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边城中翠翠所折射出 的人性善与美 姓 名: 指导教师: 系专年 别:文学系 业:语文教育 级: 2011级 制:3年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边城中翠翠所折射出的人性善与美 论文摘要: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一生中创作了大 量文学作品。在这众多的作品中 ,至始至终贯穿其中的是对 人性的执着阐释。中篇小说边城则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 最突出的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他对人性美的理想追求。书 写主人公翠翠,乖巧的小女儿情态,淡淡的慕男感,幼稚的 爱情忌妒心,半明半暗的甜蜜与烦躁,些许美丽的心理变态 忧郁而坚韧的等待,将一个万物有灵、清纯灵醒的天工造物 的翠翠
2、形象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沉入到我们的心底。其略带 凄凉色彩的爱情悲歌,乃是人向自然与天性回归的最高、最 纯真的境界。本文从翠翠所经历的亲情、爱情的角度剖析这 个远离浑浊世界的自然精灵所呈现的人性善与美。 关键词:边城 翠翠 亲情 爱情 人性善与美 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存在抄袭情况,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他人或其他教学机构取得研究成果。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了解并遵守衡水学院分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
3、定。即:学校有权保留或 向有关部门送交毕业论文的原件或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开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及相关资料。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填写) 论文题目边城中翠翠所折射出的人性善与美 姓名张聪诚学号18号下达日期2013.12.10 张聪诚 同学: 根据衡水学院分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及我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现就你 的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和写作提出以下要求,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 指导教师:石杨 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写作、答辩的时间进程: 1
4、、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2013.12.15 2014.01.05 2、文献调研与综述:2014.01.06- 2014.01.25 3、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2014.01.26 2014.02.15 4、深入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2014.02.16 2014.03.10 5、形成论文初稿(设计雏形):2014.03.112014.04.09 6、论文(设计)修改、定稿、打印: 2014.04.102014.05.01 7、提交论文(设计)与答辩准备:2014.05.10 8、参加答辩:2014.05.20 二、对论文(设计)内容的指导要求 选题很好,在确定论文方向的基础上收集、整
5、理资料,并在对所收集资料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科学拟 定题目,写出大纲。论文要紧扣主题,思路清晰,主题明确,说明透彻、推理严谨。根据主题的具体要 求,提出相关的论点、论据。论点要准确,论据要充分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边城中翠翠所折射出的人性善与美 系别 专业 文学系 语文教育 年级 2011 级 开题日期 2014.01.01 学号 18号 姓名 张聪诚 指导教师 1、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目的: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这众多的 作品,至始至终贯穿其中的就是对人性的执着追求。无论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 落,揭示都市人性的丧失的
6、作品,还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优美、健康、自然的生命形 式,赞美人性美的作品,都是在呼唤理想的人性。他说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 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篇小说边城就实践了他的这种创作理念。边城 中尤以翠翠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感受人性的那份纯真,故本文以剖析翠翠的人性善与美,来理解沈从文 先生对人性的执着追求。 选题意义: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沈从文认为人性的美好 状态应该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边城是沈从文表现理想人性的经典性作品。边城中 的人性美体现在:人的生命的自然健康;人的品格的纯美高尚;人与
