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ⅱ苏版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练习_第1页
历史ⅱ苏版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练习_第2页
历史ⅱ苏版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苏版第15 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练习【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内容解析】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变化显著。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 ,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由人工马匹传递建立起来的驿站网络,是中国传统的通讯方式。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先后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彼此距离缩短, 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学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使中国交通运输发生质的变革的交通工具有轮船火车舟楫电车汽车马车a、

2、b、c、 d、2、首次打破列强对中国运输业垄断的是a、福州船政局b、轮船招商局c、天津机器制造局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3、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a、 19 世纪 70 年代松沪铁路的修建b、 19 世纪 80 年代初,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c、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d、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铁路的修建4、中国取得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的成就,是 在a、三大改造完成时 b、“八五”期间c、“九五”计划起步时d、“九五”期末5、以下铁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祖国首都联系的是a、宝成铁路b、京广铁路c、兰新铁路d、京九铁路6、在中国,汽车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城市是a、 19

3、世纪初上海b、 20 世纪初广州c、 20 世纪初上海d、 20 世纪末南京7、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迅速发展的表现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通上了汽车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公路大桥高速公路初具规模a、 b、 c、 d、8、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是a、 1909 年冯如中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b、 19 20 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c、沈阳飞机制造厂建立d、 1949 年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9、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有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传播开 人 的 野加快生活的 奏a、 b、 c、 d、10、

4、中国四通八达的 网 形成于a、 17 世 70 年代 b、 19 世 末c、 20 世 初 d、新中国成立后11、以下关于我国 展情况的表述 的 是a、 19 世 80 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 立 公司b、中国人自己开 的 局出 在20 世 初期c、到 1949 年建国,我国 展已有相当 模d、 2000 年末固定 和移 的数量均 居世界第二位【二】非 1、 以下材料材料一有事之 , 情瞬息 更,倘如西国 法有 通 ,径达各 海 ,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 路,屯兵于旁, 警 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那么 尚不至于 事, 而中国固急切 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 函商 兵月余而始定,及 船分起

5、装 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 定 矣。 有 急, 恐 不及事。故臣 洋 、制洋兵,假 不 法而徒 空文, 无 ,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之洞全集奏 材料二今日不 民生主 那么已,欲 民生主 ,当先防异日大 道公司之弊。欲免此弊, 使 路 国家公有,以 其 。 此国有政策合与民生主 者。路 国有, 利在个人。路 国有,利在国家。在人 私利,在国家 公利。世界大 ,是由水运而 运。故欧美各邦路 密假 蛛网。 近且有横 欧 之大 划。 盖国 随路 而 , 事 因交通而 展。 史俱在,斑斑可考。我国幅 广 , 一 ,沿 各路,方亟待第次 。此国策可以促 、巩 固 防。 人 :粤 路 帖回答: 1两段材料

6、分 出自什么 期?两位作者分 属于什么 派 ?两端材料的共同主 是什么? 2材料一中, 之洞在奏折中提出了什么建 ?其理由是什么?他和沈葆真商 和落 台湾抗倭 共用了多 ?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 人 在 展 路 上提出了什么主 ?其理由是什么?4两端材料反映了当 中国的什么 史 展 ?2、 以下材料材料一一些 塞的地区的 因 路而活 ,一些古老的城 因 路而面目一新。 路在 通 、 繁荣的同 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知 的 播, 意味着建立 “ 路交通日常急需的 各种生 程” ,所有 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 社会“自 自足的惰性”,推 代化 程。周 明最初的 元材料二图 1 图2回答:1依据

7、材料一概括铁路对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2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火车机车演变发展的历指出材料二中的图片是哪种类型的机车。用。程。并第 2 课【一】单项选择题1、a2、 b3、b4、 d5、d6、 c7、a8、 a9、d10、 b11、【二】非选择题 来源 :1、 1材料一出自洋务运动时期;材料二出自辛亥革命时期。张之洞属于洋务派;谭人凤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 兴修铁路, 巩固国防。 2架设有线电报、 兴办火车铁路。 军 情瞬息万变,电报可以一刻千里,迅速传达军令情报;火车可以一日数千里,快速运兵增援,不误军情。四个多月。通过信件商议调兵用了一个多月,调拨轮船运兵到台湾用了三个月。3把铁路收归国有。符合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发展铁路是世界大势,关系国家命运;中国幅员辽阔,铁路收归国有,可以统一筹划,有计划地发展。 4在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