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准备-1117-1_第1页
开题准备-1117-1_第2页
开题准备-1117-1_第3页
开题准备-1117-1_第4页
开题准备-1117-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戚均慧导师:王英杰 研究员2 2013013级级博士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开题评审评审4 4选题依据1 12 23 35 5研究进展评述研究方案研究可行性进度安排u从全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背景来看,旅游资源已经从“重点开发”阶段进入到“全面开发”阶段,开发强度和深度都将持续加大。 全国已有至少十多个省(区、市)在提出了“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各县(市、区)也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育。u从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来看,旅游资源禀赋不再是市场竞争力决定性因素。 在一些传统旅游资源弱势地区,旅游产品显示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反之,由于可进入性等外部条件较差,禀赋较高的旅游资源有时难以开发

2、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u从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导来看,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探讨和研究较少。 直接指导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中,更多地重创意和策划,而轻对象认知和基础分析。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的研究数量较少,对于实践的理论指导较为欠缺。主题词主题词条目数条目数旅游717,847旅游资源旅游资源117,577117,577旅游开发28,299旅游者19,074旅游资源开发13,910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 3,209旅游资源保护4,520旅游资源开发条件3,404旅游开发条件1,09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325325旅游开发条件评价176u旅游资源(旅游吸引

3、物):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 国内外学者给出了多种定义,较权威的近20种(郭来喜,1982;陈传康、刘振礼,1990;保继刚、楚义芳,1993;Leipir,1990)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给出的定义受到的认可度较高,它指出: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u本文观点:具备几点内涵即可(如:吸引力、能开发成旅

4、游产品吸引力、能开发成旅游产品)u研究对象:仅包括具有空间属性仅包括具有空间属性的旅游资源,不包括文化、传说、特色餐饮等不具有空间属性或空间属性不明确的旅游资源。u旅游资源群旅游资源群/ /旅游资源聚集区:旅游资源聚集区: 指占据一定地理空间同类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是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某一类旅游资源单体的集群。 域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的特点和难点:由于资源类型多样,对评价模型的综合性要求高;数量丰富,存在对定量评价对象的合理取舍问题;目标宏大,服务的是宏观层次上的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内容复杂,评价工作量大。u本研究在必要时以“旅游资源群旅游资源群/ /旅游资源组合区旅游资源组合区”取代“旅游资源单体

5、”作为研究对象。u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定义:是指决定/影响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的可行性、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程度的外部条件外部条件;指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开发效益、开发规模和程度的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内涵: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是相对旅游资源本体而言,强调其所处环境所处环境及转化成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和外部条件影响因素和外部条件。与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定义相符旅游旅游资源资源获取数据的方式按照标准所示方法进行;视情况作旅游资源单体和旅游资源群评价强调其所处环境及转化成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和外部条件开发开发条件条件采用地理格网模型,对有关生成方法不做深入探讨历程

6、历程评价对象变化评价对象变化评价方法变化评价方法变化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国外始于1950s;国内始于1970s末1980s初旅游资源单体、单元旅游资源组合区区域旅游资源定性定量综合建模景观质量评价货币价值评价开发利用价值评价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评价健康价值评价承载力评价等 虽能全面地对旅游资源价值做出综合评估,但在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开发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不能客观地反映旅游资源状况,从而影响了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重视微观解析,缺乏宏观视角从理论视角看从理论视角看 细化研究和专题性深入缺乏,实证研究居多,理论提升不够从重点内容看从重点内容看 多倚赖官方统计资料和问卷调

7、查数据等,空间数据使用不多,方法论探讨较少从研究方法看从研究方法看从对实践的指导从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来看意义来看研究历程研究历程评价方法变化评价方法变化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国外:始于1970s;国内:始于1980s末定性判断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为主的定量评价方法应用GIS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定量评价方法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定标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特定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湿地旅游、探险旅游、自驾车旅游、养老旅游、温泉旅游等)的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等学者学者主要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保继刚、楚义芳旅游资源质量及规模、区域条件、区位特征层次分析法李新运等

