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汇总答案_第1页
2018中考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汇总答案_第2页
2018中考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汇总答案_第3页
2018中考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汇总答案_第4页
2018中考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汇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答案】(1). B (2).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的行为,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解析】考查对表达符号和句子语病的辨析。“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与“实在运不走的” 是两个方面,故而用分号隔开。此句成分残缺,在“连抢带砸”后加上“的行为”,另外 “毁灭性的破”应改为“毁灭性的破坏”。 【答案】D 【解析】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是楷书,具有行书的特点,排除AC两项,碑文内 容“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由近及远,排除B项,故选 D。 【答案】14. C 15图一说明国博接待的观众总量逐年增加,国博已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平 台。图二显示国博接待的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

2、,说明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成功发挥 教育功能。 16. (1).形式多样的展览(2).丰富的活动体验 (3).馆校合作 【解析】 14. 考杏对词诒的理眸 氓示”揉岀来让人看.比如说展柜展架等等展出牆展览岀来佣明器 讲明白(迫理或节件h幡释丁首说明;解释”故宫在以往展览的基础上改或思!T应是展示和闸释 了一种斯的方式“眩里EiAW対上一句的总皓句,根按-斛技馆农利用展品进行展览敬育的同时还设 責了科普活动宰和实船聲可知这坐活动是科普活动.再对匝选项选择这些丰常的科普实践了勒“ 15. 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 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表对其内容

3、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 要纵向比较。图一的数据说明国博接待的观众总量逐年增加,国博已成为公共教育的重要 平台。图二数据显示国博接待的未成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说明国博重视与学校合作,让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方位的认知。 16. 抓住各则材料的中的关键句子,材料一“通过图录制作、书籍编写、学术研讨、数字影 像辅助导览等方式”概括为“展览形式多样”,材料二“根据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群体 开发了 阳光少年社会大课堂文化博览三大系列课程,形成了以藏品为基础,以体验 为重要方式的公共教育新模式”概括为“丰富的活动体验”,材料三“科技馆正式启动 馆校结合基地校 项目”概括为 馆校合作”

4、。 上海 6. ( 2分)东坡 7.( 2 分)C 8. (2 分)B 11. ( 4分)很 (非常)(2 分) 换(更换)(2 分) 12. ( 4 分)A (4 分)B( 1 分)C( 1 分) 13. (4分)一笑不复言( 1 分) 傅文忠对我的尊重和体恤(3分) 山东烟台 6.yu n 魅(2分) 无论(不管、不论) (表条件关系、语句通顺脚可)( 1分) 霍金开启(了)(大) 门( 1分) 7.杨家(杨先生、杨宅) 杨绛(2分) 2分。大意对 2分) 参考答案:被当做佣人,做了许多额外的家务,还被辱骂。(评分: 即可) 三、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 B (3 分

5、) 9. B (3 分) 10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分) 11.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虞君 )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 12 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贤能(评分:2分。大意对即可) 青岛: (一)基础知识(7分) 1 . B 2.D 3.C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 11 分) 4D 5根据提示默写。( 8 分) 温故而知新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角声满天秋色里 便引诗情到碧霄 会挽雕弓如满月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断肠人在天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三)语言运用( 8 分) 6. ( 1 (2)(3)(4) 7 熬粥还要持续 读书如熬粥 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 二、阅读( 44 分) (一)

6、名著阅读( 4 分) 8 A 9C (二)文言文阅读( 12 分) 10 A 11 D 12C 14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 (2) 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 山东淄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境中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这类题目多考查多音字、形声字、 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及同音字、形近字字形的辨识。解答的前提是要识记教材中 “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字词,同时要注意识记常见的多音字、同意字、形近字、 易错字的读音、字形。解答此题适合采用排除法做题。A项,其中“犊”

7、与“牍”既是 同音字,又是形近字,但二者的意思完全不同,“犊”是“木柜、木匣”之意,而 “牍”是“古时写字用的木片”,“长篇累犊”的意思是指“文章冗长”,所以根据 语境,这里应用“牍”,故 A项错误。B项,根据语境,“无遐”的意思应该是“没有 空闲的时间去做某事”,但“遐”字的意思应是“远”,用在此不妥,此处应是表达 “空闲时间”的“暇”字才准确,所以 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鳞次栉比”的 “栉”应读“ zh 1”,此为难读易错字,所以项错误。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结合语境辨析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种题型,前提是对成语的理解,只 有事先理解了它,才能知其义,明其用。另外,还要结合句

8、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同时还 要关注是否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妥、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 不合语境,等等。本题, A项,“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谓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 美之至”,最初是用来形容表演的,后来也用来形容自然景色、人造物等。可以用来形容 某人的某一行为,说是某某演员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但不能用于形容某人本身,用在这里 形容雷海为以快递小哥的身份夺冠,不太妥帖,适合此语境的成语应该是“肃然起敬”或 “惊叹不已”,故 A错。B项,“任重道远”的意思是“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 艰苦奋斗”用来形容中国书法的发展前景,恰当。C项“未雨绸缪”的意思是“比喻事先 做

