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游戏为什么会产生?一、游戏是人类生物本能的体现1、游戏是过剩精力的消耗(马斯洛) 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人类的第一需求是维持个体和群体的生存。但游戏不但不能对维持人类生存产生直接的作用,反而会消耗精力,所以席勒(joh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都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席勒把人分为持久不变的“人格”和变动不居的“状态”,“人格”与“状态”分立对峙:前者是人的绝对存在,产生了形式冲动,这种冲动要求恒定,要求无时无刻不保持人格。后者是人的物质存在,产生了感性冲动,这种冲动
2、要求变化与实在化,要求一个切实的状态。形式冲动和感性冲动如果同时发生就相互结合成了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如果动物活动的推动力是缺乏的(即为了满足最低要求),它就是在工作;如果这种推动力是力的丰富,就是说,是剩余的生命刺激它行动,它就是在游戏。”人的想象,像他身体上的官能一样,具有它的自由的活动和物质的游戏。这种游戏,与形式全然无关,而是想象纯粹在自己的活力和自由无羁之中感到快乐。 “人格” 持久不变人的绝对存在“形式冲动”“形式冲动”人 游戏冲动 “状态” 变动不居人的物质存在“感性存在”“感性存在” 席勒将生命体的游戏分为两种:无理性的(感性)生物的“自然的游戏”和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的“
3、审美游戏”。“自然的游戏”是“无理性的生物”因生命力过剩而产生的对于生命力的自我表现活动,是一种在不受物质“需求的压迫”的意义上已然自由、但仍受“过剩(生命力)的压迫”因而又还不自由、从而在总体上不完全自由的生命活动。 “审美游戏”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以自身两种本性内在和谐的方式进行的、因而具有“审美自由”(因和谐而来的整体自由)的生命活动。 席勒的“审美游戏”实际上是指他心目中的人的理想或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状态,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他着重探讨的就是这种游戏。 体育在他看来属于自然的游戏。 “自然的游戏” 无理性的(感性)生物 “形式冲动”游戏 游戏冲动 “审美游戏” 兼具感性和理性的人
4、 “感性存在”2、游戏是精力的恢复 针对过剩精力发泄游戏理论的内在矛盾,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莫里茨拉扎鲁斯(moritz lazarus)提出了游戏是恢复精力的活动的理论。拉扎鲁斯认为:劳动会消耗人的精力和体力,因而人需要适度的休息和睡眠。但要完全恢复体力和精力,还必须使基于现实的工作产生的紧张感得到释放,而这只有通过游戏活动才有可能,游戏是养精蓄锐、恢复体力和精力的理想方式。 3、游戏是预演和复演 德国的生物学家格鲁斯(karl groos,1861-1946)提出了游戏“预演说”。他认为游戏是动物生存本能的练习,是由生物本能所驱动并作为生物本能的虚拟性表现的生命活动。只要生物体中的某种本能
5、被激活,无论生物体是否处于生命力过剩状态,这种本能都会驱动生物体发生表现这种本能的游戏活动。生物体在发生游戏时,是“本能迫使他们活动,不仅在如果用形象化的说法一杯水外溢的时候,而且在杯子里几乎只有一滴水的时候。” 二、游戏是人类情感的体现 由于早期游戏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的角度观察游戏现象,未能真正揭示游戏的本质。单纯把游戏视为以机械的练习和运动来转移过多的能量、或紧张之余的放松、或锻炼以适应未来生活的要求、或满足未能满足的愿望等等,并不能解释游戏中的愉悦、欢快、专注等产生的机制。这些理论只能对小部分游戏行为作出解释,不能解释游戏的全部行为。如弗洛伊德所说“:人们对儿童的游戏作各种不同的理论解释
6、,各种理论力图发现引起儿童作游戏的动机,但是它们却没有把经济的动机、即对作游戏而产生愉快的考虑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因此,20世纪中叶,人们转而从心理学中寻求对游戏本质的把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逐渐在游戏研究中占居了统治地位。 1、游戏是对本我与超我的协调 弗洛伊德(18561939)看到了工业文明和理性主义承诺的幻灭,转而从人的情欲寻求解脱之路。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建立在他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基础上。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
7、的价值观念而形成。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遵循“现实原则”来协调本我与超我,以超我的境界来控制和把握本我,以达到自我的完善。 2、游戏是内在动机性的激活 传统的游戏理论偏重于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游戏的驱动力,伯莱恩和艾利斯试图从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揭示游戏的驱力,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唤醒调节理论。伯莱恩(berlyne,1960)将重点集中在了独自游戏者身上。这一理论认为,游戏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保持一种最佳的唤醒水平的需要或欲望。外界刺激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偏离最佳水平(伯莱恩称之为唤醒水平),从而产生一个激活度。这将导致主体采取活动来降低
