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中看个人修养问题-文档资料_第1页
从《大学》中看个人修养问题-文档资料_第2页
从《大学》中看个人修养问题-文档资料_第3页
从《大学》中看个人修养问题-文档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大学中看个人修养问题 大学在我国儒学经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被列为“四书” 之首。子程子曰: “大学 ,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 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从上面这段话可以 看出他给予大学很高的评价。位于四书之首就足以说明它是 古人学习的入门书。基础的东西是十分重要的,用大学中的 话来说,知道什么是基础和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就是“知本”, 也就是“止于至善” 大学是古代教育理论的著作,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的纲领。 宋代朱熹认为大学这本书是古代大学所以教人之法,是相对 于十五岁之前的小学而言。他说 : “人生八岁,则子王公以下,

2、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 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 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正心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 所以分也。”大学中的大学,指的是大学问、文人之学,而 不是大学校。在孔子时学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集中体现在“四书五经”中。大学 开篇就开宗明义 ,提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后人将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称为大学(问)教育的三 纲领。这三大宗旨 ,若从道德修养角度看 , 是在讲儒学道德修为功 夫“三境界”

3、:第一境界是“明明德” , 即要求学者应以弘扬光 明正大的品德为己任 ; 第二境界是“亲民” ,即要求学者用这种 光明正大的品德感化别人 ; 第三境界是“止于至善” ,即要求学 者将弘扬和感化的功夫修至最好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实际上, 这三纲领中最根本的是第一个纲领, 即“明明德”, 因为真正做 到了明明德就可以新民, 就一定会奋斗不止, 朝着至善这一目标 不断努力, 实际上这一过程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下文接着论述如 何才能做到明明德。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为大学(问)教育的八条目。这八条 目又可归结为“修身养性,建功立业”两方面,也就是说,个人

4、的修养即“明德”是根本, 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几千年来, 中国的文人几乎都是按照这样一条道路走完自己的人生的, 差别 仅在于有的人走得近些,有的人走得远些。 大学 全篇分为经文一章, 经文综述大学之道, 传文十章, “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 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 即通过八条目 具体论述如何修身: “格物”、 “致知”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追 求知识和真理, 也是修身必须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 是入德之门; “诚意”、 “正心”是修身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相当于今 天所说的“情商”;“修身”是儒家追求的“内圣”,而“亲 民”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外用。这就 是以修身为根本

5、的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 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 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君子必慎乎其独”,尊 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 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 鬼样,披着羊皮的狼, 祸害世间。 “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 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 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人

6、之 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 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 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这样的 伯乐,则国家必会繁荣昌盛。“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 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这或许就是我们所憧 憬的共产主义模式了。 儒家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具有善良美好的东西,即人之初, 性本善;但在后天容易受物欲的蒙蔽掩盖,就像镜子沾染尘埃, 必须时时拂拭才能保持明洁, “明明德”是大学教育的起点, 也 是儒家修身的基点。 也就是说大学旨在使人本来具有的美好德性 显现出来 , 它给中国知识分子乃至中国社会带来了深

7、远的影响。 一方面 , 它在陶冶中国人情操 ,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统一方面起 到了重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 ,它将中国知识分子限制在经明行修、 读书做官的樊篱之中 , 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 进程。 “明德”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正确合理的道德准则。从古至 今,道德准则随着时代变化一直有所修正,比如在中国古代,女 子三从四德是符合社会要求德美德, 到了现代, 女子追求幸福变 成天经地义德事情。当然,“明德”中也有一些稳定德、放之四 海皆准德内容,比如“爱人”。 当然,“明德”也不是虚无飘渺、不可捉摸的远大理想。历 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 虽然没有骄人的功勋, 在当时的社会地 位也不高贵,然

8、而,他们凭借过人的人格魅力,成为后世学习的 榜样。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穷的叮当响,没有一官半职,但他 不气馁,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认真努力的过生活。孔子有 那么多能干的学生, 偏偏最看重颜回, 可见“明德”更主要落实 在日常生活德点滴细节中, 说简单点就是从对身边的人好一点儿 做起:孝顺生养自己的父母、友爱朝夕相处德同学、尊敬传道授 业德老师。具体到个人,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当领导的 要把目标放在仁爱上,即当官为民做主,为百姓谋利益;当部下 的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子女的对父母要孝顺、孝敬,不仅 仅是承担我们今天法律上讲的赡养义务, 而且是子女的所作所为 以及发展能让父母心安; 做

9、父母的不要一味地溺爱子女, 而是要 子女受教育, 为他们的长远考虑; 作为个人与他人交往要以诚相 待,讲求信用 此外,“明明德”还要人们对身边的恶行勇敢说“不”。 比 如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规范、 侵害他人权利时, 应该及时勇敢地做 出理智德反应。 能够做到这些既容易也不容易。只要养成习惯孝顺、友爱、 尊敬便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一样的素质, 举手投足之间自会别有 风度。而要养成孝顺、友爱、尊敬的美德,则需要很大的爱心和 勇气。 我们所处的社会太过复杂, 太过现实, 似乎已经很少有人会 或者有机会去体会修身的意义所在。 现代社会道德和伦理关系复 杂,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可能纠结了许多恩怨和利害关系。 当我 们没有占有足够信息的时候, 很容易被激烈的言辞和惯性思维左 右,头脑一热,忘记了自己也有思考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 想想大学里的“明明德”,冷静一下,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 才好。 大学全文,不过千余字,其中的道理千言万语未必能说 清楚,而且随着知识、阅历的增长,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我们 今天读大学,应该取其精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