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抽血技巧汇编_第1页
股静脉抽血技巧汇编_第2页
股静脉抽血技巧汇编_第3页
股静脉抽血技巧汇编_第4页
股静脉抽血技巧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 好资料 小儿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及护理 在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 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小, 采血的针头又相对 比较粗,加上小儿哭闹, 不配合, 以致造成采集的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 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近 年来,我科对婴幼儿及其他静脉采血困难者共 292 例患儿均采用股静脉穿刺法采 取血标本,一次穿刺成功率达 90.5%,二次穿刺成功率达 97.3%,三次穿刺成功 率达 100%。实践证明, 采用股静脉穿刺法, 提高了成功率, 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现将实践体会介绍

2、如下。 1 股静脉穿刺部位 股静脉在股三角区, 位于股鞘内, 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 如在髂 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 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 股静脉在股动 脉的内侧 0.5cm 处。 2 操作方法 2.1 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穿工作服,戴帽子、洗手、戴口罩。 2.2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一次性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2付,2%碘酒、75% 酒精、棉签、污物杯。根据需要准备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等。 2.3 将用物带至患儿床旁, 向患儿及家长作好解释说明, 消除恐惧心理, 以取 得合作。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工作, 婴幼儿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 以免排尿污染穿 刺点。 2.4

3、 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 90 度角呈蛙状,穿刺 侧臀下垫一小枕, 充分暴露局部。 助手站在患儿头端, 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 干及上肢, 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 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 用 2%碘酒消毒皮肤, 75%酒精脱碘,再用同样方法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然后用左手食指在 腹股沟韧带中部扪准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好, 右手持注射器, 使针头与皮 肤呈直角或 45 度角,在股动脉内侧 0.5cm 处刺入,然后逐渐提针,边提针边抽 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已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提针,加以固定,根据需 要采取血标本量。 如未见回血, 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

4、探直至见血为 止。抽取所需血量后应立即拔出针头, 用消毒干棉签按压 5min 以上不出血即可, 取下针头,将血液沿标本管壁缓慢注入。 3 注意事项 3.1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局部必须严格消毒, 比常规消毒 的范围要大。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3.2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内出血。 3.3 穿刺处皮肤不得有糜烂或感染。 3.4 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穿刺太深,以免伤及腹腔脏器。 3.5 穿刺时,如抽出血液为鲜红色血液, 则提示穿入股动脉, 应立即拔出针头, 用消毒干棉签紧压穿刺处510mi n,直至无出血为止。 3.6 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

5、穿刺,以免形成血肿;抽血完毕,立即拔出针 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 5min 以上,避免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 4 护理体会 4.1 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 4.2 正确了解股静脉解剖位置, 科学选择静脉穿刺点, 争取一次穿刺成功, 减 少患儿痛苦。 4.3 进针时,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来确定进针的深浅度, 皮下脂肪少的患 儿进针可稍浅,进入针头的 1/2 或 2/3 为宜;皮下脂肪丰富者, 可进针头的全部。 4.4 正确判断动脉血与静脉血,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操作者将左手食指、 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同时触摸患者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 1cm处,手指排列方向与腹股沟韧带走

6、向一致。中指置于动脉搏动部位,按压血 管,放松并抬起食指和无名指, 仔细感触中指处动脉搏动强弱; 然后按下食指和 无名指,放松并抬起中指, 仔细感触食指与无名指处有无动脉搏动及动脉搏动强 弱,如此反复进行 2-3 次直至扪清并确定出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将中指置于 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食指和无名指紧贴中指按压, 将三指指端稍向上从指腹 滑至指尖, 由三指尖确定和固定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股动脉穿刺时将左手中 指放松并抬起,右手持穿刺针在左手食指与无名指连线中点与股动脉搏动最明显 部位的重合点上垂直或与皮肤呈 40角沿血管走向进针;股静脉穿刺时将靠近 患者大腿内侧的左手食指或无名指沿腹股