8、或提高激活水平(唤醒水平),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回归最佳状态。这种活动就是游戏。三、游戏是人类社会本质的体现 赫伊津哈被认为是在游戏理论方面建树最大的学者,他一反西方在人性理解上的理性主义传统,提出了人是游戏者的命题,对现代文明做了颇具争议性的批评。“由于我们的论旨是游戏与文化的关系,所以我们无需涉及游戏的一切可能形式,而只局限于它的社会表现。我们可以把这些社会表现称作游戏的高级形式。”赫伊津哈认为:对于游戏这种复杂的生命现象,很难“从逻辑上、生物学上或美学上加以准确界定。”因而只能“描述游戏的主要特征。” 这里表现出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某些影响。赫伊津哈根据游戏的特征给游戏下了一个定义:游戏是在某
9、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的, 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意识。赫伊津哈从活动的目的、规则、时空特征以及主体感受和态度等方面对游戏作了较为全面的说明。把他描述现象学式的定义转换为逻辑性的科学式定义,赫伊津哈的一般游戏概念即:游戏是活动者以活动自身为内在目的因而自愿进行、并在自愿意义上自由的虚拟性和非实利性的生命活动,或进一步概括为:游戏是以活动自身为内在目的的活动。四、游戏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形式1、 游戏是认知发展的形式 认知发展学派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认为:许多理论不能正
10、确地解释游戏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些理论都把游戏视为孤立的机能或活动。因此,皮亚杰把游戏看做是认知发展的一种方式,认为游戏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是对同化与顺化的动态平衡过程的一种适应。 2、游戏是一种元交际形式 贝特森(gregory bateson) 试图运用人类学和信息理论来揭示游戏的意义与其中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贝特森认为,人类的交际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另一种是意义含蓄的交际,即元交际。元交际是一种抽象水平的交际,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关系以及对于所传递信号的“言外之意”或“不言之意” 的辨识和理解。3、游戏是认知转换 布鲁纳的理论和萨顿史密斯的理论,都与格鲁斯的预演理论有
11、关,即它们都认为游戏让孩子对成人生活做好了准备。但是,布里安萨顿-史密斯(brian sutton- smith)认为儿童这样做是由于发展了灵活性,或者保存了灵活性发展的潜在可能,而不是由于练习了具体的技能。萨顿史密斯早期用这种解释来说明适应性的潜在发展。他认为在儿童游戏中发生的象征转换(例如,把一根木棒当作一匹马)帮助儿童发展了认知中的象征转换,因而提高了儿童头脑的灵活性。五、游戏的本质就是游戏自身1、 游戏是以往各种游戏意义的集合 伽达默尔和维特根斯坦消解了游戏中理性的即人的主体地位,进而把游戏扩大为人的行为本质。维特根斯坦(ludwing wittgenstein,18891951)彻底
12、地否定了理性主体认识游戏本质的可能,在他看来,游戏仅仅具有存在的意义。他认为通常称为游戏的那些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着什么共同的本质特征。不过,他们彼此又确实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关联,因而形成了一个大的、彼此相似的游戏家族,这种相似性被维氏称为家族相似性。但这种相似并不意味着性质或成分的相同,因为并不存在着什么共同具有的东西。所以游戏概念并不是一个得到明确界定的概念。2、 游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伽达默尔(hans george gadamer,1900-2002)认为:“游戏是一种本体存在形式,是本体的普遍存在状态,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作为本体,无论他喜欢还是不喜欢游戏,他都生活在游戏的生
13、活之中。”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是游戏在游戏着,游戏者只是游戏的暂时性中介和参加者而已;游戏者在游戏中忘却自身,体验到轻松的自由感。“游戏的魅力,游戏所表现的迷惑力,正在于游戏超越游戏者而成为主宰”。第二章游戏的分类?游戏及体育游戏的分类,根据组织及参加游戏目的的不同。娱乐性游戏 幼儿启蒙游戏 游戏 教育性游戏 体育游戏 竞赛性游戏 智力游戏一、娱乐性游戏 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不带功利性。 电视游戏、舞台游戏、游园晚会游戏、家庭游戏、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二、教育性游戏 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具有两重性(一)幼儿启蒙游戏 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游戏(二)智力游戏 文字游戏、数字游戏、图形游戏、
14、智力玩具和 趣味智力题(三)体育游戏(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属性) 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 一种娱乐活动。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 形式,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 体育活动。 三、竞赛性游戏(竞技运动?) 是活动性游戏(有少量的是智力游戏,如棋类等)发展的高级阶段。采用以对抗性竞赛的形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竞赛者自身体能、智能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潜力,以获得尽可能优异的运动成绩或战胜对手为目的的一类游戏。 竞技运动为什么划归于游戏之中,称之为竞赛性游戏? 第一,从竞技运动的发展史看 第二,竞技运动与游戏的相同特点:趣味性、规则约束竞赛性游戏与体育游
