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_第1页
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_第2页
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_第3页
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_第4页
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摘要幻灯片摘要幻灯片第五讲第五讲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1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一、科学观察方法一、科学观察方法二、科学实验方法二、科学实验方法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2 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一、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法一、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法(一)逻辑思维方法(一)逻辑思维方法(二)非逻辑思维方法(二)非逻辑思维方法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摘要幻灯片续摘要幻灯片续二、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方法二、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方法(一)科学假说(一)科学假说(二)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方法(二)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方法三、系统分析控

2、制方法三、系统分析控制方法四、科学理论系统化方法四、科学理论系统化方法(一)公理化方法(一)公理化方法(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第五讲第五讲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称科学认识的方法,一般是指科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称科学认识的方法,一般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探索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及揭示自然学认识主体在探索自然现象、自然过程及揭示自然规律活动中所应用的方法。规律活动中所应用的方法。依据的标准不同,该方法的表现类型亦有所不同:依据的标准不同,该方法的表现类型亦有所不同:从科学认识成果产生的整个过程看,科

3、学研究方法从科学认识成果产生的整个过程看,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科学发现方法与科学证明方法;从其成果的层包括科学发现方法与科学证明方法;从其成果的层次性分析,又有获取科学事实与构建、检验和评价次性分析,又有获取科学事实与构建、检验和评价科学理论的方法之别。并且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科学理论的方法之别。并且它们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性称有机统一的方法整体。系性称有机统一的方法整体。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1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获取科学事实或感性材料的方法,同获取科学事实或感性材料的方法,同时也是检验和评价理论的最主要和最时也是检验和评价理论的最主要和最重要标准。这包括科学观察、测量,重要标准。

4、这包括科学观察、测量,以及科学实验等等。以及科学实验等等。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一、科学观察方法一、科学观察方法(参见古祖雪(参见古祖雪.自然辩证法原理自然辩证法原理M.长沙长沙: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171177.张功耀张功耀.科学技术哲学教程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长沙长沙: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1.4,6667,251253.) 科学观察方法是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重要内科学观察方法是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认识主体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工具,容之一,是认识主体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工具,也是进一步构建科学理论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构建科学理论的基础。

5、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1、科学观察方法概念、科学观察方法概念所谓科学观察方法指的是主体在一定理论所谓科学观察方法指的是主体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指导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自然发生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自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即感知客观事物,获取科学事自然现象,即感知客观事物,获取科学事实这一感性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实这一感性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科学观察方法的特征、科学观察方法的特征(1)它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它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2)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是在自然

6、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的一种方法;(3)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3、科学观察方法的类型、科学观察方法的类型(1)从主体与被观察对象的关系疏远程度看,)从主体与被观察对象的关系疏远程度看,可将其分为直接可将其分为直接(肉眼肉眼)与间接与间接(仪器仪器)观察方法;观察方法;(2)依据观察结果的陈述特征分为定性与定)依据观察结果的陈述特征分为定性与定量观察方法;量观察方法;(3)根据其目的不同包括记录性)根据其目的不同包括记录性(获取感性材获取感性材料料)与检验性与检验性(将结果与已有标准对照将结果与已有标准对照)观察方法;观察方法;(4)根据

7、其是否与实验结合分为自然与实验)根据其是否与实验结合分为自然与实验观察方法。观察方法。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4、科学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科学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3)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5、科学观察方法的功能、科学观察方法的功能(1)是科学认识的源泉;)是科学认识的源泉;(2)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检验科学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当研究对象的性质使主体暂时难以达到)当研究对象的性质使主体暂时难以达到实际作用于研究对象时,即主体尚不能干预实际作用于研究对象时,即主体尚不能干预和控制对象时,观察就比实验

8、成为更主要的和控制对象时,观察就比实验成为更主要的方法。方法。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二、科学实验方法二、科学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与观察方法都是科学认识主体作用实验方法与观察方法都是科学认识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基本方法。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于客体的基本方法。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在现代科学认识过程中二者关系更加发展。在现代科学认识过程中二者关系更加密不可分,而在主体对超宇观、宇观、微观密不可分,而在主体对超宇观、宇观、微观以及超微观世界的探索中尤其如此。以及超微观世界的探索中尤其如此。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1、科学实验方法概念、

