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环境评论_第1页
祁连山环境评论_第2页
祁连山环境评论_第3页
祁连山环境评论_第4页
祁连山环境评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建议摘要:祁连山是河西走廊的“母亲山”。祁连山系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山 区年均降水量 300-700 毫米,是一座天然“高山水塔”。 祁连山供给着 河西地区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西北著名的内陆水系大小 33 条河 流的水源,年平均向下游输出水量达 43.11 亿立方米, 构成下游走廊平 原及内蒙古西部绿洲发展存亡和生态有序演替的生命线。 祁连山水源涵 养区上一个复杂系统, 其维持河西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健康稳 定,维护西北干旱区生态安全、保护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使其在推动 河西乃至整个西北干旱区东段环境经

2、济系统和谐等方面具有特殊重 要的社会、 生态和经济价值。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植被破坏等, 导致祁连山雪线不断上升、生态严重退化、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下降,使 河西地区水资源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保护和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 加强水源涵养林区、 维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保持河西地区乃 至整个西北内陆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保障西部大开发成效的关键问 题和主要战略任务之一。 因此,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研究节水事业的 科研工作者,有必要发出倡议: 希望国家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善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局势,保住祁连山, 就保住了西北内陆流域的生态屏障。关键词:生

3、态 环境 保护 建议祁连山是河西人民赖依生存的基础,祁连山的生态环境能否建设好、保 护好;能否保证祁连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关系到甘肃经济发展和 河西几百万人生存的大问题。 因此, 如何把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提上一 个新的高度,是十分紧迫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祁连山横跨甘肃、青海两省,她东起乌鞘岭的松山,西到党金山口,北 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 , 被称为河西走廊的“母亲山”。正是这 座“母亲山”,造就了河西数千年的富庶与繁荣。现在,由于受气温变 暖和人口增加的影响,再加上人类无休止的砍伐、过度放牧,受人为过 度干扰,山区气候趋于干旱,冰川退缩、雪线上移、植被退化、荒漠

4、化 加剧、出山径流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环境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 变,人类一味的同大自然抢饭吃,造成祁连山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态 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的需要,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受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困扰,生存现状堪忧。1. 森林锐减 , 植被破坏 , 雪线上升 , 沙尘暴频繁。森林抚育了我们的先民, 先民给我们留下了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习俗。今天,我们在得到祁连山养育的同时,仍然向祁连山不断地索取。由于 自然植被破坏,天然植被严重退化,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尘暴 频发。1.1 草原承载量有限。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陇原环保世纪 行记者团的

5、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 在平山湖保护区的 160多万亩土地上,生活着 200 多户、 780多人,这些人大多以放牧山羊维生。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范围内有 71 个乡(镇),人口约 70万。保护区内现有居民 57421户、229661人,大小牲畜 500 万头。在水源涵养林保护区 核心区内还有居民 378 户、2446人。这些人大多以畜牧业为主要生活手1公段。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贤德根据多年潜心研究, 顷草地相对合理的载畜量是 5 个羊单位。然而,在祁连山山区的草地上, 现在大部分地方 1公顷的载畜量为 7至 8个羊单位,有些地方甚至达到 10 个羊单位。他说,这是草地难以承

6、载的。1.2 森林面积锐减。 根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调查, 近年来有 40万亩灌木林被毁, 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 670 万亩。由于多年过度放牧和 祁连山农业人口增加, 200 万亩灌木林沦为荒漠或草场。 2004年,省林勘院的调查显示, 祁连山浅山区现有荒漠化土地 62.81 万公顷,占祁连 山自然保护区总经营面积的 23.67 。根据资料,清雍正元年 ( 1723年),征西将军年羹尧率军平青海罗布藏丹津之乱,命手下放火烧山,使几万亩森林成为焦土。到了上世纪三四 十年代,国民党政府也对祁连山的林木进行剃头般砍伐,使几千亩林地 成为永远的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8 年至 1959年