15、戏的区别: 1、游戏目的不同 2、游戏的条件及规则的稳定性不同 3、竞赛性游戏具有较为复杂的技术与战术,参加者 要有相应的训练;而体育游戏的技术、战术则比较 简单容易 4、竞赛性游戏的规则与成绩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而 体育游戏则不是5、体育游戏一般不具有功利性,参与者是业余的, 竞赛性游戏则反之。 第三节 体育游戏的分类(综合性) 一、按运动项目分类 1、篮球游戏 2、排球游戏3、足球游戏4、田径游戏5、体操游戏6、武术游戏二、按游戏进行的形式分类 1、接力游戏2、追逐游戏3、角斗游戏4、攻防游戏5、传递抛接游戏6、集体竞快游戏三、按身体素质进行分类1、速度游戏 2、力量游戏3、灵敏游戏 4、耐
16、力游戏四、按基本活动技能进行分类1、奔跑游戏2、跳跃游戏 3、投掷游戏4、攀爬游戏五、按体育课的结构1、集中注意力游戏 2、活动性游戏 3、放松游戏4、室内体育游戏5、户外游戏第五章 创编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一、锻炼性原则 创编的游戏应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 体育游戏室体育手段的一种,它必须具备体育的健身功能,通过游戏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1、以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钻越、搬运、追捕、躲闪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动作作为素材创编体育游戏。2、以某些竞技体育基本动作技术为素材创编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既能学习与提高动作技术,又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 3、以球类基本战术为
17、素材创编游戏,使学生在熟练战术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以力量素质练习为素材创编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发展力量素质。 二、趣味性原则1、增加游戏的竞争因素2、采用新颖的动作3、适当采用一些惊险性的动作4、适当提高动作的难度 三、针对性原则1、要以教学任务为依据 2、要针对学生实际3、要考虑气候、场地、器材情况及其他有影响的因素 第二节 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与程序一、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1、变化法(旧瓶装新酒)2、组合法3、移植法4、程序法5、提炼法 二、体育游戏的创编程序(一)明确游戏的目的任务(二)选择游戏的素材1、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动作,如走、跑、支撑、悬垂、攀登、爬行、钻越、追
18、捕、躲闪、搬运等2、队列动作,如原地转向、报数、下蹲、起立等。3、竞技运动动作,如球类中的运球、传球;田径中的接棒 、起跑;体操中的跳绳、前翻滚、分腿腾越等4、简单的球类战术练习动作5、日常生活与劳动中的某些动作,如使用筷子的动作,搬运同伴、搬运重物等6、模仿性动作,如兔跳、象行、鸭子走路等;模仿机械如汽车、吊车、飞机等;模仿军事作战等。 7、其他动作,如舞蹈、杂技中的某些动作等。(三)确定游戏的方法1、游戏的准备 教具、教具安放方法、场地的规格、游戏的分队方法及队形站位等。2、游戏的进行形式 接力、追逐、角力、攻防、传递抛接、集体竞快、摸索、掷准、比远、猜测等3、游戏的队形 纵队:接力游戏和
19、传递游戏 横队:传递抛接游戏及集中注意力的队列游戏;面向的二列横队常用于角力游戏、攻防游戏; 圆形:追逐游戏、攻防游戏; 疏散(分散)式:追逐游戏和角力游戏 放射形:用于圆周形的游戏 三角形:用于球类和三角对抗等游戏4、游戏的路线(1)穿梭式(迎面接力)(2)来回式(3)围绕式 5、游戏的接替方法(1)交物法 用接力棒、手帕或其他物品作为信号进行接替(2)接触法 前后两个学生以身体接触的方式进行接替(3)过线法 (四)制定游戏的规则1、明确合理与犯规、成功与失败的界限2、明确对犯规者(队)的处理办法(1)犯规者取得的成绩无效(2)对犯规者(队)扣分或降级(3)犯规对名次列于最后(4)罚犯规者退
20、出比赛3、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五)确定游戏的名称1、直接命名(1)以游戏的内容命名,如“障碍赛跑”(2)以游戏的形式命名,如“迎面接力”(3)以游戏的内容加上形式命名,如“跳绳跑接力”。(4)以游戏的规则命名,如“成双不拍” 2、拟喻命名(假设与虚构) 以游戏的内容或形式的主要特征为依据,采用模拟与比喻的方法,赋予某种情节的名称游戏命名的注意事项:1、名称要简单易懂2、名实相符3、游戏的内容与形式相关 (六)提出游戏的教学建议 1、游戏的适用范围2、安全与其他方面的问题3、游戏的其他做法4、其他注意事项(七)体育游戏的书写格式名称、目的、场地与器材、方法、规则、教学建议、组织形式图 第五章体育
21、游戏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992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发表了名为身体健康与心理效应的声明,充分肯定了体育锻炼对健康心理的明显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调节改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 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大脑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体温升高、脑内啡呔释放,可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摆脱痛苦和烦劳,振作精神。(二)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游戏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改善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作用,使游戏者的注意、反应、思维、记忆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体育游戏引起的非智力成分的良好变化,如情绪稳定、开朗、疲劳感下降等均对智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体育游戏是一
