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题库及答案_第1页
中医基础题库及答案_第2页
中医基础题库及答案_第3页
中医基础题库及答案_第4页
中医基础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中医基础题库及答案 、选择题 1 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A) A.水地说B.五材说 C.元气说D.五方说 2 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此因:(A ) A. 恐则气下B .悲则气消C .惊则气乱D 喜则气缓 3 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C) 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4 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 )

2、A.朱丹溪B.吴鞠通C.吴又可 D刘完素 5 与语言、声 呼吸的强弱有尖的是 A 营气 B.卫气 C 宗气 D 元气 16在五行生克尖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 6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D A.汗 C 粪D.呕吐物 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C c 阴中之至 D.阳中之阴 I r 1 r 8“肝火犯 肺” 是属于:(D) 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9与情志抑郁最为尖联的 是 :(C) A.心神不足 B.髓海空虚 C.肝失疏泄 1 o 肾在液 为: (B) D.肝升太过 A.涎 B垂 C尿 D泪 11 “泻南补 丄去适用(C) A.肾阴虚而肝阳亢B肾阴虚而相火动

3、C.肾阴虚而心火旺D.心阴虚而心阳亢 12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D ) A.皮肤 B孑L窍 C.肌肉 D咲节 13 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 是: D.后半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夜 15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的治法适用于:(C )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A.木克土B.火生土c.金生水D.水克 r 17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D A心B.肝C.脾D.肾 18 “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 是:(C ) A.冲、任、带 C.冲、任、督 g少阳经在头部经过的部位 ly 口 B.任、督、带 D.督、冲 帀 (

4、B) A. 头后部B.侧头部 C.头顶部 D.前额部 20 脾之华在:(B ) A毛B.唇 C.发 D.面 21 “血之 府 ”是扌旨:(c) A.心B.肝 C.脉 D.冲脉 22 与呼吸另系最密切的两脏 是 (D) D.肺与 A肺与心B肺与肝 C.脾与肺 肾 23 被称为 U 水谷之海”的是: (C) A脾B.小肠 D.大肠 24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 曰 疋. (D) A.饮食 B 六淫 C七情 D.瘀血 25“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B) A. 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D.治标 26 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矢系最为密切:(D ) A肾B.肝C.肺D.脾 2

5、7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D) A.贲门B阑门C.魄门D幽门 28 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矢”是:(A) A.肾B.脾C.肺D膀胱 29 “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C ) 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D.虚实夹杂 30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B ) A.反治 B.正治C.治标D.标本兼顾 下列除哪 D) 31. 项外,均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主要鉴别依据;( 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B.渴与不渴 C.流涕的清与浊D.头痛身疼与否 32. 患者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 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为:(c )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

6、载 C.滋阴解表 D.助阳解表 33. 发热,口渴,胸痛,咯痰黄稠不爽,舌红,苔黄,脉滑数。风温证 属:(B)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A. 邪犯肺卫B.邪热壅肺 C.热郁阳明D.热入心营 34患者咳嗽剧烈,气粗、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色黄,常伴鼻塞流 黄涕,口渴,头痛,发热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其证属:(C) A. 痰湿犯肺B.痰热郁肺 C风热犯肺D.风寒袭肺 35患者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阵,咯痰色黄粘 稠,心烦,汗出,面赤,口渴喜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o此 饮,不恶寒,的护治原则为: 哮证 (B ) A温肺散寒,化痰平喘B.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C.开郁降

7、气平喘D.补肾纳气平喘 36. 实喘的主要病变脏腑是:(D ) A.肾B.心 37. 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 塞,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其喘证证属:(D) A.痰浊阻肺B.肺气郁痹C.表寒里热D.风寒袭肺 A.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已B.病久体虚肿甚,日久不 虚消 38. 水肿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攻下逐水药最适宜?( C ) 39. 患者胸闷如窒而痛,痛引肩背,气短喘 息,形体较胖,肢体困重,痰多,苔浊腻,脉滑。此胸痹证属:(C)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40. 眩晕,失眠,健忘,心悸,面唇紫暗,耳鸣耳聋,舌有瘀点,脉弦 涩。此眩晕证属:(D )

