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高等级公路工程设计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2010级)XXXXXXXXXX姓 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2本设计是对武宁吉安高速公路A12段(K53+700 - K57+900 )进行的道路工程设计。路基设计宽度为34.5m ,全封闭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本设计先整理了各种设计资料和依据,对沿线自然条件、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经济技术指 标进行了研究。然后进行了路线设计,包括了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橫断面设 计、平纵组合设计和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接臂对路基逬行了设计:布置路基横断 面,并对路基的排水、防护和特殊路基进行了设计。接看又对路面进行了设计: 对
2、道路行车进行了轴载换算后设计了路面结构,并逬行了应力验算。设计最后对 挡土墙、桥梁涵洞和环境保护与景观进行了简单设计。关键词:武宁一吉安高速公路,选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iv1设计资料与依据11设计资料12沿线自然条件121地形地貌122 y象、水文12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124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公路建设的关系.2.5与周围环境协调情况1.3技术标准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路线设计2.1平而设计211纸上定线2.1.2计算交点桩位2丄3曲线的超高和加宽2.1.4行来视距及其保证.22纵断而设计221纵断面设计一般原则1010II222纵坡设计1112223竖曲线设计2.2.4
3、竖曲线计算内容23横断而设计141518231橫断巾i组成232路线横断商设计基本耍求2.3.3断Ifti的设计步骤2.4平纵组合设计2.5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251调配要求252调配方法18202020212121233路基设计31路展横断曲布置3. 2路基最小填土高度3. 3路臭边坡和路歴压实标准3.4路朕填料要求3. 5地基衣层处理3. 6路基防护3. 7路基路面排水设计38特殊路履设计2323232424252629364路面设计4沥青路何的基本概述4丄1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4.1.2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极其成因4.2路而结构组成及类型4.2.1路基宽度422 路耐ll zK4.3沥青路而
4、设计的内容4.4确定自然区划和路基潮湿类型及土基回弹模量441公路门然区划4.4.2路基干湿类型443路堆临界高度与最小填止岛度4.5路面结构应力验算.451轴载换算452应力验算36363637373738383838394040415挡土壇设计486桥涵设计497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507设计的基本原则7.2白然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纪合73生态保护74本段公路具体最观设计5050515152参考文献53541设计资料与依据1.1设计资料有关的设汁资料有:杨老师提供的各种公路规范;从杨老师那借阅的丄程概 状;从网络上搜索到的公路所经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 地震悄况、沿线筑路材
5、料、水、电等起设条件悄况等。1.2沿线自然条件1.2.1地形地貌路线跨越中低山、丘陵、平原三个地貌区。总体上,北部为幕阜山、九岭山 余脉的中低山区,其间分布众多小块盆地和河谷阶地;南部九龙山丘陵与吉泰盆 地。地势总趋势为北面南低。1.2.2气象、水文路线区地处中低纬度,系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17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94176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16551777小时;无霜期氏,年均无霜期240天以上。四季分明,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加,冷暖多变,常有 低温阴雨天气。5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夏季,初夏温度适宜,
6、雨水充沛;盛夏天 气炎热,常有干早。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秋季,晴天多雨天少,有干旱,9月 下旬多秋寒(寒露风)。H月下旬至3月下旬为冬季,严冬多霜雪,冻害常发生。沿线水系较为发育,属赣江流域。自北向南有修水、锦江、袁河穿过,皆为 近EW流向。沿线水库众多,起点北面有全省最大的柘林水库。路线终点附近分 布有仙女湖(江口水库)。路线区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裂隙溶 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在岗阜地,一般赋存于残坡积土中,水量较贫乏, 在河谷盆地及山间洼地,一般赋存于砂砾石层及卵石层中,水量较为丰富。基岩 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的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a水性一般。
