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端午节有什么习俗.doc_第1页
东北端午节有什么习俗.doc_第2页
东北端午节有什么习俗.doc_第3页
东北端午节有什么习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北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东北人过端午节有很多有趣的习俗,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吃粽子外, 还要吃茶叶蛋、打糕,有克仗斗石、踏青等活动。那么,东北端午节具体 有什么习俗呢?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1、挂纸葫芦 早晨,在自家的门楣上挂上葫芦,象征家族人丁兴旺。另外,家里 还可以挂上用五彩线和布条做的辣椒、簸箕、扫帚等,这些东西都是寓意 吉祥,赶走五毒,扫除瘟疫的意思。 民间挂纸葫芦还有一段故事来历:据说唐朝起义军首领黄巢曾得到 一位老太太的帮助。黄巢临走时对老太太说:日后兵荒马乱时,你就做 个五彩纸葫芦挂在门上,我就能搭救你。后来恰巧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这 天,黄巢率大军攻进长安,老太太和她的邻

2、居挂上了彩纸葫芦,都得到了 起义军的保护,这段传奇一直流传至今。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2、系五彩绳 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 拴五色线。五色线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幵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 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3、插艾蒿 相传西周时每逢五月初五,人们便在门户上插挂艾叶(也称艾蒿)和 菖蒲,意为攘毒气、避邪气。此习俗历代相传,至今本溪地区的人们仍沿 习这一习俗 五月初五日,居住在本溪的汉、满、回、朝鲜族等民族,都在清晨 太阳未出时,家家房檐遍插艾蒿,门楣插桃树枝,

3、枝上系以黄布缝制的小 猴子和青麻捆扎的小扫帚。儿童的手腕、脚腕和颈上都结双五色线。男男 女女多早起,结伴去山野、河边,趟露水,用长流水洗脸,拔艾蒿盘顶头 上,俗谓免灾祛病。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4、吃粽子 端午节吃的习俗中,排在首位的便是粽子。南北方粽子口味虽不同, 可表达的内容却是相同的,吃粽子除了古代的祭祀意义外,现今,已变成 了南、北方口味的PK美食的意味更加浓重。 黄米小枣粽子是东北传统的粽子, 粽子主料为糯米,糯米难于消化, 一次不宜食用过多。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以及心血管病、胃肠道病、糖尿 病患者更要少吃。吃粽子最好搭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纤维质的摄取,使 营养更加均衡。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

4、5、吃茶叶蛋 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茶叶蛋。蛋有鸡蛋、茶叶蛋、鹅蛋、咸鸭 蛋等。最初的关于端午节吃蛋的习俗,应该就是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在 这个接近夏至的节日里,阳气高涨至正端,阴气初施,阳气隆盛,天地气 交,补充蛋白质就是最当务的要事了。在东北地区,每到端午节,人们都 会煮茶叶蛋吃。 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 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 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 虾而拯救屈原,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6、克仗斗石 辽宁省阜新和黑山地区庆祝端午节的方式非常特别,至今保留着

5、 克仗斗石的传统。克仗斗石是由两村相互掷石为戏的传统斗石活动, 原本是村庄内部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为人们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习 俗。 端午节这天清晨,两个村子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子,站在山丘上互相 叫阵,并朝对方扔石头;再过一会儿到了上午,由岁数较大的长者出面叫 阵,一边叫阵一边继续互扔石头;11时左右,各方回家吃午饭。等到午后 两点钟,克仗斗石正式幵始,这时候,种地的也不种了,小商小贩也不 卖货了,家家户户关上门窗,跑到山丘上去看热闹,每个人都是兴冲冲的c 双方互掷石子,在这一天,被石子打伤、打残都不能报官、不索赔、不怨 恨。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7、吃打糕 在我国朝鲜族人较为集中的地方一一吉林延边

6、朝鲜族自治州,端午 节是朝鲜族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但端午节朝鲜族人主要是吃打糕 打糕就是用专门的打糕锤在配套的木槽或石槽中捶打出来的食品, 原料主要是蒸熟的糯米或粘黄米。除了吃打糕外,端午节这天朝鲜族还有 传统的体育活动,如荡秋千、跳跳板和摔跤等。姑娘们荡秋千,小伙子们 则进行摔跤比赛,非常热闹。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8、饮酒 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饮用和喷洒雄黄酒就 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民俗。谚语道: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因为古 时的人们迷信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是 毒气最重的一天,所以,在这天,人们会将采来的蒲草根切细、晒干,拌 上少许雄黄,浸泡白酒加以饮用,认为这有驱蛇辟邪之效。 而对于年龄太小、不适合喝酒的孩子,大人就将少量雄黄酒涂抹到 孩子的脸颊、耳鼻等部位,用以消灾祛病。但现代科学证明,喝雄黄酒对 身体有害,所以不喝为好。 东北端午节的习俗9、踏青 在黑龙江地区过端午节,一般都是清早要出门去郊外,野地或公园 等地方散步,叫做踏青。折一些树枝或买些艾草回来,系上各种颜色的 葫芦挂在门沿和窗户上。 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