9、科学实验方法概念此指主体根据一定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此指主体根据一定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干预、控制或模拟自然器和设备,人为地干预、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和过程,并以纯粹、典型形式表现出现象和过程,并以纯粹、典型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有利于研究的科学方法。来,从而有利于研究的科学方法。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实验方法的特点、实验方法的特点(1)可以简化、纯化实验对象。如为证实李政道、杨)可以简化、纯化实验对象。如为证实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假说,吴健假说,吴健雄于雄于195657年所进行的年所进行的Co原子核原子核衰变实验。衰变实验

10、。(2)可强化研究对象)可强化研究对象(创造在自然条件难以出现的环境创造在自然条件难以出现的环境条件条件,如超高低温度、压力、磁场等如超高低温度、压力、磁场等)。如。如1911年卡曼年卡曼林林-昂尼斯发现昂尼斯发现“超导超导”现象实验。现象实验。(3)可使对象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可使对象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4)可模拟某些自然现象和过程。如)可模拟某些自然现象和过程。如1953年米勒模拟年米勒模拟原始还原性大气条件下氨基酸产生过程实验。原始还原性大气条件下氨基酸产生过程实验。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3、实验方法的类型、实验方法的类型根据实验目的、性质、作用包括如下类型:根据实验目的、

11、性质、作用包括如下类型:定性与定量实验;定性与定量实验;析因析因(探求因果联系探求因果联系)实验;实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常用于生物常用于生物,医学医学,农业科学等农业科学等);判决性实验判决性实验(为判决同时并存且相互对立的假说之间孰是为判决同时并存且相互对立的假说之间孰是孰非所进行的实验孰非所进行的实验);模拟模拟(数学物理模型数学物理模型)实验;实验;此外依据其手段、条件不同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实验室与此外依据其手段、条件不同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实验室与野外、地面与空间、实物与思想或理想实验等;依据对象野外、地面与空间、实物与思想或理想实验等;依据对象运动形式不同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实验

12、等。运动形式不同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实验等。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4、实验的一般程序、实验的一般程序n制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n实施操作实施操作n结果的分析与处理结果的分析与处理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认识论问题科学观察和实验中主要包括科学观察和实验中主要包括“观察渗观察渗透理论透理论” 、测量问题、观察的客观性、测量问题、观察的客观性以及观察实验中的机遇等认识论问题。以及观察实验中的机遇等认识论问题。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1)观察由感知、判定和观察陈述三个要素所构成,三)观察由感知、判定和观察陈述三个要素所构成,三

13、者缺一不可;者缺一不可;(2)观察对象与理论或先行假设所启示的期待及观察者)观察对象与理论或先行假设所启示的期待及观察者所受训练密切相关;所受训练密切相关;(3)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依赖于理论、观察者知识背景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依赖于理论、观察者知识背景及其经验;其经验;(4)观察对象和观察场合的选择深受理论、观察者知识)观察对象和观察场合的选择深受理论、观察者知识结构、心理倾向(兴趣爱好等)影响。结构、心理倾向(兴趣爱好等)影响。Einstein认为,认为,“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西。只有理论即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只有理论即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

14、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感觉印象推论出基本现象”。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测量问题、测量问题即在宇观和微观领域测量中因主体即在宇观和微观领域测量中因主体(实验者实验者)、工具、工具(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与客体与客体(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测量结果或信息是否真实的问题。测量结果或信息是否真实的问题。测量系统即主体根据实验设计而选择的仪器、设备和测量系统即主体根据实验设计而选择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手段等组成的系统,它既是主体的延伸又是主客测量手段等组成的系统,它既是主体的延伸又是主客体间的中介;兼具主客体双重属性;其功能是将客体体间的中介;兼具主客体双重属性

15、;其功能是将客体信息信息“编码编码”并传递给主体。并传递给主体。随着其精确度、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它能随着其精确度、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它能(近似近似)真真实地表征宏观客体的状况。但微观客体的特殊性容易实地表征宏观客体的状况。但微观客体的特殊性容易导致测量信息的失真。如海森伯测不准原理等。导致测量信息的失真。如海森伯测不准原理等。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3、观察的客观性问题、观察的客观性问题此指由仪器等工具的介入所导致观察结果是否此指由仪器等工具的介入所导致观察结果是否客观真实的问题。仪器表征着理论、假说,而客观真实的问题。仪器表征着理论、假说,而理论可能被推翻、假说可能被证伪。因而应要理论可能被

