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八章 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_第1页
信息经济学第八章 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_第2页
信息经济学第八章 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_第3页
信息经济学第八章 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_第4页
信息经济学第八章 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 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与信息经济 第一节信息资源与信息结构 第二节信息效率与知识产权 第三节信息经济与信息化 逆向选择、道德风 险、信号发送、信 息甄别、信息搜寻、 最优信息系统选择 等信息市场的各种 供需行为 信息市场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特点 供需来源 公共商品性质 信息价值 知识产权最优期限 盗版与分享的比较 信息结构团队 厂商 市场 经济体制 信息效率 格罗斯曼斯 蒂格利茨模型 格罗斯曼斯格罗斯曼斯 蒂格利茨悖论 赫什雷弗模型 沃尔金模型 信息经济性 IT投资贡献 IT生产率悖论 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结构 趋同效应 信息化跳跃 本章理论脉络 信息资源的特性 信息资源的独占性

2、或专有权 市场参与者总能够获得某些其他市场参与者没有或 目前还没有获得的私人信息,于是,他就可以对该信息 采取垄断或独占行动。 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 市场销售者在商品交易中应用信息确定最优价格, 而市场消费者也同时使用信息使自身购买效用最大化。 这样,信息就具有了使用价值, 第一节 信息资源与信息结构 信息资源是造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与落后的因素之一吗? 信息产品的特点 序号特征具体表现 1保存性 除特殊情况外,时间的推移和个人对信息的多次 重复使用,都不会使信息产品的内容有所损耗。 2共用性 在市场环境中,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能够同时使用 同一信息进行经济决策,而不同市场参与者由此 而获得的效用既

3、不会被分割,也不会被削弱。 3 老化可能性 虽然信息产品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损耗,但信息 老化却是大多数信息产品具有的共同现象。 4创造性 信息产品作为创新产品才具有现实价值,因而信 息产品或多或少具有创造性。 体育比赛是否体育比赛是否 是信息生产?是信息生产? 舞蹈音乐是否是在 生产信息呢? 信息的需求结构 设 为信息系统每个单位信息容量的成本。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将 会选择一个信息为的信息系统以及作为信息函数反映分配的政策,使 (式8-1) 最大化。这里, 代表信息系统的传递率。考虑到为对数形式的特 殊情况,首先对决策最优化,显然有: (式8-2) 将之代入的定义后,最大效用值就为: (式8-

4、3) 如果对 求最优解,最终有: (式8-4) 由于信息系统价值的增加不仅取决于其信息传递率,而且取决于许多 其他相关因素,如环境、消费者偏好等,所以,在只有同样信息传递率 的两个信息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效用增值结果。 Ci ? ? ? i iiij j i CRXjaUpq RU ? ? i k kiji XCRXCRPja? ? ? ? ? ? ? ? ?11 R ? ? ? ? ? ? ? ? ? k k i ii i ii XCRRXppp11logloglog 222 R ? ? ? ? ? ? ? ? k k XCR 111 信息是否越多越好?如何把握自己的信息需求? 信息的价值(信

5、息的价值(1)肯尼斯肯尼斯阿罗阿罗 1971 年年 ? 代理人选择赌注率使效用函数的预期最大值在的 约束下达到最大化,也就是没有信息时获得的效用; ? 代理人的最优决策不包括机会收益,其最优值 为。 ? 如果代理人完全了解事件状态并对之下赌注,那 么,代理人的收益就为,效用为。于是, 该代理人的预期收益为。因此,在这种情 况下,恰好就是信息的价值信息的价值。 ? ? i ii i ii XPPP 22 loglog i X i X 2 log? i ii XP 2 log H 信息的价值(2)斯蒂格勒 每搜寻一次所获得的预期成本的节省额可以近似 地看作是信息的价值。很明显,斯蒂格勒的信息价值

6、事实上是指由于搜寻而产生的信息价值,而非马夏克 所讨论的那种信息价值,但二者的思路是相近的。斯 蒂格勒也注意到,由于买者所占有的信息不单纯是一 个机会问题,一般来说,掌握有较多信息的买者将会 做更多的搜寻,所以,信息的实际价值平均比式子 所表达的数值要高一些。 ? ? ? ? ? ? ? ? r m m mr m C mrm r V 1 1 ! ! ? 信息的价值(3)雷柏(1989年) 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为: 人们依据其对信息的预期价值判断获取信息的效 用。 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是免费获得的信息也不会使个 人的境况变得更差。 ? ? ? ? ? Ry y dyyfyXUyXU, * 信息结构 1