9、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符合语境。D项中“振聋发聩”的意思是“比喻用语 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用来形容习近平熟记的诗句作用,恰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标 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要熟记于胸,如引号的作用一般有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 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省略号的作用一般有表示列举的省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重复的词句的省略;表示思维的跳跃性;表示语意未尽 (话没有说完)等。B项中“传信”“发威”都是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所以用引号,而 “组网”

10、没有特殊含义,不能加引号;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后面不用再加逗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识能力。常考的病句形式主要有搭配不当,前后矛盾,否定 多余,缺少成分,句式杂糅,表意不明、语义重复等情况。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 “让”,使句子缺乏主语,故去掉“让”;B项,缺少成分,“让该片屡屡刷新纪录电 影的市场纪录”缺少主语,应添加“观众持续的观影热情”;C项正确;D项,成分多 余,去掉“上下”。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A项中“卖油翁就是一则耐人 寻味的寓言故事”表述不准确,卖油翁是一则生动的故事,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耐 人寻味的道理,但它不是寓言。

11、【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表达的辨析能力。“表达得体”,是指根据不同的语境、对象、 场合,选择恰当的词语,依其谦敬、语体、感情色彩等,恰当地表情达意。语言得体,一 般涉及“谦敬功能词”,“谦称、敬称”,“有谦敬色彩的固定词语”、“语体色彩”等, 以及避免歧义等。 A 项,“恭候”一词是是敬辞,表示恭敬地等候。一般用于自己对他人 说的话。 这里用来形容老师“等候”学生,不得体。 B 项,“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称呼自己的父亲一般用谦称,即“家君”“家父”。 D 项,“不吝赐教”的意思是“是不 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是敬称,这里老师应该用谦辞比较 合理

12、,所以此项也不得体。只有 C 项中的敬辞“惠顾”用得符合语境,得体,所以正确。 【答案】于是衣以败絮 / 使牧豕 /归则自掇陶器 / 与诸仆啖饭粥 【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一般是在梳理句意的基础上,按句 子的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给他穿上破衣服,叫他去放猪。 回家就让他自己拿个碗,和那些仆人们一起去吃饭”所以,这句话有四层意思,根据 要求断三处,按照意思“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断开即可 【答案】好坏逃跑,逃学 对感到苦 禀报 告诉 对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 极调动课内

13、积累,首先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 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如第题中的“臧否”,可联系出师表一文中“陟罚 臧否”中的“臧否”,不难判断出是“好坏”的意思。第题中“亡”可借助陈涉 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可判断为“逃跑”,再结合语境,理解为“逃学”; 第题中“苦”,可联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苦其心志”中的“苦”, 但此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作“对感到苦”;第 题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只 好哀求邻居老妇人去和母亲说,“白”译作“禀报”“ 告诉”“ 对说”都可以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比较辨析。A项中“或以其飘枭可爱”中 的“以”

14、是连词“因为”,“ 今以蒋氏观之”的“以”是介词“凭,依照”;B项中 “福不堪其苦” 中的“其”是指示代词“这个”,“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中的“其” 是代词“余人的”;C项中的“便更若衣”的“若”是代词“你”,“曾不若孀妻弱 子”中的“若”是动词“如”;D项中“不然,早复去”与“父利其然也”的“然”都 是代词“这样”的意思。所以应该选择 D项。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辨析正误。D项中 “细柳对继子长福很残忍,不答应长福读书的祈求,还对他鞭挞斥责”的理解是片面 的,细柳管教

15、长福,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最终让继子长福读书成才立业。所 以D项的理解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解答此题,不仅要对选文的主旨和内容 有所把握,还要对选择项的四句话有所理解。本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聪慧美丽又教子 有方的母亲形象。细柳之家,靠着细柳的勤俭持家,也算是殷实之家,养一个长福未 尝不可,但是溺爱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细柳深知没有丈夫后教育儿子的责任,她为 长福做长远打算,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不顾及相邻对她的误解,咬牙让长福在尝尽 生活的艰辛后,自主自愿地来读书,可谓用心良苦,这样的爱子之路,才是真爱,所 以,从长福的经历来看,我们得到的

16、启示应该跟教育子女有关。而选项BCD是讲求学之 路、远大报复的,与问题不相符。故答案选 A。 【参考译文】 细柳姑娘,是中原一个读书人的女儿。因为她的细腰柔软可爱,有人便半开玩笑地称 呼她“细柳”。细柳从小很聪明,善解文字,喜欢读相观的书籍。但她平素沉默寡言, 从不评论别人好坏;只是有来求婚的,她必定要亲自暗中相看。看了很多求婚的人, 都没相中,而她的年龄已经十九岁了。父母生气地对她说:“若天下始终找不到中意 的男人,你还想梳着丫髻当一辈子老闺女吗?”细柳说:“我本想以人力胜天;可看 了这么久没见有合适的男人,这也是我命该如此。从今往后,完全听凭父母作主。” 当时有个姓高的书生,是个出身于官宦

