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选题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DA. 物理和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 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C. 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D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 . 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机体的内环境是指C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D. 血液E. 组织液4、内环境的稳态B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
2、变动C. 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 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5、 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AA. 神经调节B. 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 旁分泌调节E. 自分泌调节B6、 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 非自动控制系统B. 负反馈控制系统C. 正反馈控制系统D. 前馈控制系统E. 自主神经系统7 、浓度升高, 说明糖皮质激素对腺垂体促激素手术切除动物肾上腺皮质后血中ACTH分泌具有下列哪一种调控作用?DA. 神经调节B. 神经 -体液调节C. 正反馈控制D. 负反馈控制E. 前馈控制C8、 使某一生
3、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 非自动控制系统B. 负反馈控制系统C. 正反馈控制系统D. 前馈控制系统E.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1、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BA. K +B. Na +C. Ca 2+D. Mg 2+2、体内 CO 2 和 O 2 进出细胞膜过程属于下列哪种转运方式AA. 单纯扩散B. 胞吞和胞吐作用C.易化扩散D. 主动转运3、细胞膜内、外 Na +和 K +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 EA. 膜在安静时对K +通透性较大B. 膜在兴奋时对 Na + 通透性较大C 、Na + 和 K + 跨膜易化扩散的结果D. Na + -Ca 2+跨膜交换的结果E. 膜上 Na+
4、 泵的活动4、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细胞膜转运的方式是EA. 单纯扩散B. 经载体易化扩散C. 经通道易化扩散D. 原发性主动转运E. 继发性主动转运5、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DA. 要消耗能量B. 顺浓度梯度C. 需膜蛋白帮助D. 被转运物都是小分子E. 有饱和现象6、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1A. K +B. Na +C. Cl -D. Ca 2+7、 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B平衡电位平衡电位A. NaC. Na 平衡电位与 K 平衡电位之和锋电位与超射之差8、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BA. K B. Na C. Ca2-9、细
5、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BA. 极化B. 去极化C. 复极化D. 超射10、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AA. 极化B. 去极化C. 复极化D. 超极化11、可兴奋组织受刺激而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A. 动作电位B. 局部电位C. 收缩D. 分泌E. 收缩和分泌12、可兴奋细胞具有 “全或无 ”特征的电反应是AA. 动作电位B. 静息电位C. 终板电位D. 感受器电位E. 突触后电位13、阈电位是指一种膜电位临界值,在此电位水平上,神经细胞膜上的AA. Na +通道大量开放B. Na + 通道少量开放C. Na +通道开始关闭D. K + 通道大量开放E. K +通道开
6、始关闭1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局部兴奋的共同点是EA. 反应幅度都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B. 反应幅度都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C. 都可以叠加或总和D. 都有不应期E. 都有 Na + 通道的激活15、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BA 、去甲肾上腺素B 、乙酰胆碱C 、5- 羟色胺D、多巴胺16、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A. 前负荷B. 后负荷C.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D.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17、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A. 不发生叠加B. 发生叠加C. 幅值变大D. 幅值变小18、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BA. 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 肌浆网释放 Ca 2 到肌浆内C.
