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_第1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_第2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_第3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_第4页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交城县东社村村志编纂素材 教育:学生包教家庭妇女村志编纂素材 五十年代初东社村自筹资金,在戏场院北盖起新村公所。并 建立民校,县里派扫盲教员温老师来我村任教。农民教育掀 起高潮。直至五七年我升入高小五年级,在“村村建校,社 社办学, 人人识字, 提高文化” 的号召下, 我们东社完小五、 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我村的扫盲工作。每亇学生包教包会具 体落实,我包教的学生是房来香张殿宾之妻 。每天下午 直接到家教书识字,共两本识字课本,一册是自编的课本。 至今我还记的其中几课: “韓通喜耕坡地二亩,记工十分” “刘二甲、賈二房青年后生力

2、气壮” 。第一册全是本村的人 和亊,很适用。经过一度时期学习第一册全部认会,有的会 写。 第二册是县里下发的农民识字课本,学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 度,我记得第一课是:交城县的四邻,在我的辛勤努力下, 她识了不少字直至五八年后半年,我们也参加了大炼钢铁, 学校开始校办工厂才放弃了这项工作。民间偏方医生闫 保輝 东社村老会计闫保輝是一亇精细人,在几十年的会计生涯中 收集了民间偏方、秘方、对村民的疑难杂症的诊治起到良好 的效果,这些偏方大多都是价格低廉的药材。更神奇的是竟 能治好已在大医院确诊为肺癌的患者武敬忠。 1998 年已年过 73 岁的近邻武敬忠, 患病后去太原检查治疗, 化验结果确诊为肺癌。

3、医院劝患者回家休养,意味着不能治 疗。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请闫保輝开了几味中草药,服下后 见轻,连服几付,竞神奇地痊愈了。每付药只需几元,至今 武敬忠已是 87 岁的老人,忍然身体康健。治愈的小毛病不 计其数。闫保辉可谓偏方神医。 扎针先生司永宝 司永宝是当地董家圪垛村人,上世纪四八年,他的商铺“复 兴诚发展到当时繁华的东社,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这里 的医疗条件很落后司永宝先生在做生意的同时,凭借他针刺 的手艺为村里乡亲们解除疾病痛苦。 谁家头疼、 发热、 肚痛、 一喚便到,从不推辞。 多年来他为乡亲们义务看病不收费,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 人们尊称他“四先生” 。值得一提的是为郝继敏针刺好膝关

4、 节受冻, 大医院诊断锯腿的病症。 经过他耐心几亇月的治疗, 竟神奇般地痊愈了。郝继敏活到 71 岁腿依然完好无损。 司永宝先生不幸于 1976 年去逝,人民失去了一位义务扎针 的好先生。民间接骨艺人解德照 解德照从小放羊岀身,解放前曾在牧羊场放羊,走山羊儿每 到夜晚羊群归来时,两个羊工把羊铲交叉成三角形的门,五 六百只羊都要从这道门经过,只要这么一数他就可以识别羊 是否短缺遗失,并能说岀那一只羊走失,有超人的记忆力和 识别能力。是放牧行中的姣姣者。在放牧的同时羊跌打扭伤 的现象时有发生,凭多年来实践,对羊腿的接骨摸索岀一套 成功的经验,很受牧主的赏识。 解放后他回村担任了贫协主任,并把对羊的

5、接骨技朮转化到 对人体上来。村里的大人、特别是孩子们胳膊、腿、关节错 位、扭曲时有发生。随即叫德照叔来,经他两手轻轻扭动, 只听一声响动,胳膊当即痊愈,他随叫随到、从不迟疑、义 务诊治, 从不收费。 给村民带来了方便, 減少了患者的病痛。 也免除了一笔经济支岀。 不幸在七十年代末德照叔因病去世,东社失去了这位接骨艺 人,人们怀念他。中医张学元 张学元是本镇野则河村人。上世纪四十年代经商来到东社。 年青时受家庭医学的影响,在中药铺拉了几年药柜,掌握了 中草药的药物性能,后来从亊了商业,农业合作化以来,凭 着他对祖国医学的热爱和执着,茶余饭后冬闲时间阅读大量 中医学书籍,他有很好的记忆力,在改革开

