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1页
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2页
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3页
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4页
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目录目录 l一、整体社会革命的实质 l二、革命的根源 l三、社会革命的类型 l四、社会革命的作用 l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 l六、案列介绍中国代表革命(辛亥革命) l七、总结 一、整体社会革命的实质一、整体社会革命的实质 +1、革命的定义 +2、革命的本质 1、革命的定义、革命的定义 l“革命”一词,出自:“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 易革卦彖传 l1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 l2革命是一种权力转移的方法。 l3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 l4、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 1.1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

2、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基本观点 l第一,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 产物。 l第二,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 暴力行动。 l第三,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 2.1革命的分类革命的分类 u革命的分类: u从革命的本义上来看,主要指政治革命和 社会革命。 u在广泛意义上使用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 等,则是革命的转义。 2.2社会革命的本质社会革命的本质 +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 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 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 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它的根本问题是政 权问题。 二、革命的根源二、革命的根源 +1、

3、社会革命的根源 +2、社会革命需要的条件 1、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的根源 +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 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革命的根源 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矛盾。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 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经济 基础,阻挠社会前进时,必然引起各种社 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社 会革命的发生。 2、社会革命需要的条件、社会革命需要的条件 +社会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条件 和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导致 的全国性危机,由此造成的革命形势。 主观条件:革命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的 大大提高,形成革命的领导核心

4、,能够发 动足以摧毁反动统治的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三、社会革命的类型 +依据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对象、 任务和动力,社会革命区分为不同类型: A. 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 包括奴隶起义和奴隶暴动; B.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 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 C.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四、社会革命的作用四、社会革命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作用是什么? +2、社会革命的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 1、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的作用 +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 的推动作用。 a)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 的重要手段

5、和决定性环节。 b)其次,社会革命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c)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 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马克思说: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在哪些方面在哪些方面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和决定性环节; 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够发挥出创造历史 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 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 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和栋梁。 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1) 1.背景不同:

6、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 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目的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 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是统治者主动实 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 的统治。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 上的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 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2) 3、 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 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 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 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 社会发展的。 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 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 一定的破坏,在

7、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 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 六、案列介绍六、案列介绍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 + 辛亥革命 +中华史诗巨作 1.回溯中华历史回溯中华历史 2.再看辛亥革命再看辛亥革命 l2.1简述辛亥革命 l2.2辛亥革命的背景 l2.3辛亥革命的经过 l2.4辛亥革命的人物 l2.5辛亥革命的成果及 意义 l 2.6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2.1简述辛亥革命简述辛亥革命 p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 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p目的: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 亡,争取国家

8、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p评价: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 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 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2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的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 人民民主观念的觉醒,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3辛亥革命的经过辛亥革命的经过 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 (1900年-1907年) 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1910年- 1911年) 前期准备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6日) 2.4辛亥革命的人物辛亥革命的人物 2.5辛亥革命的成果及意义辛亥革命的成果及意义 +(

9、一)推翻皇帝制度,这是辛亥革命的最 大意义 +(二)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一次巨大的 思想解放运动 +(三)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 提出民族平等和中华民族新概念 辛亥辛亥 2.6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一)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预期的目标,即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它只完成了第一项 民族主义,其它民权、民生主义长期挂着欠 账 (二)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 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 就大功告成 (三)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 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 的纲领中,虽提出“平均地权”的口号,但 却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来实现它, 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失掉了农民 的支持 七、总结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