7、 、团队信息结构 一个团队是由具有共同利益和信息,并控制不同 决策和基于不同信息制定决策的众多决策者组成的。 团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一,决策任务和团队成员中信息资源的配置; ? 有效决策规则、任务和信息资源现有配置的特征。 ? 设代表团队,每个团队成员m控制一个行为,称为。 团队的效用结果取决于团队行动和环境 状态s,代表团队的效用。 ? 选择行动之前,各个团队成员m都接收到一个信息信号, 该信息信号由环境状态s决定,即。 称为团队成员m的信息函数,称为团 队的信息结构。 ? m ?),( 21 m ? ),(su? ) (s y mm ? m y ),( 21 m ? ? 每个团队成

8、员每个团队成员m将根据他获得的信息信号选择他的行动将根据他获得的信息信号选择他的行动。 根据决策函数,有 ? 在环境状态s中,使用信息结构和决策函数的团队 的效用为: ? 当环境状态s根据概率分布分布时,决策者所选择的 决策函数就是使其效用期望值达到最大化的决策函 数,即 m ? )()( sy mmmmm ? ? ? ) (s U ? ?),()()()(?sUssUE ),()(ssUsU? 团队的预期效用依赖于团队的信息结构、环境状态 的概率以及在决策问题上的结构等。的概率以及在决策问题上的结构等。 2 、厂商信息结构、厂商信息结构 垂直信息结构(等级制信息结构) 水平信息结构(民主制信

9、息结构) ? V 企业:具有垂直信息结构(美国厂商) 管理者具有企业技术可能性的完备的先验知识,强 调通过工作的专业化和合理的等级控制来获得效率; ? H 企业:具有水平信息结构(日本厂商) 生产决策由在开始时仅有不完备的技术知识的半自 治企业共同制定,企业注重通过对某个部门知识的 应用项目在实践中学习,从中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获 得效率。 3 、市场信息结构、市场信息结构 供给需求 一次信息市场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信息搜寻 二次信息市场 信号发送 信号甄别 最优信息系统选择 一次信息市场含义: ?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前信息的分布概率; ?信息不被交易或交易后不被再次使用或再次进入市场交换。 二次信

10、息市场含义: ?在一次信息市场基础上形成各种博弈的结果; ?生产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等特性促进信息再销售。 经济体制信息结构 单纯市场体制完全横向信息结构 单纯计划体制完全纵向信息结构 偏于市场的混合经济体制横向信息流量多于纵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 偏于计划的混合经济体制纵向信息流量多余横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 4 、经济体制的信息结构、经济体制的信息结构 市场信息结构市场信息结构 供给需求 一次信息市场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信息搜寻 二次信息市场 信号发送 信号甄别 最优信息系统选择 经济体制信息结构 单纯市场体制完全横向信息结构 单纯计划体制完全纵向信息结构 偏于市场的混合经济体制横向信息流量多

11、于纵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 偏于计划的混合经济体制纵向信息流量多余横向信息流量的信息结构 经济体制的信息结构 信息效率信息效率 1 、信息市场均衡 (1)斯蒂格利茨模型均衡的特征 ?市场中更多的个人成为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价格体系在传播信 息方面就更为敏感。 ?市场中更多的个人成为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则相对于不拥有信 息的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效用,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所获得的预期效用 的比率就越低。 ?信息成本越高,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在均衡中的百分比就越小。 ?如果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所掌握的信息质量有所提高,那么,价 格体系的变化则更加依赖于随机变量的改变。这样,价格体系在传播信 息方面将变

12、得更敏感。不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从价格体系中获得的信 息的价值也可能会随之而升高。 第二节第二节 信息效率与知识产权 ?市场噪声越大,价格体系在传播信息方面就越迟钝,因 此,不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效用也就越低。这样, 在均衡状态下市场噪声越大,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的比 例就越高。 ?限制条件下,当市场中不存在任何噪声,价格体系将传 播市场上产生的所有信息,这样的市场不存在竞争均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几乎所有的个人都成为 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这时,信息市场中的噪声非常小; 或者,如果几乎所有的个人都是不拥有信息的市场参与者。 这时,信息市场的信息成本非常低,那么,市场交易就

