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色doc_第1页
浅析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色doc_第2页
浅析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色doc_第3页
浅析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色doc_第4页
浅析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色摘 要布贴艺术是陕北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陕北民间工艺艺术品中的至宝。它源自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由补丁演变而来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艺术典藏。其特点具有夸张的造型和浓艳的色彩,给人们的视觉上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延川布堆画在陕西的民间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名称,例如:“黄河沿岸,人们把它叫做拨花,而到了永坪镇,人们又习惯把它叫做撂花、布贴画,而布堆画这个名字又是由民间艺术大师冯山云所取1”。它取材于生活之中,运用最质朴的材料如普通的棉布、普通的棉线,以最粗犷的造型手法表达出更加细腻的美好寓意。选用更加接近生活的题材,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和追求。关键词:布堆画;民间艺术;艺术特色abstractlaydown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in northern shaanxi,with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is the to power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in northern shaanxi.it is from the daily life of the working people, is the evolution of the patch and has the local huma

3、nistic art collection. its characteristics have exaggerated modelling and gaudy color, give people a strong visual impact.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folk can be divided into many kinds of names, for example: the yellow river, people call it jacquard, and people are used to call it liaohua, cloth-past

4、ing picture, and cloth, the name is taken by the folk art master feng mountain cloud. it is based on life, using the most rustic materials such as ordinary cotton, ordinary cotton, to the most rugged modelling technique express more exquisite and beautiful meaning. choose to be closer to life theme,

5、 express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nd pursue.key words: cloth; folk ar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目 录toc o 1-3 h z u 摘 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ii引 言 1一、延川布堆画形成的缘由 1(一)别具一格的地理风貌 1(二)独特的人文因素 2(三)源远流长的起源 2二、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点 3(一)丰富多样的题材 3(二)华丽绚烂的色彩 4(三)意蕴生动的造型 6(四)细腻娴熟的制作手法 7三、延川布堆画的艺术价值 8(一)实用价值 8(二)文化内涵

6、 8总 结 9参考文献 10谢 辞 11引 言延川布堆画是陕北劳动人民从日常劳动生活中创造而来的,拥有着非常鲜明的地域性民间传统工艺艺术品,它具有非常浓厚的民俗气息,并运用最古朴的制作手艺,这些都是对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表达。“它具有汉画像石的造型,剪纸的手法,又有刺绣的颜色,浮雕的质感2。”对于制作布堆画的选材,农民们通常喜欢选用民间传说或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在中国的民间艺术史里,有秧歌、民歌、剪纸、刺绣等几十种艺术成就,陕北的布堆画虽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至今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人甚至闻所未闻。在我国雄阔的疆土内同样还有许多未被发掘保护的民间艺术品。当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联手抢救与发掘这些

7、工艺品,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美术,推动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一、延川布堆画形成的缘由(一)别具一格的地理风貌陕北延川县地处于陕西省的北边,在延安市东北部的方向,距离延安市的市区八十千米远。整个延川县南北方向宽达51.5千米,东西方向跨距74.25千米。延川县东边紧挨着磅礴的黄河,而黄河的对岸就是我国山西省永和县,延川县的北边则与榆林市的清涧县相邻,西边紧邻宝塔区,以南方向与延长县接壤,整个延川县的占地面积为1941平方千米,拥有着二十万人口,而在历史中延川县曾为夏代时雍州的属地,到了商代的时候鬼方部族在这里定居,而到商代的后期时期至西周的早期这里一直为翟国的管辖范围,直至春秋时期被当时的白翟族