7、沟韧带向内侧移动约 1.0 cm,其余两指 固定不变,右手持穿刺针在左手中指与食指或无名指连线中点与股动脉内侧约 0.5cm处的重合点上垂直或与皮肤呈 30 -45。角沿血管走向进针,回吸或看见 有 血液反流后固定穿刺针行相应操作。 护士指导:头皮浅静脉留 置针在儿科的应用 操作要点 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进针角度及穿刺速度上有所不同, 留置针进针 角度以1530。角进针为宜,进针速度宜慢,以免过快刺破血管后壁,且应直 接刺入血管。而头皮针进针角度小( 15 ),进针速度快,针体可在皮下走行 一段再进血管。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严格避免沿用头皮针穿刺方法 1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8、注意送管时机及操作手法,进针后要及时观看回血腔(回血慢可稍作停顿) , 见有血液回流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 1 2mm ,右手固定 针芯,以针芯为支撑,此时为送外套管的最佳时机,切忌见到回血立即送管。因 外套管针身长度较针芯长度略短 1mm 左右,回腔内有回血时, 并不一定保证外 套管尖端已全部进入血管内。 送管手法,笔者认为固定针芯的右手将针尾稍抬起, 左手拇指与食指持外套管柄的上方, 左右两侧沿针芯将套管全部推入静脉, 以此 方法送管减少了送针时的阻力,送管成功率高,且方便、省力、快速 1 。 86f ? ? ? 嘀* ? ? 爀椀愀氀 ? 椀渀最椀唀 ? 严密观察 留置套

9、管针时应密切观察穿刺点皮肤感染及输液通畅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渗漏、堵管、脱管及静脉炎等情况。汗液较多时,注意保持穿刺部位 的干燥无菌。 86f ? ? ? 嘀* ? ? 爀椀愀氀 ? 椀渀最椀唀 ? 操作禁忌 静脉推注时避免用力过猛,使血管内局部压力骤增,管壁通透性 增加,液体外渗。若液体滴入不畅,切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强 行挤入血循环中而发生栓塞2 5.4留置时间BD公司推荐为35天。有人建议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 造成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栓塞,留置天数最好不超过 7天2 。 也有资料显示,留置时间视治疗需要和局部情况而定, 定期更换导管无助于降低 感染率2良 总

10、之,儿科头皮浅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少患儿痛苦及费用, 减少静脉损伤,同时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管理,能 够提高工作效率。放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1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可随时给药, 对于危重患儿紧急抢救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穿刺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 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但因小儿好动、不易合作、血管 较细、弯曲较多等原因,其留置较成人更易失败,我院改进了小儿静脉留置针血 管选择和穿刺方法,并将其一次成功率及留置天数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 现将结 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

11、法 一般资料 (1 )传统组:入住我科需静脉输液治疗的50例患儿,年龄10 min18个月。 (2)改进组:入住我科需静脉输液治疗的40例患儿,年龄10 min18个月。 1.2材料 均选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BDIntima- U型生产的24号留 置针。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1.3血管选择 (1 )传统组:选择外观粗直的静脉,但用手摸无静脉沟。 (2 )改进组:选择外观粗直的静脉,并且静脉沟明显或外观虽细且有弯曲,但 静脉沟较好。 1.4穿刺方法 1.4.1传统组 备好用物,选择血管,常规消毒皮肤,旋动留置针套管,请人 协作固定患儿,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成15。3

12、0。角刺入皮肤,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 2mm左右,左手拇指和示指按住 丫接口处,右 手捏住针翼,边退针芯,边送套管,然后固定。 1.4.2改进组 备好用物,选择血管,常规消毒皮肤,旋动留置针套管,请人 协作固定患儿,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成15。30。角刺入皮肤,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 2mm左右,然后左手不动,继续绷紧皮肤,右 手用大拇指放在丫接口处送套管,右手示指退针芯,将针芯全部退出,然后固 定。 1.5封管方法(两组相同) 无肝素禁忌患者,全部采用肝素钠作为封管液每 日输液完后,用封管液35 ml缓慢推注,将留置针处的夹子夹到最底,12 h 重复封管1次。 2结

13、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传统组结果为 50 %,改进组结果为95 %。 两组留置天数比较:传统组平均天数为 4天,改进组平均天数为5天。 3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 与小儿活动过多、皮肤 不易绷紧、穿刺血管选择不当等诸多因素有关,改进组中在血管选择时强调有静 脉沟,穿刺过程中,强调左手持续绷紧皮肤,这样能显著提高一次成功率,在今 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积累经验,使小儿留置针的应用做到更大 小儿股静脉穿刺抽血失败分析 在儿科临床采血做化验检查或细菌培养时,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此法适用于婴幼儿穿刺采血或病情危重不能翻动的病儿,从刚出生婴儿至不同年 龄的