7、碳酸盐岩裂隙 溶洞水:赋存于碳酸盐岩溶蚀裂隙及溶洞中,S水性较强。路线区起点K160段地表水及地下水属重碳酸钙型水,水质纯净,人畜均 可饮用,对无腐蚀性。K160终点段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多具弱腐蚀性, 局部在I类环境下具强腐蚀性。桥梁基础需采取防腐措施。1.2.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H从大地构造位置来看,本路线带大致以萍乡一广丰深断裂(新余分宜)为界, 以北属扬子准地台。它山四个构造单元组成,从北至南依次为:九宫穹断束、修 水一武+凹褶断束、九岭穹断束、萍乡一高安凹褶断束,呈北东一北京东向延伸: 以南属华南褶皱系,山两个构造单元组成:武功山一至华山隆断束、吉安凹陷、 本路线带的区域地质特征是地
8、层是北东一北东东向展布、构造总体也呈北东一北 东东走向其中路线带的北部九宫穹断束主要山中元古界地层组成修水一武亍凹 褶断束王要山下古生界和早三叠统地层组成、中部九岭台隆,其核心为规模巨大 的九岭花岗体,两侧为古老的中元古界地层;萍乡一高安凹褶断束主要由上古生 界和中生代地层组成,灰岩、煤系发育、南部武功山一玉华山隆断束震旦系广泛 发育,上古生界和早三叠统地层分布于安福盆地一带;吉安凹陷主要地层为白垩 系与部分侏罗系及第三系。路线带内有多条北东一北东东走向的深大断裂和一般 断裂通过,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区域内形成一系列的褶皱和断裂层在整个图幅范W内,褶皱严格受区域大地构造影响,从北向南依次出现:修
9、 水一武宇复式向斜(受修水一武宇凹褶断束控制)、九岭复式背斜(受九岭穹断 束控制)、万载一高安复式向斜(受萍乡一高安凹褶断束控制)和新余一吉安复 式背斜(受武功山一玉华山隆断束控制)。本路线带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自老 到新依次为远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区内有关史料记载,路线 段设讣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W度。沿线构造物应做简易抗震设防。1.2.4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公路建设的关系1.石料高安市灰埠镇石下碎石场具有丰S的石料,该场碎石可
10、浇筑沥青、水泥路面。石下碎石场距武宇高速公路仅儿十公里,运输方便,是武中高速公路施丄单位用 料选择的理想之地。第53贞共53贞2.水泥425#水泥建议用南吕水泥厂的产品。525#水泥建议使用江西万年水泥厂,亚东水泥厂的产品。425#、525#水泥直接用汽车运至工地。3取、弃土场本段无线外借土,弃土要求弃往指定弃土场,并按图纸要求进行防护,排 水,绿化设th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施工用水、用电本合同段进场设置了施工辅道,施工时应注意:合理使用。区域水资源丰 水质良好,公路建设用水相当便利,在施工时应注這保护水质,避免污染;电力、 通讯设施,短距离增加设施即可与外界接通。1.2.5与周围环境协调
11、情况本路段面速公路设计充分考虑和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 量做到不破坏或少破坏自然环境,并通过一些辅助措施和方法给予一定的改善。在线形设讣时考虑运用技术指标的合理性,线形的连续性、形态的优美以及 周W景观的协调性,尽量避免了对生态景观的生硬切割。对道路施工造成的取上 坑、弃土坑釆用完善的排水系统,且采用植树、种草及必要的护坡描施。本设汁公路的地理位置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13技术标准本项U为武+-吉安高速公路A12段(K53+700K57+900),所在地地形为重 丘型,本设计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讣速度120KM/h、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4. 5mo其中行车道6X3. 75m,中
12、间带4.5m (含2X0. 75m路缘带),硕路肩为 2X3. Om (含0.5路缘带人土路眉宽度2X075nu本设计的设计年限为30年;设计荷载为公路一级,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一I级,路面标准轴载为100KN; 设计洪水频率为桥涵、路基1/100;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地震基本烈度:VI 度,峰值加速度005g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指标项目单位指标路线总长Km4. 16659竖曲线长m1151.859路线增长系数1.008竖曲线占路线 总长%27. 645平均每公里交 点个数个0. 480平均每公里纵 坡变坡次数次0. 48平曲线长m1084. 3366竖曲线最
13、小半 径(凸型)m/个18000/1平曲线占线路 总长%26.024557竖曲线最小半 径(凹型)m,/个18000,1直线最大长度m1379.7251最大纵坡%2. 544平曲线最小半 径m1700最短坡长m1250第53贞共53页2路线设计路线是道路的空间位置,它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妥善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如下儿点:(1) 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悄况与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方案。(2) 认真领会任务书的精神,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深入调査当地的地形、气
