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2020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无答案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2020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无答案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2020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无答案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2020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无答案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2020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六次月考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雅境中学 2020 年上学期线上学习检测卷语文科目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四道大题, 27 道小题,满分 150 分,时量 15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 1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这是一个充满遐思的季节,每一片土地都在酝 (yn)酿季节的故事满目 都是春色,你会忘记流年的沧桑。B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 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m)样。C在幕景不停变换、彩灯交相照射之下,音乐时而高亢,时而婉约,那高难度 的动作,不仅令人眼花缭乱,更让观众翘 (qi o)首而望,屏息敛声,惊心动魄。

2、 D病毒肆虐全球, 84 岁钟南山再度“出征”,人民赞叹他不顾耄耋之龄寻良方 救治病人,不顾自身安危胸怀大爱之心,实属情系 (j )天下苍生。 2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2020 年央视春晚情景报告节目爱是桥梁播出之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 遍关注,反映之强烈,出乎意料。B. 王明同学答题卡上作文的书写,字迹潦草,杂乱无章,如群 蚁排衙。C. 韩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现状,中考复习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 很受用。D.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A. 记者在疫情爆发后探访长沙多家药店,发现

3、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 品价格保持稳定。B. 刚刚过去的体育抽测提醒我们,要全面加强学生的素养,不可只顾着学科成 绩的提高。C. 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D. 通过这段时间的线上学习,使我认识到在学校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 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 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ABCD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古人称谓

4、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 ”“久仰”属于敬辞。B“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 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 如:“立夏” 即为夏季的开始。D“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 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6. 综合性学习。(共 6 分) 三年光阴即将逝去,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在记忆的长河里泛起美好的涟漪。某班级决定举办主题为“岁月如歌”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任务一:【气氛烘托】终点

5、也是新的起点。在主题班会上,班长拟用一副对联来 营造气氛,现已确定好了上联,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上联: 忆往昔流金岁月下联:选项(2 分)A. 悔曾经蹉跎岁月B.看当下竞流百舸C. 谈今朝凌云豪情D.品童稚无忧时光(2)任务二:【美好纪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为给同学们留下初中的美好回忆, 班长准备创办一份班级纪念册,请给纪念册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2 分)(3)任务三:【反思成长】初中是关键时期,为帮助同学们反思成长,主题班会上设 置了辩论环节,请你站在反方的立场,提出观点,并列出两条以上辩论要点。(2 分 )正方观点:成功与否主要在于天资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 5 分

6、,每空一分)(1)从前,马很慢,书信很远,诗人的情感却悠远绵长,当遇见美妙的少女, 青年男子想表达倾慕之情时,关雎中云“ , ” 。(2)孔明在诸葛亮集中提出“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执政理念,这 与出师表中的“ , ”一脉相承。(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妙用听觉表现雪后西湖幽静异常的两句是:大 雪三日, 。名著阅读8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 到 1930 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B. 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 出两个优秀的孩子:傅

7、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C.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但李逵粗中有细,豁达明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D.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 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9.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矢志西行,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了西天 灵山,求得真经。有学者认为孙悟空从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到取经和尚的孙行者这 种“转型”,是对应着人从儿童走向成年的成长变化的。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并谈 谈你的看法。二、阅读(共 54 分)(一)古诗文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的诗

8、歌,完成第 10 题至 11 题。( 8 分) 旅夜书怀 唐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创作背景: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帮助下盖成一座茅屋,并 在此居住 4 年,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日子。永泰元年(公元 765 年)四月,严 武死去,杜甫只好携家眷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为途中所作。注释:岸:指江岸边。 危樯(qi 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 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10下面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A此诗为诗人漂泊途中所作,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怀

9、,内容深刻,格调清 丽,是诗人经典之作。B首联写 远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漂摆,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 月色的江面上,这也是诗人浪游的真实处境。C. 颔联中用字精准,意境开阔,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D颈联诗人流露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 后句看似说因又老又病休官,实则主要是遭人排挤,读来令人心沉。 E尾联诗人借沙鸥自比,直抒胸臆,深刻表现内心虽孤独却仍有一份自在与洒 脱之情。1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2 题至第 15 题。( 12 分)客见赵王曰

10、:“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 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王曰:“建信君有 国事,又不知相马。”曰:“王何不遣纪姬乎?”王曰:“纪既妇人也,不知相马。” 对曰:“买马而善,何补于国?”王曰:“无补于国。”“买马而恶,何危于国?”王曰 :“无危于国。”对曰:“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然而王之买马也, 必将待工。今治天下,举错非也,国家为虚戾,而社稷不血食,然而王不待工而 与建信君何也?”赵王未之应也。(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注】工:能人,此处指擅相马之人。而若:或者。虚戾:废墟,形容田舍 荒芜,人民灭绝。血食:祭祀祖先的食品