14、患儿均可采用。笔者通过多年股静脉抽血的经验,浅谈一下失败的 . 原因及对策,现报告如下。 1失败原因分析 患儿方面的因素 患儿合作性差,由于对医护人员的恐惧而哭闹,往往不能很好配合, 1.1.1 使进针部位不准确易造成抽血失败。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1.1.2穿刺成功后,由于患儿好动且突然无规律的动作改变使针头滑出血管 外引起抽血量的不足 患儿家人在穿刺前表现的过于紧张,一听说抽腹 家人言行方面的因素 1.2 比如,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股沟,心理上更接受不了,对护士操作的期望值更高, “怎么还没找到?护士在摆放体位触摸股静脉时,家属常问“找到血管了吗?” 等等,”你看看小孩被你们折腾的

15、,劈着腿怎么办?“轻一点,小孩嫩胳膊嫩腿 的,使能够穿刺成功的血管也这些有意无意的言语都会给护士增加很大的心理压 力,. 变得无把握,导致抽血失败。 穿刺前准备不充分 往往由于患儿过度肥胖或哭 1.3.1操作过于鲁莽,血管未选好就盲目进针 闹不安、极不配合及新生儿血管细而造成摸不清搏动点。 对穿刺小儿对医护人员及穿刺都有恐惧心理,固定患儿的方式不妥。 1.3.2 不合作,表现为手刨脚蹬,尤其翘屁股动作。因此,对患儿固定不好易造成穿刺 失败。 在穿刺成功后,抽血时抽出大量气体, 1.3.3针头与空针乳头衔接不紧密 造成穿刺在重新安装针头的过程中,针尖位置发生改变,出现针头滑出血管外, 失败。 护

16、士的不良情绪 担心一次穿刺不能成功,家人会抱怨或吵闹,这种心态会 1.4.1精神紧张 这样穿刺时反而穿不到血甚至手发抖,在穿刺时造成精神紧张,不敢轻易下手, 管。 更多精品文档. 好资料学习-因工作繁忙、身体疲劳,或在护患、同事、家庭关系上遇心情烦躁 1.4.2 到不顺心的事,都可导致操作者心烦意乱,造成穿刺失败 2对策 在腹股沟韧带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 2.1.1 触摸股动脉搏动点, 股动脉走向和该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 股静脉在股动 股静脉体表投影点斜角穿刺法用于小儿股静脉采血 线的中点相交, 根据小儿特点静脉输液要寻找易于固定的部位,一般选用头

17、皮静脉易于固定, 我们常用的静脉有额前正体位舒适又不影响其它诊疗和护理操作,也易于保暖。 中静脉,额部小静脉,颞部浅静脉,外眵上部静脉。还有顶部和耳后的细小而直 我在儿科工作多要想穿刺成功首先要选好血管,这是穿刺成功的关键。的静脉。 我想会提高你的年摸索到了一点窍门。我希望我的同行们在工作中不仿试一下, 穿刺水平的。 首先按一下几步即可, 一、对一般头部血管较明显的患儿输液时 比较容易,厘米处,便于穿刺成功后 30-40 调好液面, 使调节器旋紧并置于输 液器距针头,右手持针, 。使头皮针不再滴水,如旋不紧滴水影响穿刺后的回 血 的回血以固定静脉。但不要按压过紧,以免静脉走左手绷紧血管处的皮肤

18、 按 血管走行 5-10 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约 0.3 厘米处将针头与头皮成形和管腔 暂时闭合,动作要轻稳不易过猛, 度角刺入皮肤, 然后将针柄下压按静脉走行方 向刺入静脉。 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少并有落空感, 同时有回血可见。 再将针 头推进少许, 以便于固定。二、对比较胖和头皮较黑或有水肿的患儿,选择血 管就比较困难了,要想 感觉了,主要是手的感觉,以 穿刺成功就要有自信心,对看不清的静脉就要靠 手指和静脉成垂直方向在头皮上轻轻滑动就可右手母指在头部几个大静脉处找, 既用力不必过大,以摸到静脉沟,在你感觉到有静脉沟的地方用母指按压静脉, 可看到充盈的静脉稍稍高于周围的皮肤。 刺,成功