13、会 非常少。 (2)赫什雷弗模型)赫什雷弗模型 ? 假设信息市场上存在两种市场参与者:信息拥有者和 信息消费者。他们各自行为存在四种可能性: 序号信息拥有者信息消费者 1 独自使用信息以生产某些有用产 品在市场上销售 通过直接调查或询 问获得信息 2 直接将信息卖给信息搜寻者在信息市场上购买 信息 3 免费传播信息以求改善在其他商 品上的销售状况 在市场上搜寻公共 信息或免费信息 4 出于商业目的,努力区分与生产 相关的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 对所获得的信息进 行评估 (3)沃尔金模型)沃尔金模型 假设市场上存在两类参与者:信息生产者或者拥 有者A和信息需求者或消费者B,信息需求者B以价格c 向信

14、息拥有者A购买信息商品x。这时,A和B的交易准 则分别为: J A=cx- g(x) max J B=f(x)- cx max 从效用最大化出发,确定买卖信息商品的数量和 价格的最优条件为: J A=0 J B=0 可得 f(x)=c g(x)=c 沃尔金模型的结论:沃尔金模型的结论: 第一,信息市场上信息商品价格的确定, 一方面与信息生产条件及规模相关,另一方面 也取决于信息利用的技术水平和条件,而且后 者更重要。 第二,如果出现信息市场均衡价格,该价 格应该是偏好于需求而非供给的均衡价格。买 方市场是形成信息商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 2 、信息市场的效率、信息市场的效率 信息经济学认为,资源

15、配置效率获得的同时伴随 着信息效率。信息效率包括: 厂商获得信息的效率(信息经济学) 厂商对可获得信息的使用效率(经济信息学) 信息量: 当经济信息体系的可能状态为概率相等时,信息量 H 达到最大,即 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信息系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 约,所以实际平均信息量 )(log 2maxi xPH? max HH ? )(log)( 2 1 i n i i XPXPH ? ? ? 信息效率: 当E接近1时,经济信息系统愈自由; 当E等于1时,经济信息系统完全不受约束; 当E愈接近0时,经济信息系统愈不自由; 当E等于0时,经济信息完全受到约束。 max H H E? ) 10(? E 信息

16、效率可以作为经济控制参数,反映经济系统的受 控程度;同时,信息效率可以作为资源配置效率的观察参 数,有效资源配置有赖于市场信息的较高效率和计划信息 的有效性。总之,资源配置最优化本身意味着最优信息效 率。市场体制下的信息效率一般比计划体制下的信息效率 高些。 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认为:价格体系是收集不同 个人信息的信息收集者。人们观察到价格体系后,他们 就能完全预测出在市场和价格中的可资利用的数量关系。 如果人们认识到价格体系可以完全预测未来现价, 那么人们将不再根据他们自身的信息来确定其需求,而 仅根据市场信息确定其需求;那么将不会出现新的个人 信息,此时市场价格体系将不能完全收集到所有个人

17、信 息。 3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 如果市场完全收集了市场参加者的私 人信息,个人需求将不再依赖他们自身人信息,个人需求将不再依赖他们自身 所拥有的信息,这时市场将不能完全收 集到所有个人的信息。 简单表述: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 矛 盾 市场完全收集 所有私人信息 市场参加者不再依赖 自身的私人信息 市场无法完全收集到所有个人的信息 个人信息没有在市场上通过 价格体系进行传递 以股票市场为例:以股票市场为例: 如果股票价格能反映所有的信息,市场中 的每个人都能了解所有信息,则市场中将没有人 有积极性去搜寻新的信息;有积极性去搜寻新的信息;

18、如果没有人去搜集新的股票信息,也就没有 新的信息出现,而没有新的信息的出现,意味着 股票市场在信息方面并不是有效的。 斯蒂格利茨在和格罗斯曼合作的信息与竞争性价斯蒂格利茨在和格罗斯曼合作的信息与竞争性价 格体系和论信息有效市场的不可能性中指出格体系和论信息有效市场的不可能性中指出在风在风 险资产交易市场中价格完全传递信息是不可能的。险资产交易市场中价格完全传递信息是不可能的。只有 拥有信息者利用信息获得了比无信息更好的收益时,他 们才有动力收集信息,如果“在任何时点上,价格总是 传递所有可使用的信息”(尤金法马),拥有信息者将 无法利用他们的信息获取回报。“有效市场”不存在, 期货市场不存在。