7、 终池中的 Ca 2 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D. 横管释放 Ca 2 到肌细胞浆内19 、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BA. Ca 2 的贮存库B. 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C. Ca 2 进出肌纤维的通道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20 、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CA. Na B. K C. Ca 22 1、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的时期发生在BA. 等容收缩期B. 快速射血期C. 减速射血期D. 等容舒张期E. 快速充盈期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DA. 心房收缩期B. 减慢射血期C. 等容舒张期D. 快速充盈期E. 减慢充盈期3、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CA. 心室
8、舒张期比心室收缩期长B. 心房和心室有共同舒张时期C. 心房和心室有共同的收缩时期D.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24、舒张压出现在DA. 等容收缩期末B. 射血期末C. 快速充盈期末D. 减慢充盈期末E. 心房收缩期末5、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DA. 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D. 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 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6、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A. 半月瓣关闭B. 半月瓣开放C. 房室瓣关闭D. 房室瓣开放7、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BA. 收缩末期心室容积B. 舒张末期心室容积C. 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D. 等容舒张期
9、心室容积E. 快速充盈期心室容积8、心室肌的后负荷指CA. 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B. 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C. 主动脉血压D. 静脉血压9、搏出量占下列哪项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AA.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B. 心输出量C. 等容舒张期容积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10 、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EA. 平均动脉压高低B. 心力贮备大小C. 心率贮备大小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大小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小11 、心肌的等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肌的泵血功能DA. 肌浆游离Ca+ 浓度B. 肌小节的初长度C. 横桥联结的数目D. 心肌收缩能力E. 心室舒张期容积12 、心室肌细胞的动
10、作电位复极化最缓慢的阶段是CA. 0 期B. 1 期C. 2 期D. 3 期13 、与骨骼肌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EA. 去极化与复极化均快,时间短B. 复极化快,无平台期C. 复极化慢,无平台期D. 复极化快,有平台期E. 复极化慢,有平台期14、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DA. 4 期自动除极的速度B. 动作电位复极化的速度C. 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D. 0 期去极化速度E. 静息电位的高低15、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EA. 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速度B. 钠 -钾泵的功能C. 郁电位水平的高低D. 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E. 动作电位平台期的长短16
11、、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CA. 增强心肌收缩力B. 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C. 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D.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E. 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1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心肌AA. 有效不应期很长B. 对细胞外液 Ca2+ 有依赖性C. 是功能合胞体D. 心肌有特殊传导组织 ,具有自律性3E.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频率低18、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 主要是由于主动脉EA. 血流速度快B. 口径粗C. 管壁厚D. 压力高E. 管壁弹性及可扩张性大19、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并伴有小动脉硬化,血压的变是CA. 收缩压不变 ,舒张压升高B. 收缩压增高 , 舒张压变化不大
12、C. 收缩压增高 ,舒张压增高更明显D.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E. 收缩压降低 ,舒张压升高20、下列能使脉压增大的是BA. 心率增快B. 大动脉弹性降低C. 射血期延长D. 外周阻力增加E. 每搏输出量减小2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高低取决于CA. 体循环和肺循环容量之间的关系B. 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之间的关系C. 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D. 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之间的相对关系E. 回心血量和心脏射血能力之间的相对关系22、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A. 包括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B. 其正常值变动范围为 4 12mmHgC. 其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
13、血量的多少D. 可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参考指标E. 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23、促进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动力主要是EA.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C.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D.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24、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DA. 大量血浆蛋白丢失B.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 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D.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 淋巴回流受阻25、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血管紧张素26、在正常情况下,支配全身血管舒缩,调节动脉血压的
14、主要传出神经是AA. 交感缩血管纤维B. 交感舒血管纤维C.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D. 迷走神经27、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A. 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B. 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 受体C. 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D. 使心舒出量减少E. 使心率减慢28、关于减压反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DA. 也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B. 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更加敏感C. 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D. 在高血压时,不起调节作用E. 当动脉压升高时,反射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回降29、平时维持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基本中枢位于CA. 大脑B. 中脑C. 延髓D. 脑桥E. 下丘脑
15、30、调节冠脉血流量的最重要因素是B4A. 心交感神经B. 心肌代谢水平C. 肾上腺素D. 心迷走神经E. 去甲肾上腺素1、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A. 呼吸肌的运动B.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D. 气体分压差E. 肺的舒缩运动2、 非弹性阻力主要取决于DA. 气流形式B. 气流速度C. 呼吸频率D. 管径大小E. 气体种类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CA. 增加肺泡表面张力B. 使肺弹性阻力增加C. 使肺顺应性增加D. 分布在肺泡内层液泡与肺泡上皮间E. 由肺泡 I 型细胞所分泌4、 胸膜腔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A. 肺回缩力B. 呼气肌收缩C. 胸廓回缩力D. 气道阻力E. 吸气
16、肌收缩5、 下列关于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因素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A. 呼气B. 迷走神经兴奋C. 胸内压升高D. 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E. 肾上腺素? 受体阻断剂6、 肺总容量为DA. 潮气量 +肺活量B. 余气量 +补呼气量C. 潮气量 +补呼气量 +功能余气量D. 功能余气量 +肺活量E. 潮气量 +功能余气量7、 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DA. 潮气量B. 余气量C. 功能余气量D. 时间肺活量E. 肺活量8、 呼吸频率从12 次 /分增加到24 次 /分的潮气量从600ml 减少到 300ml,则 CA. 每分肺通气量增加B. 每分肺通气量减少C. 每分肺泡通气量减少D.