19、率最高。 对可见而又细小的静 脉稍加按压也可以提高 此时立即穿 也可以做在找不到合适的静脉时,把看上去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穿刺成功率。 这样的你看上去比针头还要细当针头进去后针梗也是可以进去的,为选择对象, 血管穿刺成功率比凭感觉穿刺成功率要高。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新生儿。 有时根本 看不清血三、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静脉穿刺,新生儿头部皮肤红润, 管的走行, 这时你可以用酒精棉签在患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这时儿前额上 轻轻擦几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 更多精品文档 - 好资料学习 。这时随即穿刺。成功率很高。头部浅静脉扩张冲血 因为患儿脱 水后血溶量不足血管充盈不对脱水严重的患儿也比较困难, 四

20、、有时已经穿刺 进血管而因没这样给穿刺带来了不少麻烦, 好,切血管弹性又差, 穿刺后有滑对 此在输液前要先看清血管的行方向,有回血误认为未成功而退出。也 空感既可 推入很少量的液体,针头前面皮肤无隆起现象则证实以穿刺成功。 。可以将连 接针头的细管轻轻捏一下如有回血也能证实已穿刺成功 逆行的血管也是可以选 择顺行血管不易找到时, 五、对输液天数多的患儿, 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的。 1 所以其血管选因为小儿不易合作, 1.1血管选择小 儿静脉注射较成人难度大, 手足浅静脉都适小儿的头皮静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的解剖角度来说, 合于静脉注射。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 3

21、1.1.1 小儿从出生至 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穿刺前,仔细刮去血管周围头发及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进针和固定。岁的 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 121.1.23 皮静脉的穿刺。宜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 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宜选用肘静脉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静脉等。 和大隐静脉, 一般治疗宜选头皮静脉和肢体静脉。 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光线的 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1.2 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太弱的光可使瞳孔开大。因此,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 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

22、、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 宜是最理想的光线, 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选 150W 为宜。总之,不熟悉股静脉的解剖位置,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2.1 论选用哪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 50cm穿刺静脉45 注射部位的光线。 一般头皮静脉选 1.3 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 深浅部位而定, 号半针头。 5号半65用号半针头比较适宜,四肢静脉选用直刺法进针手法根 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分直刺法和斜刺法, 1.4角,针头斜面向 上,右手持针, 45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 10斜刺法是指 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 ;左

23、手绷紧皮肤,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将针头 刺入静脉。当阻力减小,30 20距静脉约1.01.5cm,针头与皮肤成有落空 感,同时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右手挤压输液器软手背及 足背浅静脉、即可见回血。直接法适合于小儿头皮静脉、如穿刺成功,管, 指 (趾)间静脉,斜刺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等。条胶布固定,头皮 4 1.5针头 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用 3 过大头皮针小辫绕圈范围要适宜,条蝶形胶布固定于耳廓上,针小辫绕圈后用 1 要特别提出在穿刺前要造成阻塞。容易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过小易折, 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以利于胶布固定。剃掉穿刺点周围

24、毛发, 的23cm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长 3545cm,宽可 避免因出汗胶布脱套入头部, 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 松紧带两端连接, 则 需要用小夹板固定踝关如选用踝静脉或足背静脉穿刺, 拔针时不粘头发。 落, 节 和足背,下肢置于功能位。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肥胖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 头皮脂肪厚,进 1.6 )肥胖小儿头皮边缘常有 1 点来进行操作 3:(针深浅不易握, 我们掌握运用以下 感觉针头进入血管后, 进针慢,但管腔细回血慢。 静脉显露,穿刺时要求持针稳, 更多精品文档 好资料学习 - )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 2回抽注射器针栓,可见回血,证 明穿刺

25、成功。(沟“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部位,用手指横向 触摸时,可触及,进针 20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 穿刺时进针角度 15” 感,触摸“沟痕”痕)小儿头颅沿额 3 速度宜慢,有时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见 回血时,穿刺成功。(, 60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 摸清骨缝,进针角度 45 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 固定。 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2 在配药及穿刺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2.1 而不应从血管中段开始穿刺,逆行顺行均可, 2.2穿刺时从静脉一端开始穿刺, 以防穿刺失败,形成皮下瘀血,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穿刺

26、。固定胶布 要牢固固定时针头不能漂浮在皮肤上,以致针头移位,穿出血 2.3 管,造成局部肿胀。 2 .4注意按压方法 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棉球放在穿刺部位,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 2.4.1 以防迅速拔出针头,这样可将进皮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同时压住,纵向压住棉球, 皮下瘀血。 ,加之小儿在3min”需1 242因血小板及其他凝血物质形成的 “生理性止 血。切忌边 5min 拔针时因疼痛及恐惧而哭闹时头皮血管内压力增高。固需按压 3 压边柔, 揉搓可使已凝血的进血管针眼重新出血, 发生皮下瘀血。 以免在穿 刺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 2.5 进行穿刺操作前告诉家发生意