8、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开发条件层次分析法毛明海等景观质量、景观数量、水质、大气、植物、客源市场、交通、地区经济条件层次分析法李瑞、刘长运等旅游资源质量、旅游资源条件、效益条件、开发利用条件层次分析法齐德利等可进入性、地方经济能力、接待水平、融资能力、环境质量层次分析法汪侠、顾朝林等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张理华等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区域特征蒋勇军等观和环境容量,旅游条件包括交通通讯条件、接待国外游客的可能性、距国内客源市场的远近、人口素质、食宿条件、旅游服务与管理和社会治安层次分析法和GIS刘勇等景区环境气候环境、自然生态、景点分布合理性、环境容量、

9、民情风俗;设施管理包括食宿、交通条件、景区可达性、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层次分析法周秋文等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旅游基础条件和当地社会经济状况GIS和人工神经网络卢晓旭等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人口经济基础层次分析法王灵恩、成升魁、钟林生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条件评价、资源配套设施状况评价和客源市场层次分析法袁开国等消费水平、交通便捷度、休闲设施邻近度层次分析法,格网GIS研究方法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论建构研究视角不断客观化,科学性有所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定程度是对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体系的有益补充 对于开发条件、开发环境、开发潜力、区位条件等基本概念没有较为

10、的统一的内涵认识,有关提法也较为混淆,理论体系仍较不完备缺乏系统性的视角,构建指标体系时没能从机理上进行梳u吸收已有研究中有关科学合理的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等;深化有关格网GIS的应用;u本体评价已较为成熟,基于开发条件的研究较为不足,建立“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旅游资源本体开发价值+旅游资源外部条件”的概念概念模型模型u基于现有开发条件/开发潜力评价中研究中概念混淆、理论体系不足的研究现状,以旅游地系统的视角,旅游地系统的视角,系统地梳理旅游资源的外部条件对其开发的影响并进行影响机制探讨u基于目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论探讨的欠缺,尝试进行理论构建、方法解析理论构建、方法解析和实证研究和实证研究三位一

11、体的研究,并通过对案例地的对比研究探讨方法的普适探讨方法的普适性性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蓬莱市和重庆市铜梁区研究区研究区青岛青岛市市蓬莱蓬莱市市铜铜梁梁区区所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行政级别副省级城市县级市地级市(区)总体发展水平高较低较高旅游业发展水平高较高较低旅游资源特点等级较高,种类丰富等级较高,种类一般等级偏低,种类丰富1 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群/旅游资源聚集区的关系? 哪些外部因素和条件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2 如何将旅游资源开发影响要素转化为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 如何使用可获取的数据实现各指标的科学表达和格网生成?3 基于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评价提出案例区旅游资源开发时序?

1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显示出怎样的空间格局?4 现有开发方式是否与研究结果相符并需要怎样的优化方案? 通过对不同研究区的实证分析,探讨该方法是否普适? 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梳理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要素识别基于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归一化与格网化基于格网的案例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基于评价分析的案例地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方案区位条件:地理区位;交通区位;旅游区位自然环境:开发成本,灾害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出游能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地生命周期判断,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其他:现有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政策因素?外部可达性:与周边主要交通枢纽的距离内部可达性:路网密度,与交通线的距离涉及资

13、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等问题吸引力半径模型得到客源市场?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视角旅游交通媒介视角客源市场视角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得到结果一 神经网络法确定权重得到结果二 用综合赋权法确定最后结果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和格网化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和格网化 若评价单元过大,得出的评价结果不够精确 若评价单元过小,使得数据收集和处理成为一大问题主要工具方法主要工具方法主要主要研究研究内容内容文献综述法概念厘清、文献综述与理论方法梳理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德尔菲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神经网络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问卷调查与访谈法