14、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情况,以利于选择有价值的方案进行比较。(3) 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从车的安全、畅通和施工养护的经济、方便着眼,对路线与地形的配合加以研究, 做好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结合,力求平面短捷舒顺,纵断面平缓、均匀,横 断面稳定、经济。(4)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城镇及地方经济的发展。2.1平面设计2.1.1纸上定线起点 A 点为 K53+700 坐标(3208709.049; 462351.479)终点 B 点为 K57+866. 59 坐标(3205726.355; 459489.744)。2.1.2计算交点桩位
15、讣算交点JD1交点 JD1 坐标为(3207761.760; 461111.838)转角 a =9 30 32. 6JD1 桩号为 K55+260. 150根据标准和规范,当V=120km/h时PW0.05, TWO. 06所以圆曲线最小半径R =;127( + /KiTCixi)120127(0,05 + 0.06)= 1030.78(加)武中:V行车速度(km/h);H横向力系数;max)_一超高横坡度。所以取曲线半径R=2000m (1030. 78m)根据规范九R/3WAWR取缓和曲线参数A=800则缓和曲线长度L氓= 320(?)则C点处的曲线要素:内移值:32032024x2000
16、 2384x2000=2.1328(加)切线增长值:厶 L:Q =2240/?匸 320320 240x2000= 159.966仙)切线长:T = (R + pYg 牛+q=(2000 + 2.1328g+159.9662=326.489缓和曲线角:_ 28.6479厶0=L320=2&6479 X 上匕2000= 4.584(曲)曲线长:厶=十+ 2厶(9.509-2x4.584)x3.14x2000 宀180= 651.9289(w)+ 2x 320五个基本桩号:表2.1交点JD1五个基本桩号表JD1K55+260. 150-)1-326.4892HK54+933. 661+)Ls+32
17、0HYK55+253. 661+) (L-Ls)+331.9289HZK55+585. 589-)Ls-320YHK55+265. 589-)l/2(L-2Ls)-5. 965QZK55+259. 624超距:J=2T-L= 2x326.489-651,9289=1.05(/)验算:(K55+259. 624)+1. 05/2= K55+260. 150与JD1桩号相同,说明计算无误。(2)计算交点交点 JD:坐标为(3207023.0629; 460420. 4517)转角 a =7 26,11. rJD:桩号为 K56+270. 874根据标准和规范,当 V=120km/h 时PW0.05
18、,树 wao6所以圆曲线最小半径R =127(“ + 仏)120127(0.05 + 0,06)= 1030.78(?)式中:V一行车速度(km/h);H横向力系数;/i(max)超离横坡度。所以取曲线半径R= 1700m (1030. 78m)根据规范,R/3WAWR取缓和曲线参数A=600则缓和曲线长度= 211.765(?)则C点处的曲线要素:内移值:247?2384/?_ 211.765211.76524x1700 2384x1700=1.099(/)切线增长值:。-厶 L:q72240炉超距:= 2x216.417-432.4077=0.4263(/)验算:(K56+270. 661
19、)+0.4263/2= K56+270. 874与JD2桩号相同,说明计算无误。具体路线设计悄况见附图4-公路路线平面图和附表1-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1.3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在车速较面的悄况下为了平衡离心力要用较大的超高,但道路上行驶车辆的速度并不一致,特别是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不仅要照顾快车,也要考虑到慢车的安全。对于慢车,乃至因故暂停在弯道上的车辆,其离心力接近于0或等于0。如超高率过大,超出轮胎与路面间的横向摩阻系数,车辆就有沿着路面最大合成坡度下滑的危险,因此必须:/r(max) fw年中气候恶劣季节路面的横向摩阻系数。制定最大超高坡度6,(max)除根据道路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外,还必
20、须给予驾驶者和乘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对重山区,城市附近,交义口以及有相当数量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最大超高还要比一般道路小些。我国标准对公路最大超高的规定见表2. 3表2. 3各级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大超高值公路等级汽车专用公路一般公路高速公路一一四般地区(108积雪冰冻地区(劝6本段面速公路设讣的最大超高为6%,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渐变方武为线形渐变,外侧上路肩不设超高。2.1.4行车视距及其保证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询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釆収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与迅速,
21、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部分来研究。根据测定的资料,设计上采ffl感觉时间为1.5s,制动反应时间为1.0s。感觉和制动的总时间就是t=2. 5s,在这个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6亠*3.6制动距离是指汽车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距离。它应 为:0254 +VS 停=S| +S予=X/(/)故停车视距为:3.6254 + v)计算停车视距所采用的0应是能充分保证行车安全的数值,一般按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0值计算。行驶速度V是:设计速度为120-80kni/h采用设讣
