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电联产发展动态_第1页
中国热电联产发展动态_第2页
中国热电联产发展动态_第3页
中国热电联产发展动态_第4页
中国热电联产发展动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热电联产发展动态中国热电联产发展动态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2013年年5 5月月主 要 内 容热电联产概述热电联产概述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问题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问题热电联产未来发展建议热电联产未来发展建议一、热电联产概述一、热电联产概述1、我国能源环境形势能源短缺、消费源增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利用率低、能耗惊人我国能源利用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近10%;工业能耗占

2、全国一次能源消耗70%左右,钢铁、石油等高能耗行业占到了工业总能耗的69%。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以煤碳、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产业结构以高耗能产业居多。一、热电联产概述一、热电联产概述2、热电联产的优势(1)节能 热电联产是目前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能源利用方式:每一万千瓦装机与热电分产相比年节约标煤一万吨。(2)改善环境质量 热电联产节省大量燃料,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除尘效果好并能高空排放,故能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3)缓和当地的电力紧张 热电厂都建在热负荷中心,区域热电厂的上网电量就近消化,而电力系统的大型电厂则要远距离输电,由热电厂供电减少的线路损失也是可观的经济效益

3、。一、热电联产概述一、热电联产概述2、热电联产的优势(4)提高供热质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居民采暖的小锅炉,一般为间断供热,供热时间短,温度低,热电厂集中供热为连续运行,稳定可靠供热质量高。(5)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散供热时灰渣不好集中利用,热电联产则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6)节约宝贵的城建占地 通过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原来的锅炉房和煤场、灰场可移做他用以扩大再生产。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11953年1970年:起源于“一五”时期发展缓慢以供工业用户为主经济效益不高。 31981年2000年: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国家计委在计划安排上专

4、列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六五”和“七五”期间共热电项目291个,总容量688万千瓦。 21971年1980年:仍无热电厂发展长期规划后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热电厂建设开始增加,投产供热机组97.5万千瓦,占新增火电装机6。8%,公用供热机组只占23%自备热电厂比重增大。 42000年后:为适应燃料结构调整,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加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和有关方针政策性内容。1、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简史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城镇供热发展情况:l 20世纪80年代前,北方地区采暖多以分散锅炉房供暖为主。根据29个大城市集中

5、供热方式的统计,分散锅炉房占我国总供暖面积的84%,其中,90%能上能下的锅炉房的容量只维持在7MW以下的水平。l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综合发展阶段。热电联产、热交换站以及相配套的尖峰锅炉房等集中供热系统在许多城市相继建成。北京、沈阳等地已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一)以煤为燃料的热电联产能源利用率可提高至70-80%。北京、沈阳、长春、吉林、天津等地已有一批200MW、300MW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中、小型热电厂已遍布全国。(二)以清洁燃料(油、气)为能源的燃气轮机热电联产能源利用率高达80-90%。对环境影响小、

6、单位投资小、建设周期短、耗水量少、占地少、起停性能好。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我国热力消费市场发展现状 工业部门仍然是热力消费的主导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70%。居民采暖的热力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工业领域,占全国热力消费总量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红:工业黑:居民绿:其它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我国热电联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历年的火电装机容量和热电联产装机容量(GW) 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我国热电联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占火电装机

7、容量的比重 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我国热电联产市场发展方向 在“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供热机组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到2010年供热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3亿千瓦,约占同期全国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8.2%。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热电联产比例还存在较大差距。 “十二五”新增热电联产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拆除小锅炉5万台。到2015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规划达到2.5亿千瓦,占火电装机规划的32%至35%,可使电力行业单位GDP能耗减少3%至5%。 预计“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大型城市建筑物采暖集中供热普及率平均达到65%,其中

8、热电联产在集中供热中的比例达到50%。全国工业生产用热的70%以上由热电联产提供。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3、我国热电联产政策环境自上世纪自上世纪8080年代以来相年代以来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文件时间时间主要内容及作用主要内容及作用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2000对热电联产的技术指标、管理办法、与电网的关系做了规定,是目前热电联产管理的主要依据。对热电联产的技术指标、管理办法、与电网的关系做了规定,是目前热电联产管理的主要依据。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2002从技术经济角度严格管理和加强热电联产项目前

9、期工作。从技术经济角度严格管理和加强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3对集中供热的分户计量提出了具体要求,推进用热商品化、货币化。对集中供热的分户计量提出了具体要求,推进用热商品化、货币化。城镇住宅计量供热技术指南城镇住宅计量供热技术指南2004指导各地在居住建筑集中采暖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指导各地在居住建筑集中采暖设计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2004提出支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出支持热电联产集

