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索教育的真谛【摘 要】教育是教与育的紧密结合,有教无育机械,有育无教空洞。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现如今,我们歪曲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再追寻真、善、美,缺乏睿智的眼光、深度的思考,把教育看成知识灌输、按部就班。教育是创新,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是尊重但不能偷懒,教育是大爱但不是放纵。【关键词】教育 哲学 智慧 放纵 偷懒教育是教和育的有机结合体,它们是紧密结合的“双胞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是授业,“育”是怡情。“教”是知识的传授,“育”是心性的培养。“教”可口耳相传,“育”需慢慢滋养。现在社会,我们一贯致力于传授知识,没有了心性的培养,真可
2、谓有“教”无“育”。教育是基石,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学到的每一样,那么剩下来的就是教育。”教育发展如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志。一 教育是积极影响积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陶冶,是耳濡目染的习得,这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自然规律,不可打破和颠覆。用哲学思想解释就是:由表及里,由物质到精神,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循序渐进,而绝不是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现实教育恰恰打破了这种规律,只注重眼前“效应”,不考虑长期目标。实施路径不是“引导”,而是“强加”。积极影响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效应,借助这种影响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3、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二 教育要回归本色教育要回归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教育要回归本土,回归原生态,回归真、善、美,不该把功利社会思想带到教育学生中去。教育是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完全人格、自由思想、创造精神的人。教育要回归本色,回归对学生心灵的教育,这才是教育的灵魂。“真”是引导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讲真话,做真事,做一个正直的人,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善”即善良,引导学生做一个心中有他人,有德行的人,“人之初,性本善”。“美”即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其能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真、善、美的教育应“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而赞天地之化育”这三者是相辅
4、相成的,真是基础,善和美是升华。真靠善和美来表现,善和美靠真来积淀。三 教育要回归智慧教育不是堆积知识,是应用。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砌。”我们的教育已不再触及到人的灵魂,不再流淌智慧,汩汩流出的只是知识,对知识的狂热追求,淡化甚至吞没了对智慧的渴望。“应试”让我们只注重“教”而忽略了“育”。用知识淹没无知的学生,引导学生读书,再读书。读书没有错。读要读出智慧,若只是“读死书”、“死读书”那可谓“白读”,又何来智慧?智慧不是知识的孤立碎化,它是知识的融会贯通,智慧不是被动地接受,他是主动探索。应试教育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力求讲透、讲深。教育
5、的智慧不全是教知识,还要注重育人格,使智慧成为滋润学生的营养。让“教”能为“育”所用,使“育”净化“教”,通过教育回归人的本性,“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教育的智慧是要学生在浮躁迷乱的功利社会里,不沉沦堕落,自信坚强但不自私嫉妒,活泼开朗但不放纵迷惘。四 教育是尊重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民主的对话。教育不可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隐私,进而完善身心和精神的欠缺,形成健全人格。陶行知曾说:“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我们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福利,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动辄抖露学生的隐私,这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且
6、教育的作用更是事与愿违。“教书育人”成了官腔。现实教育不再闪烁智慧,而是机械地灌输知识,黄全愈说:“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我们扭曲了这一点,我行我素地忙于教书,而忽略了育人,根本不去尊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只知道一味地装、装、装。有的“车子”被压的变了形,教师都无可奈何。五 教育是大爱社会各界人士几度呼吁我们要用爱、用真情去包容、去关怀所有的学生。夏丐尊先生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同时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这些无不是对
7、教育者至高无上的褒扬,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大肯定。爱是联系师生感情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微笑是创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如果在教育中没有投入真情,学生感到的将会是无边的荒漠与无尽的煎熬。教育中如果没有真情,教育就会逐渐枯萎,生命就得不到醇美的滋养。爱是真情,大爱更是师魂。六 教育不是放纵对学生大爱并不能等同于放纵,学生犯错误应当给予惩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整的教育离不开惩戒”,“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健康教育是对学生一生负责。我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有权“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
8、成长的现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不可避免会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学生“犯错”实属正常现象,但是对于这种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由。教育是艺术,孩子是艺术品。我们要懂得如何雕琢,要懂艺术才能赋予责任。惩罚不等于体罚,其是艺术的批评,使其能自主认错,自主改正。反省是惩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反省作用不可小觑。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了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七 教育不能偷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懒会使人沉沦堕落。“勤能补拙”,国家要发展、社会要
9、进步,靠教育。教育是本,教育是一切事物的原动力。学生为什么会那么怕苦怕累?父母一边抱怨孩子懒,一边心甘情愿的为孩子操持个人生活。老师一边抱怨孩子懒,一边为其解决所有问题,让其吃“现成饭”,做现成事,甚而至于不用思考,坐享其成。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家长潜在的成了包办孩子终生的“联合体”。呼吁教育的新生命。教师不能懒,新课改下,我们身边还有为数不少的思想守旧、改革意识淡漠、墨守成规、只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育者。他们没有激情,产生了职业倦怠,疲惫不堪。在金钱势力的社会里,老师们整日满腹牢骚:“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思进取。我要说:“同行们,因为教育,所以神圣。因为教育,所以有责任。因为教育,所以要上进。因为教育,国家才发展”创造一个物质和精神都丰富的社会是我们的目标。不能因为我们的懒使下一代、再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怀化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第二次大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水资源利用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生物产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人民大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造纸厂化验知识培训课件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视节目包装》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先进材料表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管理中的沟通
- 输血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糖尿病循证护理
- 2025年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广州市天河区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
- 工业级无人机适航认证顾问合同2025年争议
- 2025餐饮服务承包经营合同书
- 湖北省汉阳一中、江夏一中、洪山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 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管理课件
- 行政事业差旅费报销培训
- 光荣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32T 5061.1-2025中小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