17、 每分肺泡通气量不变9、 肺换气的动力是EA. 呼吸肌的舒缩活动B. 大气与肺泡气间的压力差C. 大气与血液的气体分压差D. 肺泡膜的通透性E. 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之间的气体分压差10 、当通气 /血流比值大于0.84 时,意味着DA. 生理无效腔减少B. 肺泡无效腔增大C. 肺泡无效腔减少D. 解剖无效腔增大E. 功能性动静脉短路11、关于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时错误的DA. O 2 和 CO 2 都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于血液B. O 2 和 CO 2 的运输形式以化学结合为主C. CO 2 和 Hb 的氨基结合无需酶的催化D. O 2 和 Hb 的结合反应快可逆
18、,需要酶的催化512 、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EA. 发生在温度升高时B. 有利于 O 2 从血液进入组织C. 发生在血液 PH 值降低时D. 发生红细胞中 2 , 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时E. 以上都不对13、 CO 2 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速度比O 2 快 20 倍,主要原因是CO 2: EA. 为主动转运B. 易通过呼吸膜C. 分压梯度比较大D. 相对分子质量比O2 大E. 在血中溶解度较大14、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BA. 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B. 一定浓度的 CO 2C. 一定浓度的缺氧D. 动脉血中 H E. 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15 、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
19、过CA. 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B. 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C.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D.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E. 刺激心肺感受器16 、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BA. 血液中的H+B. 脑脊液中的H+C. 血液中的CO2D. 脑脊液中的CO 2E. 血液中的O21、胃肠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DA.交感神经的支配B. 副交感神经的支配C. 壁内神经丛的作用D.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E. 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作用2、 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A.富有伸展性B. 具有自律性,但不规则C. 具有紧张性收缩D. 兴奋性低E. 对机械牵张刺激不敏感
20、3、 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CA. Na+ 内流B. K+ 外流C. Ca2+内流D. Ca2+ 与 K+ 外流E. Na+与 K+ 内流4、 胃蛋白酶有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BA.壁细胞B. 主细胞C. 黏液细胞D. 上皮细胞E. I 细胞5、 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AA.肠激酶B. 胰蛋白酶C. 盐酸D. 组胺E. 辅酯酶6、 下列哪一项不能刺激胃酸分泌DA.迷走迷走反射B. 局部神经反射C. 食物机械扩张刺激胃幽门部D. 促胰液素E. 胃泌素7、 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DA.紧张性收缩B. 蠕动C. 蠕动冲D. 容受性舒张E. 分节运动8、 下列因素中除哪项外都是抑制胃运动的AA.胃
21、泌素B. 促胰泌素C. 抑胃肽6D. HCIE. 脂肪9、 最主要的消化液是CA.唾液B. 胃液C. 胰液D. 胆汁E. 小肠液10、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 食物是兴奋胰液分泌的自然因素B. 在非消化期,胰液基本上不分泌C. 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双重支配,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 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液分泌E. 体液因素主要是促胰液素与胆囊收缩素等11、 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AA. 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少B. 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也很少C. 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丰富D. 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丰富E. 大量的水分,碳酸氢盐和酶的含
22、量少12、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EA.胆固醇B. 胆色素C. 水和无机盐D. 脂肪酸E. 胆盐13、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EA.胃泌素B. 促胰液素C. 胆盐D. 盐酸E. 胆囊收缩素14、大部分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是CA.食管B. 胃C. 小肠D. 小肠和结肠E. 结肠15、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为BA.紧张性收缩B. 分节运动C. 蠕动D. 容受性舒张E. 集团蠕动1、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由糖提供DA. 40%50%B. 50%60%C. 60%70%D. 70% 以上E. 80% 以上2 、正常人能量代谢在下列哪些情况下是最低的?B
23、A. 完全静息时B. 熟睡时C. 外界温度为20oC 时D. 室温为 1825o C 时E. 进食 12 小时以后3 、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CA. 寒冷B. 高温C. 肌肉运动D. 精神活动E. 进食4 、食物的氧热价是指BA. 1g 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 食物氧化时消耗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C. 体外燃烧 1g 食物所释放的能量D. 氧化 1g 食物,消耗 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E. 食物氧化时,消耗 1mo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5 、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A. 男子的基础代谢率比女子高B. 幼儿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C.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低D. 基础代
24、谢率同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E. 体重相同的人,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76、下列哪种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最强?BA. 脂肪B. 蛋白质C. 糖D. 维生素E. 无机盐7、实验研究中,常以下列哪项的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指标?BA. 口腔B. 食管C. 血液D. 小肠E. 肝脏8、人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式来增加产热量?AA. 战栗性产热B. 非战栗性产热C.温度刺激性肌紧张C. 肝脏代谢亢进E. 全部内脏代谢增强9、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DA. 皮肤温度B. 环境温度C.环境湿度D. 皮肤与环境温度差E. 风速10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DA.
