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学习_第1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_第2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_第3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_第4页
安全标准化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 法律、法规和标准1、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2、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对相关方宣传记录或告知函4、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表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及时识别、获取和更新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中有关危险化学品方面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其及时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规范公司的安全生产行为,以确保公司安全管理能持续地满足这些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对

2、国家、地方、行业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识别、获取、宣传与更新的管理。3.职责3.1公司安全教育处负责有关国家与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文件的识别和获取,并为本制度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宣传贯彻与监督管理,并负责建立公司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3.2安全教育处负责危险化学品、环境保护、职业危害、安全防护、作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符合性评价与更新。3.3公司生产处设备管理及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机械安全、特种设备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符合性评价与更新。3.4安教处负责教育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3、的识别、获取、符合性评价与更新。3.5各有关部门负责与其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跟踪其变化并将信息反馈给各负责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传达、贯彻。4管理规定4.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主要包括:1)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等;2)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标准、规范等;3)非法规性指南、与相关方的协定等;4.2 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的获取1)各相关部门负责建立与其职能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获取渠道和方式,以及时掌握最新信息。2)获取渠道包括:3)国家、地方有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如环保

4、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公安消防等。4)专门出版社、标准化协会、书店、图书馆、报刊杂志。5)电子网络等。6)获取方式可为:购买询问、派专人联系、上网查询等。7)各有关单位将获取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信息反馈给安全教育处。4.3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的识别确认。1)安全教育处根据公司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特点,对收集到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进行汇总、整理。2)安全教育处组织相关人员对收集到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确认,根据确认结果建立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3)各有关部门根据公司清单建立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4)各有关部门负责跟

5、踪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包括修订和新增信息),将变化信息及时确认。5)安全教育处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信息进行确认后,及时收回并作废失效的文件,发放新文件。4.4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的发放和传达1)安全教育处将确认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发放到相关部门和车间。2)必要时安全教育处可结合公司实际,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摘编成册,并发放到各部室和车间。3)各有关部门和车间负责对本部门和车间的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传达、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掌握相关要求、懂得遵守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重要性并自觉遵照执行。培训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

6、部组织进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培训。4.5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1)公司各相关部门和车间负责对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将符合性评价表反馈给安全教育处。2)安全教育处对各相关部门的符合性评价表进行汇总,编制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审表,并负责制定不符合情况的整改计划。3)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至少每年一次。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识别与获取管理程序流程图开始法律法规识别(各单位和部门参与)收集、整理组织学习、落实更新(及时获取最新法律法规)结束评审信息反馈适用不适用 常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注:本表更新

7、时间2009年12月序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事项生效日/最新修订日颁布部门法规编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4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人大常委会主席令28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10-27人大常委会主席令6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22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32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人大常委会

8、主席令第77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31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人大常委会主席令第72号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3-15国务院令第344号1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1-13国务院397号13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4-30国务院令352号1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1995-12-27国务院令190号15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05-11-1国务院令445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2004-1-1国务院令第375号1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6-1国务院

9、令第493号1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1国务院令373号1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9-1国务院令9号20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04-5-17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监局令第10号21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2006-4-15国家安监局令第5号22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2006-10-1国家安监局令第8号23公布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003-3-3国家安监局2003年第1号24公布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003-6-24国家安监局等2003年第2号2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9-1国家安监局令第1号26安全生产

10、培训管理办法2005-2-1国家安监局国家煤监局令第20号27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007-1-1财政部 安监总局财企2006478号2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06-3-1安监总局令3号29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08-1-1安监总局令15号3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2007-7-12安监总局令13号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8-2-1安监总局令16号3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5-1安监总局令17号33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2009-4-29安监总局办公厅应急20097

11、3号34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的通知2009-6-1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指信息20096号35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2009-7-1安监总局令21号3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2009-11-1安监总局令27号37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09-9-1安监总局令第23号38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4-27安监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3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2007-11-

12、30安监总局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4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局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4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局安监总管三2009124号4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2-10-8国家经贸委令36号43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002-11-15国家经贸委令35号44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2002-12-1国家安监局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4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05-7-1国家质检总局第70号46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2000-3-6国家经

13、贸委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47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1997-1-1劳动部 化学工业部48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1995-4-7劳动部4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4-10公安部50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2003-9-1国家质检局国质检锅2003207号5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2001-4-9国家质检局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52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2009-7-3质检总局第115号令53公布高毒物品目录2003-6-10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5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5-1卫生部令第23号55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5-

14、1卫生部令第25号56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57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 1994-10-27国际劳工组织人大常委第170号国际公约58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1990-6-25国际劳工组织第177号建议书59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闽安监管三200984号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规范性文件的符合性评审表序号法律、法规名称重点条款规定执行情况是否符合1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公司严格遵

15、守本法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了从主要负责人至从业人员、从安委会至各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符合2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符合3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符合4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

16、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四)督促、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公司总经理是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本法要求已进公司安全责任制。符合5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了安教处为专职安全管理部门。符合6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主

17、要负责人和生产管理人员均取得安全资格证书。符合7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公司建立了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且能严格执行。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符合8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公司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时,编制新的操作规程,对职工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

18、训并考核。符合9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均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符合10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实施。符合11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 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

