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基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体育课堂的思考_第1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基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体育课堂的思考_第2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基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体育课堂的思考_第3页
体育健康教学论文:基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体育课堂的思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体育课堂的思考摘要:本文是基于市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思考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体育课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搭建提升平台,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思路借鉴。关键词:体能素质 运动技术 相长 体育课堂 思考1前言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加强运动技术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的两大核心任务。当前我市各初中学校每年都需完成国家、省和市下达的体质(能)测试任务,初中学校还面临着毕业体育考试,为了完

2、成任务、追求成绩,各校在教学中都在下大力气狠抓体能素质的训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但是运动技术教学却受到了冷落,更有甚者体育课从初一开始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只是围绕着毕业体育考试中的跑、立定跳远、实心球、仰卧起坐、跳绳这几个项目进行教学,其他内容想进入课堂“门都没有”;诸如此类不仅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剥夺了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机会;学生在缺乏运动技术的支撑下,面对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教学,即使其体能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只是被动“死练”的结果,根本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段时间后,学生必然会出现逆反的表现;学生缺乏运动技能,能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吗?因此,对可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课

3、堂教学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2市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2.1调查时间:2009年9月-2010年12月。2.2调查形式: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和电话访问2.3调查对象:市初中学校16所及市2010年初中小学体育教师转正培训班学员2.4调查结果表一:市初中体育教师专业情况统计表(数据来源:2009年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统计)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其他人数351486215百分率%83.211.41.40.43.6表二:市初中体育教师专项情况统计表(数据来源:2009年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统计,总人数422人。)项目田径篮球体操武术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排球其他人数83197916475

4、881435表三:市初中阶段学校体育常态教学模式运用情况调查统计表模式年级体能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技术与体能素质相结合其他初一年级6640初二年级6190初三年级14020表四:市初中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情况调查统计表内容年级基础常识田径类体操类武术类篮球其他球类体能素质特色类其他初一年级61616116516616初二年级3163012316610初三年级11600611630表五:市初中阶段学校落实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情况调查统计表落实情况完全落实部分落实没有落实学校(间)5652.5分析2.5.1教师队伍情况分析从表一、表二的结果来看,我市初

5、中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能紧跟课程改革发展步伐的,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教师专项合理的分布为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体育、艺术2+1工程”奠定了指导基础。2.5.2教学情况分析从表三、四、五的结果来看,我市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正逐步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发展。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第一:为规范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依据国家九年制义务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市九年制义务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情况,规范小学、初中各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了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体育、

6、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但从落实情况来看,还有部分的学校没能按要求开展教学。第二:从教学模式的选择来看,我市的大部分学校为了应对初三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广东省体能素质监测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等工作,在体育教学中都着重加强了体能素质内容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据了解我市2007年以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的平均成绩都稳定在85分以上);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运动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比重较低,与体育教学的本质不相符。这种“重体能轻技术”急功近利、一味片面追求分数、追求数据的教学,与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相矛盾的。1、升学体育考试由素质教育转变为应试教育;2、封闭的、单一

7、的课堂教学,让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空谈;3、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里;4、持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将难以实现。第三: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来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体育的学科价值难以全面体现。1、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撑,何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2、造成资源浪费,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3、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培养体育专门人才。3结论与创设思考3.1结论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

8、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我市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在为快速有力的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每况愈下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时期里,全体体育教育工作者团结协作、迎难而上,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但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从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人才出发,我们体育教师应努力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体育课堂,以此推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可持续健康的发展。3.2创设思考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体育课堂,必须立足学科本位,体现体育课程教学的学科价值,紧跟课程改革的发展的步伐,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2.1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9、一文中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观念跟不上,行动就跟不上;行动跟不上,质量就跟不上。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眼光,全方位悉知和掌握课改的发展动向;立足于教学一线,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尝试和思考,从而收获有价值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3.2.2对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在教学中相长的认识北京体育大学体能教研主任李春雷教授在一份报告中曾说过:“体能与技术,就是“1”和“0”的关系,先有了1,后面有的0都是有效的,没有1,有再多的0都是一样的”。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出:体能素质是个体技术发展的基础,运动技术则是体能素质发展的载体,两

10、者是相互依存和发展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进而行程终身体育意识;相反,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意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从而使体质健康水平可持续的发展,避免“昙花一现”。3.2.3对教学环节进行构思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在以往的常态教学实践当中,由于某些老师为了贪图省事,只考虑了各环节的教与学的事实行为,而不重视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致使学生在整节课的学练过程中,不具有连续性。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体育教学的知识、运动项目等都是独立的,某节课或某个环节学不学、练不练都没有

11、关系,下一个环节再练也可以的想法。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受到抑制,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何从谈起?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从何来?因此创设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体育课堂,着力点应放在对教学环节的优化中,这既传承优良的教学传统,又可以开拓创新。在对教学环节优化时,第一教师应科学的设定教学目标,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第二设计教学主线将各个环节的教与学串联起来,让个教学环节之间呈现联动的态势;第三各环节的教学功能必须明确,但不要分主次;第四各环节都必须要有有效地学练时间,使学生的身心都融入课堂。3.2.4提高课堂教学实施行为的有效性体育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其动态性更强,

1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中都需要运用思维与肢体行为来达成教与学目标;所有的教与学行为都需要师生的联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说有效地教学行为实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体育课堂,是体能练习与运动技术学习相互促进的课堂,课堂教学行为实施的有效性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提高课堂教学行为实施的有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行为必须符合教学进程发展的需要;第二教学行为的实施必须是灵活的、易于操作的;第三教与学行为的实施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练的主动权应该属于学生;第四教学行为的实施必须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第五教学行为的实施必须关注个体差异;第六教学行为的实施必须是务实的、有针对性的。 综上所述,随着全日制义务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即将公布,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步伐将不断的加快,探索适应新形势的体育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基于现状,把脉课堂,探索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体育课堂教学,将有助于提升师生参与课堂“教”与“学”的主动性,还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