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1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2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3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4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絮说(X 0粗拙(Zhu 0 震悚(s o ng 诘问(ji )eB.涎水(xi n)蹒跚(man)荒僻(p )i愧怍(zu C. 尴尬(g晌午(sh a r)g哀悼(d 0)头颅(I方D.滞笨(zh 惶急(hu ng)憎恶(z白g)门槛(k a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霹雳烦琐肿胀微不足到B.书斋取谛镶嵌大庭广众C.糟糕烦燥醒悟自言自语D.微颔酌油厚道言外之意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 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2、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B.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 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1 .上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

3、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5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正确的一项是()(3分)跨入新世纪以后,杨绛在整理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 等多篇忆旧散文。A 跨入新世纪杨绛整理钱锺书遗稿。B 新世纪创作多篇散文。C.杨绛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我在启明上学。D.杨绛创作散文。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 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B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 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对被人尊敬的热切渴望。C.以善良体察善良,

4、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 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D.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 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7.结合小说骆驼祥子,完成练习。(5分)(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困女孩 _,等等。(2分)(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虎妞掏钱买车虎妞假装怀孕虎妞“下嫁”祥子 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_ *Jr24A B C D 8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

5、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请简要写出本次班会的意义。(2分)(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3)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分)环节一: 开场白环节二: _环节三:环节四:小组辩论会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_(4)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 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 (2分)、阅读探究(37分)(一)(8 分)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 5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

6、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 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 _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2) _徐以杓酌油沥之(3) _康肃笑而遣之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尔安敢轻吾射!11.本文是说理散文,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3分)(二)(12 分)细水长流蓝雪冰儿 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 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

7、就是一辈子。 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 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 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 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 6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r_ - i.- - T5L 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 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

8、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 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 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 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 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 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

9、了,庄稼人能眼 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 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 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 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 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

10、,就是不明白这个理。 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 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 伴的体贴。 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 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 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 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12.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分)13联系全文,简要分

11、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814.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2)我再次回到娘家,冈寸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15.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4分)(三)(17 分)捞月亮的母亲石兵 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 那天 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的山坡上,我支起帐篷, 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

12、开帐篷 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 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 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 走了大约 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 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 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

13、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 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 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 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

14、夜,这对母子竟对 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 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 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 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 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 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

15、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 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 般井然有序。?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 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或许是怕打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

16、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 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病。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 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 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 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 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惑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 望(有删改)16.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3分) _ _ “我”跟着母子俩去他们家住宿,了解了他们家的情况。_17

17、 .请简要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18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8i1219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3分)20.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3 分)三、作文(50分)21.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 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一、1.C点拨:A项“拙”应读zh

18、uo, B项“蹒”应读pdi, D项“憎”应读ze ng2.D 点拨:A项“微不足到”应为“微不足道”,B项“取谛”应为“取缔”,C项“烦 燥”应为“烦躁”。3.C点拨:“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4.D5.D6. A 点拨: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 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7.(1)小福子 (2)D138.(1)示例: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2)示例: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应把 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咼成绩。(3)示例:讲使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班

19、主任或主持人总结(4)略。 点拨:劝说时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语言表述简洁准确。二、(一)9.(1)于是。(2)慢慢地。(3)打发。10.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1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二 )12.老刘“命好”是指:闺女乖巧孝顺,夫妻恩爱;从来不跟人闹意见(人缘好)。原因:包容,不争长短;豁达,不计得失。13.内容上交代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结构 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作铺垫。14. (1) “急”在这里有“生气”的意思,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突出了母亲的视地 如命。(2) “急切”有“迫不及待”的意思,突出了母亲内心的兴奋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15. 父亲的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 父亲的言行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周围的人; 邻居的 回馈、母亲的理解像阳光一样让父亲感到温暖、幸福;进一步升华了“水长流,情长在”的 主题。点拨:要结合阳光的特点以及父亲的性格和文章的主题来回答。父亲的内心就像阳光一样明亮、温暖,照亮别人,温暖周围的人;母亲的理解和邻居的回馈像阳光一样温暖了父亲。运 用了细节描写,深化了文章主题。(三 )16 .“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遇到母子俩。“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二工_“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去医治眼病。17.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