝土(c20)m31155承台用钢筋、钢材(、级)t879.4灌注桩钢筋(级)t510.82、箱变基础混凝土m3200钢筋t53、电缆直埋土石方开挖量m31488回填量m314884、道路进监控中心道

20、路km4风场简易施工道路km30风场检修道路km305、升压站总占地面积m212611.3总建筑面积m21924.8建筑物地基处理项1(6)主要生产设备主要设备见表4。表4 工程主要设备清单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备注风电场主要机电设备风电机组型号w-105-2000kw数量台25额定功率kw2000叶片数片3叶轮直径m105扫风面积m28655切向风速m/s3额定风速m/s10切出风速m/s20安全风速m/s52.5轮毂高度m80风轮转速rpm1812/9831983发电机额定功率kw2235发电机功率因数容型0.95感性0.95额定电压v690箱式变压器型号s11-230/35数量台25额定

21、容量kva2300额定电压kv37(高压侧)0.69(低压侧)升压变电站主变压器型号sfz11-100000/110台数台2容量kva100000变比kv12181.25%/35出线回路数及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回2电压等级kv110(7)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a、水源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升压站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附近无供水管网可以依托,在升压站东北角拟打1眼机井取水,井深约60m,单井涌水量10t/h,采用地埋管道输水,管径40cm,配套建设一座50m生产供水池、50m生活水池和150m消防水池。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打机井取水前征得地方水主管部门同意,并加强对各类水构筑物的防渗要求。b、用水量本项

22、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白天赐风电场定员20人,两期风场工作人员生活均依托本期建设的生活设施,项目年运行时间365天,两班工作制,每班10人。因此生活用水按照10人计算,生活用水量标准120l/人d,则用水量约为1.2m3/d。风电场绿化面积2743.26m2,绿化率16.2%,绿化用水标准采用2.0l/m2d,用水量约为5.5m3/d。绿化用水采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水本项目排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及雨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污分流制。生活污水产生量1m/d,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排至化粪池处理后储存于沉淀池(总容积大于150m3),定期用于厂区绿地增肥;检修含油废水排入

23、事故池定期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集控中心地面雨水引入山坡的排水沟排走。污水处理本项目生活污水包括日常生活污水、食堂污水等,生产废水主要是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等。设化粪池(含沉淀池)、隔油池、事故池各一座。地面雨水引入山坡的排水沟排走。生活污水主要产生于集控中心生活办公设施,产污系数按0.85计算,产生量为1m/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储存于沉淀池非冬季节用于绿化增肥。食堂污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起处理,检修废水排入事故池不外排。2)供配电风电场日常生产生活用电由升压站配电装置引接,备用电源为施工期时10kv电源外接。3)采暖通风空调本工程所在地属于严寒地区,采暖期约144天,本项目

24、采用电散热器采暖。电加热地暖和电散热器按房间单独调节,节能降耗。(8)运行时间及劳动定员白天赐风电场年运行时间为365天,定员20人,两班工作制,每班10人。(9)占地项目占地分为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临时占地主要是施工道路、施工营地以及材料加工厂及堆放场占地。本项目集控中心建设施工营地及临时道路依托一期工程,风场建设设施工营地两处,一处设于芦草坬村内,租用现有的厂房作加工厂及材料设备堆场,租用现有的民房作施工临时宿舍及办公。一处位于风场内,利用较为平坦的空地建设临时宿舍、办公、物料堆场及加工厂。具体新增占地情况详见表5。 表5 项目占地明细表 单位ha名称永久占地占地性质临时占地占地性质风机0

25、.5346草地0.8068草地箱式变压器0.0375草地*集控中心1.2566草地0.5299草地道路15.0513乡村便道、草地9.9433乡村便道、草地临时宿舍及办公室00.18草地砂石料堆放场00.25草地材料、设备仓库00.25草地木材、钢筋加工厂00.25草地合计16.8812.21*箱式变压器布设在风机临时占地内,故不计算临时占地。(10)施工工期本项目计划工期12个月。(11)工程特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6。表6 工程特性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名称单位(或型号)数量备注风电场场址海拔高度m15001700拐点坐标a373055 n1084811 eb37274