22、种身体活动,会碰到各种困难,如生理惰性、气候变化、动作难度、畏惧心理、疲劳、损伤,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可培养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四)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感情的整体评价,由许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 自我概念与身体表象(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和身体自尊(个体对自己运动能力及身体外貌、身体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有关。 对身体表象的不满会使个体自尊变低,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 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形成正相关。(五)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协同合作 缺乏直接的社会交往机会
23、。 体育游戏由各种角色、形式、结构、规则组成的身体活动,是一个增加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平台,可使个体忘却烦劳痛苦,消除孤独感,同时能有效地促进与他人协作能力的养成,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第六章 体育游戏与社会适应 适应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是在遭遇特殊生存压力下的适应变化的行为。社会适应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以及婚姻、家庭、工作、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的适应。 社会适应良好,不仅要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作为基础,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不仅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24、变化,能胜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而且能创造性地取得成就贡献于社会,达到自我成就、自我实现。 社会良好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即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景,当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一般有三种基本适应方式:1、问题解决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个体自身的需要2、接受情景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及准则,主动做出与社会相符合的行为。3、心理防御个体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掩盖由新情境的要求与个体需要上的矛盾产生的压力和焦虑的来源。二、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和标准(一)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1、自
25、理能力。2、沟通能力。3、社会化。4、职业。 (二)社会适应能力的标准1、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满足自理能力的需要;2、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正常,具备适宜的人格基础;3、能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4、能够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适应环境;5、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6、有较好的处事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7、有一定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并能较好地控制行为;8、把握社会交往的最佳时机,保持一种良好心境。三、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和社会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1、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2、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促进综合能力发展;3、提高伦理修养,
