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镇教授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3了凡_第1页
陈国镇教授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3了凡_第2页
陈国镇教授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3了凡_第3页
陈国镇教授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3了凡_第4页
陈国镇教授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3了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国镇教授 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 3 了凡陈国镇教授 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3 了凡陈国镇教授 :生命多重观的养生与医学 (3) 2011 年 08月 30日五、医学应具备的内涵医学是人类为了追求健康所产生的文明,教人养生保健、注重平时的维护、克 享天年才是医学的本怀,为人疗疾治病、救危图存只是医学的辅力。医学在这两方 面的愿景,要以生命的多重结构作为认知,才能检讨其架构是否完备。生物体只有随时保持健康才能生存,健康的范围无论古今中外,都知道要身心 兼顾。平时的维护或临疾的灾危 t 学在这两方面的关照,都不能侷限在生命的单一 层次,否则疾病无法彻底根治,健康无法恢復。过去的交通不便,世界各地

2、的文化不易频繁交流,面对一个人的健康与疾病灾 危瑬| 西方早期的医学,各自採取不同的理念和方法,衍生出各自的医学体系。中 医採用了黑箱法 (black box method) ,西医採用开箱法 (open box method) 。(1) 中医的黑箱法黑箱法就是不打开人体,只从外面观察人体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将这样的资料 加以归纳和推理,所建立起来的生理和病理的认知。例如阴阳五行的属性描述、气 血的质能动力平衡、经络脏象的网路调节、辨证论治的象中求理、药性归经的信息 共振与传导、方剂配伍的信息波干涉消长等,都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所产生的宏观 诠释。然而,这些看似颇有道理的中医学,却和自然科学的解析

3、理念不尽相合,无法 被认为是科学的思考方式。直到 1948 年系统控制论出现以后,中医的理念才找到知音,有适合的学理作为论断的依凭,可以回答一些中医不科 学的批判,也可以有系统的进行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和发展。如示意图的左半边,中医一直以系统的宏观视野,发展其认知体系。长久观察 系统的功能态,累积许多的临床经验,构成中医特有的思惟和实践架构,成就它所 善长的医疗特色。可是现代中医师的养成,受微观知识的教育所左右,对经典中医 的系统功能观,已渐渐不知道怎么体验,常常拿捏不到应有的感觉,对系统的功能 失去知觉和研判的能力,无法发挥中医的所长,因此在医疗的现实竞争下,总是屈 居弱势。由于中医不以剖开人体

4、的方式,不用肉眼直接观察人体内部的脏器或组织,所 以不必走唯物的思惟理念和实践方法。任何能对人的刺激,无论是物、能量或情 志,都能从外面观察它们对人的影响,建立起刺激和反应的因果质关系。因此中医的临床灾危瑥腻砭褪巧硇凝 R 观,并没有偏颇侧重的弊病。当然要处理病患的心灵问题,不能只凭生理学的知识和技能,经典的中医师必 须有高人一等的心灵修养,才能胜任治疗心病的工作。所谓心灵的修养,就是具有 一般人的高标准品德之外,还要有过人的知觉能力,能觉察到他人心灵的动态,才 能将苦楚转为快乐,化解患者的心病。很多人以为寄望有这样的医生,只是个痴人的梦想,人世间根本不可能有这样 的医生。可是当我们屡见不鲜时

5、,才知道中医典型的医生和医道,竟然真能如此神 奇,不仅能匀松眢 w 的疾患,也能化解人心深处的病灶,医道通天道的说法实 属不虚。从生命的多重观来看,要求医生达到这样的水准并不苛求,一般的医生只认识 层次的生命知识,高人一等的医生会多认识些能量层次的知识,物质更最高等的医生,才对心灵和信息也熟悉。只有到达最高层次的医生,才有能 力治人身病,也治人心病。可是这样的医生养成教育,却不见容于科学时代的教育架构里,因为如此虚玄的素养所要处触及的事物,科学的认知还未理解和掌握到, 无法纳入课程的设计与学习里。(2) 西医的开箱法西医对人体的认知採取了开箱法,将人体一层又一层打开来仔细看,从大体的外形和器官

6、到细部的组织和细胞,以至于细胞内基因的结构,哂酶鞣N 自然科学的 分析方法,层层解剖细加析辨,将它们揭开来看个透彻。这样的理念和实践手段, 完全遵循自然科学的思考和方法,使西医无论是在医理或药理上,都借用大量的生 物、化学和物理,研究出相当明确的证据,能强而物质有力说服很多人,让人相信 西医很客观、很科学,奠立了众所信服的医疗地位。这在人类追求生存的健康上, 无疑是文明的一大进步。但是,以解剖学所建立的生理学,让西医无法以肉眼观察到情志的影响力,所 以直到近年,心因性的疾病逐渐频繁时,才积极展开心身医学的研究和实践。西医的知识建立在化学上,从药物对生理的微观作用机转,建构今日西药的药 理学。这