8、所占有,隋代时才设为延川县,后经岁月的辗转延川县列入陕西省的管辖之内。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到了冬天时的延川县十分的寒冷和干燥,而夏季时节的延川雷雨天气常见,气候却较为炎热。众所周知陕北是我国的黄土高原,这里的土地是以中生代的基岩构成的古地形作为基础,又覆了红土以及非常厚的黄土层经过土壤的侵蚀和水流的切割才形成的,有着非常多的黄土塬、梁、沟壑等。由于土地的特别所以延川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米、红枣、棉花、小麦、玉米、黄豆等。人们常说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辛苦耕作的农民们都是以面而对着这片土地,背朝着天空,红枣丰收的季节常会看到农民们双腿跪地去捡拾一地的红枣,脸上却尽显得都是丰收的喜悦。而由于

9、长期耕作会造成衣物的磨损,妇女们常常缝补衣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布堆画艺术,它源自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由补丁演变而来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艺术典藏。(二)独特的人文因素正是因为陕北这里独特的地势因素,经过时间的变迁,产生了许许多多这片土地独有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结晶。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蕴,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为我国的民间工艺艺术添上了恢弘的一笔,而延川县当地的布贴艺术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被称之为陕西的一绝,黄河岸边奇特的民间艺术之花。由于延川县大量种植棉花,所以更有利于婆姨们从生活中就能轻而易举的找到制作布堆画所用的原料,她们通常自己织布自己染色和缝制,正因为这

10、些有利的天然条件更加促使了布堆画艺术的形成。“而布堆画艺术极具地域色彩,它深邃古朴不单单是黄土情怀与黄河文化融会贯通的呈现,更是延川人民智慧与勤劳的写实3”。(三)源远流长的起源布贴工艺,又称之为丝绫堆绣,在久达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雏形,直至唐朝时期才开始流行,在服装、荷包、女工以及很多佛教装饰上都有了体现,再到了清朝时期开始盛行,流传至今。佛教所佩戴的袈裟,制作袈裟需要将布料裁剪成小片,然后缝缀而成,就像一块块的田地接连,所以称它为福田衣又名百衲衣,还有汉代所流行的水田衣同属布贴工艺,以及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运用绫绸布料进行拼接组合而成的剪贴画都是对布贴文化的再现。这些都说明了布

11、贴艺术有着很远的起源,而历史悠久的布贴工艺正是布堆画形成的根基所在,正是这些生活中的实用物品形成了布堆艺术。延川布堆画艺术正是从日常生活中得来,蹒跚学步的孩童摔倒划破的衣角,辛苦耕作的农民磨烂的裤腿,节俭持家的老人破了却不舍丢弃的旧衣,延川素朴的人民一针一线缝缝补补,就这样一层又一层的补贴,形成不规则的补丁图案,而许多手巧的陕北妇女在缝补的过程中因为个人审美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创意灵感,她们会剪裁各式各样的图形运用不同颜色的绣布去缝补那些破洞,让补丁看起来更加好看一些4。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手口相传从缝补中得到了更多的启发,渐渐地妇女们开始运用缝补技艺去装点自己缝制的新衣,将补丁装饰在肩头、袖口、

12、衣服口袋以及鞋面等地让补丁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装饰品。随着补丁装饰的流行,许多人想出了更加多种多样的装饰图案,人们开始运用新的布贴艺术制作老虎帽、老虎鞋、肚兜儿、枕巾等,家中嫁娶时老一辈的妇女会做一些颜色鲜艳的枕套送给出嫁的姑娘,如胖娃娃、莲年贵子等代表吉祥欢喜寓意的寄托。由此以来,渐渐形成了布堆画。它取材于生活之中,运用最质朴的材料如普通的棉布、普通的棉线,以最粗犷的造型手法表达出更加细腻的美好寓意。直到八十年代的初期,延川县的文化馆管理人员冯山云先生开始发掘、研究民间的这些布堆画艺术品并大胆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布贴工艺更加赋予艺术感。到了1992年,陕北延川县自此成立了民间工艺研究机构,随着