10、中供热。中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4指出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是节能的主要领域,并在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将热电联产单独列为指出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是节能的主要领域,并在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将热电联产单独列为一个节能工程。一个节能工程。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5明确鼓励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明确鼓励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2006提出了推进供热计量的目标和技术措施等内容。提出了推进供热计量的目标和技术措施等内容。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3、我国热电联产政策

11、环境文件文件时间时间主要内容及作用主要内容及作用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发展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技术,取代小型、分散锅炉供热。在热负荷集中地区,发展发展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技术,取代小型、分散锅炉供热。在热负荷集中地区,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发电技术;北方采暖地区大中城市发展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有条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发电技术;北方采暖地区大中城市发展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管理

12、暂行规定2007从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角度更加侧重对热电联产的管理。从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角度更加侧重对热电联产的管理。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2007其中的热电联产节能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其中的热电联产节能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十一五十一五”期间热电联产的重要工作内容和配套政策。期间热电联产的重要工作内容和配套政策。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鼓励外商投资热电联产电站的建设、经营。鼓励外商投资热电联产电站的建设、经营。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2007指出热力销售价格要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指出热力销售

13、价格要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提出鼓励热电联产。提出鼓励热电联产。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2010严格控制重点区域新建、扩建除严格控制重点区域新建、扩建除“上大压小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厂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厂,在地级城市市区禁止建在地级城市市区禁止建设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厂。设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

14、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2012将热电联产列入重点节能工程将热电联产列入重点节能工程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概况3、我国热电联产政策环境我国目前针对热电联产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而微观层面上的财税政策相对较少,政策不配套。2011年9月以来,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编写“十二五”热电联产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系统梳理现有热电联产发展政策,总结“十一五”期间热电联产发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热电联产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以及

15、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管理办法,为促进我国热电联产健康、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保障。三、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三、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国 家概 况丹麦强制实行区域集中供热,不搞竞争,对使用天然气的热电厂,政府给予30的无息贷款,在投产年内给予0.07克朗/千瓦时的补贴。美国对热电联产优惠政策包括给予热电项目减免10%的投资税、缩短热电资产的折旧年限、使热电项目获得经营许可证的程序简单化等方面。英国免除气候变化税和商务税,高质量的热电联产项目还有资格申请政府对采用节约能源技术项目的补贴金。日本将热电联产作为21世纪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设施,鼓励银行、财团对热电冷系统投融资,进行减税或免税,规定热电联产的上

16、网电价高于火力发电。其它国家包括荷兰、法国和德国,乃至欧盟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 1、世界各国在热电联产的发展上均采取了政策鼓励措施。 三、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三、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国外热电联产发展的趋势 1、推广范围普遍化美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在1980-1995年的15年间增加了两倍,2000年已占总装机容量的7,计划2020年占总装机容量的29%。欧共体:在90年代支持了45项热电联产工程,2000年热电联产发电量已占总发电量的9。丹麦:热电联产供热已占区域供热的60%;热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56%,2005年提高到了66%以上,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2、机组容量大型化大容

17、量热电联产机组更节省能源,更容易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三、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三、国外热电联产发展概况2、国外热电联产发展的趋势 3、使用燃料清洁化 世界各国热电联产燃料结构都在努力降低燃煤比重,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煤层气、地热等各种清洁燃料,尤其是不断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4、节能技术系统化不但围绕供热机组开发应用节能技术,而且也围绕供热管网、采暖系统和住宅采暖开发应用节能技术。5、热能消费计量化国外经验说明,采用按热计量收费可节约能源20-30,同时改善了大气环境,促进了集中供热。四、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障碍四、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障碍1、体制障碍2、政策障碍3、资金障碍4、技术障碍四、我

18、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障碍四、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障碍(一)体制障碍1、能源价格政策有待于进一步理顺。2、供热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3、热电(冷)发电并网问题有待于解决。(二)政策障碍1、缺乏针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财税优惠政策。2、缺乏对热电联产项目运行的监督鼓励。3、缺乏对“小火电”与“小热电”不同性质的正确理解。四、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障碍四、我国热电联产发展面临的障碍(三)资金障碍1、新规划项目由于缺乏对热网建设足够的投资。2、对热网的节能改造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3、有助于推动解决节能融资障碍的新机制涉足较少。(四)技术障碍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面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实现更大的节能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五、热电联产未来发展建议五、热电联产未来发展建议(1)(2)(3)(4)进一步提高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重视程度,理顺体制机制 。研究制定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优惠政策 解决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技术资金问题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1、政策及资金方面五、热电联产未来发展建议五、热电联产未来发展建议2、技 术 层 面城市热网输送能力不足,扩建和新建管线投资巨大:热力站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