7、人关系的和谐融洽。边城中的人性 美具有传统文化(儒道)的内涵。作品中的人性美不仅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物欲横流、 道德沦丧的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它所提供的理想人性范式是我们对人类未来永恒的憧憬。尤 其是翠翠所体现出的淳朴、善良、纯真更是让人怜悯、向往和珍惜。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边城的意蕴在多数读者的眼中,是一部“人性皆是善的著作”,认为它描写了一幅民性淳朴的风 格画,是一群生活在“世外桃源”中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是有“田园气息”的代表作;“天 高皇帝远”的“湘西世界”,杨义说它不仅具有“陶渊明式的闲适冲淡,而且具有屈原九歌式的凄 艳幽渺”。文学史中也说“它
8、歌颂了翠翠与傩送淳朴、真挚,带有诗意的爱情,赞美边地人民淳朴、善 良的民风,安宁、静谧的田园生活,这是作者理想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也正如李健吾所言:“在这纯真的地方,请问,能有一个坏人吗?在这光明的性格,请问,能留下 一丝阴影吗? ”在理想化的乡土题材作品中,“边城” 一词以“田园”意境和“湘西人性美”的文化意 蕴深入读者群。 边城中营造的“湘西世界”是“安静和平”、“极有秩序”的,确似陶氏笔下的“屋舍俨然”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远离喧嚣俗世的世外桃源,但边城中人物的生活却并不是无忧无虑的“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以往我们欣赏边城,把视角放在人性美和清幽的边
9、城美景上,生活在和谐、富 有作家的灵感,伟人的前瞻,不期之中与历史相合,未必当时就能全部意识到,然而己为盾世树立了典 范。 诗意的边城人民淳朴、善良、勤劳,但是不能够如愿以偿地幸福生活:老船夫希望破灭之后,在雨 夜绝望地死去;翠翠父母的双双殉情;天保的爱情被拒绝后,在茨滩的意外之亡;傩送因种种纷争而离 家出走;翠翠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等等。沈从文先生曾说过:“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 于买犊还珠。你们能够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够欣赏我作品 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读者在阅读边城时过分地关注人性美,而忽视了 人性美与传统文化内涵相背
10、离时,隐藏在人性美下面的传统文化内涵对边城中人物命运的内在决定性作 用,无意识地用“犊”掩盖“珠”的价值,忽略了对“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的理性思考。 沈从文在边城的表层以浓墨重彩的方式强调“湘西世界”的人与社会的善的一面,对于人格和 自然的描写是超功利性的、非世俗化的。批评家刘西渭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 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里。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然而有的是向上 的情感,挣扎而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 小说当中,翠翠是“潮西世界”里人性美与优美自然的和谐统一:“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
11、变 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 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 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 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正是这种与世俗和社会化的生活相反的价值取 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易使人忽略弥漫在边城上空的淡淡的哀愁。审视 “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就可以使读者看到人性美和传统文化内涵在作品的三代人物命运发展中的契 合与背离:老船夫的淳朴、善良是人性美与传统
12、思想的契合,而传统天命思想又与人性美相背离;翠翠 父母的爱情悲剧,展示不可逾越的传统文化对人们深层思想的影响;傩送选择渡船的诗意爱情和家庭选 择碾坊的势利婚姻之间的冲突,显示了传统文化对理想世界的消解。 3、选题研究内容: 我这次注重研究的是沈从文作品边城中表现出边城人的人性之美。并将其体现为一个“爱”字, 两性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从而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热诚、纯朴、善良、友爱。以翠 翠为研究中心,展现出一个人人都能保持着做人的美德,个个都能够固守灵魂的天真,完全是一个未经 金钱势力污染,有着自然、纯朴民风的世界。 4、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
