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碎沱江》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月碎沱江》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月碎沱江》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月碎沱江》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月碎沱江 夏磊 一场暮春时节的雨,偏偏在我们将离开凤凰的时候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使得本来就 浮在心里的一丝怅惘更加地挥之不去。 雨是在清晨的时候下的,滴答滴答的雨声早已把我唤醒,我没有随即起来看雨中的小 城,却努力地一点一点拼接昨夜的残梦,寻找凤凰留给我的和我在凤凰感受到的一些别样的 东西。可是,我的梦里没有出现沈从文先生清瘦的身影,也没有浮现湘西如画的风景,以及 翠翠姑娘俊朗的笑靥,却依稀闪烁着昨夜沱江里满江的河灯和轻波里散碎的月影。 是的,也许我真的还没有走近湘西, 也许我从一开始就错带了那点伤感的情绪, 也许 沈从文的笔端流淌出来的从来就只有爱, 我不甘心就这么没有

2、感觉地匆匆来去。 那么,我是 该带着预定的情怀去寻找那远去的爱,还是该带着爱去走进沈先生博大的情怀呢? 初到凤凰的时候,作协主席就给我布置了写篇散文的作业,他说这里一定有能够打动 你的地方。坦率地说,我的确有些感慨,有些领悟,有些追思,甚至还有些叹息,然而当所 有这些感觉纷乱地交织在一起时,我好几次拿起了笔又无奈地搁下。该从何处落笔呢?我知 道,没有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孕育不出沈从文这位一代文豪;而没有沈从文,湘西怕也只 能长久地悄无声息地美丽着。还有,翠翠在哪里?我能寻访到她吗?我能把笔尖轻轻地落在她 的渡口去探问远方的行人有没有回来吗?世界上有的地方会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声名远播, 可这个地

3、方却因为一个并不曲折且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及一位故事中的纯朴的女孩而让无 数人踏歌寻翠,唏嘘不已。 夜幕里的沱江是安静的,却也在不息地流淌着。 倒影在水中的半轮明月, 正被水面的 波纹分成许多碎块,闪烁着,荡漾着,缓缓地移动着。在另一条叫酉水的河里,月亮该也一 样像一群金色的精灵吧,那水边叫茶峒的街市不知会不会还和昔日一样宁静。 茶峒,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我试着向凤凰的人打听,他们告诉我,茶峒离这 里不近,是个小镇,比凤凰小许多,也破旧许多。我没有接着问下去,没有问他们知不知道 翠翠,我相信他们会肯定地回答我。 但我想问的是一个真实的人, 就像打听老家的一个故人。 听说在茶峒的一个小岛上有

4、一座翠翠的雕像,是一副沉思的模样, 后面还有那只大黄狗。 我 无法想象雕像的动作和表情,其实也不愿去设想。忽然似乎明白了,翠翠应该是没有固定形 象的,她就应该像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一样,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美丽留在不同人的想象里, 时间越久远,就越朦胧。 我可以承受沈先生的离去,我可以在凤凰的老街上,或在我的书桌前深切地缅怀他。 但是,我不愿接受翠翠的不存在,我相信她曾经就生活在这一带,我知道因为她的存在,这 里后来就有了许多叫翠翠的女子,凤凰就出现了许多叫翠翠的店铺客栈。在街边上,我随手 翻开一本书,书中有两句诗一下撞进了我的眼帘。“渡口一条乌蓬船, 仿佛梦境泪湿衫。” 茶峒,你真的就在这沱江的

5、上游 ?翠翠,你真的只能留在人们的梦境里吗? 然而有些东西是仍然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并且可能永远不会变, 那就是沈先生笔下 的湘西纯朴的民风。在凤凰虹桥桥头的街市上,有一些年老的妇女在卖着银饰。她们并不太 说话,她们更多的是默默摆弄自己的货物,她们爱这些东西,她们是想客人们也像她们自己 一样爱上这些东西。 他们并不悠闲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仔细把玩自己的东西, 他们不会对外 乡人显出特别的殷勤,也不会流露出冷漠。他们的言语不多似乎是告诉你,你就是一个寻常 的过客。 在沈先生笔下多次描写了湘西的月色。“月色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雾。 这 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沈先生当然

6、知道,这世界每天都在变, 湘西也会跟着变,但他同时知道,不变的或许只有这永恒的故乡的明月。即使他看到今夜江 中的碎月,他也一定会认为,这样的月亮正可以洒满一条江。 难怪我在看边城时总有一丝莫名的伤感,原来这里面有沈先生那么深沉的情感, 那么厚重的叹息,那么执著的呼唤。这种情绪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翠翠是那么美好,她的身 上集中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美,然而翠翠又是悲剧的, 她的相依为命的爷爷老去了,爱她的人 为她“淹坏了”,而她爱的人却已远走他乡。“这个人也许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我无法回避内心的伤感, 我知道很多人就因为这句话而来到凤凰,我懂得爱是一种至 真的美。而一种没有结果的爱呢,或者说一

7、种似有似无的从未表达过的爱呢,它也美吗? 凤凰渐渐模糊在雨雾里,听涛山也变得亦真亦幻。我忽而又想起了昨夜的一江河 灯。河灯只碗口大,中间点着个小小的蜡烛,放灯的人在上游把河灯放下,河灯就随着沱江 的轻波缓缓流去。据说每一个河灯都寄托着人的一个心愿或一个祝福,它会一直飘到你看不 见的地方,然后出现在你要祝福的人的梦里。有一会儿,我恍惚得分不清哪些是河灯,哪些 是星星,哪些是沱江里的碎月。 (选自散文2005年11月号,有删改) 61 仔细阅读第段中的划线句,作者在其中表达的意思是 62. 细读第段画线的句子,简析作者在其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3 第段中,作者对“一些年老的妇女”进行了描写,

8、请分析他这样写的用意。 64下列各项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的开头结尾都写到了一江河灯,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B 第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中月亮的美。 C.边城里,那深沉的情感和叹息呼唤“我”来凤凰寻找翠翠。 D 作者在凤凰寻找翠翠,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心中美好纯洁的东西。 E开头就写雨,烘托了作者读边城时总有的莫名伤感与惆怅。 F.第段的问句,表现了作者对似有似无从未表达过的爱的怀疑。 65. 本文多次描写了“碎月”,请分析“碎月”在文中的寓意。 66. 第段中作者说:“翠翠是那么美好,她的身上集中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美”。请你结合 课文边城,谈谈为什么作者

9、说翠翠身上“集中.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美”? 【答案】 61. 说明小说中的翠翠形象给作者的印象太深了,他感觉她就生活在现实中, 自己和她太熟 悉了,就像老家里的一个故人;作者希望翠翠身上的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62. 这里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手法向翠翠发问,他是明知故问, 表达了作者希望翠翠能出现 在现实生活中的强烈愿望;或:在湘西凤凰城寻觅“翠翠”而不得的失落与遗憾。 63. 作者这样写是对前一段问句的回答 (或呼应 )。翠翠不只是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而是 千百个湘西普通纯朴劳动妇女的化身,她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或:作者这样写,再次说明了 湘西劳动妇女纯朴的美的形象,是这里人们朴实的美使得沈从文创造出了翠翠的文学形象。 64. BF 65. “碎月”在文中象征着沈从文对故乡湘西的爱,这爱永远不变,洒满沱江;或“碎月” 在文中象征着翠翠和湘西人们纯朴的美 (或湘西的人性美、 人情美 ) ,它永远不变并以不同的 姿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伤感情绪。 66. 边城中的翠翠,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生的化身;这个湘西少女的形象是清 纯的。她纯真聪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