25、辐射散热B. 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 蒸发散热E. 辐射和对流散热11、促进机体产热的最主要的激素是CA. 生长素B.糖皮质激素C.甲状腺激素D. 胰岛素E.肾上腺素12 、在体温调节中起调定点作用的可能是AA. PO/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B. 延髓的温度敏感射进元C. 网状结构的冷敏神经元D. 弓状核的冷敏神经元E. 脊髓温度敏感神经元1、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BA. 100 ml/minB. 125 ml/minC. 250 ml/minD. 500 ml/minE. 1000 ml/min2、滤过分数是指AA.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B. 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C. 肾血
26、流量 /肾血浆流量D.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 肾血流量 /心输出量3、肾小球滤过率是指BA. 每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B. 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C. 每分钟一侧肾脏的血浆流量D. 每分钟两侧肾脏所生成的尿量E. 每分钟两侧肾脏的血浆流量4、正常情况下滤过分数约为BA. 10%B. 20%C. 30%D. 40%E. 50%5、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相比所不同的是CA. 葡萄糖含量B. K +的含量C. 蛋白质的含量D. Na + 的含量E. 尿素的含量6、不属于滤过膜的结构是E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B. 基膜层C. 滤过裂孔膜D. 肾小囊内层E. 肾小囊外层7、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
27、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DA. 入球小动脉血压B. 出球小动脉血压C. 肾动脉血压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E. 全身平均动脉压88、生成原尿的有效滤过压等于B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囊内压B.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E.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9、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E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 囊内压升高C. 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D. 滤过膜的有效面积减少E. 动脉血压由80 mmHg 升
28、高到 160 mmHg10、近端小管对 Na + 的重吸收量经常是Na +滤过量的 BA. 5565%B. 6570%C. 7580%D. 8590%E. 95100%11、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敏感的因素是BA. 循环血量减少B.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C.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D. 疼痛刺激E. 寒冷刺激12、各段肾小管对Na + 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AA. 近端小管B. 髓袢降支细段C. 髓袢升支粗段D. 远端小管E. 肾盂13、肾脏中尿素最容易通透的部位是EA. 近端小管B.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C. 髓袢升支D. 髓袢降支细段E. 内髓集合管14、在近端小管中HCO 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B
29、A. H 2CO 3B. CO 2C. H +D. HCO 3-E. OH -15、各段肾小管中重吸收量最多的部位是DA. 集合管B. 远端小管C. 髓袢升支粗段D. 近端小管E. 髓袢降支16、醛固酮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可促进BA. Na +的重吸收和 H + 的分泌B. Na + 的重吸收和 K +的分泌C. K + 的重吸收和 H+的分泌D. Na + 的重吸收和 NH 3 的分泌E. K + 的重吸收和 NH 3 的分泌17、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受下列哪个激素调节?BA. 血管紧张素B. 抗利尿激素C. 醛固酮D. 肾上腺素E. 甲状旁腺素18、肾脏维持体内水平衡的功能
30、,主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CA. 肾小球滤过量B. 远端小管和髓袢的重吸收水量C.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D. 肾小管的分泌功能E. 近端小管的重吸收水量19、构成肾内髓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EA. 磷酸盐和 NaClB. KCl和尿素C. 尿素和葡萄糖D. NaCl 和 KClE. 尿素和 NaCl20、肾小管液的等渗重吸收发生在AA. 近端小管B. 髓袢升支粗段C. 髓袢降支细段D. 集合管E. 远端小管1、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D9A. 兴奋和抑制B. 感受和处理信息C. 记忆与学习D.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E. 正反馈与负反馈2、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BA.