26、塑造良好德行;4、培养积极主动性,发展个性,完善人格;5、形成良好行为规范,培养社会化品质。(二)社会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1、理想与现实2、他人理解与心理闭锁3、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4、独立性与依赖心理5、理智控制与情绪起伏6、进取心与努力程度7、信息视野与鉴别能力不足8、乐于助人与行为方式9、角色认同与角色错位10、自我中心与他人合作第二节 体育游戏与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与过程(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社会化是使某一社会及其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任何一个社会
27、无不通过各种方法,力图促使它的每一个成员发展成为符合该社会要求的人。2、从社会心理角度看 一个人的一生主要是个性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社会化正是确立个性的过程。3、从社会结构看 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的。因此,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度承担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学会顺利扮演这一角色的本领,熟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4、从个体社会角度看 个体与社会是相联系而存在的。 社会是由若干个个体组成的,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 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个体要生存、发展,必须要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经由这一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
28、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个体也习得人类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获得自身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并逐渐地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八旗子弟) 社会化不仅是社会适应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二)社会化的过程 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1、早期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指儿童与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这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基础。2、继续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完成后,并不意味着个体社会化的结束。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的局限以及个体进取精神的增强等,都使得继续社会化变得必不可少。
29、3、再社会化 对在早期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中未能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人,通过强制或补偿教育的方式进行再教化的过程,目的是改变这些人已形成于社会文化要求不相一致的人格,使其接受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二、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个性亦称人格,指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渐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和行为,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社会化与个性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不仅使原本一无所知的生物个体获得了社会生活资格
30、,而且形成了带有社会印记的个性。 即人的成长过程不仅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化个性,而这一切正是在个体与社会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过程中得以发展的。人并非生就而成,人的遗传素质仅为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提供了生物人发展成社会人的多种潜能,个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还必须在接受社会影响或教化的同时,进行积极的、带有特殊色彩的吸收、思考、再现和内化,使之融合于个体自我意识中,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内在倾向性和行为方式而有用于社会。 社会化对个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和微观的生活情境层面。 宏观的社会层面是个性发展的宏观背景,
