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古典诗词鉴赏之情感主旨教学设计_第1页
完整word版古典诗词鉴赏之情感主旨教学设计_第2页
完整word版古典诗词鉴赏之情感主旨教学设计_第3页
完整word版古典诗词鉴赏之情感主旨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 年 12月 6日常德市高中语文研讨会经典教案5古典诗词鉴赏之情感主旨”教学设计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李晶【教学目标】1. 体味古典诗词的情感主旨。2.探寻把握古典诗词情感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通过“抓意象”的方法准确把握单一意象诗歌和复合意象诗词的变化情感。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诗歌是传情达意的艺术, 诗歌的情感主旨就是一首诗的灵魂, 我们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 感主旨才能称得上真正地读懂了一首诗。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 我们常发现一个问题, 老师教 给大家的答题技巧经常用不上或用得不准确。 究其原因, 还是同学们没有读懂诗, 无法准确 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所以这堂课就跟大家一起讨论如

2、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情感主 旨,希望帮助大家在高三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古诗词复习的效率。二、走近诗歌1. 看题目: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以下两首诗歌,看看诗人传递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并说说 从哪里看出来的。悯农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明确:第一首诗表现对农民的同情,从题目悯农中可以直接看出。“悯”字便是这接抒情的字眼。 思远人、最爱东山晴后雪中的“思” 、“爱”也是这种类型。赏读第二首诗歌(先不展示题目) ,表达了什么感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明确:从“孤灯” “梦未成”大致可以揣测到是孤寂的情怀,可是并不确切地清楚是什 么原

3、因导致的孤寂,这时展示诗歌题目闺情 。很容易把握住是闺阁女子对远方男子 的思念,这是闺怨诗的常见情感。透过诗歌题目, 分析诗歌题材, 也能帮助大家理解诗的感 情。送蜀客、从军行便是如此,从题目中可知它们是典型的送别诗和边塞诗,情感一 般是思念或对战争的厌恶。小结: 诗歌的题目是一首诗的浓缩, 题目有时直接传递诗人的感情, 或者是与某种典型 的诗歌题材相联系, 同学们在读诗时养成首先看题目的习惯, 这对大家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 非常有利。2. 看注释: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4、明确:诗中的“桥西” 、“曲水”、“岸阁”、“浮萍”、“石湖”、“藕花”描绘出恬淡的乡 村生活图景,表达作者闲适自得的情怀。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 ,自号石湖居士。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 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 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师:诗人的感情是否止于此呢?展示诗歌注释: 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 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 作于此时。归隐” 是关键词, 既介绍了作者姜夔的情况, 又交代了写作背景,明确: 诗歌注释中的 表达了对友人范成大的赞赏,更传递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小结:考试题中的注释,我们认为绝不是 “无意点缀 ”,而是出题人 “有

5、意而为 ”,注释的 信息是出题人留给考生的 “蛛丝马迹 ”,我们找到这些 “蛛丝马迹 ”并“顺藤摸瓜” ,在考场上, 可能会有更好的收获。3. 小结:通过看“题目”和“注释”这“两看”,我们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的解读,我们开始慢慢地走进诗歌, 探索诗人内心的情感。 然而我们到底只是站在诗歌的外部打量诗词, 还未与诗歌亲密接触,要想真正地对诗歌一探究竟,我们必须“走进诗歌” ,与诗人一起感 知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言一情。三、走进诗歌1. 抓抒情语2. 抓议论语:阅读以下两首诗歌,能否快速的抓住诗人的感情?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 , 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 , 榕叶满庭莺乱啼

6、。明确:“宦情羁思共凄凄”表达了作者宦游在外的漂泊羁旅之愁。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确:“粉身碎骨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直接表现了诗人对石灰高洁品质的颂赞。 小结:这两首诗都有直接抒情或议论的句子, 抓住它们可以迅速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主旨。3. 抓意象: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有直接抒情或议论的句子,这时我们必须寻找其他的突破 口。请问大家,诗人传情达意的载体是什么?(意象)什么是意象?(诗歌中带有诗人情感 的景和物。)下面请同学们进行课本回顾,找出以下诗歌中的意象,说说诗人借助这些意象 表达了什么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丞相祠堂何处寻?登

7、高节选,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蜀相节选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玉楼春节选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落木” 、“落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 、“徒劳叫着的黄鹂”表达诗人惆怅寂明确:登高借“急风” “滚滚长江”表达诗人落寞凄苦的漂泊之愁。其中“猿” “愁苦”。蜀相借“森森柏树” 、“兀自长着的春草” 寥,无心赏玩美景的心情。师:意象是承载诗人感情的载体, 时是否需要特别注意与之相关的某些因素,方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 明确: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抓意象修辞词,如“急” 等动词;