22、速度的85%、6040km/h釆用设计速度的90%、3020km/h采用原设计速度。我国标准中对停车视距的规定见表2. 4表2.4汽车专用公路停车视距公路等级汽车专用公路高速公路地形平原微丘重丘山岭平原微丘山岭重丘平原微丘山岭重丘停车视距(m)210160110 7516075110402. 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2. 2.1纵断面设计一般原则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的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
23、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讣,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最优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造价省,运营费用较少的u的。2. 2. 2纵坡设计(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纵坡设讣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儿1)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2)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9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3)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
24、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4)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5)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6)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 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7)纵坡设讣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丄程造价;8)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我国悄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准备丄作纵坡设计询,应先
25、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il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标注纵断面控制点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离,路 线交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制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M 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试坡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 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面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
26、点”儿句话。 调坡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结合选线意图。将试坡线与选线时所考虑 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若有脱离实际悄况或考虑不周现象,则应全 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决定取舍;(2)对照技术标准。详细检査设计最大 纵坡、坡反限制.纵坡折减以及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要 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与平曲线、桥头接线、路线交义、隧道及渡口码头等 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调整坡度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 等。调整时应以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为原则,以便调整后的纵坡与试定纵 坡基本相符。 根据横断面图核对纵坡线核对主
27、要在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图上进行。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 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确定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 号)和面程确定下来。(2)设计纵坡时还应注意以下儿点: 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应先按回头曲线的标准要求确定回头曲线部分 的纵坡,然后向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平竖曲线合时。要注意保持技术指标均衡,位置组合合理适当,尽量避 免不良组合情况。 注意交义口、桥梁及引道、隧道、城镇附近、陡坡急变处纵坡特殊要求。 纵坡设汁时,如受控制点约束导致纵面线形起伏过大,纵坡不够理想,或则土石方工程量