31、如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微观的生活情境层面是个性发展的微观机制,如不同的生活经历、与人独特的人际关系等,受此层面影响,人们对社会的刺激或要求所做出的应答性反应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同一社会形态下,人的个性呈现千差万别的个体特征。三、体育游戏对个体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体育游戏与处在自身社会化重要时期的青少年一代社会适应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志品质、移情与利他性、社会认知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功效(一)体育游戏可规范道德行为方式,促进价值观念内化,培养竞争合作意识 体育游戏是一种规则游戏,规则不仅构成了游戏的节奏,创造着游戏井然有序的形式,同时,也调节和约束着游
32、戏者的行为及彼此关系,从而使游戏得以公正、安全、顺利进行,具有一种法律意义。游戏规则是建立在公正和道德判断基础上的,它融合了不同群体和个体,甚至是不同民族的伦理标准和共性,因而,在消除偏见、克服狭隘、实现对话、互动沟通和规范行为等诸多方面,均能达到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对个体道德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极为显著。(二)体育游戏可满足合群需求,促进人际交往,完善个性特征 游戏群体 初级群体 社会互动、人际交往、借以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并得到个性发展 最重要的社会群体之一。人对社会的适应从本质上说是自身对他人的适应,能够成功地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是人与社会适应最直接最客观的体现。 游戏群体因对其成员的社会化
33、极少带有强制性,加之固有的娱乐性、开放性等特点 社会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合群需要和能动的合群能力。(三)体育游戏可促进社会角色的体验,形成自我意识,培养社会化品质 个体社会化的实质是对社会角色的尝试与体验,社会角色的获得,既是社会化的目的,又是其结果。三、体育游戏对个体社会化的积极作用(一)体育游戏可规范道德行为方式,促进价值观念内化,培养竞争合作意识(二)体育游戏可满足合群需求,促进人际交往,完善个性特征(三)体育游戏可促进社会角色的体验,形成自我意识,培养社会化品质第三节 体育游戏与社会适应一、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目标的内容与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习内容划分为5个学习
34、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社会适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社会适应列为独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己行为和态度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二、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指导(一)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教养与教化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1、不同学段对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要求小学阶段: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逐渐理解与服从有关的行为规范,学会有序的竞争以及尊
35、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初中阶段:重视学生对运动等不同角色和体育道德行为的识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体中体育(与健康)信息做出简单评价的能力。高中阶段: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其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2、全面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重视教学过程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体育价值观、对各种规范的理解和认同以及体育道德观等。3、树立大体育课程观,加强与社会、家庭合作 教师要善于挖掘体育课程资源,提供开放、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有一个弹性的学习空间可进行选择。
36、同时,拓展与延伸体育课程,通过体育家庭作业、“亲子活动日”以及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健身辅导等,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注意抑制与体育游戏有关的负性社会暗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七章 篮球类游戏1、前后反追逐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在快速跑动中的急停、转身的能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游戏方法:学生前后相隔23m分散站立于球场的边线和端线上,游戏开始,学生按顺时针方向快跑,后者抓前者,听教师鸣哨后马上急停转身前者变后者反追抓;再听哨声后又还原追逐;如此反复进行。计算个人被抓住的次数,被抓住次数多者为输者。游戏规则:(1)游戏者必须沿球场的边线、端线跑动,不得跑成“圆圈”,否则按犯规处理。(