8、“自”、“空”等副词。四、学以致用1.把握单一意象诗歌的情感( 1)把握意象象征义: 说说自己熟知的象征类意象, 起来。明确:“柳”象征离别思念, “柳”与“留”谐音。 它们的啼叫声悲切惹愁思。师:请大家阅读下面这首咏芭蕉 ,看看诗人借芭蕉抒发了什么感情?(同时展示芭 蕉新叶蜷缩的图片)这种感情又跟芭蕉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咏芭蕉(郑板桥)芭蕉叶叶为多情 ,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 ,却教风雨怨秋声。明确: 芭蕉象征相思的愁情。 蜷缩着的芭蕉叶就像不够舒畅的心情, 把满满的愁情包裹 在叶子里面。诗中的“一叶才舒一叶生”形象地描述出诗人抽不尽的愁苦。玉楼春借“绿杨” 、“开得热闹的红杏”表达诗

9、人的喜春之情。 抓住它才能准确理解一首诗的情感主旨。 那么抓意象、“高”等形容词; “飞”、“闹”并想想它们为何能与人的感情联系杜鹃”、“猿”象征凄怨哀愁,因为看看诗(2)揣摩意象修饰词,突破套板反应 师:是否所有的芭蕉都是寄寓相思愁苦的艺术形象呢?请大家赏析下面这首诗, 人钱珝笔下的芭蕉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未展芭蕉 (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 , 会被东风暗拆看。【注】“绿蜡”即绿色蜡烛明确: 诗人用比喻的方法将未展芭蕉比作 “冷烛”、“绿蜡”、“芳心”、“书札”,通过“犹 卷”、“怯”、“藏”等动词,描绘出一个娇羞怯弱、怀有心事的少女形象。较之郑板桥笔下的 芭

10、蕉, 钱珝笔下的芭蕉少了一份悲凉, 多了些许温馨。 因此我们在理解典型意象时要关注与 之相关的修饰词,防止在理解时发生套板反应。小结: 刚刚我们运用把握意象象征义和揣摩意象修饰词的方法探讨了咏芭蕉和 未 展芭蕉的情感主旨,虽同写“芭蕉” ,但表达的情感主旨是不一样的,所以解读诗歌时不 能有思维定式。 同时请大家注意, 这两首诗都只选取了芭蕉作为诗歌的中心意象, 这种诗歌 称为单一意象诗歌。 但是诗歌是一种灵动的艺术, 诗人在创作时并不限于选择一个意象承载 自己的情感, 很多时候会有多个意象的叠加, 我们把这种诗歌叫做复合意象诗。 那么对于复 合意象诗歌又该怎样把握它们的情感主旨呢?2. 把握复

11、合意象诗歌的情感( 1)把握复合意象的单一情感:齐读杜甫的绝句,说说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明确:这首绝句运用“迟日” 、“丽江山”、“春风”、“香花草” 、“泥融”、“飞燕”、 “暖沙”、“鸳鸯”等意象,组合出一幅明丽悠远,格调柔和的春景图,其中的“迟” 、“丽”、 “香”、“飞”、“暖”等字眼传递出诗人内心满满的喜悦感,明显着上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而 “鸳鸯”更是美好祥和的象征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深深的喜爱之情。小结:杜甫的绝句 是一首由多个意象组成的复合意象诗歌, 我们在把握它的情感时, 综合运用了上面所总结出来的把握意象象征义和揣

12、摩意象修辞词两个方法。 可见, 这种方法 无论是对单一意象诗还是复合意象诗,都是实用的。( 2)把握复合意象诗歌的变化情感 师:绝句中的每一句诗表达的感情与诗歌的整体情感是一致的,我们称之为单一情 感。但是否每首复合意象诗歌的情感都是这样的呢?请大家分析以下这首诗歌。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明确: 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情景不同,显示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前两句中的“苍苍 霜草”、“切切虫吟”及村南村北“行人绝迹”的画面充溢着萧瑟凄凉。第三句中写作者独自 出门,视野转移至宽阔的野田,这便是一个过渡句。这时作者见到了“明亮的月光”和“白 如雪的荞