26、0 n1084930 ec372529 n1085211 ed372811 n1085659 e年平均风速(轮毂高度)m/s6.56风功率密度(轮毂高度)w/297盛行风向s土建施工风电机组基础台数台25型式桩基箱式变电站基础台数台25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万元44004.78单位千瓦静态投资万元8577.68单位千瓦动态投资万元8800.96建设期利息万元1116.36装机容量mw49.5年上网电量gwh10315.4年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小时2063平均上网电价(含增值税)0.6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扩建项目,一期风电场目前正在进行施工道路的建设

27、。现场调查可知,项目施工过程基本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要求的的各项环保措施,未设置取、弃土场,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周围生态环境会随着生态恢复治理的进行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二期风电场位于一期风电场以东,靖边县城南部的镇靖乡,风电场距离靖边县城约7km,场址周围生态环境不敏感,场区内无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点。三、产业政策及规划、选址符合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属于清洁能源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允许类项目,同时也符合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

28、政策。2、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已纳入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符合风电发展相关规划。(附件4)3、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风电场选址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镇靖乡,通过对风电场址内相关测风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该风场风能资源较丰富,地广人稀,适宜建设风力发电场,具有较好的资源开发价值。本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分散布置于场地内的各个山顶和山脊上,占地类型为草地,拟建场区内及周边区域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通过,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工程建设。所处区域植被以次生灌丛为主,无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没,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防护林等敏感区域。施

29、工营地及场地周边300m范围内无居民、学校等环境敏感点。在风电机组微观选址满足噪声及光影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项目选址较合理。4、道路选线合理性分析施工道路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一级期工程施工便道的前提下,需要建设30km临时施工便道,主要沿现有的乡村土路建设,项目建成后,在简易施工道路的基础上修建路宽3m的场内永久检修道路,其余路面恢复原貌。上述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地面扰动,保护项目区生态,选线合理。二、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情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等)1、地理位置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全县总面积5088km2。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

30、中部梁峁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m之间。中电投靖边白天赐风电场工程位于靖边县镇靖乡,位于靖边县城以南约7km。2、地质构造与地震区域地质构造属陕甘宁台坳的陕北台凹,为陕甘宁台坳的主体部分,被坳缘断束环绕,中部出露中生界,边缘为古生界。褶皱断裂稀少,未见岩浆侵入活动。断裂不发育,见于台凹边缘,以正断层和平推断层为主,集中分布在北部河曲和府谷附近及吴旗绥德一带和南部铜川韩城以北。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资料,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

31、0s,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度。3、地形地貌区域地形地貌为黄土梁、峁,梁、峁边缘多有陡坎,坡面直立,随着雨水冲刷,区域海拔高度为15001700m。风电场区地势较为开阔、地形平均坡度38。4、河流水系风电场所在区域属于黄河水系无定河流域。距离最近的河流为芦河,属于无定河一级支流,从风电场以西(300m)、集控中心以东(1700m)流过。芦河主源于白于山北麓的新城乡柴崾毗村,有芦西与芦东两大支流汇流于镇靖,经新农村乡折东过杨桥畔乡出境入横山县。县内流长102km,流域面积1670km2,年径流量2366万m3,最大为4593万m3(1959年),年输沙量913万t,最大为3440万t。最大洪

