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_第1页
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_第2页
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_第3页
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_第4页
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 摘要:汉语“了”是外国留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语法点。本文将对“了”的语法意义、学习者的偏误及初级阶段“了”的教学内容三个方 面进行了探讨。 不同的语言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因而会使用虚词来表示形态变化,“了”作为汉语中的复杂的语法词,留学生在使用的过程 中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偏误,本文将对“了”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初级阶段“了”的教学 内容。 “了”的语法意义 在汉语教学中,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 从现代汉语语法来看,“了”的使用频率高, 意义高度虚化,用法又十分复杂。 黄伯荣廖

2、旭东现代汉语中根据虚词“了”在句中的位置,把“了”分为两个:了 1 和了 2。了 1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通常叫做动态助词 “了” ;了 2是用在句子末尾, 表示情况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通常叫做语气助词“了”。有些句末的“了” 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同样把“了”分为两个:了1和了 2, 了 1用在动词 后,如果动词有宾语,“了 1”用在宾语前;“了 2”用在句末,有成句的作用,表示某种语 气。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了”的用法却相当复杂,很多用法还不是很清晰明白, 因此,“了” 的意义和用法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了”的偏误类型

3、 虚词“了”是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也是留学生很容易用错的词,以下对于“了” 的习得偏误的语料大多来自北语HSK动态语料库。下面将对常见的了的偏误进行分析,“了” 的偏误主要有“了”的多余、缺失以及位置不当。 (一)“了”的多余 (1 )五一放假的时候,我打算(了)去北京。 (2)周末的时候,我常常去(了)超市买东西。 (3)我每天都写(了)汉字。 (4)我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也可以提高(了)我的汉语水平。 (5 )我不习惯(了)哈尔滨的气候。 留学生学习了 “了”在的用法后,知道了1表示动作的完成,要用在动词后面,所以遇 到动词就在后面加“了” ,所以有以上错误的出现。在汉语中表示心里状态的

4、词,如“想” “打算” “计划”等词后面都不能加“了”,( 1 )中表示心理状态的词“打算”后面不应该加 “了”,在这里“了”是多余的。在句中动词前有表达经常性的副词,如“常常”、“每”、 “总是”等,不能用“了”,如(2)(3)句,常常、每天表示经常性,不能加“了” 。这说 那个句子都是“了”的多余。例( 5)中,否定副词不放在动词之前,往往是对某种可能性 或主观意愿的否定,与动作行为的发生与完成无关,因此动词后面无需加“了”。 (二)“了”的缺失 (6)上学期我参加()很多活动。 (7 )冬天来了,天气慢慢变冷()。 (8)八十年代的歌曲或歌手全都在听众的耳边消失()。 (9)我尝()尝中

5、国菜,那么好吃。 (10)他打()一针药,过了一段时间就去世了。 例(6)中“参加”的动作已经实现,所以要用“了”。句末的了 2表示发生变化或出现 新的情况,在例(7)中“天气慢慢变冷”,在这里表示发生变化,所以要用“了”表示发生 变化,同理例(8)也是发生的变化,“了”不能遗漏。例(9 )中,单音节词重叠使用,虽 然表示动作持续时间短,但是动作已经完成,所以要在单音节重叠中加入“了”,表示动作 的完成。同样例(10)中,打一针药这一动作已经完成,所以要加“了”。 (三)“了”的位置不当 (11)这时有人给(了)他让座。 (12)我到(了)商店给朋友买一件礼物。 “了 1” 一般用于谓语动词后

6、边。 当动词后边有介宾短语充当的补语时,“了 1”才用于 介词之后;当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介词后边不能用“了1”,例(11)中的“给”是介词, 它在该句中的作用是引进动作的受益者“她”,“给她”是作状语的介宾短语。因此,介词“给” 后边不能用“了 1”。根据句意,将了放在动词让的后面。例(12)是个连动句。在连动句 中,“了 ”一般不能用在第一个动词后边,而要用在第二个动词后边,因此了要放在“买” 的后边。 三、由“了”的使用偏误看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了”的教学策略 “了”字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错误频发,我认 为,在初级阶段如果刻意区分“了1”与“了 2”反而会

7、增加记忆和区分的负担。所以根据 留学生习得过程以及由易到难的原则,我认为初级阶段,“了”的教学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可 以使留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的用法。 (一)“了”表示变化 当“了”处于句尾位置的时候,意味着变化的产生或者说新情况的出现,凡是出现变化 的情况都可以用“了”来表达。 adj+ 了 a.苹果红了。 V+了 b.孩子长大了。 “了”表示变化的这一用法很容易掌握,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可 以使留学生很好的掌握这一用法,如例 a,“苹果红了。”这一例句,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照 片,苹果由绿变半红半绿再变红,体现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二)“了”表示结束完