13、麦花” ,这时的色调逐渐变得清新恬淡。意象的这种对比转变传达出作者由孤独寂 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我们在分析这样的理清其中的情感脉络,防止只见树木,小结:复合意象诗歌因意象的多样而使得解读诗人的情感变得复杂, 诗歌时一定要全面抓住诗中的所有意象,综合考虑, 不见森林。五综合训练2013 年湖南省高考题 钓船归,探究本词师:请同学们综合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解读的情感。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1. 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2. 师引导:抓题目:钓船归一题描绘出一幅垂钓归来,乐享田园生活的自然图景。 “归”字暗示了作者归

14、隐田园的夙愿。 抓抒情议论语:“好染衣”中的“好”便直接道出作者对这一派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南来北去徒自老,故人稀。”展现作者南来北去,奔走于名利场的情景,但这样的奔走只其中的“徒”换来华发渐生、白白老去以及故友的日渐凋零。 作者不由得产生凄苦落寞的情感, 字便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这种态度。 抓意象:“柴扉”、“白鸥”、“鳜鱼”、“钓船”等意象营造出田园生活的闲适与雅致。3. 师生质疑答疑 师:词中有归隐田园和落寞伤感两种情感,哪一个才是主导情感?明确:归隐田园,享受自然是主导情感。原因有二:一是题目,题目是对全词的概括与 梳理,“归”明确表达了作者乐于归去田园的情怀。二是看诗歌内部的情感脉络

15、。本词内部 情感有起伏变化,上阕描绘出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下阕前两句的“南去北来徒自老, 故人稀”,既为世人纷忙感慨,也为年迈无为、故友寥落伤感。这一顿挫是诗人一生沧桑的感喟。 经过这一转折,词的落脚点定在了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由此词的主旨凸显出来了: 归隐田园,享受自然。所以这样的贺铸让我们钦佩,因为他不是没有落寞与愁苦,而是在面对落寞与愁苦时能抓住自然生活的真谛,那便是毫无修饰的自然生命状态。小结:当面对有多种情感的复合意象诗歌时,一定要多方面关注诗词的内外部各种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同时理清诗歌内部的层次,着眼全篇,方能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 “两忘机”是什么意思?明确:“机

16、”是机巧之心,“忘机”便是抛却世俗间的机巧功利之心。如何得出这个词义?要用整体去推断局部。整首诗的情感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结合题目钓船归,可知从官场归去田园,由此便知“忘机”是摆脱世俗之事的缠绕。也需要用整体情小结:把握古诗词的情感既需要将局部信息综合起来推断整体的情感, 感去推断某些局部的意义。两相综合,使诗词情感把握全面准确。六.总结“三抓”一这堂课教给大家一把解读古诗词的钥匙,即“两看”一一看题目、看注释,抓抒情语、抓议论语、抓意象,用这把钥匙我们打开了2013湖南高考卷的钓船归的大门,从大家反馈的情况来看,高考题似乎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大家多用这把钥匙去探索,古诗词的整体解

17、读不再望而生畏。当然,我们这堂课都只是让大家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对诗词的情感进行把握,在考试中,我们还必须把刚刚所讲的内容转换成文字,实现由“意会”到“言传”,这个问题我们就留在下节课再讲。附板书设计:三抓走进诗歌厂看题目【教学反思】这堂课是高三古诗词复习的第一堂课,基于学生读诗难的学情, 我把这堂课定位在把握所以,这堂课诗词的情感主旨上, 实际上就是告诉同学们如何快速准确地读懂一首诗或词。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便是教给学生一把解读诗歌的钥匙,带着他们用这把钥匙去打开古诗词鉴赏的大门,这是我的教学出发点。那么, 面对一首诗词, 我们究竟该怎样去解读呢?我觉得首先应充分利用诗词中的显性 信息,帮助自己找到

18、解读诗词的方向标, 由此就形成了“两看”中的“看题目”和“看注释”以及“三 抓”中的“抓抒情语、”“抓议论语。”对于“两看,”学生在解题时常常视而不见,只知一头扎进诗歌因此,关注它们会让学生内容中,其实, 很多时候题目和注释都给考生提供了解题的方向, 解题事半功倍。 基于此, 我把“两看”放在了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 而“抓抒情语”和“抓议论语”是走进诗歌的第一步, 它们明显揭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因此这个环节可以点到即止。 其次,应充分挖掘诗词内部的隐性信息, 即作者情感载体透过意象理解情感主旨, 这是整堂课的教学重点。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非常丰富的, 运用在诗歌中情况就更复杂了, 所以在教学时必须先给学生分类, 让他们对意象运用的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因此, 我就从意象数量的选择上将诗词分为单一意象诗词和复合意象诗词。分好类之后, 重点就是要教学生如何准确透过意象把握诗词情感,这是方法的问题。为归结方法,我设置了“课本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