13、时机的成熟在1994年6月18日成立了延川县的布堆画协会,从此开始广纳生源培养更多的布贴艺术传承人。以冯山云和郭如林为核心的布堆画艺术创作群体深入农村生活对布贴艺术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搜集考察,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波水平了得的民间艺术家,其中艺术家高凤莲制作的布堆画尤为典型,她所做的布堆画风格粗犷质朴、生动抽象,体现出她高超的布堆技艺,她的代表作财神、双马都是对布堆艺术的最佳写实。二、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点(一)丰富多样的题材所有的人都会喜欢美好的事物,而布堆画作品同样在选材方面常常会选取能够寄托人们心情和美好愿望的事物,会有人物、植物、动物以及许多民间传说、戏剧人物和生活百态作为题材进行创作。例如麒麟

14、送子就是一个胖娃娃骑在麒麟的身上手里举着一枚金元宝,身后繁花似锦。传说中麒麟代表着吉祥,在晋王嘉拾遗记中所讲述孔子在出生之前有一只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这幅布堆画作品并不再是传统的写实性画作,而是运用到了许多象征性的手法抽象夸张的表现出黄河的磅礴气势。在黄河图的左侧是男女结合的阴阳太极图形,它欲指黄河的源头,一条红黄相间的长河贯汇整幅画面,而河面腾跃而起的长龙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的两旁有驮着东西的骆驼、毛驴、还有耕地的黄牛,以及劳作的人们,这不正是延川子民的兢兢业业的日常生活。黄河之上站立的手顶天脚着地的女子形象,正是代表着黄河母亲、祖国母亲,而她身旁的奋飞的鸟儿也寓意着我国的蒸蒸日上,图

15、的上方分别有三个由不同形状构成的太阳,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右下角威严的雄狮也象征着觉醒,而深蓝色的背景上有许多重叠的锯形纹样,它既代表着这片黄土地的千沟万壑,同时也寓意着前进的道路上有着千难万险,来唤醒中华儿女们想要成功,就必须要奋力拼搏。图1.1黄河冯山云相对于老一辈艺术家的布堆画的传统风格,新一辈布贴工艺大师刘洁琼女士的布贴更加赋予时代感,她的作品不论是人或动物面部表情都非常夸张,在服装配饰以及姿态的塑造上都有着自己独到风格,她会选用当代生活元素作为题材,融入了自己对新事物的见解,充满了生活的朝气。(二)华丽绚烂的色彩延川布堆画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的大胆,色彩的饱和度非常高整个画面用色

16、浓艳,而又因延川地处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所以布堆画中黄色是不可或缺的,它代表着这片黄土地。为了创造更加夺目的画面效果,艺术家们会选用饱和度极高的红、黄、蓝三色作为主色调来铺制背景颜色,再运用饱和度偏低的色彩绘制图案,最后以较为鲜亮的颜色加以装饰提亮。这样深浅、明暗的对比使画面更具有层次感,从色彩的搭配决定了画面的充实性,布堆画作品在装饰上虽用色鲜艳繁多,却对色调的把握极其细致,使画面既绚烂又具有统一性。而它的用色也是充满深意的,红色,在许多的国家以及民族的概念里,有着可以驱除邪恶的能力,因此许多宫殿和寺庙都会以红色粉墙,红色又是喜庆、吉利、热情、火焰、革命的代表,又有着积极乐观的寓意。黄色给人一

17、种活力四射,希望满满的感觉,它代表着辉煌和丰收,是散发着正能量的颜色。看到蓝色人们就能想到大海,天空,它代表着安逸、和平。而艺术家们运用了这些深远的含义去绘制的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他们想讲给你听的故事。高凤莲女士所作的布堆画艺术品具有代表性,如她所创作的年画(图2.1)作品,在用色上,她使用了黑色作为背景颜色,整幅画面红色与黄色为主要色彩构成,为了凸显画面的立体层次感,高凤莲女士运用了多个相同色系的颜色通过色彩的由浅至深区分开来,色度都非常的浓厚,看起来无心的色彩搭配,却正是画面最直击心灵的一笔,体现出她对色彩的认知及运用有着稳实的功底。图2.1年画高凤莲而郭如林的布堆画作品又是另一种风格

