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论文:感悟“任务型教学”_第1页
教育信息化论文:感悟“任务型教学”_第2页
教育信息化论文:感悟“任务型教学”_第3页
教育信息化论文:感悟“任务型教学”_第4页
教育信息化论文:感悟“任务型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信息化论文: 感悟“任务型教摘要:在初中 英语 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会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英 语综合能力。但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巧妙设计任务,灵活安 排活动形式,是广大教师必须深入并长期研究的课题。关键词:任务;活动;反思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 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 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尽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尽可能这样要求自己:每节课都根据不同的话题,设计 不同的活动,完成一定的任务。但到英国培训的第一节课, 就让笔者感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让笔者重新认识了什么 是“任务型教学”。

2、这节课的任务是“相互认识”。是啊,我们一行三十五 人,一路上旅途劳顿,大家互相帮助,已经成为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团队了。但对团队中的教师,却是既熟悉又陌生,虽 然一看便知是团队里的人,却并不知晓对方姓甚名谁,其它 个人情况就更是一概不知了。 所以,当老师宣布学习任务时, 笔者心里还真是为之一动,老师真是善解人意呀,知道我们 想要的东西。可是,老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让我们相互认识 呢?是不是让每一位学员站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姓名、 工作单位、家庭、爱好、特长等等?这样的自我介绍我们做 过无数次,当学生时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要做,当老师后每 接一批新学生也要做,但效果并不很理想,往往是一节课下 来,记住

3、的只是少数, 大部分还要在以后的接触中慢慢认识。出乎意料的是,两位老师开始指挥我们干起了“体力 活”,先在教室中央,由十八名学员各搬一把椅子,背朝内 摆成一个圆圈,剩余的人再搬来十八把椅子,背朝外摆在外 围,每把椅子上坐一人,这样里外两圈椅子上的人就两两相 对了。“难道要让我们到圆圈中央去做自我介绍?就象幼儿 园的孩子上舞台一样?这也未免太小儿科了吧?”有人这样 窃窃私语。还有的在猜测,“难道只让对面的两个人互相认 识吗?效率也太低了吧?”到底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大家都坐好后,还空一个座位,一位叫 Jan 的老师坐上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去。另一位老师 Christine 开始交待任务了:

4、相对的两个人按 照老师出示的话题进行交流,时间仅限两分钟,听到老师拍 手后结束,要求只用英语交流。第一个话题是“ Introduce yourself,such as your name, your birthday, your family , etc. (介绍自己,例如姓名,生日,家庭等)”。嘿,这也太简 单了吧,有什么好说的?对面的两个人面面相觑,正不知由 谁先开口呢,老师喊了声“ start ”(开始),刚才还故作矜 持的“教师团”,也不知在谁的带领下,一齐开了口,教室 里立刻象炸了锅,未经准备与修饰的语言,一个劲地从嘴里 往外冒。 连笔者这个性格内向、 缺乏与陌生人交往能力的人, 都

5、没有了任何的顾虑。正说得兴起,两分钟到了,老师拍手 示停,我们却意犹未尽。老师宣布第二道命令:内圈的同学原地不动,外圈的同 学向左移动一个座位,开始第二个话题“ say somehting about your hobbies ”(介绍一下自己的爱好)。这次面对 的是另一位“陌生的”朋友,所以我们还是从姓名开始交流 的,如此一来,想说的话更多,教室里更加热闹。只可惜两 分钟太短,老师又拍手喊停了。就这样,一轮接一轮,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移了十几个座 位,谈了十几个话题,这些话题包括:喜欢的食物、工作单 位状况、所教的学生、身为教师的喜好与厌恶、擅长与不擅 之处、学生的压力等十多个。这些话题都与平时

6、的生活、工 作紧密相关,大家都有材可谈,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所以 越说越起劲,兴起时甚至有人拍手,有人跺脚,有人起立, 有人大笑,这一定是在谈话中彼此擦出思想火花了。说心里话,笔者对自己此次参加培训的过程有过多种设 想,想的最多的是自己将有六周的时间,在异国大学校园里 读读书、听听课,业余时间上上网、逛逛街,远离尘嚣,摆 脱压力,重温平静而详和、充满智慧和思考的大学生活。而 笔者却从没预想过,一帮平均年龄超过三十五岁的中学教 师,会如此充满活力,会在课堂上如此“孩子气”。如果换 成是我们的中学生来上这节课,可想而知,场面又会是如何 的热烈!反思自己的课堂,笔者认为这节课的成功秘诀有两点: 一是

7、合适的话题,二是恰当的活动形式。这节课的中心话题是 “Know each other ( 互相认识) 围绕中心,教师设计出十几个与之相关联的话题。由于这些 话题都与生活密切相关,表达起来不需要构思,甚至不需要 太多的思考。而认识这个团队当中的每一位,也正是我们这 些学员迫切需要的,教师提供的这个机会,正好帮助我们打 破了不必要的矜持。试想,如果这节课的主题不是这样贴近 现实,不是这样贴近我们的需要,还会不会取得相同的效果 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也正应了新课程标准中对任 务型教学中设计任务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具备意义性、完 成性、差距性、运用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这节课之所 以成功,关键在于

8、脚师设计的任务之焦点是解决了“相互认 识”这一实际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的, 是具体有意义的, 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 因此才激发起我们这些 “老学生”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转贴于 活动形式恰当与否关系到任务完成的成败。这节课的“相互认识”任务的完成,是通过学生“一对一”对话的形 式进行的,而这里的“一对一”对象又不是固定的,是不断 变换的,是随机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 “可变性”和“随机性”, 才让学生产生了更高的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用到的目标语言是很丰富的,但这些语言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 使用的,它们都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 的。对

9、这些语言的掌握程度,学生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但教 师并没做统一的要求,而是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真实的任务。在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交 流、互相汲取、互相补充、不断积累。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完 成了“相互认识”的任务,而且在谈话中加深了友谊,为课 余的交往提供了话题。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但它对我们的影响还刚刚开始。美国学者威廉亚瑟活德把教师分为四种类型:平庸的 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 教师在启迪。对我们这两位教师,用上“卓越”一词好象太 严肃,但笔者认为,她们是不凡的,是智慧的,她们巧设小 计,就让我们“金口为开”,甚至“喋喋不休”。更重要的, 她们

10、让我们更深地领悟到“任务型教学”的魅力了。参考文献1王曾选中学英语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1983.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mprove classroom effect and students English comprehensive ability. But how to wittily design tasks and flexibly arrange activity forms is an issue teachers must study for a long time.Key words: task; activities;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