11、。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 同的一项是 ()(2 分)A. 未得相马之工也 B买马而善,何补于国? C王何不遣建信君乎? D今治天下孔子云:何陋之有?至于斟酌损益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3对文中划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然而/ 王不待/工而与/ 建信君何也?B. 然而/王不待工/而与建信君 /何也?C. 然而/王不待工而 /与建信君/何也? D.然而/ 王不待工而与 /建信君何也?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然则买马善而若恶,皆无危补于国。(2)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15.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

12、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游说之士十分善于说理,由买马的事情说起,又运用类比和比喻,将深刻的 治国之理说的浅显易懂,让人乐于接受。B. 本文旨在说明国家的安危与君王用人息息相关,很多的祸患往往来自于国家 外部。C. 本文虽未明言建信君其人其事,但也暗示出他是一个误国庸臣。D. 文中说客含蓄地批评了赵王在买马上花了许多心思,而对治国却不寻找良臣。(二)说明文阅读(共 8 分)青出于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于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劝学,后 人也常用由此衍生出的成语“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者后人超过前人。 可是,从科学角度探究,你知道“青出于蓝”的本义吗? 在荀子那个时代,“

13、蓝”指的是以菘蓝草为代表的蓝草植物,可作染料; “青”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颜色“蓝色”,是从蓝草中提炼而成的,但颜色比蓝 草更深。中国古代用的染料,大都来自于植物、动物以及天然矿物,而植物染料最 为普遍。古人将染料原色分为青、赤、黄、白、黑,称之为“五色”。其中的青色 染料,就是从菘蓝、蓼蓝草等植物中提取的靛蓝染料。 以菘蓝草为代表的植物,虽然被我们称之为“蓝草”,但是它们的花却颜 色各异,或紫红色,或艳黄色其叶子则呈绿色。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它们与 蓝色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其实这些植物能作为染料原料的,是它们的叶子。这些植 物的叶子中有种叫做靛甙的物质,含有这种物质的绿叶经过发酵后,会与糖化酶或

14、碱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羟基吲哚酚。经过处理后生成的无色羟基吲哚酚 ,发生氧化作用,再发生缩合反应,最终生成了一种蓝色的沉淀物,这就是植物染 料靛蓝。古人最初通过简易的发酵,然后用石灰来水解大量发酵后的菘蓝叶子, 才能提取到少量的靛蓝染料。明代以后,蓼蓝等植物被大规模用作靛蓝的原料。后 来发明了酒糟发酵法,进一步提高了植物染料的产量。 几千年来,靛蓝作为染料普遍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今天,这种植物染料在 很多地方的工艺品制作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甲)蓝草中制取到的靛蓝产品 除用于染色外,也可药用。靛蓝产品含有多种成分,当其中的靛蓝成分满足一定的 质量要求后,也就成了一味中药青黛。青黛性寒

15、、味咸,有清热解毒,凉血消 斑,泻火定惊等功效,主要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咽痛口疮,还可治疗小儿 惊痛、蛇虫咬伤等。 中国的靛蓝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口到西亚,并流传到了欧洲,向东则传 到了日本。在化学合成靛蓝染料出现以前,中国的靛蓝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享有 盛名。(乙) 1897 年,德国化学家拜耳通过化学方法成功合成出的化学靛蓝染料 ,以原料充足、生产简便、纯度高、易贮运、使用方便等优点后来居上,迅速普及 开来,使我国这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植物靛蓝染料黯然失色,逐渐走向了衰落。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注意到有机染料工业带来的诸多弊端。合 成靛蓝染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化工原料

16、会导致工人急性或慢性中毒,对周边人 群的呼吸道、中枢神经及肝脏也有一定的伤害。同时,工业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痛定思痛之余,人们开始重新 关注低毒性的天然染料,植物染料又一次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与肯定,它也恰逢其时地 再次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魅力,重获新生。16下列对第两段内容的理解,错 误的一项是() (2 分)A中国的靛蓝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享有盛名。B化学靛蓝染料的出现曾经使植物靛蓝染料黯然失色。 C合成靛蓝染料生产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D人们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注意到有机染料工业带来的诸多弊端。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7、() ( 2 分)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青出于蓝”,对“青出于蓝”的文学与科学意义进行了生动 说明。B第段采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青出于蓝”的本义。 C第段中加点的“大量、少量”两词,说明了古人最初提取靛蓝染料时,产 量很低。D第 - 段依次介绍了靛蓝染料的提取方法、靛蓝的功用、中国靛蓝染料的兴 衰。18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甲) (乙)中的哪一处?请具体闸述理由。( 4 分)浙江温州苍南一带就是利用靛蓝来制作“夹缬”而颇负盛名。其他地区的苗、 瑶、侗、金等少数民族,至今也仍然在用蓼蓝所制取的靛蓝,通过扎染、蜡染等方 法来加工民族工艺品,展现出了靛蓝无可替代的魅力(三)议论文

