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防范应对_第1页
自然灾害防范应对_第2页
自然灾害防范应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温天气一、高温天气介绍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它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 日”称作持续高温”;达到或超过37乜时称酷暑。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除 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外,其他地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从地理位置上看,江南、华南、西南及都 是高温频发地。1951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没有高温天气)出 现的次数最多,达1853天;最少,只有3天。我国盆地也是高温频发地,吐魯番多次出现全 月(6、7、8月)每天都为高温的情况。盛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高温酷

2、热天气, 是我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一般年份都会出现2030天的 高温天气,梅雨期短的年份高温日数可超过40天。近50年来,全国平均高温日天数呈现先 减后増的态势,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高温日数减少,80年代初开始呈现明显增加的 趋势。西北、华北高温日数存在线性增加的趋势,其中华南地区増加趋势最为明显。1. 高温类型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不仅取决于气温,还与空气湿度、风速、太阳热辐射等有关。 因此,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高温天气,也有其相应的特征。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 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儿”。(1) 干热型高

3、温气温很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经常在 我国等地夏季出现。(2) 闷热型高温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相对气温并不十分高时,人们仍感觉闷热,此类 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经常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出现。2. 预警信号(1) 黄色预警信号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指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最高气温将接近或已达 到35C以上。(2) 橙色预警信号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指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T 或以上。(3) 红色预警信号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指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TC 或以上。二、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

4、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彩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热蓄积,导 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虛脱、热辐射、日射病,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 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 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 到抑制,体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 管扩,血液粘稠度増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 地区心脑血管疾

5、病的调查发现,高温闷热天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在 高温环境下,人体代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 力下降,此时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 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乘虚而入,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 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 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或者人们从室外髙温环境中回到家中,习惯打开空 调或用电扇直吹,吃冰镇食品,一冷一热,很容易引发开始腹泻。

6、闷热天气,人体排汗不畅, 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为丘疹样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 炎等,除儿童对高温高湿天气的适应能力差外,还由蚊虫叮咬、花粉、粉尘过敏等原因引起。三、髙温天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1. 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能达到防暑目的。夏天 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代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 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 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 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2. 科学合理的

7、饮食要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多吃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要多吃能够预防中 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像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绿豆等。预防中暑还有3大宝贝供大家选择:食醋、热茶、豆浆。食醋可帮助消食,促进 肠胃蠕动,同时能生津消暑;热茶能帮助人体调节因高温而引起的失衡,起到以热制热的作 用,是很好的防暑饮品;豆浆富含丰富的营养,夏季胃口不好,不爱吃东西,如果加之我们 上文提到的中暑条件发生,就会很危险,此时喝上一杯豆浆,既补充了养分,又不会引发上 火。3. 合理饮水温度高,人体水分挥发较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能等到渴了再喝,那时 身依已经是缺水状态了。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

8、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被带走,因此应 适当喝一些盐水。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不欲极渴而 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高温天气经常吃冷饮,但其实吃的越凉越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短期下 低会让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这么低的温度,消化系统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到全身的各系统功 能的正常发挥。在炎热夏季,就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 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4.做好防晒措施。尽量留在室,并避免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出 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

9、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最强 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 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 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 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 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 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四、中署急救措施(D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阴凉地方。(2) 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开电扇

10、或空调。(3) 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 十滴水和港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4) 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 畅,同时立即拨打120,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五、高温天气注意防火高温天气容易引发的火灾有:1. 电气火灾。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空调、冰箱、电风扇等用电设备大量增加, 电气设备线路超负荷运转,电源绝缘皮损坏造成短路打火,或电器的电动机进水受潮,使绝 缘强度降低,发生短路烧毀电机着火等。2. 汽车火灾。夏天很容易发生汽车火灾,主要原因是:有些汽车使用时间过长, 电源线路老化易发生短路,有的汽车超负荷

11、装载,造成发动机温度升高,再加上天气酷热, 发动机通风设备不好,从而引起汽车自燃。3. 施工现场火灾。对施工现场的氧气瓶、乙块瓶、防火材料、油漆稀料等易燃易 爆物品管理不严,直接放在高温下暴晒,未采取有效的遮宿措施,没有设置在通风、阴凉地 点保存,这样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4遇热、遇湿自燃的化学危险品火灾。高温天气地面气温有时高达4(TC左右, 在这样炎热的气温条件下,化学危险物品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酿成火灾。 所以,一定要谨慎保管、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5物质自燃火灾。自燃物质除过去我们常讲的稻草、煤堆、棉垛外,还有油质纤 维、废旧塑料、硝酸铁化肥、鱼粉、农产品等。这些物质储

12、存时,如果堆积时间过长,通风 不好,自身就会发生变化产生热,温度逐渐升高。忌水性物质有生石灰,无水負化铝,过氧 化碱,氯磺酸等,这些物质遇到水或空气中的潮气后就会释放出大量可燃气体,并与空气混 合成爆炸性混合物。6. 违章动火作业火灾。气温较高,挥发性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等)挥发速 度加快,在储存和使用这些物品的场所,一定要严格遵守用火用电制度,以防酿成大祸。5月19 0 14时19分,西城区北醵园7号楼3单元303室发生火灾,烧毁室部 分物品,财产损失20000元。经查,该楼505室在阳台电焊,电焊焊渣落入3楼阳台,当时 室无人,焊渣迅速引燃可燃物起火致灾。7. 液化石油气火灾。使用液

