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长故事汇合-条据书信_第1页
名人成长故事汇合-条据书信_第2页
名人成长故事汇合-条据书信_第3页
名人成长故事汇合-条据书信_第4页
名人成长故事汇合-条据书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人成长故事汇合-条据书信 名人们成长中的一些小故事,对青少年成长具有训练意义。下面有我整理的名人成长故事汇合,欢迎阅读! 李四光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异,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岁数 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今,他最先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刻,家里很穷, 兄弟 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 父亲 是教书老师,收入微薄, 妈妈 一人种田,日子很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非常懂事。他平常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惆怅,就想方设法关心 妈妈干活。天刚亮,

2、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用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友人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当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成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私塾。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私塾,他用功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私塾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院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高校时代,他对地质学发

3、生了爱好,立志寻求地质组织的神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组织上悉心讨论,提出了地质力学的组织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搜索石油自然?气资源、矿产,展望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伏明霞 伏明霞, 这个中国的小明星, 像天边一道雄壮彩霞, 11岁就照亮了天际, 成为亿万人瞩目的世界冠军; 14岁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 10米跳台跳水金牌得主, 4年后又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两枚跳水金牌, 成为当今跳水界甚至整个体育界的走红人物。 小明霞7岁最先练跳水。她吃了不知多少苦, 流了不知多少泪。为了加强关节的柔韧性, 矫正孩子们的关节, 教练每天都让小家伙在各自房间里练功。他们坐在小凳子上

4、, 把双腿平放在另一个小凳子上, 然后由教练或探望的家长帮助, 坐在小家伙的双膝上。大人100多斤的重量, 一压就是几非常钟, 孩子关节苦痛哀痛难熬的程度, 是可以想象出来的。小明霞疼得眼泪像决堤河水哗哗流个不止。她用小手用劲拍打着 妈妈 , 尖声喊着: 到时候了吧?到时候了吧?妈妈为了让孩子成才, 真是铁石心肠, 不为所动。小明霞尽管连声哭叫讨饶, 但其次个晚上, 她照样乖乖地坐在凳子上, 等着压韧带。这是一个多么有毅力的孩子啊! 胜利正是孕育在坚韧不拔的毅力之中。 1987年, 小明霞被国家跳水队教练於芬看中了。经过细心培育和严峻的训练, 小姑娘最先一步一步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1990

5、年7月, 在美国西雅图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上, 徐益明教练果断地把伏明霞推到疾风暴雨中考验, 让她参加了竞赛。面对人高马大的外国运动员, 伏明霞就像 童话 里的小矮人。但小明霞如同佼佼不群, 技压群芳, 终於夺得友好运动会女子10 米跳台跳水金牌。中国小女孩一会儿爆出了世界大赛的冷门。 1991年1月4日, 在佩思世界锦标赛女子跳台赛中, 伏明霞又赢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从今, 伏明霞像九霄彩霞一般照亮天际。然而, 任重而道远, 正如她在1992 年7 月26 日的日记中所写: 今日预赛收获不错, 我排在第一; 但那已经成为以前, 明天我要重新最先, 一轮一轮地拼。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1992 年7

6、 月27 日跳台跳水决赛中, 伏明霞镇静稳健地一轮一轮拼究竟, 战胜了全部的对手, 为祖国赢得了又一枚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的金牌。14岁的小明霞再次成为万众仰慕的世界级明星。 杨利伟 杨利伟的家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这是山海关外一个依山傍海的漂亮县城,今年38岁的杨利伟曾经在绥中生活了长达2021年的时候,可以说,杨利伟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安静而平和的小镇度过的。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诞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 爸爸 杨德元、 妈妈 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老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拟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识。8岁那年的一天, 母亲 让他

7、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候以前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害怕,在镇学院做老师的爸妈 担忧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转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转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 父亲 鼓舞,小利伟生平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刻,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颈项高声喊道:爸爸,我胜利了!孩子少有这感动的高喊声,好像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

8、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观察孩子第一次英勇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今,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爱好。经常同伙伴四处奔波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找传奇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斗 故事 片后,他央求爸爸 关心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院的操场上飞碍阻、操练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很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

9、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孤独,就集在一路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奇和故事。渐渐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只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奇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奇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著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奇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奇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奇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 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

10、思考与探密精神的他,便经常在夜晚站在庭院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奇妙。他经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必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读学校三班级时的一次春游,学院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欣赏,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扮演,小利伟感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必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部队的培育 在度过了学校、学校时代之后,绥中二高中成了杨利伟走上航天之路的第一个台阶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班级的时刻,空军招飞人员来到这里,要在应届肄业生中选拔飞行员,而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

11、严峻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一名空军学员。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收获一向很优异。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肄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用功 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异的歼击机飞行员。2021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壮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_某机场执行训练使命。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陡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候仪表显示汽缸温度突然上升, 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清晰,自己碰上了严峻的

12、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特别冷静:必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实行应急放升降架的措施,顺遂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悉数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感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异的心理素养。 王安石 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箧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

13、宜黄鹿岗芗林书院修业。在名师杜子野老师指导下,他用功苦读,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漂亮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世界。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老师: 老师,人人间莫非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辨别而已。 王安石见杜子野老师如此仔细,便道:那么老师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事实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晰,照样你自己搜索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 同学眼浅,请老师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深思片晌

14、,严厉?地说:你只有效每枝笔去写 文章 ,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向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方法了。 从今,王安石依照杜子野老师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旧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老师: 老师,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老师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陡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蹴而就。他快乐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 从今,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 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很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