18、阅读(共 8 分)迈出追梦的步伐 有位诗人写道 : “我们在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床上。”诚 然,“梦”是美好的,可现实并非如梦般美好。因此,要想真正获得成功,只有脚 踏实地,勇敢迈出追梦的步伐。 在我们这个年龄,多学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比寻求那些短暂的甜蜜要有意义 得多。即使在现实的大道上走两步,也比在你梦中行万里强得多。 “此刻睡觉,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是哈佛大学图书馆 内的标语。凌晨三四点钟的哈佛大学图书馆总是灯火通明。学生们知道,此刻躺在 床上固然是舒适与美好,可在梦里走过的路毕竟不是路,在书本里获得的知识才是 一生的积淀。反观国内的一些大学生,终日昏睡,甚至

19、半夜泡在网吧,他们让自己 沉浸在了虚拟的美好里,不知现实会戳破一切幻想的泡沫,当就业的压力来临,他们 意识到自己两手空空,只能长叹“悔相道之不察兮”,可时光已逝,行迷已远。 自古以来,无数事实昭示我们:只知做梦必会留人笑柄,勤于圆梦才能光照 千秋。人们耻笑“黄梁美梦”“南柯一梦”,把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奉为典范,就是要 告诉我们,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努力奋斗,脚踏实地,要大胆追梦而不是做梦。 迈出追梦的步伐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诗人北岛在回答一诗中喊出 “我不相信 /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你若不 想做,总会找到借口 ; 你若想做,总会找到方法。只有勇敢而自信的

20、行动才能打消 一切疑虑,让自己在追梦的路上奔跑。 迈出追梦的步伐要让自己有压力,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金庸老先生晚年 为了更高效地写作,提前与出版社签订一个时间紧张的合约,他给了自己一个小小 的压力,正是这压力促使他即使年老也能写出传世佳作。追梦路上,压力是必不可 少的推进剂。 迈出追梦的步伐要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 中占据优势地位。哈佛的学子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怎能不成为 各行各业的精英?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就是梦想,没 有哪件事不动手就可以以实现。世界虽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迟疑不 决时,不妨先迈出小小一步

21、,前进不必遗感,若是美好,叫作精彩,若是糟糕, 叫作 经历。19.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2 分)A迈出追梦的步伐。B要想真正获得成功,只有脚踏踏实地,勇敢迈出追梦的步伐。C只知做梦必会留人笑柄,勤于圆梦才能光照千秋。D世界虽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20.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2 分)A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B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C中国无动力帆船航海人翟墨克服重重困难,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最终 实现了环球航海一周的梦想。D奇女子三毛,孑然而倔强,毅然离开舒

22、适的家,旅居异国,以梦为马,穿越 沙漠她以自己短暂却丰盛的生命为我们讲述着自然与灵魂的故事。21. 请分析本文第段的论证思路。(4 分)(四)记叙文阅读(共 18 分)第一次背娘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那一年我 53 岁,娘 72 岁。 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每到这个季节,娘的膝关节病便会复发,于是便给 娘去电话。电话的那端,娘全无了往日的欢欣,声音沉闷而又有些迟疑。娘说, 你要 是不忙,就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也好 我的心里一阵恐慌。那时候娘大多数时间住在老家,因为担心儿女惦念, 总是报喜不报忧,像今天这样主动提出让我回去,还是第一次,我立刻放下手头的 工作,驱车三百多公里,从济南

23、回道老家。 一路上忧心如焚,娘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父亲去世时,娘才 33 岁,我最小的妹妹刚刚出生三个月。为了把我们兄妹 五个拉扯长大,尽早还清为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娘就像一台机器,不分昼夜地运 转着:白天在生产队干一天的活,半夜又要爬起来,为生产队推磨、做豆腐, 这样每 天便可以记两个劳动力的工分,而她每天的睡眠,经常只有三四个小时。那时候,我 们那里每天的工分价值 1 毛多钱,娘却经常一天可以挣 3 毛钱的工分。村子里的人 经常议论我娘的身子骨是“铁打的”。我大伯则慨叹,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磨去半 截了啊!时光磨走了岁月,却磨不走娘的意志力。那时候,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咱不能让人家看

24、不起,不能让人家笑话你们是没有爹的孩子 为了这个承诺,娘吃的苦、流的汗,娘经受的委屈和磨难,难以用文字描 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的农活有许多靠肩挑人抬:挑土挑水挑肥挑庄稼, 有多少人被压弯了腰,那时候农村驼背的人比比皆是。身高不到 1.6 米、体重不 到 80 斤,看似柔弱的娘,却有着一副压不垮的腰板。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娘不 知道用坏了多少钩担、扁担、筐与水桶,而娘的腰板却一直挺着,咬紧牙关撑起这 个家。 在我的记忆中,最令人恐惧的农活之一,是从村西的渠道里挑水抗旱。那时 候种花生、种玉米、栽地瓜,全部要靠人工挑水。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娘挽起裤子赤 着脚,一次次走进冰凉的渠水,在陡峭、湿