13、: 收集文献资料一撰写文献综述一撰写开题报告一深入研究文献资料中边城内容及思想内涵的论述及 研究一解决问题一总结并形成论文初稿 研究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主要通过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剖析和研究翠翠的纯真、质朴,剖析翠翠的人性善与美,来理解沈从文先生对人性的执着追求 5、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 调研计划: 调研资料:收集课题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文学资料 完善研究方案:对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 数据处理:对环境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研究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1 沈从文边城浙江文艺出版社(第 1版).2003. 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
14、学出版社.1993 . 3 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 4 文U西渭.咀华集篱下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5 沈从文.习作选代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文学季刊.1936. 7 吴胜尧.从边城谈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31(6). 8 蒋亚茹.心与梦的世界-浅析边城中的“翠翠”.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 22(3). 2002 9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6、指导教师意见: 要明确观点, 该课题研究内容较广, 具有一定难度,立意明确,技
15、术路线较为可行, 研究方法有效, 阐述细致。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石杨 2014 年 2 月 15 7、开题审查小组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 边城中翠翠所折射出的人性善与美 内容摘要: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 一生中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在这 众多的作品中 , 至始至终贯穿其中的是对人性的执着阐释。中篇小说边城则是沈从文 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他对人性美的理想追求。书写主人公翠翠,乖 巧的小女儿情态 , 淡淡的慕男感 , 幼稚的爱情忌妒心 , 半明半暗的甜蜜与烦躁 , 些许
16、美丽 的心理变态 , 忧郁而坚韧的等待 , 将一个万物有灵、清纯灵醒的天工造物的翠翠形象呈现 在我们的眼前 , 沉入到我们的心底。其略带凄凉色彩的爱情悲歌 , 乃是人向自然与天性回 归的最高、最纯真的境界。本文从翠翠所经历的亲情、爱情的角度剖析这个远离浑浊世界 的自然精灵所呈现的人性善与美。 关键词: 边城 翠翠 亲情 爱情 人性善与美 边城是一部描绘湘西农村风俗人情的作品,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刘西渭 称边城是“一部 idyllic (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 。沈从文自己也说过 : “准备创 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 感又十分相近的牧
17、歌 , 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 ,边城便是他愿望的呈现。牧歌体尤以 山水人物为特色,同样, 边城为“玲珑剔透牧歌式文体 , 里面的山水人物 , 呼之欲出” “作者怀着对家乡的深情 ,对乡亲的挚爱 ,写出了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 ,健美古朴的风 俗习惯, 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是一幅秀美别致的乡土风情画卷” 。然而 “一个伟大的作 品, 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 ,故边城的重心依旧是在人上,文中无论是老船夫、 翠翠、顺顺、天保大老、傩送二老等主角,还是杨马兵等乡邻朋友都淳朴、忠厚、善良、 热心、重义轻利。 其中,老船夫五十年来“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 ,并且苦心养育着翠翠,为长大了的 翠翠的婚事奔
18、走。不怕遭人误会甚至当面奚落,他关心翠翠的婚事却从不强迫包办,翠翠 “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 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 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 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这让我联想到沈从文的“一切作品的背景,都少不了 水”,或许正因如此,便孕育出了水一样的翠翠。湘西的清风里日、茶峒的青山绿水、碧溪 蛆的竹篁白塔,使她健康秀美、纯洁如玉、超凡脱俗
19、。同时,作为她第一个启蒙老师的是 那位淳朴善良的老祖父,这样在遗传和熏陶的双重作用下,翠翠很自然地继承了爷爷美好 的品格。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氛围,使得翠翠形成了山野少女所固有的品性:天真纯洁, 野性中含有温情,向往带有浪漫情调的爱情,且忠贞不渝。这些品性是从其人际关系中得 以体现的:她对待老祖父关怀备至,热情中含有娇嗔;对待傩送二佬,更是一往情深。 下面就一一陈述这个自然精灵的动人之处: 一、灵巧的小女儿 翠翠是一个乖巧伶俐,天真而不娇嫩的女孩,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整日与青山绿水 作伴,人美,心更美。自幼父母双亡,与年老的祖父相依为命,她对祖父关心备至。尽管 祖父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却