7、,仅仅两年时间, 祁连山森林总蓄积 量就下降了 53万立方米, 减少比率达 25。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 又 开始了在祁连山山区的砍伐及毁林开荒, 到本世纪初, 祁连山森林面积 比建国初期又减少了 32。目前,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覆盖率不足 30。1.3 雪线不断上升。 根据卫星遥感资料,气象专家作了对比分析, 2007年 1 月 29 日与 2006 年 1 月 31 日相比,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减少了6.5 ,中段减少了 8.7 ,西段减少了 18.6 。专家预计,祁连山最 低雪线会继续升高,将由 2000 年的 4400米上升到 4900 米以上。祁连 山的雪线如果按这个速度上升,祁连山冰川

8、冰面将继续减薄, 冰川萎缩 也将继续。面积在 2 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 2050年前基本消亡,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可以勉强支持到本世纪 50 年代以后。这绝不是 危言耸听。1.4 沙尘暴频繁。 荒漠化现象在我国北部和西部自古就有,如我国的几 大沙漠、戈壁等。这些主要不是人为造成的, 是长期的干旱或极度干旱、 大风、高温等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自然现象, 并且千万年来处于缓慢扩 展的趋势。这种现象在自然情况下基本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状态, 危害 也是局部的。当人的因素大范围、高强度、甚至用现代化手段,打破这 种自然平衡, 从自然界掠夺性的获取过量利益的时候, 自然界就失去了 原有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

9、复能力,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其中首 要表现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目前,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沙漠化最为严重 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 (包括戈壁 )和风沙威胁的土地面积达 262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 27以上,并且每年以 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相当于每年吃掉一个中等县。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 9 5 2年到2 0 01年,祁连山滋养的河西地区已发生沙尘暴8 8次,其中5 0年代5次,6 0年代8次,7 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 4次,2000年至2002年达24次。据专家预测,如果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到 2030 年,全国干旱区 ( 包括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

10、区 ) 面积将扩大84.3 万平方公里, 湿润区缩小95.5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将扩大 70.6 万平方公里。2. 水资源紧缺 ,制约祁连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祁连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约为 1400,低于国际公认的 1700的警戒线,也低于全国人均 2135 立方米的水平。从总体上衡量,祁连山水资源严 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竣挑战。2.1 河流来水减少 。祁连山所蕴涵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其流域内有大小 33 条河流,水资源为 74.897 亿/ 年,可利用的水资源 量只有 62 亿,实际需水总量却达 80亿,缺口达 18 亿。地下水总量 4.37亿。其

11、中农业用水占 84.74,林业用水 5.84 ,工业和生活用水8.72,其他用水 0.7 。三大流域中,石羊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和耕地 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和 1/9 ;黑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和 耕地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3/4 和 1/3 ;疏勒河流域人均水 资源为全国的2倍,耕地亩均水资源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持平。其中, 石羊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达到了 152%,黑河流域达到 120%。这样高的利用率是超采地下水来补充的。 由于上下游用水失衡,地下水严重超 采下降,局部地方水质恶化,人畜饮水困难。2.2 地下水位急骤下降。 由于来水减少和耕地面积扩大,对地下水严重超采,

12、造成采补失衡。祁连山东部的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达5 亿立 方米。地下水位普遍下降 10 20 米,局部地方达 40 多米;同期全流域 人口增加了一倍,达到 500 万人,农业灌溉面积增加了 490.35 万亩, 农业用水量增加了 34 亿,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增加了 4 亿。进入 21 世 纪,河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 115%,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 40%的开发利用率。民勤县拥有机井 11 万眼,占全省 13,在运行的 9400眼机井中, 有 300眼井深达 300米以上。下游地下水矿化度以每年 0l克升的速度增长,苦咸水面积由湖区向外扩展,水质不断恶化,人畜 饮水发生困难,盐碱地面积急剧