28、过大而育无法调整时,可用纸上移线的办法修改平面线形,从而 改善纵面线形。 计算设讣标高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则可以计算出未设竖曲线以前各桩号 的设计标高。2. 2. 3竖曲线设计(1)竖曲线设计要求: 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竖曲线设计,首先确定合适的半径。在不过分 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一般都应采用大于竖曲线一 般最小半径的数值,特别是前后两相邻纵坡的代数差小时,竖曲线更应采用大半 径,以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只有当地形限制或其他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 用极限最小半径。 同向曲线间应避免“断背曲线”。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 如直线坡段不长,应合
29、并为单曲线后复曲线。 反向曲线间,一般山直坡段连续,亦可以相互直接连接。反向竖曲线间设 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行驶3s的行程长度。如受 条件限制也可相互直接连接,后插入短直线。 应满足排水要求。(2)纵段面设计步骤根据地形图上的高程,以50m 点算出道路上各点的原地面高程,将各 点高程对应地标于纵断面米格纸上,然后用直线连接各点,注意港口、河的标法, 画出道路纵向的原地面图。拉坡首先是试坡,试坡以“控制点”为依据,考虑平纵结合、挖方、填方以及排 水沟设置等众多因素初步拟订坡度线。然后进行计算,看拉的坡满不满足控制点 的高程,满不满足规范要求,如不满足就进行调坡。调坡时应
30、结合选线意图,对 照标准所规定的最大纵坡、坡长限制以及考虑平纵线形组合是否得当进行调坡。竖曲线各项指标见表2.5:表2 5竖曲线各项指标设讣车速(km/h)120最大纵坡()4最小纵坡()0.3凸形竖曲线半径(D1)般值17000极限值11000凹形竖曲线半径(D1)般值6000极限值40002. 2. 4竖曲线计算内容(1)竖曲线的要素计算公式E =匹上4 2RR-竖曲线半径(m)厶一竖曲线的曲线长(m)0 -两相邻纵坡的代数差()T-竖曲线的切线长(m)-竖曲线的外距(m)(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及高程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竖曲线起点高程=变坡点高程
31、77 (凸为减,凹为加为纵坡坡度)(3)计算竖曲线范W内各中桩的设计高程横距戈=任意中桩的桩号-竖曲线起点桩号竖距)送(4) 各中桩的切线高程中桩切线高=竖曲线的起点高程土对(凸为加,凹为减为纵坡坡度)(5) 各中桩的设计高程设计高程=切线高程土y (凸为减,凹为加为纵坡坡度)(6) 竖曲线的要素的计算:第一变坡点为:K55+180,高程为;1994593nb i产2. 544459%, i:=-2. 1914%1) 第一竖曲线的计算根据两纵坡的坡差和曲线处外距E值,选取半径R=18000ma.竖曲线计算要素:竖曲线长度 L = Re=l8000x4.73586% = 852455m切线长度T
32、 = - = 455 = 426.228加2外距=型空“04如2R 2x18000表2. 6第一个竖曲线髙程表第一个竖曲线(变坡点K55+180,高程为:199. 4593m)桩号地而高程(ra)X1 (m)Yi (m)设计高程Cm)K54+700185. 673208101.871461556.913187. 25K54+800224. 893208041. 153461477. 456189. 73K54T00209. 883207980. 43546139& 000191.74K55+000197. 733207919. 65746131& 589193. 20K55+10019L513
33、207858. 051461239. 821194. 09K55+200208. 993207794. 422461162. 682194.44K55+30019& 443207727. 66946108& 236194. 22K55+400189. 143207657. 741461016. 760193. 46K55+500194. 863207585. 766460947. 339192.13K55+600207.613207512. 86846087& 886190. 25K55+700189. 883207439. 858460810. 552188. 06竖曲线长度b.计算竖曲线起
34、点和终点桩号起点桩号:(K55+180) - 426.228 =K54+753. 772终点桩号:(K55+180) + 426.228 =K55+606 228竖曲线起点高程:199. 4593-426.228 X2. 544459%=188. 614m高程表如表262)第二竖曲线的计算第二变坡点:K56+430,高程 172. 0666m, 1-2.191416%, ic=-0. 528069% f, = 1.663347%切线长度299.40246 “49.7。场2 2外距-11 =竺皿= 0.622跖2R 2x18000起点桩号:K56+430-149.7012= K56+280终点桩
35、号:K56+430 + 149.7012= K56+580竖曲线起点高程:172.0666 + 149.7012 X 2. 191416%=175. 347m竖曲线内各中桩的设计高程如表2. 7:第二个竖曲线(变坡点K56+430.高程172. 0666m)桩号地而高程(m)X (m)y (m)设il高程(m)K56宁200166. 483207073. 842460469. 934177. 11K56*300158. 503206997. 258460405. 648174.93K56t400187. 323206917. 637460345. 156173. 12K56+500180. 0
36、53206836. 574460286. 60017L87K56-600170. 603206755. 33446022& 29117L 17表2. 7第二个竖曲线高程表具体纵断面悄况见附图5-路线纵断面图2. 3横断面设计2- 3.1横断面组成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L = Rgl 8000x1.663347% = 29940246m(1) 行车道与车道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根据高速公路和重丘应为6X3. 75mo爬坡车道: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其宽度为3. 5mo变速车道:高速公路同主线衔接处应设置变速车道,起宽度一般为35nuj r行牟道变速车