32、流量为720m3/s,最小为0.5 m3/s,平均洪流量为0.75 m3/s。杨米涧乡以上河道平均比降为2.66。两岸有宽窄不等的川台地和川道,以下谷宽2001000米,河床宽、深均在2060m之间。区内其它河沟均为干枯河沟,平时没有水流,仅在降雨期间局部出现短暂水流。大岔水库位于位于东芦河上游、镇靖乡大岔村,风电场以西430m,集控中心东南1700m。1984年建成,坝高52米,最大泄流量1.6m3/s,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86km2,蓄水1000万m3。主要用于当地农灌蓄水。5、水文地质靖边县境内地下水源丰富。北部风沙滩涧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35m即可出水。多为重碳酸盐型水,矿化度较低,

33、适合灌溉。中部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利用较困难,梁峁地方人畜饮水主要靠水窖积存雨雪解决。南部山大沟深,只有少数川台地可利用地下水提灌。野外调查期间,在黄土梁坡脚及沟谷两岸均未发现有地下水露头。勘察钻孔45m深度范围内未见到地下水。6、气候气象该区域属于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较大,冬季严寒而少雪。春季多有大风,间以沙暴。夏季暑热,雨量增多,多以暴雨出现,同时常有夏旱和伏旱。秋季多雨,降温快,早霜冻频繁。年平均气温7.8,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2.2;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8.5,相差30.7。年平均日照2768.7h,年平均降雨量395.4mm,年平均无霜期157天左右,绝对无霜期12

34、5天。年平均湿润指数为0.44,旱灾是危害靖边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约占各类灾害的90。年平均自然植被蒸发量为891.7mm,其中最大为7月份,173.6mm,最小为12月份,14.6mm。地面温度平均为10.4,最大冻土深度106cm。县境内风多且大,年平均风速为3.24m/s。风向以南风居多,西北风次之。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5.2天,最多为78天(1959年),最少为1天(1968年)。最大风力可达910级,往往掀起漫天沙暴,以春季为多,占全年大风的50;以西北风强度大,持续时间长。(2)平均风速年际变化和平均风速年内变化平均风速年际变化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气候变化和气候状态。通过统计分析,可了

35、解该地区气候变量中心趋势、变化幅度、分布形态和相关程度。靖边县气象站1982年2011年历年年平均风速和多年逐月平均风速见表7和表8;风速年际变化和多年逐月平均直方图见图1和图2。表7 靖边气象站1982-2011年实测年平均风速值年份风速(m/s)年份风速(m/s)1982.7519972.4319832.6519982.5619842.3819992.3819852.2920002.2419862.0920012.1419872.6620022.1019882.4020031.9319892.3320042.1319902.4420052.2319912.4520062.4719922.1

36、820072.1719932.1620082.0619942.2220092.1219952.1820102.4619962.4120112.19均值2.31 m/s图1 靖边县气象站近30 年(19822011)年平均风速变化图由上图可以看出,靖边县气象站近30 年平均风速为2.31m/s,近20 年平均风速为2.24m/s,近10 年平均风速为2.19m/s。靖边县年平均风速呈缓慢下降趋势,这与全国多数气象站近年来的变化趋势一致,这主要与气象站周围环境变化有关。表8 靖边县气象站近30年(1982-2011年)累年各月平均风速 m/s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风速1.962.2

37、62.662.912.672.402.222.092.002.072.312.132.31图2 靖边县气象站近30年(1982-2011年)累年逐月平均风速变化图(3)多年平均全年各风向频率通过统计靖边县气象站的多年平均风向频率,气象站近30年主要风向为ssw,具体见图3。图3 靖边县气象站近30年风向频率玫瑰图7、风电场测风资料白天赐风电场区域内有一座测风塔,具体情况及位置见表9。表9 风场测风塔配置情况表编号塔高(m)测风时段坐标高程(m)测风塔配置仪器2785#702010.04.172012.06.06372850.21085148.51707风速:10、30、50、70风向:70、1