19、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价格发挥了信息传递的功 能。在投机的风险资产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交易的 发生。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 当获得信息需要付出成本时,获得信息得到的预期 效用增值正好被信息成本所抵消。在市场经济中,市场 参与者都假定他们的私人信息的变化(也就是他们需求 的变化)对于价格没有影响、这是竞争均衡理论中传统 的纳什均衡假设内容的修订结果。当没有人获得信息时, 价格体系将不传递信息价格体系将不传递信息。 在这种环境下,关于的信息价值可能会提高;当几乎 每个人都获得信息时,即价格体系传递所有信息时,了 解信息的价值将会降低。于是,为使信息具有一定的但 不太高的

20、成本,均衡就需要有获得信息的个人的系数, 即将制定或改变价格。 知识产权的最优期限特征知识产权的最优期限特征 ?在大多数情形下,从社会最优的角度看,专利期限应该是有界的。 ?专利的长度是发明前与发明后竞争性均衡领域内需求弹性的反函 数。 ?对于小的发明,需求弹性越大,则来自于发明的消费者剩余越大, 相应地,由于延长专利期限而推迟获取这些福利的成本越大。因此, 对于越是容易的创新,即由此带来的成本下降越快的创新,专利期 限应该越短。 ?最优专利期限对于社会贴现率和方程 的形式十分敏感,由此意味 着固定专利期限不是最优的,因为不同产业、不同技术和不同市场 需求内在要求不同的专利期限。 ?专利的期限

21、与覆盖面应互补,如果专利的覆盖面较窄,则专利期 限应考虑延长。 ?一旦超过某个专利期限,如诺德豪斯计算的6-10年,则不同专利 期限可能带来的福利效应不再显著。 知识产权:盗版与分享 源于信息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的内在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二 次信息市场,有两种形成形式,一是盗版,如未经版权所有 者同意而复制知识产权产品以赢取利润;二是分享,如购买 光碟或图书回家后,在朋友或亲戚圈内相互交流分享同一张 光碟或一本图书。 图表4-19分别给出信息市场上盗版和分享两种简单情形的 影响。在图表 4-19A 中,S1表示正版厂商供给曲线, S 2表示 正版厂商与盗版厂商的总供给曲线。阴影部分分别表示由于 分享

22、或盗版而导致的销售损失,图表 4-19A 中颜色较深的方 块为被盗版厂商占领的市场销售额,颜色较浅的长方形为正 版厂商损失的版税成本。 在图表4-19B中,S表示信息服务市场供给曲线,这里仅考虑一次分享的情 形,多次分享被看成是一次分享的重复,故D1=2D 2,D1表示信息服务市 场的名义需求曲线,D2表示由于分享产生扩张的实际需求曲线,也可以看 成是禁止分享时的需求曲线。 P P D S 1 S S 2 D2 Q D1 Q A. 盗版情形 B. 分享情形 图表4-19 :盗版与分享 信息成本的共享性构成了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 的基础。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存在约束条件。假设 信

23、息产品提供商为了收回高额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只能向消费信息产品提供商为了收回高额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只能向消费 者索取高额要价,厂商的利润函数者索取高额要价,厂商的利润函数f(p 1)为 )为 f(p 1)=r(y)y cy - F. (2.1) 其中,其中,y代表消费者人数,代表消费者人数,r(y)代表消费者购买信息产品的)代表消费者购买信息产品的 支付意愿,支付意愿,c c代表生产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代表生产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F F代表信息产品的代表信息产品的 研究与开发费用。研究与开发费用。 假定信息产品市场上购买意愿低的消费者可能无法独立购 买信息产品。假设每买信息产品。假设每k个愿意购

24、买信息产品的消费者集合成一个愿意购买信息产品的消费者集合成一 个可共享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群体,且形成x个消费者群体。 这样,如果厂商销售x个产品,就有kx个消费者可以共享。 又假设每个消费者为实现共享而支付的成本为t,具有最低购 买意愿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r(kx),即第kx个消费者为最 后一个愿意加入该群体的消费者。这样,厂商的利润函数f (p 2)为 f(p 2 )= r(kx)-t kx cx - F. (2.2) 经交换移项后,得 f(p 2)= r (kx)kx -(t +c/k)kx - F. (2.3) 对于厂商而言,(2.3)式中的kx就是(2.1)式中的y,因此, 代换y=kx