16、推翻、假说可能被证伪。因而应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增强并保证观察的客观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增强并保证观察的客观性。性。(1)结果可以标准方法重演;)结果可以标准方法重演;(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为指导;(3)确保观察实验的高精密度。)确保观察实验的高精密度。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4、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观察实验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必然性一面;由观察实观察实验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必然性一面;由观察实验中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或偶然事件所导致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突破,验中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或偶然事件所导致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突破,即机遇或运气则是其中的另

17、一面。但即机遇或运气则是其中的另一面。但“机遇总是偏爱由准备的头脑机遇总是偏爱由准备的头脑”,即偶然中蕴涵着必然。科学史上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即偶然中蕴涵着必然。科学史上这类事例不胜枚举。如如1895年伦琴发现年伦琴发现X射线;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吴健雄证实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等。其中塞夫斯特穆以风趣笔调吴健雄证实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等。其中塞夫斯特穆以风趣笔调形容其形容其1830年发现钒:年发现钒:“在宇宙极光处住着一位漂亮可爱的女神。在宇宙极光处住着一位漂亮可爱的女神。一天有人敲响了她的门,女神懒得动,等着第二次敲门,谁知这位来一天有

18、人敲响了她的门,女神懒得动,等着第二次敲门,谁知这位来宾一敲过后就走了。她急忙打开窗子张望,是谁家的冒失鬼呀?她自宾一敲过后就走了。她急忙打开窗子张望,是谁家的冒失鬼呀?她自言自语说,言自语说,啊,一定是维勒!啊,一定是维勒!如果他再敲一下不就见到女神了吗?如果他再敲一下不就见到女神了吗?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敲门,一次敲不开,继续敲下去,女神开了门,是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敲门,一次敲不开,继续敲下去,女神开了门,是塞夫斯特穆,他们相晤了,钒便应运而生了塞夫斯特穆,他们相晤了,钒便应运而生了”。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 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依据性质、特点等不同,构建科学理论依据性质、特点等

19、不同,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主要包括: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系统分析控制与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系统分析控制与理论系统化方法等等类型。理论系统化方法等等类型。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一、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法一、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主体在科学认识过程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主体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遵循一定逻辑规则而揭示事物本质或规律遵循一定逻辑规则而揭示事物本质或规律的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方法,是最普遍、的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方法,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非逻辑思维方法最基本

20、的科学思维方法。非逻辑思维方法是指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等制约的间断与跳是指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等制约的间断与跳跃式、突发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跃式、突发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一)逻辑思维方法(一)逻辑思维方法从历史发展看,逻辑思维方法经历了从形从历史发展看,逻辑思维方法经历了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数理逻辑、模态逻辑式逻辑到辩证逻辑、数理逻辑、模态逻辑等几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其具体类型主要等几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其具体类型主要包括: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包括: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其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极重要的地其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位和作用

21、。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1、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形式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式两种最主要的逻辑思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式两种最主要的逻辑思维形式。维形式。系统的形式逻辑由亚里士多德首创,由培根、系统的形式逻辑由亚里士多德首创,由培根、穆勒发展归纳法,由笛卡儿等发展演绎法,穆勒发展归纳法,由笛卡儿等发展演绎法,至至19世纪发展出其现代形式世纪发展出其现代形式数理逻辑或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符号逻辑。辩证逻辑由黑格尔创立,经马恩列等得到发辩证逻辑由黑格尔创立,经马恩列等得到发展。展。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逻辑思维方法类型及其特点、逻辑思维方法类型及其特点作为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作为整理加

22、工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逻辑思维方法的特点通过其各类型方法特点体现出来。的特点通过其各类型方法特点体现出来。(1)类比法类比法:由某些相似或相同推出其他方面的相似;由某些相似或相同推出其他方面的相似;(2)归纳法归纳法:由个别到一般;由个别到一般;(3)演绎法演绎法: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到个别;(4)分析法分析法:将整体分解成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将整体分解成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5)综合法综合法:将各部分、各因素有机联系成一整体考将各部分、各因素有机联系成一整体考察其本质规律。察其本质规律。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3、逻辑思维方法的功能、逻辑思维方法的功能逻辑思维也是一类创造性思维形式,它具