13、化石油气的单位和居民不要把气罐放在太阳下暴晒, 应敖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使用。六、如何避免空调病预防空调病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到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 低室温度,最好使用负离子发生器;有空调的房间注意保持清洁卫生;下班回家后,先洗个温 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适当加以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室温最好定在25-27摄氏度左右, 室外温差不要超过7摄氏度,否则出汗后入室,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引起神经调节紊 乱。不要抵着空调吹,尤其以肚子和头部。小心引起腹痛和头痛。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 吹处,若长时间坐着办公,应适当增添衣服,在膝部覆毛巾加以保护。空调车司机同样要注意预防空调病。使用

14、汽车空调时,也不要把温度打得过低, 车外温差最好在10摄氏度以;不要在空调车抽烟,不然就应把空调通风控制开关调到排 出”;不要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里睡觉,车通风较差,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渗漏到车会使 人中毒;停在烈日中的车最好不要马上使用空调,应打开车窗让热气排出,等车温度下降后 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七、高温天气行车安全1. 高温下安全行车的要点高温天气,柏油路面曝晒易产生“虚光”,人容易烦躁,极易导致开车时注意力 不集中,同时车辆爆胎也随之增多,并且夏季气候反复多变,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活动频 繁,绐安全行车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驾驶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对行车安全造成的影响:(1) 防疲劳瞌睡气温

15、高,驾驶员睡眠不足,行车中容易疲劳瞌睡。因此,出车前不参与对大脑刺 激性强的活动,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当行车中感到疲劳、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疲 劳征兆时,应立即停车休息,或用冷水淋洗头面,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淸醒后再行 车。(2) 防中暑日照强、气温高,驾驶员流汗多,精力消耗大,易发生中羞。为预防中暑可以采 取以下措施:一是驾驶员在出车前和行车途中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 注意补充盐分;二是出车前要随车携带水壶和毛巾,备一些应急用的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 药品;三是保持空调等降温设施性能良好;四是适当设置遮阳装置,避免直晒;五是增加途中 休息次数和时间。(3) 勿酒

16、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时刻对大脑产生麻醉作用,行车中严重影响驾驶员判断和处理紧急 情况的反应时间,形成视觉误差,表现为比平时迟钝片刻,但就是这零点几秒的反应时间, 往往能决定一些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否。(4) 防错觉高温天气下行车,驾驶员容易疲劳、困倦,再加上受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容 易产生距离、速度、弯度、颜色、光线等方面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出 车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且驾驶员不宜戴颜色过深的墨镜。据研究,当 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情况的反应延长100 秒,结果增加 了 2.2米的急刹车距离。(5) 不宜暴食冷饮天热,司机出汗较多,常

17、感到心烦口渴,往往暴食冷饮,这样对身体无益。司机 驾车时,大部分血液会流到紧活动的肌肉,以供应足够的养料和运走废物,而胃肠道血液供 应暂时减少。此时,如果大量摄入冷饮,就会造成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便血流减少,常 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造成肚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因此,有关 专家指出,夏季喝冷饮不如喝热茶,喝热茶可使毛细血管扩、汗孔洞开、汗腺舒,排汗畅快, 有益于散发体热量,而且茶叶中的茶戚还具有利尿作用,排尿时尿液排出增多,也可带走一 部分热量。(6) 正确使用空调医生提醒大家,开车防止“空调病”要注意几个方面,刚使用汽车空调时,最好 先到修理厂对空调系统进行杀菌除臭处理

18、,也可以自购杀菌除臭专用喷剂自行处理。其次, 当车开着空调时,最好不要在车抽烟。同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温度过低会影响身体健 康,一般车厢外温差在10度以为宜。另有汽车行家指出,行驶时遇到交通堵塞,不要为提 高空调效能而使发动机以较高转速运转,这样做会影响发动机和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当 车停在烈日中,车温度很髙时,不要马上使用空调,可以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让热气排出 去,等车厢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7) 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有些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点燃香烟后,便把气体打火机顺手放在仪表台上, 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次性气体打火机,其盛装液态气体的塑料容器,在40度以上时,气体 会

19、受热膨胀,塑料壳体会因受热而发生爆炸。气体打火机的爆炸威力不大,但如果在车或油 料、易燃物资等附近发生爆炸,一旦引起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司机 不宜使用气体打火机。(8) 防途中遇险在炎热的天气里,沥青路面在太阳曝晒下变软,容易粘在车轮上被揭起,制动时, 因路面上的灰尘较多,附着系数下降,降低制动性能,驾驶员应注意这些情况。夜间鸳驶还 应注意路边、桥头乘凉醵宿的人员,防止撞压。通过铺有农作物的路面时,应降低车速,不 要轻易使用制动,以防侧滑,也不要去碰堆敖的农作物和器具,谨防有人在其间休息,并注 意预防有人从堆放的作物堆中突然横穿公路,通过后还应停车检查车辆底盘上是否缠有农作 物。(9) 防火灾油管破裂、接口松动、电路连接不可靠都可能引发火灾,因此,应经常检查油料 是否有跑、冒、漏现象,线路连接是否牢靠、有无破损或老化,禁止危险品上车,保持随车 灭火器性能保持良好。(10) 防恶劣天气驾驶人出车前应了解到达地和途径地的道路和天气情况,并掌握大风、暴雨、冰 雹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开冒险车,尽量避免险情的发生。2. 高温下车辆的维护与保养(1) 防机体过热环境温度高,发动机容易过热。因此,夏季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 养,及时清除水箱、水套中的水垢和散热器芯片间嵌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