25、,得 f(p 2 )=r(y)y-(t+c/k)y- F. (2.4) 比较(2.1)与(2.4)式可知,当且仅当满足 c k c t? 的条件时,(2.4)式的解y 2将大于(2.1 )式的解y 1,即实 现信息资源共享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高于没有实现共享的福 利。其中,(2.5)式为实现信息产品共享的条件,一般改写 为 该式表明当为实现共享信息而产生的每个消费者的共享成 本低于厂商生产该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tc)时,就能实现 信息产品的共享,且厂商和消费者都从共享中获得收益。厂 商可按原先较高的价格销售更多的产品,因为(2.4)式的解 y 2大于(2.1 )式的解y 1,同时有kx个原先为较

26、低购买意愿的 消费者获得该信息产品,从而提高了社会的信息福利。 ? ? ? ? ? ? ? ? k k ct 1 盗版与反盗版分析盗版与反盗版分析 假设盗版与原版之间没有差别,并以同样价格p在市场上销售。为 强调复制信息产品成本微小,假设盗版与原版生产都只有固定成本,盗 版的变动成本为零。令x为复制原版信息产品的数量。假设盗版者被发 现的概率为 (x),在这种情况下,盗版厂商将被迫接受罚款F而放弃从 盗版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概率 (x)为x的递增函数,你盗版越多,就越 容易被发现。因而 (x)有概率分布函数的一般形式(图表4-20)。 被发现的概率 1 盗版数量 图表4-20 :盗版被发现的概率

27、 盗版者预期收益能够为盗版者预期收益能够为 11 (x)px (x)F。11 (x)px 为盗版(成功)的预期回报, (x)F为(被发现后的)预期 成本。假设盗版者希望其利润最大化,这意味着生产将确定成本。假设盗版者希望其利润最大化,这意味着生产将确定 在预期边际收益等于预期边际成本处。此外,盗版市场上不 存在任何进入的壁垒,任何厂商都可以这么做。因此,厂商 将持续地进入盗版市场,直到预期利润为零,即: 11 (x)px (x)F=0 (4-1) 源于自由进入的利润最大化和零利润这两个条件能够被用源于自由进入的利润最大化和零利润这两个条件能够被用 来确定代表性盗版厂商生产的最优水平来确定代表性

28、盗版厂商生产的最优水平 x*。该水平与罚款 。该水平与罚款F 无关。盗版厂商成本特征与无关。盗版厂商成本特征与 U型平均成本曲线基本相同。在 型平均成本曲线基本相同。在 标准的竞争模型中,在标准的竞争模型中,在U型平均成本曲线底端处,价格不仅型平均成本曲线底端处,价格不仅 等于边际成本,而且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经营规模等于边际成本,而且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经营规模 完全取决于成本函数的特征。被发现盗版概率 (x)函数的形 状决定了盗版者的经营水平。状决定了盗版者的经营水平。 只要了解经营规模x*,就能够从等式(4-1)确定p*: 这表明即使x*与F的规模无关,价格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

29、F, 或者直接依赖于罚款的比例。盗版者被发现后支付的罚款金 越高,知识产权产品的价格也就会越高。 如果预期罚款金很低,一个典型的盗版厂商的经营规模将 由于预期成本低廉而扩大。但是,如果预期罚款高昂,这样, 盗版厂商由于不得不另外支付部分成本经营盗版防卫等活动, 因而盗版产品的价格也会提高。另一方面,高昂的市场价格 又将吸引厂商进入盗版生产市场,潜在地增加了盗版的数量。 p* = ? ? () () * * x xx F 1? (4-2) 结论结论: 如果一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松弛,即发现盗 版的概率较低,这样,( 1- )将约等于零。在这 种情况下,(4-1)式将产生这样的简单结果: 预期罚

30、款盗版的潜在市场分额开发成本。 因此,当国家侦察盗版的技术落后时,被发现盗版 的概率就很低,就需要提高罚款金额才能达到保护 知识产权的目的。相反,在侦察盗版技术先进时, 较低的罚款金额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 第三节第三节信息经济与信息化信息经济与信息化 0 2 4 6 8 10 12 14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信息技术产业贡献率 信息经济性 ? 直接贡献IT对生产率贡献 ? 间接贡献优化传统产业 ? 控制通货膨胀 ? 增加就业 IT生产率悖论1987年索洛(R. Solow) 通过对技术进步与美国生产率变化的长期研究提 出了“IT生产率悖论”: 我们到处可以见到计算机,惟独没有在生产率的 统计中见到计算机。 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 工业化信息化 促进 带动 促进机制 带动机制 趋同效应 促进机制促进机制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 ?工业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