13、增加,植被大量枯死。近年来,民勤县 有 135 万亩沙枣林枯梢衰败, 35 万亩白茨、红柳等天然植被半枯死,10多万亩耕地, 60 万亩林地沙化, 400万亩草场退化。2.3 水源涵养功能减弱。 祁连山的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祁连山流域涵 养区。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放牧,造成林农、林牧、林矿矛盾突 出,致使林地减少,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 降。祁连山灌木林下线比五十年代上移 40 米, 30%的灌木林出现草原化和荒漠化。3. 荒漠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祁连山边缘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近 年来日渐靠拢,互推互动,沙漠化推移速度加快。沙漠不断吞噬武威、 民勤、金川、永昌、

14、张掖、临泽、高台、金塔等地的农田和村庄。荒漠 化面积每年仍以0.78%的增率不断扩展,风沙线每年仍以3 -5米的速度推进,个别地区达到8- 10米。如玉门市北部的风沙线近2 0 年来南移10公里,平均每年南移5 0 0米。沿风沙线679个村、镇(乡)、600多万亩农田遭受风沙埋压的威胁。有 300 多处风沙口没有得到有效 治理。被流沙吞没和危害而弃耕的土地超过 190.5 万亩,现仍以每年 1.2万平方公顷的速度增加。在祁连山最西头,敦煌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6 万公顷区域中仅存的 11.35 万公顷湿 地,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 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 4 米的速度向这块

15、 湿地逼近。二、造成祁连山地区生态恶化的主要成因1. 人口压力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河西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1. 1据资料显示,解放初期,河西近2 5 0万人口,基本维持着生态环 境原貌,50多年来,人口增加至500多万。河西土地面积辽阔,但 耕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 .45%。就土地总面积而言,河西地区 每平方公里平均为 18.5 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30%.而就绿洲的土地而言,再把可利用荒地也计算在内,则每平方公里已达2 2 7人,是全 省平均人口密度的4倍。1.2 传统的灌溉方式还没有大的改变。生产还比较粗放,农业增产主要 依靠扩大耕地面积的观念没有改变,由于不断垦荒,以致农业用

16、水量过 大,地面水不够,就超采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矿化度提高。流域内 农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 90以上。1. 3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种植高耗水的粮食作物和籽瓜为主,粮食作物亩均毛用水 500 立方米左右。节水型农业格局尚未形成, 为保农业用 水而挤占生态用水,造成下游荒漠植被的衰亡和沙漠化的加剧。1. 4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停留在粗放型阶段,灌区的配套建设落后,跑冒滴漏”严重。山区的调蓄性水库不足,平原水库水面大、库浅, 水资源大量蒸发渗漏。上下游用水缺乏统一规划和调度管理。1.5 城镇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流域内各城镇均无污 水处理厂,工业循环用水、生活中水回收等工作尚未展开,水

17、资源的重 复利用率很低。水资源利用上的各种不科学的做法,导致了水资源供需 的严重失衡, 特别是由于过去强调粮食总产的增长, 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而忽略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 代价。2. 乱开荒、乱打井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1 不合理开垦是造成祁连山草原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 是无保护和灌溉条件下开垦草原, 对生态的影响最大。 50 多年来,由于乱垦滥伐,毁林毁草,致使祁连山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 22.4%减少到目前的 14.4%,浅山区 70 公里范围内的森林已荡然无存。森林面积 由 474 万亩下降到 180 万亩,完整的天然森林生态系

18、统退化。3.1 无节制的修坝拉水。 目前河西地区修筑了 150 多座大中小型水库, 渠道砌衬,上游用水过度,导致流域内湖泊,湿地、沼泽日趋干涸。祁 连山雪线上升 500-800 米,“七一” “八一”冰川以每年 0.8 至 1 的速 度退缩,出山地表水量下降了 10 多亿立方米。加强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涵养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 内陆河流水源,遏制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会合,保护 生物多样性,优化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河西走廊和谐社会建设,维护西 北地区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总体表现为沙漠向绿洲推进,农区向牧 区推进,牧区向林区推进,雪线向山峰推进,森林和草原缩减;河川径 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生物资源减少;风沙弥漫及沙尘 暴趋向强化,空气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河西五市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治理。附表: 1合作经营协议书甲方: 乙方: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