8、 A 痰浊中阻B.肝阳上亢C 肾精不足 D.瘀血阻络 41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 寒, 白腻,脉弦滑。证属:(C) 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 壬扛 B痰热腑 A.元神败脱,神明散乱 C.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D.肝阳暴 风痰上扰 风火上扰 42患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静而多喜少动,当诊 (C) A.痴呆B.狂证 4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狂证的特 征: A. 表情淡漠B.精神亢奋 44.痫证小发作时不发生:(D A. 动作中断B.持物落地 C.癫证D 郁证 (A) C狂燥不 安D动而多怒 C.头向前d突然仆地 (B) B. 口干思饮,大便秘结 45下列不是脾胃虚寒型胃痛主

9、症的是: A.胃痛隐隐,绵绵不休 C空腹痛甚,得食则缓D神疲纳呆,四肢倦怠 46呕吐吞酸、暧气频作,胸胁胀 满,脉弦。证属:(D ) C.饮食停滞D.肝气犯 A.肝郁化火B.胃阴不足胃 4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饮食停滞型腹痛的主症:(D ) A.月完腹胀满B.疼痛拒按 c暧腐吞酸D舌红少苔,脉细数 48. 导致泄泻的矢键病机是:(D) A. 脾胃虚弱 B.食滞胃肠C.脾肾阳虚D脾虚湿盛 49.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寒湿痢的主 症:( B) A腹痛拘急,里急后重 B时发时止,迁延不愈 C.痢下赤白脓血,白多赤少D.月完腹胀满,头身困重 50. 下列不为郁证特征的是:(B ) A. 精神抑郁B.潮热盗

10、汗C.胁肋胀痛D.易怒善哭 51. 阴阳是:(D ) A古代的两点论 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D对自然界相互矢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52.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 ) A.寒与热B.水与火 C.上与下D.动与静 53.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 A. 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B.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 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D. 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54.中医学“证”的概念是:参考答案:(D ) A. 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 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 疾病发

11、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55.有机整体的中心是:参考答案:(D ) A.脑B.肝C.心D.五脏 56.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尖系: (D) A.阴阳相互转化 C.阴阳相互消长 57. 属于阴证的是:(A ) A.虚证B.表证 B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对立制约 C.热证D.实证 5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参考答案:(B ) A.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B. 动极镇之以静 C. 阴在内,阳之守也 D. 阳胜则阴病 59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参考答案:(C ) C.实寒证 60 阳偏衰所致证候是:(D ) A.实热证 C.实寒证 61. “木”的 特性是:(A) A.曲

12、直B.炎上 62.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 C.藏精气 63.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精气 C.满而不能实 64. 象的基本涵义是:(B ) A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D.虚寒证 B.虚热证 D.虚寒证 C.稼稿D.润下 C ) B.实而不能满 D.泻而不藏 D ) B.贮藏精气 D.以上均非 B.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C. 脏腑的生理功能 D. 脏腑的病理表现 65.五脏阴阳的根本是: ( A.心阴与心阳 B.脾阴与脾 阳 D.肾阴与肾 mt C.肝阴与肝阳 66心为“君主之官 的理论基础是:(B ) A.心、丰血脉 B 心主神明 C.心在五行属

13、火 D.心开窍于舌 67 “五脏六腑之大 主” 扌旨的是:( A) A.心 B肺 C.肝 D.脾 68 三焦的生理功能 是: (A) A.通行兀r B.传化水谷 C.化生精气 D.调畅气机 69肾在体为:(C ) A筋 B 肉 c 骨 D脉 70.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矣系:参考答案:(C ) A.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 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C.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D. 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71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D)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 72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C防御作 73.骂生长发育有尖的是:

14、D.固摄作用 (A ) B.温煦作用 A推动作用 C防御作 D.固摄作用 用 74与血液行于脉内而不溢出脉外有尖的是:(D A.推动作 用 C防御作 B温煦作 用 D固摄作用 用 75.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D A. 寒与热C.动与 D.邪与 B. 上与下静正 76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 误的 A.木为水之 子 C.火为土之 母 77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B.水为火之所不 胜 D.金为木之所 胜 A.肺主气,司呼 吸 C肺主通调 水 B肺主升 j青 b肺主治节 78.首创葱管导尿的医家是:(A ) A .孙思 邈 C华 B.张仲景 D.李时 佗珍 79