18、,他所创作的布堆画富贵平安图2.2、祥和人家图2.3较为典型。在用色方面他选用的不再是五彩斑斓的色彩,而是选用的最简单的黑白设色,形成了他独到的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在众多华丽的布堆画作品中脱颖而出,给人一种高雅素朴的艺术感受。图2.2富贵平安郭如林图2.3祥和人家郭如林(三)意蕴生动的造型布堆画作品在塑造主体造型时,往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自身对事物的记忆感知,绘出的造型并不是非常的写实,而是用自己记忆中对某种事物产生的大致轮廓进行刻画,再添加上个人喜好而形成的作品,观看者的感知记忆中由于对此类事物的大致形状有简单的概括,所以当你看见这些作品时所呈现的画面会和拥有的印象思维撞击就能够轻易的联想到

19、实物。所以,当妇女们在制作布堆画时会从主体形态中选取大致轮廓形状,带给观看者视觉冲击,从而引起大家的记忆共鸣。但布堆画创作者大多会在自己的布堆画作品中融入个人标志性元素,布堆画大师高凤莲女士在创作其作品时喜欢用花的形状来代替眼睛的轮廓,在塑造人物面部形态时,喜好将脸部表情画成京剧脸谱形,眼睛都是向上挑起,她画里的每个装饰图形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并不是乏味单一的装饰素材,而是每一小部分的组成都是一种完整的艺术体现,在她的年画3.1中就有很好的体现。高凤莲女士在造型时注重全景立体,她的作品中常常有明明是侧着脸的人物眼睛却刻画成正面透视效果,画母牛的时候甚至可以透视看到母牛肚子中孕育的小牛犊,高凤莲女

20、士认为人本身就有两条胳膊和两条腿,所以在塑造人物造型时不论透视如何都不应违背这一点,让所有图案都互不遮挡。他们的创作往往都会忽略掉绘图时的透视关系,而正是因为这些不合乎常理的艺术处理方式夸张的造型风格才形成了延川特有的民间艺术风格。布堆画造型中还融合了折叠剪纸的对称特点,高凤莲所作的财神中体现了画面对称的效果,画面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相同的图案作为呼应,使画面更有韵律感。图3.2财神高凤莲(四)细腻娴熟的制作手法延川人民在制作布堆画时所运用到的材料都是她们自己种的棉花然后纺织而成的棉布,再用老式染料进行染色,自己纺织而来的纯棉土布在染色的时候上色非常均匀而且颜色也特别鲜艳。由于成本的低廉,所以加工

21、出来的布料较为粗糙,但正是这种粗糙的布料反而使绣出来的布堆画作品肌理效果更加明显,更加具有民俗气息。虽然看起来画质粗糙的布堆画,但从意向上透露出来的全是细腻,正所谓形糙但神不糙。制作布堆画不像以往的绘画形式,它不需要起草稿图,而是直接将不同颜色的布料剪成自己想要形状的碎片,再利用这些碎片进行拼接、粘贴、堆叠、剪切、缝合等来制作。不具有预定的形态,妇女们都是随意剪贴,想到什么剪什么,所以布堆画艺术又被称作“剪刀艺术”。虽然造型非常夸张,材质非常粗糙,但制作布堆画时你需要更多的是一份耐心以及细心,只有非常认真仔细才能使布堆画画面较为平整,粘贴时不会出现瑕疵,所以一幅幅成功的布堆画艺术品无不展现了布堆画艺术家心思的细腻。三、延川布堆画的艺术价值(一)实用价值布贴艺术在延川人民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质朴的延川婆姨用她们那双巧手创造了这个布贴艺术氛围浓郁的延川,旧衣物上各式各样的补丁,运用布贴技艺所制的枕巾、铺盖、杯垫、门帘,还有孩童脚上穿着的可爱的老虎鞋,头上佩戴的花帽,妇女们衣服上缝制的布贴装饰,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民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