14、获取有关游客基本信息、行为特征与出游偏好SNA社会网络分析法客源市场、旅游流空间模式等研究ARCGIS 处理大部分空间,聚类分析、缓冲分析、网络分析等SPSS 处理大部分统计数据,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Matlab处理神经网络法等研究方法中的算法编写等u以旅游地理学和资源经济学有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成本加权距离模型成本加权距离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多因子聚类评价,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相比,具有客观性较高的特点节点和各经济中心、活动目的地间

15、的空间作用正相关;可用以评价旅游资源或旅游资源群的区位条件.在某种交通方式下某一节点到达区域内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旅行时间的平均值,计算旅游资源或旅游资源群的交通可达性旅游吸引力模型旅游吸引力模型分析旅游地和客源地间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用以旅游资源或旅游资源群对客源地的旅游吸引力MORANSMORANS指数计算指数计算空间的事物总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联系与制约,而相近的事物之间的影响通常大于较远事物的影响;用以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变异函数计算变异函数计算在空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产生空间格局和形态;用以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u主要数据库:主要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空间属性数据基础统计数据u数据获取方式:数据获

16、取方式:已有数据的二次处理文献整理数据实地调查数据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1 选题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4 数据资料来源1.4 概念辨析与研究范畴界定第二章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方法架构研究综述与理论方法架构2.1 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1.1 景观质量评价和货币价值评价 2.1.2 基于旅游资源本体的开发利用价值评价 2.1.3 简要评述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相关研究进展 2.2.1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内涵 2.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定性评价 2.2.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定量评价 2.

17、2.4 简要评述2.3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基础 2.3.1 区位理论 2.3.2 旅游地系统理论 2.3.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3.4 其他相关旅游空间结构理论2.4 基于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架构()2.5 小结3.3 旅游媒介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识别 3.3.1 旅游接待设施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3.2 旅游交通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3.3 小结3.4 旅游客源地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识别 3.4.1 人口与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 3.4.2 出游动机及意愿与旅游资源开发 3.4.3 小结3.5 旅游资源开发影响要素总结与影响机理梳理()3.6 小结第三章第三章“O

18、-T-DO-T-D”旅游地系统视角下的旅游旅游地系统视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影响要素识别资源开发影响要素识别3.1 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解析 3.1.1 成功案例 3.1.2 失败案例 3.1.3 案例解析与总结3.2 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识别 3.2.1 区位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2.2 旅游地吸引力与旅游资源开发 3.2.3 开发成本与旅游资源开发 3.2.4 生态敏感性与旅游资源开发 3.2.5 小结第五章第五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体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格网生成系格网生成5.1 旅游目的地系统指标归一化与格网化5.2 旅游媒介系统指标归一化与格网化5.3 旅

19、游客源地系统指标归一化与格网化5.4 小结第六章第六章 研究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研究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数据库组织数据库组织6.1 研究区概况6.2 基础数据组织与预处理6.3 基础数据格网生成 6.3.1 空间数据格网化生成 6.3.2 基础统计数据格网化生成6.4 各评价指标的格网生成6.5 小结第四章第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建4.1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4.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基于影响要素识别的指标体系构建 4.2.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指标体系修正 4.2.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修正

20、4.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确定()4.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指标权重确定4.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分析4.3.2 基于神经网络法的指标权重分析4.3.3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4.4 小结 第七章第七章 基于开发条件的研究区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条件的研究区旅游资源评价7.1 指标数据标准化7.2 基于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评价() 7.2.1 开发适宜性指数计算 7.2.2 开发适宜性等级划分 7.2.3 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7.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空间格局分析() 7.3.1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分析 7.3.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分析7.4 旅游发展现状分析7.5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与现状相关性分析()7.6 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建议7.7 小结第八章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结论与讨论8.1 主要研究结论8.2 特色与创新8.3 不足与展望4.4 小结u已获取已获取拟选取的三个案例地的以下数据:拟选取的三个案例地的以下数据:30米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2010年左右基础地理信息(包括政区、海岸线、道路等)u采用研究团队研发的采用研究团队研发的“旅游资源采集与发布系统旅游资源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