17、世家的知名人士,听说了细柳的好名声,就和 她订了亲。结婚以后,夫妇二人感情很好。高生的前妻死时留下一个儿子,小名叫长 福,如今已经五岁,细柳抚养他很周到。 长福到了十岁那年,才开始学习作文。父亲死了以后,他娇惯懒惰得不肯读书,经常 逃学出去跟着放牧的孩子玩耍。细柳责骂他不改,仍然愚顽如故。细柳对他无可奈何, 就喊他过来告诉他说:“既然你不愿意读书,何必再勉强你呢?只是穷人家没有闲饭 养活闲人,可换下你的衣裳来,去和僮仆们一块干活。不然的话,就用鞭子抽你,不 要后悔!”于是给他穿上破衣服,叫他去放猪。回家就让他自己拿个碗,和那些仆人 们一起去吃饭。过了几天,长福吃不了这个苦,哭着跪到堂下,表示愿

18、意再去读书。 细柳回过脸去朝着墙,置之不理。长福不得已,只好拿着鞭子哭着出了门。秋天最后 的几天将要过去,长福还光着个膀子没有衣服,打着赤脚没有鞋穿,冷雨淋湿了,他 缩着头顶活像个要饭的乞丐。村里人见了都可怜他,那些续娶后妻的人,都以细柳娘 子为戒,很多人都对她的做法不满,议论纷纷。细柳对此也渐渐听说了,但却漠然置 之,不往心里去。长福实在受不了这个罪,便丢下猪逃走了。细柳也不去追问。过了 几个月,长福没处讨饭了,才面容憔悴地回了家;但又不敢急着进门,只好哀求邻居 老妇人去和母亲说。细柳说:“他若能受得了一百棍子打,可以来见我;不然的话, 他还是早一点离去。”长福听了这话,骤然进门,痛哭流涕表

19、示愿受棍打。细柳问道: “你今天知道悔改了?”长福说:“我悔改了。”细柳说:“既然知道悔改,就不必 打了,可以老老实实地去放猪,要再犯了决不饶你!”长福大哭着说:“我愿意挨一 百棍子打,请母亲再叫我去读书吧。”细柳不听。邻居老妇人在一边劝解,最后才答 应了长福读书的请求。给他洗了头换上衣服,让他和弟弟一同学习。长福自此发奋勤 学,与以前大不相同,三年就考中了秀才。 黄冈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9. C 10. A 11. D 12. A 13. D 14. C 15. B 16. (1)【示例】 “亲爱的同学们 : 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

20、 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 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 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 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 国家的栋梁之才。 (2)【示例】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 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世一英名、万世传颂“ 撼 山易,撼岳家难。 ” ( “精忠报国 ” 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样、苏武、秋瑾、林 觉民等,还应该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

21、四光等人。 21.(1) 同“披”,穿;(2) 破;(3) 停留,住宿 (4) 咨询或询问 22. D(2分A“炸然”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信然”的“然”是代 词,这样。 B. “而不知” 的“而” 表转折 : “登轼而望之 ” 的“而” 表顺承。 C“莫之知”宾语前置,“之”代词,代张嘉贞;“行道之人”结构助词, 的。D两个“异”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23. 循宪方复命 / 使务有不决者 / 意颇病之。 24. (1)因为 (我)内心有足够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关键词“中”“不若”译对 1分,大意准确 1分。共 2分) (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

22、,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 职让给张嘉贞。 (关键词“具”“对” 译对 1分,大意准确 1分。共 2分) 25. (1) “ 略无慕艳意 ” 或根本不羡慕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时大意正确即可,1分) (2) 才能超群。 ( 扣住“才能 ”来概括,大意相近即可, 1 分) 26. C (“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 。) 27. 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 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诗 句的理解 1 分,答到“心系祖国、立志杀敌、报效祖国”给 1

23、 分,大意正确即可。 共 2 分 ) 28. 甲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 - 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 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 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 :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 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 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2018 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答案】 D 【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

24、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古老”指“经 历了久远年代的”,“原始”指“最古老的”,“原始”用在这里比较贴切,排除AC ; “界定”指“划定界限”,“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这里应该用“界定”。 故选 B 。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 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 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 项有误,应该把“坚持始终”改为“始 终坚持”。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

25、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 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 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 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B 项的标点使用不正确,应该把“客观实际”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答案】5. B 6. D 7. D 【解析】 5.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

26、对 应比较。B项的表述不准确,从第一段中“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可知,经 典并不一定能够体现知识精英的思想痕迹”。 6.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 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D项有误,从“思 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可知,“经典化”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人心的淘汰和遗忘。 7-吐題考杏学it对空点内容的四解:逸琐梃息的诰言与氐文诰何内容在A述上有一定区旺而解总 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社一些干扰坝解答时耍认真核対,钱出符合題干的选项.I)理有於从r也 摊上那些花叩的畅桶读物能不能咸为经典?拆么多掘人眼琛

27、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乳 面走.呼MMiW .対什么就御难囲上经典化的好运气可跟孑出性務并不认先酗销我物能够被“霆 构.因为廷掏是有祭件的 【答案】8. C 9. C 10. B 11.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解析】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年代:陈寿 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 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 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关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挥 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 合。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 合了,那么他们就一起去了夏口。后面,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看他有兵了赚 不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市,那个时候就封拜关羽的官阶, 让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