38、0气压:10nrg通过对场内2785#测风塔测风数据的统计分析,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结论如下:白天赐二期风电场主风向和主风能方向一致,以北西北(nnw)、南(s)和南西南(sse)风的风速、风能最大和频次最高,盛行风向稳定,风速冬春季大,夏秋季小。2785#测风塔80m (推荐风机轮毂高度)高度代表年平均风速为6.38m/s,年有效风速时数为8079h,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22.2w/m2。风速主要集中在3.0 m/s9.0m/s,占全年的79.53%,风能占全年的53.91%;小于1m/s 及大于15m/s 风速段占全年的比例非常小,无破坏性风速,风速年内变化小,全年均可发电。测风塔代表年80m

39、 (推荐风机轮毂高度)(切边指数取0.136)高度代表年平均风速为6.38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22.2w/m2;50m 高度代表年平均风速为5.98m/s,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79w/m2,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判定该风电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 级。风电场50 年一遇极大风速都小于52.5 m/s。该风电场50m 高度湍流强度为0.116,70m 高度湍流强度为0.090,50m70m 高度湍流相对较小。可选用适合iecc 及以上安全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综上所述,白天赐二期风电场无破坏性风速,风的品质较好,盛行风向稳定,风能资源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发的前景,是一个较理想的风力发电场。社会

40、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靖边县辖13个乡、9个镇,214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32.85万,其中农业人口28.11万。项目建设地属于靖边县以南7km镇靖乡。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靖边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县境内矿产资源富集,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炭、高岭土等。天然气探明储量为 3200 亿m3,属世界级大气田。境内南部山区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在1亿吨以上,含油层在距地表7001800m之间。天然气、石油目前都已进入开发利用阶段。此外,境内水资源、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 近年来,在天然气、石油资源开发的带动下,靖边县依托资源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

41、伐,全县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逐步向产业化格局迈进,地方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跨入陕西省经济强县前五名,并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行列。靖边正成为中国西部的投资热点地区。全县林草覆盖率45.2%,是陕北唯一一个基本不向黄河输入泥沙的县份。靖边是马铃薯主产区,年产马铃薯40多万吨。绿色食品荞面、绿豆等小杂粮,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出口日本,以大蒜、辣椒、洋葱等为主的6万多亩大田蔬菜以其无污染、无公害的美誉而销往全国各地。人均占有土地面积23.2亩,现有耕地168万亩,林草地面积345万亩。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3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99

42、元镇靖乡基本情况镇靖乡地处靖边县南7km的白于山区腹地,辖12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2813户13188人。镇靖乡土地资源丰富。靖志公路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芦河两岸农林牧渔业发展潜力很大。地下有丰富的油气层,石油、天然气正在开发使用。该乡的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荞麦、糜谷、豆类、洋芋、油料;畜牧业生产方面主要是发展羊产业和草产业。(3)文物保护靖边县靠近河套,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既有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又有现代的革命纪念馆;既有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也有文明遐迩的帝王故都。本风电场建设区域内不涉及文物保护。三、环境质量状况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及地表水环

43、境质量现状引用榆林炼油厂150万吨/年常压装置(a)技术改造工程环境现状监测资料(2012年2月)(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测报告见附件5);声环境为本项目委托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实测(监测报告见附件5)。1、环境空气选择玉家坬和李家梁两个点位的监测数据代表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两个监测点位均位于本项目下风向5km,距离靖边县城更近,周边污染源相对较多,现状调查发现项目拟建地环境质量略优于引用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为2012年2月24日3月1日,且该区域近两年内无大型项目的投产,空气质量无明显变化。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关于现状调查的要求

44、。具体监测点位图见附图6。监测时间为2012年2月24日3月1日。监测项目:pm10、no2和so2。监测结果汇总见表10。表10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pm10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点浓度范围(mg/m3)日平均浓度(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玉家坬0.1300.2040.16485.70.362李家梁0.1240.1860.15042.90.24二级标准0.15mg/m3so2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点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平均值(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浓度范围(mg/m3)平均值(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玉家坬0.0270.0690.0440/0