31、与无髓纤维相等B. 与直径成正比C. 与髓鞘的厚度无关D. 不受温度的影响E. 与刺激强度有关3、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的化学传递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DA. 单向传递B. 中枢延搁C. 总和D. 兴奋节律不变E. 易受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BA. 结构完整性B. 单向性C. 绝缘性D. 相对不疲劳性E. 功能完整性5、以下那一项不是神经元间兴奋的化学传递特点?BA. 主要通过化学递质B. 无需 Ca 2+ 参与C. 有时间延搁D. 兴奋是单向传递E. 易受药物等因素影响6、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 Ca 2+
3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 突触后膜对 Na + 、 K+,特别是 K +的通透性增高E. 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值,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BA.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D.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E. 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发生过程中哪一项是错误的?EA.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 Ca 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C.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D. 突触后膜对 Cl -或 K+ 的通透性升高E. 突触后膜膜电位增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
33、动9、 M 受体 EA. 位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肌膜上B. 位于植物神经节细胞膜上C. 可被酚妥拉明阻断D. 可被儿茶酚胺激活E. 位于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10、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CA. GABAB. 甘氨酸C. 乙酰胆碱D. 去甲肾上腺素E. 5- 羟色胺11、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以下效应,除CA. 血管收缩B. 妊娠子宫收缩C.小肠平滑肌收缩D. 扩瞳肌收缩E. 竖毛肌收缩 1212、 M 受体的阻断剂是 AA. 阿托品B. 酚妥拉明C. 心得安D. 筒箭毒E. 育亨宾13、列哪一项属于胆碱能受体?DA. M 、 B. M 、 C. M 、 1和 D. M
34、 、NE. M 、 1和 1214、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是E10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肾上腺素D. 多巴胺E.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15 、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EA. 联络核B. 髓板内核群和联络核C. 接替核C. 接替核和髓板内核群E. 接替核和联络核16 、对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EA. 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区,有点对点联系B. 起始核团包括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C. 阈下兴奋易总和,产生扩布性兴奋D. 引起特定感觉E. 切断特异传导通路的动物间出现昏睡17、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CA. 刺痛B. 快痛C. 定位不精确D. 必有牵涉痛E. 对牵拉不敏感
35、18、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DA. 屈肌反射B. 对侧伸肌反射C. 腱反射D. 肌紧张E. 翻正反射19、牵张反射使AA. 受牵拉肌肉发生收缩B. 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C. 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D. 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E. 伸肌和屈肌都收缩20、当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BA.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B. 梭外肌收缩C. 梭内肌收缩D. 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步收缩E.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21、当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引起CA. 肌梭传入冲动减少B.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C. 牵张反射加强D. 梭外肌收缩E. 梭内肌舒张22、肌梭传入冲动增加时EA. 对同一侧的运
36、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B. 对同一侧的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C. 对脊髓的闰绍细胞起抑制作用D. 对其他关节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E. 对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23、腱反射具有下列哪项特点?BA. 是多突触反射B. 肌肉的收缩几乎是一次同步性收缩C. 感受器为腱器官D. 可由重力作用引起E. 主要表现在屈肌上24、腱反射是 CA. 外感受性反射B. 行为反射C. 单突触反射D. 紧张性牵张放射E. 腱器官引起的反射25、当某一肌肉被过度拉长时张力便突然降低,其原因是DA. 伸肌肌梭过度兴奋B. 屈肌肌梭过度兴奋C. 屈肌肌梭完全失负荷D. 伸肌的腱器官兴奋E. 伸肌的腱器官完全失负荷
37、26 、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E11A. 发动牵张反射B. 直接支配梭外肌使其收缩C. 使肌梭在肌肉收缩时放电停止D. 直接控制 运动神经元E. 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27、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CA. 脊髓休克B. 去皮层僵直C. 去大脑僵直D. 腱反射加强E. 肢体痉挛性麻痹28、人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系列症状,下列哪一项包括在其中?DA. 共济运动失调B. 肌张力减弱C. 平衡失调D. 静止性震颤E. 意向性震颤29、痛感受器一般是指BA. 肌梭B. 游离神经末梢C. 皮肤D.内脏感受器E. 肌腱30、大脑皮质处于紧张活动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为BA. 波B.波C. 波D.波E
38、. 波的梭形变化31、下列关于特殊感官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CA. 对适宜刺激敏感B. 多具有辅助结构C. 均不易适应D. 均有换能作用E. 均有信息编码功能32、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CA. 以电紧张方式扩步B.为感觉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C. 为 “全或无 ”式D. 可以总和E. 也称发生器电位33、眼睛充分调节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DA. 主点B. 节点C. 焦点D.近点E.远点34、眼的下列结构中折光指数最大的是CA. 角膜B. 房水C. 晶状体D.玻璃体E.脉络膜35、视网膜上无视杆细胞而全部是视锥细胞的区域是CA. 视盘B. 视盘周围部C. 中央凹D.中央凹周边部E.