20、不能真理解她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翠翠幻想出逃让祖 父去寻她,可是想到祖父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祖父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 怕。她能体会,且深深地体会到祖父对她的爱。浓浓的祖孙情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芒,令人 为之感动。翠翠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小女儿情态。所谓小女儿情态,既是懂得在一些小处, 起眼动眉毛,使家中长辈快乐,乖巧而让人怜爱。八九岁的女孩子,为人天真活泼,处处 俨然如一只小兽物。天生的一副防范心理:遇到陌生人看她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 生人。摆出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平日喜欢学母羊和小羊叫,喜欢野花瀑头,喜 欢跟在迎亲花轿的后面走,爱好也都是纯女孩子的。平时还爱在爷爷面前使
21、一点小性子, 故意不搭理爷爷。故意生一点小脾气什么的,来反讨爷爷的怜爱与喜欢,宛如一个灵动的 小天使。 二、爱在懵懂中滋生 “边城最有价值的 , 是写翠翠作为少女的成长过程 , 写她怎样长大的”。 翠翠随着年龄稍长,情窦初开,言行中透出丝丝线线的、淡淡的慕男感。11 岁那年端 午节的夜晚,看过宽肩膀的傩送老二,便从此心中不忘。 13 岁那年端午节,翠翠与爷爷走 失了,被傩送送回渡口,故意不答应爷爷,心里所说的赌气语“翠翠被大河鲤鱼吃去了” , 恰恰是傩送老二逗她开心的话。她默默地记在心上并模仿上了,为此竟然“沉默了一个晚 上”。她还在老二面前显能逞强。 硬要独自为他摆渡送他过河。 连骂人也是女
22、性的专骂:“你 这个背时砍脑壳的。”这些都是女孩子潜意识中对异性有了好感, 不自觉地亲近异性的慕男 感的表现。 随后,不可名状的隐隐约约的无爱的忧伤便出现了。平日,翠翠已经感到某种新的东 西悄然闯入自己的心头,开始想心事,并有些莫名其妙地脸红了。 “她从这份隐秘里,便常 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 ” 6 她常常坐在岩 石上望一片云,一颗孤星,爷爷问她看什么,她轻轻地说: “在看水鸭子打架。 ”翠翠生长 在一个过分残缺的家庭,没有亲娘,没有亲父,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朋友,惟一有一个爷 爷。但爷爷毕竟是爷爷 , 心中那点要求,那点企盼,那点冲动,无人可以诉说,她
23、经常一个 人坐在溪边,岩石上,望着过渡人,望着飞动的云,莫名其妙地哭起来。显然。那是人性 孤独、凄凉、烦恼,袭上心来,无可排遣,只能靠眼泪来平衡自己娇弱的心灵。久而久之, 翠翠也产生些许微妙的心理变态:想离开祖父逃走。是真的想逃走吗?不是。只是心里与 爷爷怄气。不,心里自己与自己怄气。爷爷并非不知道孙女儿的心事, 爷爷是没有办法 , 也 就只好不闻不问。黄昏来时,人会无缘无故地觉得很忧伤,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 的杂乱的声音, 翠翠觉得心上有一丝儿薄薄的凄凉, 翠翠身上己滋生出一种无爱的惆怅了。 渐渐地,由朦胧到清晰的爱恋心理慢慢出现。全篇写得最生动最充分的,向读者细细 地展示的,乃是翠翠
24、由朦胧到清晰,由潜意识到自觉,由冲淡到浓烈的、渐行渐长、渐长 渐浓的恋爱中女孩子爱情生长的心理过程。爷爷本来很想促成她与老大的婚事,无奈翠翠 不愿意,她心上装着的是岳云般漂亮的傩送二佬。她怕爷爷不明白,开始暗示了:坚决不 要老大送的鱼,摇着火把一阵乱晃。一边又故意问爷爷: “船是不是开青浪滩去?”因为老 二正在青浪滩,她才故意这样说,再清楚不过。翠翠心中已经别有所属,归老二占据了。 日渐清晰的爱情使孩童的她产生了嫉妒心,听路人说王团总用碾房陪嫁,要将女儿嫁给二 老,翠翠唱歌就改了词: “白机关幽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女儿派第一。 ”小小翠翠, 为了爱情,居然以“腹诽”的方式诅咒起自己的情敌
25、来了。后又听说老二不要碾房要渡船, 翠翠既兴奋又害怕,脸盘发火发烧地走到另一边去。然而被爱情搅动的心,终归有点儿不 宁静,翠翠开始有点儿神经兮兮的了。翠翠尤其怕天黑,有次天黑,翠翠喊爷爷,爷爷未 归,翠翠闷闷地哭,发呆,饭也不做:没有爱的支撑,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这说明 翠翠对爱的要求己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特别需要爱的滋润了。第三个端午节后,第四个端 午节尚未到来之际,翠翠大约 14 岁吧,爱情的企求,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当二佬深夜 唱情歌向她求爱时,她虽在睡梦中,心里却有清晰的感应: “梦中的灵魂被一种美妙的歌声 浮起来了。仿佛各处轻轻地飘着,身子飞窜过悬崖半腰去摘虎耳草。 ”虎耳草不是
26、别的,而 是爱情的象征。 睡梦中对情歌能有如此准确的感应 , 说明翠翠的确长大了。 爱情由一般的感 情要求,进入了她的血液,变成了潜意识 , 变成了生理反应和心灵感应。长大了的翠翠 , 爱 情浮出体表,由心理的企求变成了生理的冲动。二佬的歌声不但将睡梦中的翠翠托浮起来 飘飞, 而且使小说的情景和人物都染上了一种仙气 ,将翠翠化成了一个爱的精灵,一个浪漫 的爱情女神。 最后,浪漫而现实的翠翠在爷爷面前,再也不掩饰自己对二佬的感情。甚至还要爷爷 唱那天晚上老二唱过的情歌,借以寄托感情和心声。可是二佬的求爱并未再次降临,翠翠 心中有气,用巧妙的办法向爷爷发出“最后的通牒” 。爷爷要翠翠去扯竹笋,翠翠