23、有以下逻辑思维也是一类创造性思维形式,它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基本功能:(1)是扩大已有知识、获得新知的工具;)是扩大已有知识、获得新知的工具;(2)因规则严密确切而成为判断依据,并为科学)因规则严密确切而成为判断依据,并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立功逻辑证明;知识的合理性立功逻辑证明;(3)是预见科学事实,提出和检验假说的工具;)是预见科学事实,提出和检验假说的工具;(4)既是使认识由现象到本质,并通向科学发现)既是使认识由现象到本质,并通向科学发现的重要条件,又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工具。的重要条件,又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工具。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二)非逻辑思维方法(二)非逻辑思维方法因具有间

24、断性、跳跃性,或突发性、突变性因具有间断性、跳跃性,或突发性、突变性和突破性等特点,该类方法主要包括:由意和突破性等特点,该类方法主要包括:由意象、联想、想象等组成的形象思维,由直觉象、联想、想象等组成的形象思维,由直觉判断、灵感等组成的直觉思维,以及由发散判断、灵感等组成的直觉思维,以及由发散性或发散式、聚敛式等构成的创造性思维方性或发散式、聚敛式等构成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它们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同样具有不可忽法。它们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方法论作用。视的重要的方法论作用。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1、形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此指在形象地反映客体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此指在形象地反映

25、客体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主体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等方式以识基础上,主体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等方式以揭示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与逻辑思维的揭示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与逻辑思维的抽象性相比,它具有形象性、意象性抽象性相比,它具有形象性、意象性(经形象地分经形象地分析综合把握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析综合把握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等特征;并具有等特征;并具有直观形象揭示对象本质规律、极度简化,以及纯直观形象揭示对象本质规律、极度简化,以及纯化对象和意象性地创造对象化对象和意象性地创造对象(人工自然物等人工自然物等)等功等功能。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能。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

26、法(1)联想)联想广义的联想系指由一失去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广义的联想系指由一失去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属于感性认识范畴的由知觉形象活动。它包括属于感性认识范畴的由知觉形象触发的印象联想,以及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意触发的印象联想,以及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意象和概念的联想。后者又有形象与非形象之分。象和概念的联想。后者又有形象与非形象之分。形象联想是从一个意象想到另一个意象的思维形象联想是从一个意象想到另一个意象的思维活动,非形象联想则指概念联想。活动,非形象联想则指概念联想。形象联想具有如下特点:通过反映意象间关系形象联想具有如下特点:通过反映意象间关系以把握其内容;是对意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

27、式;以把握其内容;是对意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通过类比揭示意象间差别、相似或接近。通过类比揭示意象间差别、相似或接近。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想象)想象想象是想象是指主体在某些科学事实和已知知识基础上,让思指主体在某些科学事实和已知知识基础上,让思维自由神驰,对头脑中的各种观念或思维元素进行整理、维自由神驰,对头脑中的各种观念或思维元素进行整理、加工、改造和组合,从而领悟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其加工、改造和组合,从而领悟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其功能是使主体在没有逻辑思维所必需的充分的知识的情况功能是使主体在没有逻辑思维所必需的充分的知识的情况下采取决定和得出结论,从已知对象联想到未知对象,从

28、下采取决定和得出结论,从已知对象联想到未知对象,从而构思出未知对象的鲜明形象。而构思出未知对象的鲜明形象。如如Albert Einstein在创立狭义相对论过程中想象过人以在创立狭义相对论过程中想象过人以光速运行;在创建广义相对论时设想光线穿过升降机发生光速运行;在创建广义相对论时设想光线穿过升降机发生弯曲。弯曲。Thomason 、Niels Bohr根据实验事实,运用想根据实验事实,运用想象建立了各种原子模型。象建立了各种原子模型。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直觉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方法是指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约束而直觉思维方法是指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

29、。这种直接领悟事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这种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亦称直觉力或思维洞察力。物本质的思维能力亦称直觉力或思维洞察力。这种思维形式具有(间断与跳跃的)非逻辑性、这种思维形式具有(间断与跳跃的)非逻辑性、突发性和独创性等基本特征;而且具有寻找事物突发性和独创性等基本特征;而且具有寻找事物联系、优选和预见事实,以及构建科学理论的功联系、优选和预见事实,以及构建科学理论的功能。其主要类型包括直觉判断能。其主要类型包括直觉判断(最基本形式最基本形式)、想、想象和灵感。其具体内容如下:象和灵感。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1)直觉判断)直觉判断此指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