37、道土 略 fii图2.1变车道横断而组成(2)中间带分隔带 屮何带全宽: -.11高速公路应设置中间带。中间带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表2. 6中间带宽度项目地形中央分隔带宽度(m)左侧路缘带宽度(m)中间带宽度(m)重丘3.000. 754. 50侧向余宽设施带宽 側向余宽1-.L J.*C 略绿带图2. 2中间带组成(3) 路肩面速公路设讣速度为120kni/h六车道时硬路肩宽设为3. Omo1)路肩铺面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其结构层组合和材料选用应与行车道路面相协调,并保证进入路面结构中的水的排除。2)路肩铺设可选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或沥青面层。3) 路肩水泥混凝土面层的疗度通
38、常釆用与行车道面层等疗,其基层宜与行车道基层相同。4) 路肩沥青面层宜选用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基层可选用无机结构合料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行车道路面结构不设内部排水设施时,沥青面层合不透水基层 的总用度不宜超过行车道面层的用度,基层下应选用透水性粒料填筑。路缘带:高速公路应在右侧硬路眉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一般为05nu 高速公路当设置左侧路肩时,应在硬路肩宽度内设左侧路缘带,其宽度一般也为0. 5m。2. 3. 2路线横断面设计基本要求横断面的设计要求,是使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儿何尺寸应能满足交通、环境、 用地经济、城市面貌等要求。路基是支承路面,形成连续行车道的带状土、石结 构物。它既要承
39、受山路面传来的车辆荷载,乂要承受大自然因素作用。因此,路 基横断面设讣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路基的结构设讣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条件进行设计;(2) 路基的断面形式和尺寸应根据道路的等级、设计任务书的规定以及道路的使用要求,结合具体条件要求;(3) 照顾当地农ffl基本建设的需要;2. 3. 3断面的设计步骤对于公路横断面设计,主要是绘出横向地面线后,根据纵断面设讣所确定的 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选线的边坡坡度、边沟尺寸绘出路基的外廓线,具体 设计步骤如下:(1)逐点绘各横断面的横向地面线;(2)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的规定,确定路基宽度;(3
40、)按弯道半径大小分别拟定超高宽度;(4) 根据纵断面设计资料,按设讣标高,在路基设计表上逐桩进行计算,完成路基设计表;(5) 按照路基设计表数据,绘出横断面设计线;(6) 检査弯道段横断面内侧视距是否保证,是否需要清除障碍及设置视距台。具体横断面设讣悄况见附图13-路基横断面设讣图2. 4平纵组合设计为了保证汽车行使的安全与舒适,应把道路平、纵、横三面结合作为主体线 形来分析研究,平面与纵面线形的协调组合将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司机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而平曲线在选线时一般要考虑大桥桥位与河流正交, 以减少构造物的工程量及设计施工难度,节约经费,减少造价。(1)平曲线与竖曲线的配合(2)
41、长直线上设置竖曲线,平原区平面上设置长直线较为常见纵断面设 计无论如何避免不了在直线段设置竖曲线,资料显示小坡差多处变坡视觉稍有感 知。但直线段坡差较大竖曲线给驾驶员的不良刺激较强烈。960-0.8096填方08015094 1 5093路基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应在填前进行压实,路基设计时,可考虑清理场地后进行填筑压实,疗度按0. 2m讣列压实下沉所填增加的土方量。3. 4路基填料要求沿线筑路用土采用备上形式,取土以利用低产田和被公路分割的边角地以及 开挖河道、鱼塘等解决,在填土较高、沉降较大的地段可以利用工业废渣(粉煤 灰等)做路基填料。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角砾)
42、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上可填于路 基底部,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釆用同类填料。细粒土做填料,当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禽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晾 晒或掺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高速公路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表3. 2的规定,砂类土填筑。表3. 2路基填料报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而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度(CBR)(%)填料最大粒径(ram)高速公路填方 路 基上路床0-308100下路床30-805100上路堤80-1504150下路堤150以卞315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10030-8051003.
