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江永“女书”_第1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江永“女书”_第2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江永“女书”_第3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江永“女书”_第4页
传播学视野下的江永“女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播学视野下的江永“女书” “女书”,又称女字。作为举世罕见的文化现象,它是人类 发展史上唯一的性别文字, 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潇水流域, 是一 种以当地方言为基础,仅在女性中使用传承的特殊符号, 2006 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说信息是物质过 程的思想内容,符号是表达信息的外显形式, 那么媒介就是负载 符号的物质实体。” 1 “女书”作为特殊的文字符号记录着与 妇女有关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女红艺术等日常事务,是特殊 时期特殊群体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桥梁。 一、江永“女书”的传播方式 1. “老传少、母传女” “女书”的传承方式很特别, 往往是母女世代传袭,上辈传 下辈,传

2、女不传男。“女书”有着严格的传播群体,只在妇女中 流传使用,是当地姊妹妯娌之间秘密信息的传播方式。 2 据“女 书”传人胡美月口述回忆:“到了五六岁时,奶奶便教我写字, 她拿着我的手,一笔一笔地写。可以这样说,我的童年,接 触女字比接触汉字还要早。奶奶是我的女字启蒙老师。”“女 书”传人义年华也是在 14 岁时开始向堂叔娘(即婶娘)学习“女 书”,“传授时间绝大多数在隆冬农闲季节, 大家围坐在火塘边, 听读一句,跟念一句,一字字逐次辨认,直至完全掌握为止” 3 。 2. “歌堂式”传播 江永潇浦镇、 上江圩和黄甲岭乡一带姑娘出嫁时要举行一个 盛大的仪式“坐歌堂”, 伴嫁姑娘和女性亲邻到新嫁娘的

3、歌 堂里以歌送嫁, “坐歌堂”活动包括进歌堂、 坐歌堂、哭离乡歌、 接三朝和贺三朝等内容。 4 这样的集体狂欢将持续三天。“坐 歌堂”时使用土话唱“女书”, 歌词全是七字句式。 这种“坐歌 堂”的女歌,有先前已有的,更多的是现场即兴编唱,一些“女 书”高手再对这些即兴创作的女歌进行记录流传。这些“坐歌 堂”从创作、 演唱再到这种特有方式的传播, 不仅凝聚了这些女 性,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创新了“女书”文化。 3. 主动传播 这里阐述的“主动传播”即传受双方主动参与信息的传播 活动。“女书”文化得以传承, 是与女性的一些主动传播活动分 不开的,其中结拜姐妹的习俗为“女书”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女书”

4、流传地及相邻乡镇女性经常结拜姐妹。这些结拜的姐 妹,经常互相交往,用“女书”来传递所有与女性有关的信息, 用“女书”写信、道贺,用“女书”互相劝慰、排忧解烦。结拜 姐妹的习俗为“女书”的创作和流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还有一 些家庭条件较好、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女性,会主动花钱向“女 书”水平较高的妇女学习。 4. 庙会传播 庙会是“以祠庙为依托, 在特定日期举行的祭祀神灵、 交易 货物、娱乐身心的集会” 5 。在庙会上,女性可以大方参与, 包括未婚女子, 她们完全可以抛开往日的矜持与羞涩, 大方参与 庙会的各项活动,对她们而言,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交空间。当地 的庙会同样以“女书”作为媒介进行祭祀活动

5、, 庙会的这种公共 性与公开性便于“女书”向更广阔的地域传播。 当然, 这种庙会 活动伴随着各类商业活动, 如写有“女书”文字的物品的买卖活 动、在纸扇上题写“女书”文字的交易活动等。 庙会上的这些商 业活动推动了“女书”的传承, 促进了“女书”的公开传播与发 展。 二、“女书”的传播功能 1. 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传承 现代传播理论的先驱 H.D. 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 功能中提出的传播活动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与美国学者 C.R. 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1959 年发表)中提出的社 会化功能都说明,“女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传播知识、价 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女书

6、”作为妇女文化表现的重要媒介, 首先承载的是知识 的传承。“女书”龙阳卢八女传记中的“年纪到了四五岁, 访问地方富家门。她父时时常挂念,为女觅人结婚姻。 男女 双方皆年幼, 便由父母包婚姻”, 记载的是民国初年卢八女四五 岁时,即由父母包办,与邻村王修苟的儿子订了摇篮婚,反映了 当时江永地区妇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她们没有任何自由, 婚 姻完全由父母包办,更没有学习的机会。她们足不出户,与外界 相对隔离。但是这些女性文盲,透过“女书”这扇窗,来了解世 界、认识外界。通过对“女书”的学习,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并 能在当时狭小的社会空间展示她们的智慧与才能, 适应当时的社 会环境。如“女书”二十四

7、节气歌把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用 诗歌的形式让女性获得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女性更好地生活。 “女书”还记载了一些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作品, 对一些重 要的社会遗产在当时当地的女性社会中代代相传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如永历纪事 记载了明末永历皇帝在清代统治全国前夕, 败至永明,造成当地百姓遭殃的事实; 光绪纪事记录了原永 明县一些妇女相互交往及因此产生的事件和处理情况。 2. 传统思想的教化 “女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所蕴 含的传统的道德准则及主流意识形态对“女书”使用者和接触 者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当时特殊的环境通过这种特殊的文 字“女书”, 在特殊的群体女性之间进行传播, 对启迪