27、外。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 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 以免患儿拔掉针头。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 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 嘱患儿在床转移其注意力,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告知其家长可给孩子讲故事, 上玩耍活动或大小便时手足保持平行、放低,防止血液反流,堵塞针头。 ,(特别 是危重患儿)在穿刺中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有无发绀等全身情况 2.6 切不 可因集中精力寻找静脉而忽略了病情变化而发生意外。 有无输液反输液过程中要 加强巡回 观察以及时发现患儿面色,神志变化, 2.7 应,局部有无肿胀针头 有无移动、脱出,固定胶布的松动,瓶

28、内液体有无走空及目 【摘要】 各连接处 有无漏夜等异常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 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例股静脉采血患儿 随机分为甲 78 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方法 将的 例)。甲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采血,乙组采用股静脉投影 38)和乙组(组(40 例乙 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采血时间显著短于甲 点斜角穿刺法。 结果股 静脉体表投影) 。 结论 组, 局部瘀斑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 (P0.05 , P0.05) 。 方法 双腿分开呈蛙状,暴露右侧腹股沟区,1.2.1 操作方法:甲组患儿取仰卧位, 进行穿刺,采血毕用无菌干棉球压迫用小枕垫高腹股沟区。采用传统方法 1 以上不出血即可。乙

29、组患儿体位同甲组。操作者 5 min针眼及其上方1 cm处 再由可见股三角肌稍隆起,站在患儿右侧,用左手固定患儿大腿并绷紧皮肤后, 处,即为 0.5 cm 脐轮向腹股沟线划一垂直线, 在腹股沟线与此垂线交点内侧约 。 准确定位后,常规消毒皮肤,用右手示指固定针栓, 2 股静脉的体表投影点肥 胖儿可加大角度 ( 30角保持针尖斜面和注射器刻度朝上,在股三角尖处以 20,边退边抽 31.5 2.0 cm 后至 30 45)向股静脉体表投影点的方向进 针刺入吸,如抽出暗红色血时,即停止进针,并抽取血标本至所需量。若血液抽 出不畅时,可将注射器稍前行或往外退, 即可采集到所需血量。 按压方法同甲组。

30、两组 均由同一护士操作。 从用棉签消毒开评价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 ( 1.2.2 )及局部瘀斑、血肿发生率。始计时到用棉球压迫止血结束 检验。X 2检验和t 统计学方法:采用 1.2.3 结果 2 两表 1 1 穿刺时间及局部瘀斑、 血肿发生率比较, 见表。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 组一次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局部瘀斑、血肿发生率比较 讨论 3 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和穿刺手法。传统方法在定位时需 股静脉扪及股 动脉,但对于肥胖或不配合的患儿其腹沟处搏动弱或摸不到搏动, 由于其可供穿刺的股静脉暴露段特别是新生儿,影响穿刺成功。采血难度较大, 都可能刺不到若穿刺时进

31、针部位过低或在股动脉搏动处过于偏内侧进针,很短, 如果手指消毒不严因反复扪及股动脉易浪费时间,股静脉而使穿刺失败。另外,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 好资料 不仅定位格还有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而股静脉体表投影点定位法进 针部位直观,而且只需消毒 P0.05) ,(较方便、快捷,为抢救患儿赢得时间两 组比较,t=2.26穿刺区,减少了感染机会。穿刺手法也很重要。传统方法采用 垂直穿刺法, 由加之患儿身体扭动易导致针头滑出在抽吸时不易固定, 于针头进 入组织部分短,血管及退出皮肤, 使穿刺失败。尤其是新生儿, 由于皮下脂肪薄, 针头在皮下的易损伤股静脉出现有时为了抽取足够的血量而上下反复穿刺, 部分 短且难固定, 针头进而改进后的斜角穿刺法, 瘀斑及血肿。 针沿着股静脉方向由 浅入深进针,入皮下及其在血管内的长度较长,易固定,不易滑出。同时,操作 者的左手一直乙组一次采减少了其身体扭动的影响。 结果显示, 压迫固定患儿的 穿刺侧大腿,局部瘀斑发生率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