15、以根、茎、种子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 泡:X.10-15分钟 B.20-30 分钟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C.30-45 分钟 D.60分钟 80催吐药宜何时服用(D ) A.睡前B.饭后 81 肿的基本病理是(D ) A.毒邪滞留 C.痰湿内蕴 82.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C ) A.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C.午后 B.血瘀痰阻 D.筋络阻塞 D.清晨 气滞血瘀 B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 饮 C.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D.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83具有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处不至特征的致病因 素为 (A) D.风邪 84餐麺的中医护理掘

16、血D ) C厉气 A. 久煎解表方药,以利其有效成分的 吸收 B. 汗出热退的患者应继续服用发汗药,以利祛邪 外出 C. 对于高热头痛无汗者,应用酒精擦浴等方法以 降温 D. 服用汤药后,应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85. 金匮要略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 是指 86. 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在水液代谢中具有(D ) A.助心转输气血津液B.宣发卫气,调节汗液排泄C.宣发布散津液D.通调 水道,肃降水液 87. 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A.吸入之清气与脏腑之精气B.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气 C. 水谷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 D.先天之精气与吸入之清气 88.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哪

17、两者矢系(C) A气与津液 B.气与血C.津液与血D.血与汗 89. 下列何症,少见于气滞证(A ) A.晕B.痛C.胀 D.闷 90. 中医临床病症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D ) A.阴精与阳气的盛衰变化B.气机升降的失调与变化 C.气血的盛衰变化D.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91.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是(B) A.益火补土 B.补北泻南C.金水相生D.培土生金 92. 属五行之“火”的音是(D ) A.羽音B.商音C.角音 D.徵音 93.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重要的是(A) A.调畅气机B.促进脾胃运化C.调畅情志D.促进血液运行 94在服用补益药期间偶遇外感,为防“闭门留寇”,

18、最好(C) A.减轻药量B.减少服药次数C停服D.增加服药次数 95.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D) A.调整阴阳B.因地制宜 C.扶正祛邪D.治病求本 96.属于中医治则的是 (C) A.发汗B.催吐 97中医养生的三个层次包 括: C.扶正D.调和 B) B养身 养性、养心 A养身、养病、养心D养身、养性、养神 98三国演义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延伸至临床的情志护理是属于( C) A、诱导疗法B、释疑解惑 C、暗示疗法D、发泄解郁99.在中 医观察舌象的目的中哪项不对:(D) A.判断正气盛衰B.辨别病位深浅 C.区别病邪性质D. 了解病位深浅 100.春季人体肝气、脾气相对不足,易精神倦怠

19、,嗜睡,应适当控制睡眠 时间,起居方面应遵循:(C)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夜卧早起D.夜卧晚 起 二:填空题 1. 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危症) 2. 诊断直肠癌最简便易行的方 法是 (直肠指诊) 3. 时行感冒与感冒 风热证的区别点,矢键在于(有无流行性) 4. 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 主,还应注意治 (肝、脾、肾) 5. 喘证的病变部位在(肺、肾) 6. 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于 (有无尿痛) 7. 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理气和胃止 痛) 8. 中医的四种诊法 (望、闻、问、 切) 9. 肝在志为_(怒) 10. 煎中药时,一般第一煎加水量应淹过药面 (_3-4CM

20、) 简答题: 三、简答题 1 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答:(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所化,为精 汁。胆贮藏精汁,本身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与六腑有别, 故属奇恒之腑。 2)胆也为中空性器官,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 2.请写出奇经八脉的作用。 答:(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 来,达到统摄有矢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3 简述中药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则。 答:中药中毒的一般解救原则如下: (1) 立即停止接触及服用有毒药物。 (2) 尽快清除毒物。可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 解毒。 (4)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记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 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7) 做好一般护理。 4.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