8、 民智、促进社会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女性在接触这些涉及方方 面面的知识、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女书”媒介之后,在接受所 传播的内容或信息的同时,学到了新知识,受到了道德、社会规 范等方面的教育, 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 作用。如三朝书 ?取道提言诗一道,书本传文到贵家中的内 容“三朝便文几般说,姊在他乡要肃然。绣房安心请恬静,不日 时时记在心。拨开愁眉他乡住,人性放长待双亲。不给哭愁入心 气,取笑侬家无礼人”,就讲述了女性在礼节方面的一些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给女性以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教化, 使女性认识到 “礼”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讲究“礼”节。 训女词 :“曰 女虽然年纪

9、小,各样事情要思量。女儿如今年纪细,手上功 夫不可荒。”这段文字告诉女性凡事要多思考,要明义理,生活 中不要怕辛劳,勤劳持家才是本分。祝英台孟姜女卖 花女以及唐诗等, 这些“女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具有自立自 强精神、闪现理想光芒的女性形象。“十指连心心连肉,女在娘 家二十秋。过门出嫁到婆家,敬老爱幼记心头”,“婆家门前一 条沟,连着娘家水长流。出门不忘娘教女,点点滴滴怀里兜”, 就是教旧社会的女性如何社会化处理邻里关系、 婆媳关系、 夫妻 关系等。 3. 凝聚作用 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传递或接收信息的过程, 人类的传播行 为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的、可以运用符号来准确表达意义的活 动。“女书”对于江

10、永地区的妇女来说就是“ ?望”外部环境, 凝聚彼此的工具。旧社会的湖南省江永县,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主要任务只是持家和做女红。 她们婚前很 少和男性交往,只能在闺房里做女红,被称为“楼上女”。据道 光永明县志 记载: “女以纺织为业。 ”光绪道州志 记载: “妇女虽贫, 不习农工。 ”所以当地男人在平时的农业生产中占 据着重要地位, 与外界的交往也相对较多。 而这些有着同样心理 趋同和共同“意义空间”的“楼上女”, 通过“女书”, 形成了 一个与男性社会相对隔绝的“女儿国”, 把这些原本松散的乡村 妇女凝聚在一起,写唱“女书”。 4.提供娱乐 传播活动在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

11、史中, 一直同文化娱乐有着 密切的关系。 在语言的起源问题上就有“唱歌说”。 传播是一个 恒动的过程,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同时也改 善了精神生活, 娱乐了身心。 施拉姆认为传播的全部内容几乎都 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快的功能。 他说, 所有的工具行为都掺 杂着某种娱乐。美国学者 C.R. 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中指出, 大众传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 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的游戏 性的内容等。“女书”在封建社会旧制度下,为“男女授受不 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社会控制限定下的妇女提供了娱乐 的方式和渠道。她们运用“女书”进行

12、交际和娱乐,自我欣赏、 自我享受。通过“女书”,使她们相互之间加深了理解,产生了 共鸣,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情感。“女书”的这种精神娱乐,使她 们从清苦、压抑甚至绝望的心境中走出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 追求生活。 三、新形势下“女书”传播的变化 1. 作为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 邵培仁先生指出:“语言是桥也是墙。” 6 正是因为“女 书”传播于特殊群体之间, 成为当时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 是因 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它符合传播环境存在着的边界和稳定性 规律。但是在当今社会,也是因为它的独特性,使其成为有效传 播的一面墙。杨焕谊老人曾经说过: “当我学习女书的时候, 主要是为了与姐妹们交换内心的感受和

13、通信, 我们用它写下了自 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老人叹了一口气说:“但是现在,已 经没有学习它的必要了。” 7 现在的“女书”,已经失去了以 往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社会文化遗产进行传播。 作为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不仅在文字学、语言学、历 史学、考古学、民族文化史、妇女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多种 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而且“女书”本身的功能、 文 学性和艺术性也蕴含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它从一 个独特的角度展示了一种极为纯粹的女性文化, 这在中国历史和 世界历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故此, 2002 年,江永“女书”被 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8 。 2

14、. 全方位、多媒体的立体传播模式 江永“女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的传播形式较旧社会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全方位、多媒体的立体传播模式。以前的 传播方式有的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传播除了报纸、期刊、电视以 外,更多地运用了网络媒体。截至 2013年 4月 23日,用百度对 “女书”进行网页搜索, 找到相关结果达 107 万条,视频搜索达 638 条。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及运用图像、声 音、文字等多媒体的传播优势,它是开放的、多向互动的。除了 这些媒介对“女书”文化进行传播外,还有国际“女书”研讨 会、中国“女书”习俗文化展等都会对“女书”文化进行传播, 现在的传播模式实现了全方位

15、、立体式的传播。 3. 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在 1943 年发表的人类 动机的理论 一书中指出: “当人的某一级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 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 努力的内在动力。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旅游已经成为人 们寻求精神上愉悦感受的一种生活方式。 自“女书”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之后, 就成为湖南永州旅游资源的一个品牌, 且当地政 府围绕这个品牌进行不断开发利用, 挖掘它的文化价值, 提升它 的经济价值。湖南江永县自 2002 年以来,多次举办了国际“女 书”研讨会,并兴建了“女书”园,注册了“女书”商标,逐步 开发了系列“女书”工艺品,启动了“女书”文化旅游。“女 书”文化品牌在开发中得到了保护, 并由此走出深闺, 声名远播。 2006年 7月,江永县入选“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