7、些知识都和具象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分化系统的认知相关,而且以微观 的机转为主。例如止咳的药物作用机转,是以阻断神经物质的传导途径,作为它治 疗的依据。由于系统学的影响,西医近年的详嘁阎饾 u 重视物理的方法,注意到功能态的 检验。例如核磁共振造影术 (MRI) ,从过去的静态断层扫瞄,已转进到功能态的扫 瞄。西医未来的动向,也将朝系统功能的认知上发展,这样的方向若能逐步实现,则西医现今过度分科的弊病就能修正,将来的临床灾危材茉绢碓接姓w 观。(3) 中西医的整合中医的详嘁恢毖赜猛剢柷兴脑,一代传一代四缘男姆 u 渐流失,留下来的只是 简单粗略的方法,不能做到神圣工巧的水平,也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期

8、待。于是近o 助。年,中医也逐渐採用物理和生化的检验,作为临床详嗟妮至于西医的详啵鷣碛蕾囄锢砗蜕臋 z 验,其中物理部分如 X 射线、超音波、红 外线、核磁共振等扫瞄、脉搏数,血压、血流量、心律变异度等,皆可提供相当有 用的资讯。以这些物理检验而言,它们的基础理念著重在组织的认识,和中医著重 功能的经典理念,还是不尽相符。可是中西医所面对的都是人的问题,彼此为什么不能整合 , 整合的基础在那里 ,中医的宏观和西医的微观倾向,分别只摸到整体医学的一面,双方各有长短之处。对一般人而言,只要是有益于养生和保健的医学,向中西医那一方求远纻o 妨。现 今的彼此对立互相排挤,并非大家所愿意见到的形势。不管

9、什么主流或非主流医 学,近年来向另类疗法求缘牟迹讶諠 u 增多,这显示两类医学迟早要整合。过去很多人以为谈整合,先要将彼此的详嗪陀迷 对等起来,否则各说各话,无法沟通。可是从它们如此不同的发展理念来看,很难实现对等整合的希望。也有 些人以为将生药,用生化的方法加以分析,了解它们的成份及生化反应的机转,就 能明瞭中药的药理。可是中药学是以药性归经的理念所建立的认知,化学的分析 法,显然对中西医整合的药理整合也帮助不大。尤其是在面对方剂的复杂配伍时, 生化分析的现有知识和技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方剂繁复的组合,有任何可以理解 的途径。如果我们能将认知的基础,从唯物的取向转换到信息的认知,如图 ( 二

10、) 之所 示,则中西医的详嗪椭委煛 ?膊退帱铮伎梢杂貌煌匦缘男畔 ?肀磉 _,彼此就有共同的语言和方法,可以自然而然整合起来。所以从信息波来看中西医的整合,不仅 没有冲突的地方,而且顺理成章。只是透过什么管道,可以採用信息波为媒介,将 它们自然整合起来呢 , 这就要谈到穴道电检法了(4) 穴道电检法的实践经络和穴位用在临床的针灸治疗上,已歷经数千年之久,早已累积了无数的验 案,但是它们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 , 一直是大家难以解透的谜。近百年来,我们对于经络的本质,却未有进一步的阐述,也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可述。在西医的强势排挤下,针灸之术被严禁过,它一直屈居茍延残喘之势。直到1972 年尼克森访问

11、 中国大陆时,将针灸的奇效公诸于世,这才带起针灸研究的世界热潮。在此之前西元 1953年,德国的伏耳 (Dr. Reinhold Voll) 医生,应用电錶量度 经穴的电阻抗,称为穴道电检法 (Electrodermal Screening Test)2 ,以作为临 床详嗟膮?迹鐖D(三)之往下流程所示。这样的方法歷经四十年,伏耳开创出经络 的现代应用,成为崭新的医学史页。这对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裕餐巴七M大步,可以用客观的度量和量化的数值,显示身体的健康状况, 这项穴员冉浀涞乃脑,具有更多的优点。约在 1960 年时,伏耳在偶然间发现药物靠近患者,会影响穴道电检仪的指 数,也就是近身的药物会

12、改变患者的病情。这项奇怪的现象经他再三试验以后,终 于掌握到穴道电检法可以试验药物的法则。在筛检时藉著电路的传导,药物的信息 可以被送入人体内,使生理或病理的状态发生改变。选择药物和调节剂量,让穴道 电检仪的指针回归正常指标,即可确定患者的病因、所需的药物以及剂量。他进一步结合了西方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同类疗法(Homeopathy),把信息的观念带进穴道电检法里,建立起能够灾我惑 W、体外筛检、定性与定量兼备的临床系统,如图 (三)之所示。这项医学的创举具有众多的优点,过去这些优点都只是理想,如今却他在穴道电检法里,将这些理想转变为事实。六、穴道电检法与医学视野的昇华许多的临床筛检的经验提示我们