43、5地基表层处理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地面横坡缓于1: 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 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 5-1: 2. 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ni。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 可予保留。地面横坡陡于1: 2. 0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 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04)表3. 6.8规定。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 防滑措施。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 好的材
44、料等措施。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 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公路不应小于85%。路基填上高度小 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 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在稻阳、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 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当为软土地基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公路路基设 计规范(JTGD302004)第7. 6节规定。3. 6路基防护各级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悄况,采 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
45、,并与 周m环境景观相协调。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 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匸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 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的综 合设计。路基支挡结构设计应满足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支挡结构的稳定、坚固和耐 久;结构类型选择及设置位置的确定应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养护;结 构材料应符合耐久、耐腐蚀的要求。在地下水较为发育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地下排水措施的综合设计。 在多雨地区,用砂类土、细粒土等填筑的路堤,应采取坡面防护与截排水的综合 措施,防止边坡冲刷破坏。防护支挡结构应
46、与桥台、隧道洞门、既有支挡结构物协调配合,衔接平顺。 路基施丄过程中应注意边坡临时防护措施,边坡临时防护工程宜与永久防护 工程相结合。沿河地段路基当受水流冲刷时,应根据河流特性、水流性质、河道地貌、地 质等因素,结合路基位置,选用适宜的防护工程类型、导流或改河工程。冲刷防护工程顶面高程,应为设计水位加上波浪侵袭、壅水高度及安全高度。 基底埋设在冲刷深度以下不小于Im或嵌入基岩内。当冲刷深度较深、水下施工 困难时,可采用桩基、沉井基础或适宜的平面防护。i殳置导流建筑物时,应根据河道地貌、地质、水流特性、河道演变规律和防 护要求等设计导治线,并应避免农田、村庄、公路和下游路基的冲刷加剧。在山 区河
47、谷地段,不宜设置挑水导流建筑物。本设计路基防护悄况见附图18-路基支档及防护工程设汁图3, 7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本段公路地理位置处于东南湿热区,该区因春、夏东南季风造成的霉雨和夏 雨,形成明显的不利季节。东南沿海台风暴雨多,水毁、冲刷、滑坡是公路的主 要病害,应加强排水。(1)路基排水设计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 以及特殊路基地区(段)的其它处治措施等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路基排水设计应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环境保护,景观协调 的原则,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 中湿状态
48、a施工场地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各类排水 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査和养护维修。(2)路面排水设计路基地表排水设施i殳计降雨的重现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15年, 其它等级公路应采用10年。各类地表排水设施的断面尺寸应满足设汁排水流量 的要求,沟顶应高出沟内设计水面0.201以上。路基地表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蒸发池、油 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应结合地形和天然水系进行布设,并做好进出口的位置 选择和处理,防止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冲刷和冻结等现象。地表排水沟管排放的水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水源、养殖池
49、。边沟断面形式及尺寸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及汇水面积等确定。边沟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3%。困难悄况下,可减小 至 0. l%o路堑边沟的水流,不应流经隧道排出。边沟有可能产生冲刷时,应进行防护。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 置在坡口 5in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 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ni。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悄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截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设置位置、排水量、地形及边坡悄况确定,一般悄况 下,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截水沟的水流应排至路界之外,不宜引入路堑边沟。截水沟应进行防渗加固。将边沟、截水沟、取(弃)土场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时, 应i殳置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与 其它排水设施的连接应顺畅。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悄况采取防护、加 固措施。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 时,宜设置跌水或急流槽。跌水和急流槽应采取加固措施。急流槽底的纵坡应与地形相结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音电源用阻燃软电缆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电动车专用传感器和电子元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硅胶烤盘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粗纱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大数据技术解析
- 幼儿园防震主题教育课件
- 小学消防安全教育公开课
- 工伤伤残赔偿协议2篇
- 2025年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 2024-2025新职工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必刷】
- 内部控制建设课件
- 水塘排水、清淤质量检验记录表
- 上海龙之梦丽晶大酒店客房预订单
-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 抗拔桩裂缝计算表格(自动版)
- 血透室传染病登记本
- 妇产科学孕期B族链球菌感染课件
- 《药疹(Drug Eruption)》PPT课件
- 评茶员(高级)鉴定理论试题
- 第十套广播体操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