25、滑的坡道上,弓着腰,挑着两个与自己体 重差不多的水桶,一趟又一趟,在水渠和坑坑洼洼的庄稼地里来回奔波。娘说,那时 候她一天最多挑过七十多担水,膝关节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医生也说娘这腿是长 期劳损引起的退行性病变,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后来,渐渐长大的我也加入到挑水抗旱的行列,才体会到那是怎样的一种 苦不堪言:一根钩担挑着两个装满水的桶,沿着 45 度、近 20 米高的一条又湿又滑 的陡坡,上上下下,步步惊心,挑水上坡时,必须保身体与陡坡的平衡,脚要稳,脚趾头必须像钉子一样扒在湿滑的坡道上,稍微不小心,就会连人带桶滚进水 渠至今每次回老家,路过那条已经看起来已经不是不是那么高、那么陡的 水

26、 渠,腿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发抖 因为连续的下雨。到处泥泞,我把车停在村头,心急火燎地向家里走去。? 娘见到我,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手抚在肿得像大馒头的膝盖上,脸上 呈现出痛苦又有些歉意的表情。我马上在娘的跟前蹲了下来,想背着她上车。娘犹 豫了片刻说,“我一百来斤呢,你背不动吧?”看看院子里的泥和水,娘还是顺从 地伸出双臂,绕过我的肩头,轻轻地伏上我的脊背,手上裸露的青筋好像蚯蚓在爬 ,七横八拐。? 平生第一次背娘,才知道一百来斤的娘是如此重。娘看我有些摇摇晃晃, 几次想下来,我阻止了。走到街上,一位婶子正在大门口做针线,看见娘趴在我的 背上,有些乖乖的样子,便哈哈地笑了起米,“哎呦,年幼时背着

27、儿子,现如今老 了,得让儿子背着喽”? 娘“嘿嘿”地笑着,笑声中,有羞涩又有些幸福的味道。? 婶子的话,让我心头一热,眼泪差一点流出来。想起儿时在娘背上的岁月, 今天终于可以背着娘,既激动,又有些成就感:娘,您终于给了儿子背您的机会? 曾经瘦小的娘,有着一个宽阔而又温暖的背。儿时,娘的背是我们兄妹最温 暖的家。多少次,压弯了娘的腰,娘却舍不得把背上的儿女放在劳作的地头上, 娘担 心蚂蚁、虫子爬上孩子的脸多少次,熟睡中尿湿了娘的背,娘顾不上擦一擦, 却急忙看看孩子的衣裤是否湿了不舒服;多少个雨雪天,爬下娘的背钻进娘的怀, 娘用单薄的身体为我们遮风避雨我是娘的第一个孩子,娘对我的疼爱和付出, 可想

28、而知。记得我十五岁的那年,一次我突然肚子剧烈疼痛,吓得娘不知所措,慌 忙背起比她还高的我,撒腿便往村卫生室跑? 我们兄妹长大了,娘也老了。老了的娘,却总是想着不让我们为她操心。 这一次,在医院里,我背着娘楼上楼下看门诊,拍 X 片,做各种检查,到处是温馨 的目光和礼让,母亲和我的心里都暖暖的。医生说娘的腿并无大碍。? 中午,我背着娘走进一家比较气派的酒店。正在这里用餐的人们向我们行注 目礼,许多人站起来鼓掌,娘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一位看上去六十多岁的 老人来到我的身边,竖起拇指,说着地道的家乡话:“背着的是老娘吧?俺很长 时间没看着背着老娘来饭店吃饭的了,一看就是孝子啊!来,俺给老人家敬一杯

29、酒 !”那个中午,许多素不相识的就餐者来到我们的餐桌,给我和母亲敬酒。饭店的 老板也过来敬酒,说很久没有看见今天这样感人的场面了。? 平生第一次背娘的我,那一天竟如明星般的荣耀(选文有删改)22. 文章围绕“第一次背娘”展开,细腻地刻画了“我”和娘的心理与动作,请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4 分)事件娘的心理和动作“我”的心理和动作给娘打电话沉闷有些迟疑,让“我”带她去看病背着娘去坐车痛苦又有些歉意,顺从地伏在“我”背上马上蹲下,想背着娘上车背着娘遇婶子背着娘在医院看 病感到暖暖的背着娘做各种检查,心里暖暖的背着娘进酒店吃 饭满足的笑23. 请从修辞和结构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