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与规范_第1页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与规范_第2页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与规范_第3页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与规范_第4页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与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精品机械创新设计要求与规范一、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创新设计 mechanical creative design二、学时与学分:2周,2学分三、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课程设计教材:机械创新设计五、开课单位: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六、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学科的创新性实验,是发挥学生个人想象力的开放性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各种相关实验的设计和创新,一方面获得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学生在课程设计以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七、课程的基本要求:1

2、掌握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设计;2掌握机械的结构和运动;3掌握常用的一些机械原理,并通过设计实现其原理。八、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人运动控制本实验是在智能机器人行走系统设计实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控制其运动的设计性实验,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机器人所配置的各种传感器,使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对周围环境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使其“智能化”。该实验的需要充分了解各种传感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利用其可视化开发软件vjc1.0编写出复杂的控制程序。最终以实现多个机器的协同运动控制。2机械结构设计与构造本实验以国际著名的“慧鱼”创新设计模具为实验素材,将其组装成各种工程机械的模

3、型。通过本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实验者的想象力,构造出自己所设想的模型。实验过程中需要熟悉慧鱼模型的各个模块功能和连接方式;了解所要构造工程机械基本结构,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llwin软件编程,通过接口模块合理控制该机械实现相关的运动。3生产传输系统设计与构造本实验以前一个实验为基础,进一步利用“慧鱼”模具组装出多个机械协同动作的生产传输系统。通过该实验可以建立一个模拟的车间生产环境,有助于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过程中需要熟悉慧鱼模型的各个模块功能和连接方式;了解所要构造相关设备的基本结构以及传输方式,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llwin软件编程,通过接口模块合理地控制各个机构的相关运动。4机械原理传动机构

4、设计与构造本实验利用传动机构创新组合套件,可以构造出多种机械传动机构,包含机械原理课程中的相关传动机构,如牛头刨床的运动机构,加料小车的传动机构等等。实验过程中可以先验证已有的传动机构,以熟悉该套件的功能;然后在设计出可以实现某种运动的机构,利用该套件进行拼装试验。通过该实验可以迅速从原理上实现某种机构动作的机构设计。5题目不限于以上内容,可以自己选题,但是一定要和机械领域相关。九、教学安排及方式1课程设计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根据设计内容消化原理、完成方案论证。(2)第二阶段进行机构设计和软件编程、完成全部设计内容。(3)第三阶段总结,完成设计报告。上述每个阶段各占整个时间的三分

5、之一,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十、考核方式图纸:完整性(加起来1张0号图纸的工作量),占50分说明书:不少于1万字,占50分十一 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2)摘要:以浓缩的形式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练。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3)关键词:是反映课程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底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4)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制(即1、1.1

6、、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题文一致。(5)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设计采用的研究(计算)手段方式方法。(6)正文: 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理论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

7、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设计说明书中的计算:凡手算部分应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公式要统一编号,电算部分要绘出结构离散图和计算参数,以及采用计算软件名称,计算打印部分可列在附录中,计算结果应列表示出,计算过程中的插图,应有图名和编号,要与文字叙述配合。(7)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重点对本设计的安全(强度、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经济、美观等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8)谢辞:

8、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其言辞应恳切、实事求是。(9)参考文献: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设计中所引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地方应做标注。课程设计的参考文献一般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10)附录:在设计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2、课程设计撰写内容(1)标题:直接表达或揭示论文主题思想或中心论点,因而,论文题目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较大的题目也可以有副标题。题目要鲜明、准确、精练。(2)目录: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纲要。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

9、题,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读者查找。(3)摘要: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中文摘要在400字以内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对应。(4)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5)前言:相当于论文的开头,它是三段式论文的第一段(后二段是本论和结论)。前言与摘要写法不完全相同,摘要写得高

10、度概括、简略,前言可以稍加具体一些,文字以1500字左右为宜。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目的意义是什么。 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回顾,资料来源、研究的现状、性质及运用情况等)。 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 概括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预期的目标及意义。(6)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较多篇幅。应包括以下内容: 理论分析部分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

11、,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以下几种方法说明。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的性能等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分析,对人的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过分详述。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这方面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调查目标

12、、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 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核心,需进行充分论述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结果和盘托出。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根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恰当运用表和图

13、作为结果与分析,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论文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全文的思想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 (7)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指出它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8)论文小结:主要内容是写本人对课程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认识,以及自己有哪些心得体会和见解。(9)致谢:对于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提过有益的建议或给予过帮助的同学、同事与集体,都应在论文的结尾部书面致谢,其言辞应

14、恳切、实事求是。(10)参考文献: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文中所引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地方应做标注。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在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11)附录:在论文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十二.课程设计排版参考规范(1)页面设置 论文用纸:论文用纸一律为a4(210mm297mm),复印纸。 页眉和页码:页眉从摘要开始到最后,在每一页的最上方,奇数页眉内容为:xx届xx专业课程设计(论文),偶数页眉的内容为:xxx(作者姓名):xxx(论文题目),均采用宋体五号居中。汉语摘要单面打印,英语摘要单面

15、打印,单独编页码(如果一页,无页码)。页码从正文开始编排。 页边距:论文页边距设置采取以下方式:上边距:2.5cm;下边距:2.1cm;左边距:2.1cm;右边距:2.1cm;装订线:1.0cm;页眉:1.5cm;页脚:1.5cm。 字间距和行间距论文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2)中文摘要 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3)英文摘要居中打印“abstract”,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摘

16、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4)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小四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第1章、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5)前言“前言”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二字之间空一字符。(6)正文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7)图图题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

17、号。(8)表格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号(如表1,表2),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号,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9)公式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明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号按章顺序编号(如:式(1.1),式(1.2),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10)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

18、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在引用处右上角标注,标注符号为n;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并按如下格式著录: 著作序号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例如:1白雪洁,日本产业组织研究对外贸易框架中的特征与作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注意:马克思全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选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译著序号国名或地区(用六边形括号)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例如:1(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张维迎总校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论文集序号编著;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例如:1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论文集中特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pp首页码-末页码(或p页码)例如:1林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