6、放前,他在农田 休闲时给怀孕妇女脉诊,能准确判断是否怀孕,并能诊断所 怀的是男是女。 改革开放后凭着多年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开了中医诊所,对疑 难杂症有独特的疗效。曾为解徳昌治愈癌症。九十年代初八 十岁髙龄的张老先生逝世。新法接生的推广实施 解放后自进入五十年代以来,卫生部门对过去的老接产人员 进行了几次培训,推行新接生法,改变过去蹲式、跪式的接 生方法。在县直属东社卫生院门诊室后院吕肉三门面房后 院正房于六 0 年成立了妇产科。 当时由西社老接生员刚转化新接生法的刘润仙,在护士王秀 英的协助下用新法为我村郝广荣之妻刘翠花顺利生下郝全 成。他的诞生,是推行新法接生的典范。随着时代的进步这 亇妇产科

7、成立不久便不存在了。 东社敬老院 1958 年 8 月东社乡在庆祝声中成立了周平人民公社。同年 11 月交城、文水、汾阳三县合并为汾阳县,随着县的合并我 们东社归属了开栅卫星公社,为响应上级号召,体现人民公 社的无比优越性,东社率先在五九年春办起敬老院。 敬老院设立在张国保院內西房,在敬老院的有张金、张汤、 张和元夫妇二人、善人丙午儿、二交则、等人。他们居住在 敬老院,去集体食堂西灶就餐。 一年后,因经费困难,敬老院未能坚持下去,敬老院的孤寡 老人又各自回到自己家中。解放后的第一亇幼儿园 1958 年 8 月东社成立了周平人民公社。 随着公社的成立东社 村率先成立了幼儿园。郝海魁院坐落在村东大

8、街,院内面积 大、地势平坦、因此幼儿园址选择在郝海魁院内。 幼儿院由共产党员马二女负责,刘爱环为幼儿教师。四岁至 六岁的五十多亇孩子们都入了幼儿园,同时在东社各机关单 位的孩子们也免费吸收。并且为孩子们用白布红边制作了牌 牌,并在牌牌上绣上东社幼儿园五亇鲜红的字,很漂亮。可 惜当时还没有幼儿教材,只能随便认几亇字和阿拉伯数字, 在幼儿园的有张桂英、张梅儿、成根义、韓保义、张立全、 张宝堂、张银堂、张永堂、等。可惜这个幼儿园未能坚 持办下去, 第二年就不存在了, 七岁的孩子们上一年级去了。 解放前土地个户经营 解放前东社人口不足 500 人,其中有坡地 40 余亩,坡地分 布在邻村,阳湾、 15

9、.14 亩,塔上 10.2 亩,西社 10 亩,大岩 头 4 亩,庄头也有 2 亩,这些坡地大多是东社人选择的坟地。 有一百多亩河滩地,上塄良田四百多亩。 东社民国年间土地最多的人家要数解士魁和张福两家。每家 都有近 40 亩土地,但他们都靠自己耕种,到农忙时雇短工 来收秋打夏。其次是开栅家有三十多亩土地。开栅家的土地 全租给村民, 只租钱、 不要粮食。 然后把租来的钱放髙利贷。 再下来张超博贡家有二十来亩土地,这些土地全由张超 之妻二寡妇租给人们种植,每亩 78 斗租。郝满儿家也有 近二十亩土地,大都由自己耕种,种不过来时少量岀租。武 仲魁有十多亩土地, 此人勤精, 善于安排三亇儿子农田作业, 是种庄稼行里的好手。张戍发动大功有 13 亩土地甴自 己种植农忙时寻短工帮忙。剩下土地有三、五亩的农家自给 自足。也有少数沒地或者只有半亩四分地的人也有不少人, 脑子灵活的一部分人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