8、成 “了”最基本的意义是表示结束完成,在教“了”的这一用法时,我们可以采用由易到 难的原则进行教学,先教最简单的用法。即: (1)S+ V + O+ 了 a. 上周她买衣服了。 b. 我昨晚喝咖啡了。 “了”放在句末来表达过去结束完成的意义,这是“了”最基本的用法,教师可以问答 的形式导入“了”的这一用法。让学生明白“了”在这一句型中表示过去结束完成的意义。 (2)S+ V + 了 + 0(时量) 在初级阶段学习这一基本用法,可以为后面的扩展学习打好基础。这里要求的宾语必须 是时间或数量名词,简称时量宾语。应该让留学生明白“了” 在这里强调的是动作或状态完 成或实现的量度,包括长宽深、次数、距

9、离、数量、时间等各种具体内容。明白“V 了 0” 和时量宾语之间的配合关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大量替换练习。例如: a. 我昨晚看了两本书。 b. 我昨晚喝了两杯咖啡。 (3)S+ V|+ 了 + 01 + V?+ 02 +了 表达两个事件的先后关系,当我们要表达具有先后关系的两个事件都在过去时间结束完 成的意义时,就可以在 w后使用“了”的基础上,句末再使用“了”来表达。例如: a. 他们昨天吃了饭就走了。 b. 我们前天下了课去食堂了。 “了”强调的是前后两个动作之间的先后顺序,表明后面说明的动作或事件一定发生在 前面那个动作之后,可以让学生大量做替换练习,帮助他们理解该句型表达的动作关

10、系。 )“了”表示肯定的语气 表达肯定处于句尾的位置,表达某种语气也成为很自然的事情,无论是表示完成还是变 化,表达的都是一种肯定的语气,因此了就有了表示肯定语气的意义。例如: a. 我们太忙了! b. 她最漂亮了! 表示肯定的语气一般用于“太了”“最了” “当然了”等结构中,常表达感 叹的语气,教师和学生不必深究“了”的作用,只要知道套用这个格式表达感叹即可。 四、结语 在汉语教学中,“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从现代汉语语法来看,“了”的使用频率 高,意义高度虚化,用法又十分复杂。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虚词“了”时错误频繁,在习得过 程中造成很多偏误,主要有“了”的缺失,多余以及位置不当。在初级

11、阶段教学过程中, 如果刻意强调“了 1”与“了 2”的话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重负担,所以在初级阶段 应该从“了”的最基本用法教起,由易到难,使学生掌握“了”的最基本用法,在以后的教 学中逐步加深。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9. 3 吴华.对“了”的偏误思考J.中央名族大学,2006,2. 4 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5 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运用,1992,1. 许艳丽.虚词“了”的用法分析J.沧州

12、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9(3) 7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8 王媛.“了”的使用机制与教学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 迟暮是她1933年发表在圣玛利亚年刊上的第一篇散文,初试啼声就劈面惊艳!但是,谁能想到它竟然出自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孩的手笔呢!美人迟暮,这种亘古以来时间切割 红颜的永久命题,居然被她用稚嫩的小手描绘得如此细腻和透彻,在这篇文才与思想齐飞的佳作里,我们感受到了张爱玲天才早慧的扑面气息! “迟暮”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古典的意象,它让读者想象到的不仅仅是从天幕边缘渐渐涌上来的黄昏。有了这样一个题目摆在这里,作者一起笔就写空间,

13、空间里的景致。写东风、 酡艳的桃花、扭动腰肢的柳丝、如春神足下轻云般的柳絮、印着屐痕车迹的芊芊细草。用支不住、搔人头发、结了对儿、酒气来为它们拟态,把一个放任、纵情、颠狂的春天写足 了。 因为我们就这么一辈子,几十年的光景,无法重来,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怎么都是活着,那么何不让自己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呢! 生活虽辛苦,但我们一定要笑着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才不白来人世走一遭,才会无怨无悔。 因为生活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 不要总是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其实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还有很多;要学会适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宽容和理解,许多的苦、许多的累,都

14、要坦然面对。 只有经历了,体验过了,才能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因为经历就是收获 要知道世上没有什么不能割舍,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坡,当你调整好了心态,一切都会风清云谈。 人活着,活的就是一种心情。 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上都要持有一颗平常心。 只要做到不攀比,不虚荣,待人诚恳、做事踏实,以知足乐观的心态释怀所有,做事尽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常怀感恩的心态待人,哪怕平庸,也会赢得世人对你的认可 和尊重! 因为人活着,就需要一份积极向上的乐观和感恩的好心态来对待所有。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都是彩云间;只要有一份好的心态,所有的阴霾都将会烟消云散 人生在世,免不了磕磕绊绊,不如意在所难免,因为很多事情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