45、.0320.0540.0440/2李家梁0.0150.0620.0360/0.0270.0460.350/0.5mg/m30.15mg/m3no2监测结果序监测点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浓度范围(mg/m3)平均值(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浓度范围(mg/m3)平均值(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1玉家坬0.0140.0480.0280/0.0250.0380.0290/2李家梁0.0140.0540.0320/0.0250.0420.0330/二级标准0.20mg/m30.08mg/m3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各监测点pm10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最大超标倍数为0.36,其余

46、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pm10超标与项目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壤地带地理因素及干旱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有关。2、水环境选择玉家坬监测断面监测数据代表芦河项目所在区域段水质,玉家坬监测断面位于风场以北6km,监测点位图见附图6。监测时间。为2012年2月27日-29日监测因子:ph、总磷、cod、氨氮和石油类共5项,监测数据见表11, 表11 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mg/l,ph除外)断面项目ph总磷codnh3-n石油类玉家坬范围8.768.860.0126.927.50.0970.1780.230.25均值/0.0127.20.1370.2

47、4超标倍数/0.36/3.8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超标达标超标标准690.2201.00.05根据上述监测结果,地表水监测指标中cod超标,超标倍数为0.36;石油类超标,超标倍数为3.8。地表水cod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河流上游生活污染引起的,石油类超标可能是因为区域内石油资源大量开采有关。3、声环境本项目共设6个噪声监测点位,监测点位选择集控中心四个厂界,风场内噪声监测点选择距离风机最近的两个村庄作为风场现状监测时间:2014年4月18日。监测结果统计见表12。表12 风场建设区域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 db(a)编号测点描述单位:db(a)评价标准昼间值夜间值1拟建升压站东侧38.437.4

48、昼间60db(a)夜间50db(a)2拟建升压站南侧38.237.63拟建升压站西侧37.636.84拟建升压站北侧38.136.95大树崾崄村38.637.36芦草坬村45.243.2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拟建地环境背景噪声值昼间为45.237.6 db(a),夜间为43.236.8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域标准,属自然声环境,说明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4、电磁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拟建升压站四周距地1.5m处工频电场强度值为1.9763.11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430.047t,距地0.2m处工频电场强度值为1.5372.318v/m,工频磁感应

49、强度为0.0350.044t,0.5mhz时无线电干扰值为33.836.2db(v/m),工频电磁场均小于hj/t 24-1998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参照gb15707-1995中的规定,无线电干扰满足46db(v/m) 标准限值要求。由结果可知,拟建白天赐110kv升压站所在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和无线电干扰限值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电磁环境质量良好。具体内容详见电磁专题。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给项目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风电场规划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保护目标。评价区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

50、表13 风电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保护目标情况保护级别或措施环境空气风电场、集控中心建设区域/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风电场建设区域内的居民敏感点户数人口距离*(m)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阳坬村13522980(b2-10)周家沟11442160(b2-3)王河畔21841220(b2-1)前米家渠19765800(b2-5)大元峁8321830(b2-5)沙渠4162150(b2-22)峁涧村251001200(b2-22)东寨11441260(b2-22)新窑坬341361520(b2-13)大树崾崄1976360(b2-10)杨渠村53212

51、1300(b2-13)芦草坬12481100(b2-07)水环境芦河风电场以西300m,集控中心以东1700m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岔水库风电场以西430m、集控中心东南1.7km。最大泄流量1.6m3/s,蓄水1000万m3。主要用于当地农灌。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区定靖北部沙化、盐渍化控制生态功能区严格控制施工临时占地,并及时恢复。评价区动植物植物与植被优化施工检修路降低对植物与植被的影响动物施工期严禁猎杀野生动物,减少高噪声设备运行时间*风电场建设区域内居民距离为居民与最近风机之间的距离,括号内为最近风机编号。四、评价适用标准根据榆林市靖边县环境保护局关于中电投靖边白天赐二期风电场49.5mw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靖环保函【2013】192号)见附件6,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如下: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