30、种迅捷的识别、此指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迅捷的识别、敏锐的觉察、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由此所敏锐的觉察、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由此所形成的能力即思维的洞察力。直觉判断不是按部形成的能力即思维的洞察力。直觉判断不是按部就班的逻辑推理,而是从整体上直接把握客体。就班的逻辑推理,而是从整体上直接把握客体。如美国化学家鲍林正是运用量子力学等知识,在如美国化学家鲍林正是运用量子力学等知识,在对大量事实总和的思索中,借助于直觉创立了关对大量事实总和的思索中,借助于直觉创立了关于化学键的共振论,于化学键的共振论,“我怀着一种好奇心我怀着一种好奇心一一种直觉,感到可以用化学键来解释物质的性质。种直觉

31、,感到可以用化学键来解释物质的性质。”此外,如此外,如Einstein创立狭义相对论等。创立狭义相对论等。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灵感)灵感这是指主体对于曾经反复进行探索而尚未解决的问题,由于这是指主体对于曾经反复进行探索而尚未解决的问题,由于受到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而产生顿悟,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受到某种偶然因素的激发而产生顿悟,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过程。在科学的思维过程。在科学(与文学艺术相通处与文学艺术相通处)史上,许多伟大的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作出杰出科学发现时,都曾冥思苦想、穷竭智力和科学家在作出杰出科学发现时,都曾冥思苦想、穷竭智力和心力反而未得,却在不经意间灵光乍闪而实现质

32、的飞跃。如心力反而未得,却在不经意间灵光乍闪而实现质的飞跃。如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Einstein曾深受难以解决间断的质点曾深受难以解决间断的质点(Newton)力学与连续的电磁场力学与连续的电磁场(Maxwell)理论之间矛盾的理论之间矛盾的困惑,虽冥思苦想而未得,但突然灵感显现,领悟到困惑,虽冥思苦想而未得,但突然灵感显现,领悟到“同时同时性的相对性性的相对性”问题。在短短的问题。在短短的5-6周内就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周内就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不朽篇章不朽篇章“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1905年年9月发表于月发表于物物理学杂志理学杂志)。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2、创

33、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从广义上看,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方法同样隶属于创造性从广义上看,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方法同样隶属于创造性思维方法。以上区分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其各自的本思维方法。以上区分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其各自的本质和作用。质和作用。其他创造性思维方法主要包括逆向思维法、综摄法、移植其他创造性思维方法主要包括逆向思维法、综摄法、移植法、试错法、强制联想法、偶然联想链法、智力激励法、法、试错法、强制联想法、偶然联想链法、智力激励法、发散与聚敛思维法等等。具体参见:发散与聚敛思维法等等。具体参见:(1)杨斌杨斌.软科学大辞典软科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4、社,1991.4,343,347,349,352,355,406,416.(2)张功耀张功耀.科学技术哲学教程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长沙长沙:中南大学出版中南大学出版社社,2001.4,308333.(第十章第十章)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二、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方法二、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方法尽管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是两种性质截然尽管科学假说与理想实验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思维方法,然而二者之间又有着较不同的思维方法,然而二者之间又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其目的和作用都是为构建为密切的联系:其目的和作用都是为构建科学理论服务;在未经科学事实证实之前科学理论服务;在未经科学事实证实之前都仅仅是一种猜想或假设。都

35、仅仅是一种猜想或假设。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一)科学假说(一)科学假说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评价与选择,以及科学假说的命运等。详评价与选择,以及科学假说的命运等。详细内容请具体参见:细内容请具体参见:张功耀张功耀.科学技术哲学教程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长沙长沙: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1.4,286293(第九章第七节第九章第七节).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二)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方法(二)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方法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是主体在科学认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是主体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建构科学理论较常使用的方法,识活动中建构科学理论较常使用的方法,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五讲科学研究的方法1、思想模型、思想模型此指主体未从事科研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此指主体未从事科研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和思想事物。如原子模型、层子模型、想客体和思想事物。如原子模型、层子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