13、,无论是中医或西医师,都可以利用穴道电检 法做详唷?委煛?蜩 a定或用药的裁量。穴道电检仪可以作为他们沟通的桥樑,电流曲线所反应的信息,可以作为共同的语言,透过这些方便途径,宏观和微观的效 应都能在仪器上反应出来,彼此可以沟通认知,也就是能够统整不同理念的医学。伏耳无意中开启的信息医学,给中西医的整合和发展,带来无穷的希望。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亦有所短,如果能够整合彼此,则信息的观念将可提昇医学的眼 界,也使大家都有共通语言,可以建立有共识的认知。最近十年信息医学的发展,让我们不仅有能力触碰到生命的信息层次,也可以 领受到心灵层次的临床效能。过去,我们以为信息和心灵是形而上的道,不是形而可以度量的

14、东西。但是,穴道电检法的药物和花精试验,却显示信息和心灵对身 体的影响,仍然可以度量。换言之,穴道电检法使失传的心灵与信息医学,又得以 重返人类的认知范畴。医学在这样的认知下重新架构,将使其内涵更趋完备,人类 也将获得更完整的身心健康。对中西医而言,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发展趋势。七、医学的完备性若要以生命的多重观论究现有的医学,即使我们自以为现有的医学,已经很发 达了,但它们仍然不完备。信息医学纵然多加了信息波的观念,若缺少心灵层次的 照顾,医学的架构还是称不上完备。心灵的了解不够周衍,弊病必然不能去除,生 命的灵性就无法提昇,身心也就不可能健全。因此要让未来的医学架构完备,除了 要考虑信息的层

15、次之外,还要重视生命的心灵层次。多认识和接触它,净化生命的 源头,在信息、能量和物质层次,就能表现正常的生命力,很多人生的困扰或苦 楚,可以上溯到心灵缺陷的矫正,心因性疾病也就能不药而癒了。穴道电检法面对心灵的缺陷,可以哂没n男畔?枰院丫检出来,并且加以处理。这样的事情,过去从来不曾有听说过,所以乍听之下,有如神话般令人难以置 信。至于更高阶的心灵状态,穴道电检法未必能侦测得到,这些精微的心灵功能, 只好透过禅修的定慧内省,让每个人自行来处理,才能使心灵彻底净化。刚开始意念纷杂,心境无法稳定下来时,可以藉催眠医师的协助,将自己带入 较深层的潜意识中,将埋藏在心底的郁结找出来一一化解,使生命的灵

16、性能够释放出活力来。慢慢的再从他力的协助,转而为自力的净化和开拓,深入自我更底的心 灵世界,逐一探索和调节。要做到心灵的医疗程度,就必须在医生的养成教育中,设计有心灵净化的修持课程,否则医生对自己的身心尚且所知不全,又何以能悬壶济世、教人健康呢, 心 灵的教育并不涉及宗教或迷信,它是生命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领域的人都该 学习,少了它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具躯壳的形式。作为医生,他们的心灵必需比一般 人更健康,才可能帮助和教导别人。所有的生物都以心灵为主角,作为人类的医学以及行医的医生,怎么能无视于 它的存在呢 , 所以要医学确实裨益众生,也只有在心灵层次的教育多作要求,医学 体系的完备性,才可以

17、从理想变成事实。八、地球上群体生命的关怀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它特殊的信息场,人多的地方充满人的信息,植物多的地方 充满植物的信息,整洁的地方信息整洁,脏乱的地方信息脏乱,所以不同的人、 物、时、地等状况,就有不同的信息环境。人类生活在不同的信息场里,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经过一段时日以后,就被 显著转化了。如果世世代代的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相传很久远以后,就形 成身心特殊的族群。其它的生物也一样,都受到当地信息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就 出现特殊的物种,生物的演化其实是它们和周围信息场的互动结果。透过饮食生物可以获取信息,食物大多数都带有生物的信息,所以生物必须多 种多样共存,构成平衡的生态,才是

18、对大家最有利的状况。这不仅是因为食物链的 相需关系,其实生物体之间也直接交流信息,在平衡的生态中,各种生物的信息交 流经常保持平衡。例如生长在山里、海边和都市里的人,都各有不同的气质和喜 好,一旦离开时,就会觉得很难过,因此故乡的呼唤,经常是游子梦中的渴望和雀 跃。人类是生物,所以需要许多生命的信息,无论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所发出来 的信息,都会与我们的身心有互动的关系,也正因为是如此,必须维护众多生命的 信息场,人类才能生存下来。当信息场快速而大肆改变时,对于物质结构复杂的高 等生物,会造成极大的生存威胁,因为如此复杂的身心,无法跟著快速调整,学到 新的适应能力。低等的生物由于其物质结构简单,容易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所以 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因此要谈养生和医学,不能忽略大环境的信息维护,信息场的 良窳,关系著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的保障。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