27、回来时, 把筐往地上一倒,除十几条小鞭笋,其余就是一大把虎耳草!虎耳草是爱情的象征,翠翠 在向爷爷宣告:翠翠不要竹笋。翠翠需要爱情!这明白无误的爱的宣言,把小说的一切推 向了高潮。尔后便向着悲剧的方向缓缓流动。 人生八九难如意,后来,老大被“泡坏了” ,老二出走未归,再后来,老船工死了,连 白塔也倒掉了。白塔倒掉时的翠翠,已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船家少女,虽然明白了一切, 但明白了又有什么用呢?她只能守在河边等傩送老二。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 天就回来!” 6 这个今天后现代惯用的“不确定性”结尾,反映了当时的真实,爱情是有 逻辑的,一旦丢失,想再召回来只能是无休无止的等待。 爱情对
28、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是那么朦胧,那么美丽。她看着天上的云,听着渡口飘来 乡里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没有人能体会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固此 她无奈,她痛苦,只能在梦里希望爱情的实现最后,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 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 时候。这一切证明了翠翠是一个向往爱情却又不能开口,但愿意矢志不渝地等待。这一份 对爱的无奈和执着,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情无所念的心态,有点凄凉, 却又不失美。这份情让人怜悯不已。 三、翠翠的人性美洗涤着现代人的心灵 翠翠的人性美首先表现在对爷爷孝顺、董事、思想纯真、做家务勤
29、快上,俨然是一个 上天恩赐、无可挑剔的可爱小孙女。而她的人性美更多的却是情爱的自然、美丽。 首先,翠翠的情爱蒙生于自然。张爱玲说: “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到海的 图面,后看见海;先谈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 ”翠 翠是一位乡村少女,她没有知识文化,她对于爱情的蒙发是顺应她生命的天性,她对爱情 的理解是缘于生命的体验。文中写了她的三次端午节:第一次,11 岁,与二老相遇,产生 一种朦胧的情感;第二次, 12岁,只见到大老,二老上青浪滩了,引起她的思念;第三次, 13 岁,与二老在赛龙舟活动中相见,这时的感情已经相当清晰而又坚定了。从年龄上看, 翠翠爱情蒙
30、发的时间很早,但从心理学看, 13 岁是一个少女情感最丰富的年龄 (最自然成 长的少女,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说自己 13 岁就已经长大了 ),这充分显示了翠翠的情 感是真纯的、自然的,没有一丝人工雕琢的迹痕。 其次,翠翠的情爱表达自由。 边城中的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并把这样一种方式称为 “走马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孩看中了一位女孩,可以站在山上,白天,黑夜地给她唱 歌,一直唱到 3 年零 6 个月,当女孩把歌声接起来时,两个人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外, 男女两人相爱不看门第的高下,财产的多少,只看两人是否情投意和,两情相悦,如傩送 就断然拒绝了王团总家女儿的亲事,而选择了清贫的翠翠。在婚恋上
31、他们不受外在条件的 束缚,较少的功利得失,让爱回到爱的本身,让生命在自由奔放的燃烧中迸发出灿烂的火 花。 再次,情爱格调高雅。 边城中的男女之情写的是爱情,而不是流于动物般的情欲。 傩送与翠翠的感情十分含蓄:第一次,俩人在朦胧的黄昏时分相遇,一见钟情。第二次, 傩送上青浪滩,翠翠没有见到他。第三次,俩人在赛龙舟的活动中相遇,相视而笑。接下 来,傩送在有月亮的晚上为翠翠唱歌,而翠翠却沉沉入了梦乡。在梦中她的身体被歌声浮 起,飞到了悬崖的顶端,摘下了大大的虎耳草。天保意外出事,傩送黯然离乡,翠翠在渡 口痴痴地等待傩送的归来。尽管俩人的爱情镂心刻骨,但俩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很短。 而在这短暂的相会中
32、,也主要突出表现出傩送的默默深情,翠翠少女应有的羞涩与矜持。 这种爱情是具有庄严性的,充满着神性的美丽。 这样的美丽让人向往,也很容易让人不自觉地与今天的社会对比。在当今社会由于经 济发展了,出现了一些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象,这些现象让人 心寒,甚至让人觉得人性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和异化。那么如何让人性回归自然,去追求大 家心中所向往的美好?如何在今天的社会里,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完善自己的人性,选 择优美、健康的人生?这些都值得深思。 或许,边城 中的翠翠,对我们会有一定的提示。 参考文献 : 1 沈从文 . 边城. 浙江文艺出版社(第 1版 ).2003. 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 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4 刘西渭咀华集篱下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5 沈从文习作选代序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6 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文学季刊 1936 7 吴胜尧. 从边城谈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1.6, 31(6). 8 蒋亚茹. 心与梦的世界 -浅析边城中的“翠翠” .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22(3). 9 沈从文.从文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