39、 视网膜周边部36、简化眼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为AA. 5 mmB. 7.5 mmC. 10 mmD. 12.5 mmE. 15 mm37、睫状肌收缩可使 DA. 角膜曲度增大B. 角膜曲度减小C. 瞳孔缩小D. 晶状体曲度增大E. 晶状体曲度减小38、关于视锥细胞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 外段的形状与视杆细胞不同B. 外段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C.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 能产生感受器电位E. 部分细胞对450 nm 的蓝光很敏感39、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CA. 枕叶皮质B. 丘脑外膝体C. 中脑D. 脑桥E. 延髓40、人眼不做任何调节时能看清楚的最远所在之处称BA. 近点B. 远点C. 焦点D
40、. 节点E. 主点41、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的共同部位是CA. 延髓B. 脑桥C. 中脑D. 下丘脑E. 大脑皮质42、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BA. 视紫红质过多B. 视紫红质缺乏C. 顺视黄醛过多D. 视蛋白合成障碍E. 视紫蓝质合成过多43、眼的近点的远近主要取决于B12A. 瞳孔的直径B. 晶状体的弹性C. 房水的折光指数D. 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E. 玻璃体的折光指数44、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变而来?BA. 维生素 DB. 维生素 AC. 维生素 ED. 维生素 KE. 维生素 B245、椭圆囊和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EA. 正角加速度运动B. 负角加速度运动C. 角匀速运动D.
41、直线匀速运动E. 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46、螺旋器位于AA. 前庭膜B. 盖膜C. 基底膜D. 耳石膜E. 圆窗膜47、按照行波学说,基底膜产生最大振幅位置取决于BA. 声波的振幅B. 声波的频率C. 基底膜的性质D. 外淋巴的振动幅度E. 听小骨的振动力量48 、当注视物由远移近时,眼的调节反应为BA. 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散大、眼球会聚B. 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眼球会聚C. 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散大,眼球会聚D. 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视轴散开E. 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缩小,眼球会聚49 、声波感受器是DA. 球囊囊斑B. 椭圆囊囊斑C. 半规管壶腹嵴D. 耳蜗基底膜毛细胞E. 耳石50 、眼的感光细胞分布在DA. 角膜上B. 晶状体内C. 玻璃体内D. 视网膜上E. 视神经内1、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是DA.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B. cAMP 和 cGMPC.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相关课件
- 中医妇科护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书法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自媒体账号内容合作合同(版)
- 生猪养殖合作协议
- 专科电子信息工程课件
- 项目合同协议书模板
- 二手房屋带车库交易合同样本
- 软装一体化装修合同模板
-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一中学2025届普通中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试题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上半年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事业单位招聘23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超市安全用电培训
- 电气火灾警示教育培训考试试题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中国移动泛终端产品白皮书(2025年版)
- 2025年快递公司工作计划模板参考范文模板
- 无人机应聘面试简历
- 日立电梯LCA故障代码
- 智能制造装备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2025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540人(二)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