19、评价。公司按要求进行了电石生产安全评价。符合12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 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公司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符合13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 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本公司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中有相关要求。符合14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 条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公司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

20、、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符合15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 条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公司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能严格执行。符合16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 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

21、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资料不全,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重大危险源未备案。不符合17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 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公司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符合18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 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

22、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公司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符合19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 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公司的安全检查依照公司制定的安全检查管理制度执行,符合20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九 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公司对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设有专门经费。符合21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 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

23、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公司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公司职工缴纳保险费。符合22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 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公司与职工订立的劳动合同,载明了有关保障职工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职工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公司没有任何形式与职工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职工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符合23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五 条生产经营单位

24、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公司职工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提出建议。符合24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 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公司职工有权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公司没有因

25、职工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符合25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 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公司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公司没因职工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符合26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 条因

26、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公司员工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还获得赔偿的权利,向公司提出赔偿要求。公司给予赔偿。符合27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 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公司职工在作业过程中,能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符合28安全生产法第五十 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

27、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公司职工在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了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符合29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一 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公司职工在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能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告。符合30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七 条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公司积极配合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从不拒

28、绝、阻挠。符合3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公司制定有各职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其中消防为主要责任。符合3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起施行)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

29、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种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公司经常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常识的教育和培训。符合3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起施行)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

30、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公司实行消防责任制、制定有安全防火制度、编制经评审备案的应急预案,配置有冷却水灭火系统、重点防火场所、地点设置有适宜的灭火器材和灭火器械,厂区内消防通道经常保持畅通,厂区各建构筑物均符合安全防火间距。企业内部经常组织进

31、行消防演练。符合3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公司安全教育处为消防安全管

32、理机构。建立有消防档案,设置有防火标志,定期进行防火检查,有巡查记录。进行全员消防培训。符合3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第十九条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电石车间内无居住场所,有控制室。符合3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第二十一条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

33、安全操作规程。厂区及仓库内对吸烟和动明火有严格的防火安全制度和安全警示标志。符合3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第二十二条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前款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本公司主要是生产电石的企业,电石厂通过了公安机关的消防验收并合格。符合3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34、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人个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电石厂区的消防设施完整有效、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畅通。符合3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第四十一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企业未组建有业余消防队。不符合4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

35、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企业制定有各项规章制度、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符合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七条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代表应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企业成立有工会。选举产生工会代表。可依法开展活动。符合4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收集职工代表意见和议案。符合4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

36、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企业部分岗位招聘女职工并享有同男性职工拥有的同等权利。符合44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企业同劳动者都订立有规范的劳动合同。符合45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企业严格按此执行。符合46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

37、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企业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每年由政府劳动部门检查。符合47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二十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企业按此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符合48劳动法(1994年7

38、月5日生效)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按此执行,但这样情况较少。49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

39、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企业按此实行,没有因此而经过劳动仲载的。符合50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企业能严格按此执行。未有因此而经过劳动仲载和引起法律纠分的。符合51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企业为工人岗位

40、可保证每周1日。干部岗位为每周双休日。符合52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生效)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企业能按此执行。符合53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施)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企业按此执行。未发生过劳动纠分。符合54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施)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规定延长

41、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企业严格按照8小时工作制执行。符合55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施)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企业能严格按此执行。并未因此产生过劳动纠分。符合56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施)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企业按照

42、国家原则性规定执行。符合57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施)第五十条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企业按此,以现金逐月支付工资。符合58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企业按此执行。但需履行请假手续。符合59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企业制定有职业危害防护制度,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劳动安全培训教育,配备有劳动

43、保护设施设备。符合60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电石生产车间配置有降尘设施、通风设备;作业人员配置有劳保服、防尘口罩、护目镜等。符合61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空压机操作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均特证上岗。符合62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六十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本企业女职工在生产一线的均为设备控制工和保管员之

44、类工作。符合63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企业按此执行。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符合64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企业按此对待产妇。符合65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六十三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期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企业按此对待哺乳期的女职工。符合66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45、实行)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企业制定有职业培训制度,成立有安教处为专门负责安全和培训的机构。符合67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实行)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必须按时足额支付。企业为从业人员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金。符合6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46、法(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代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电石生产车间职业卫生条件有很大的改善。符合生产环境保护条件。符合6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代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企业明确制定有各级安全责任制,其中包括职业病内容。符合70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六条用人单位必

47、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企业为从业人员办理了强制性工伤保险。符合71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十三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

48、)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企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有粉尘、高温、噪声及有毒气体(CO)泄漏可能场所,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符合72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立

49、安教处负责安全教育培训和职业病安全,制定有职业病防治方案。但未有职业病应急预案。不符合73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1、企业制定有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方案;2、不断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3、定期为从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4、为从业人员配置有符合国标的劳保用品。符合74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二十二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

50、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企业在厂区和生产场所醒目位置设有安全和职业危害的告知牌、警示标志等。符合75职业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二十三条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人个使

51、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企业在矿热炉车间设置了CO气体泄漏和浓度超标报警器。并对除尘防尘设施经常进行检测和维护。本企业不存在放射危害作业环境。符合76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

52、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企业委托卫生部门认可的有职业病评价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了评价。经整改后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符合77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三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

53、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企业同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明确了可能的职业病危害和后果以及防护措施。符合78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生效)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