37、2)只有“抓住”对方才算有效。(3)凡犯规者必须退出比赛,直到下一轮开始才能重新参加。教学建议:(1)参加游戏的人数多,可分组进行追逐(2)参加游戏的人数少,可在半个篮球场沿线追逐10、抢球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攻、防能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一个。游戏方法:把篮球放在球场半场的罚球圈内,再把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一队为进攻队,分散站立于半场的边线、中线和端线外;另一队为防守队,分散在半场范围内。游戏开始,进攻队通过各种步法移动,避开防守进入罚球圈抢球,若抢到球并顺利把球抛给半场外的同伴手中,得一分;防守队则运用各种步法进行防守,不让对方抢到球,若进攻队员被抓住,则罚出比赛;若攻防把
38、球抢到并向外传时,防守队员可及时抢断该球,并把它放回原处;直到规定时间到,双方互换攻守,最后以积分多的队为胜。游戏规则:(1)进攻队员必须从半场外设法进入场内抢球,若在此过程中被对方抓到,必须退出比赛,否则判其失一分。(2)防守队员只能在半场界线内的区域防守对方,不得踩线或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界外,否则算对方直接得一分。(3)防守队员只有抓住对方队员才算有效,仅仅触及对方无效;进攻队员在被对方抓住时不得挣脱,否则算被对方抓住。(4)双方均不得用手推、脚拌、身体顶等手段进行攻防,否则罚其出场。教学建议:可以将球增加为23个,提高游戏难度第二节 传接球游戏1、迎面传接球游戏目的:提高原地传接球的能力
39、。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2个。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3人一组,队员和在罚球线延长线后,在端线外, 持球。游戏开始,队员传球给,并从一侧跑到后面, 接球后传给 ,也从侧边跑到 后面,如此往返传、接球,在规定时间内传接球次数多者为胜。游戏规则:传球出手时不得踩线,不能边传边跑。传球方法可用双手胸前,双手头上以及反弹、体侧传球。教学建议:可规定传球方式和增减传球距离。4、传球比多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在对抗中快速传、接球的能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一个游戏方法:把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比赛以中圈跳球开始,在整个篮球场内、得球一方在同队队员之间连续传接球15次不被对方抢断,即为得一分;如传接球未
40、到规定次数而被对方抢断或自己失误,则取消已传次数,直到该队重新获得球再从头计起;在规定时间内得分多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1)有球一方只能传球,不得运、投、带球走,否则算违例。由对方发球重新开始比赛。(2)抢断球时不得有犯规动作,否则断到球无效,球交予对方在犯规处重新开始比赛。(3)同队两人间传、接球不得连续进行,否则所传违例。(4)同队之间传、接球已超过规定次数,而球尚未被对方抢断去,可继续传接得分。教学建议:(1)根据游戏者的水平规定传接球的次数。(2)也可不规定具体传接球次数,而改规定时间内传接球次数多的队为胜。第三节 投篮游戏1、罚球比赛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原地投篮技术动作的质量和命中率
41、。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2个。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两队面向篮球成纵队站立于罚球线后,排头各手持一个篮球。游戏开始,各队从排头开始依次罚球,无论投中与否都由投篮队员自己去抢篮板球传给下一个队员,如此循环下去,直到完成规定的投中个数,先完成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按篮球比赛的罚球规则执行教学建议: 可规定全队每人投篮出手次数或时间,累计投中个数,投中个数多的队为胜。 6、换球上篮接力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跑动中运球上篮的能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4个游戏方法:把两个篮球分别放在中线上。把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成横队面向场内站在两端线外,排头持一个球。游戏开始,两队排头
42、运球快跑至中线,放下手中的球,捡起地上的球快速运球上篮,投中后按原路线运回中线、换球并回运至起点处将球交给下一个队员,按同样的方法依次进行,直到全队每人做完一次,先完成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1)在端线手递手交接球后才能起动,否则此次运球上篮无效,该队员应在本队最后重做一次。(2)每次投篮必须投中才能返回,可采用任何方法补中。教学建议:(1)可投篮后直接运回将球交接。(2)可将上篮改为运球至罚球线投篮,不进补中。第四节 运球与持球突破游戏1、运球追逐(画图)游戏目的:提高运球技术。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6个。游戏方法:学生两人一组,每人一球,按图示路线相互追逐,追上得一分。然后恢复到原来位
43、置上,换另一只手运球追逐,这样重复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分多者为胜。 游戏规则:(1)运球者只能在圈外运球追逐,不得踩线或进入圈内;凡出现一次踩线就算被对方拍到一次。(2)必须用规定手运球,否则拍到前方者无效。(3)运球失误时必须把球捡起来在失误处继续,此时拍到前方人无效教学建议:参加游戏的人数少,可只分两队进行对抗;参加游戏的人数多,可在球场的其他地方画几个同样大小的圆圈同时进行4、对抗出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对抗中的运球能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篮球若干个。游戏方法:学生分为每两人一组,一人一球,同时在场内3个圆圈内运球。游戏开始,在控制好自己的球的情况下,两队员用肩膀互相挤推,力争把对
44、方挤出圆圈,在规定时间内,将对方挤出圆圈次数多的同学为胜,另一人受罚游戏规则:(1)只能用肩膀挤推,不能用手。(2)对抗过程中,若队员运球失控,判处圆圈一次。教学建议: 分组时要注意学生身高、体重和技术基本均等。第六节 集中注意力与放松游戏1、与口令相反的动作游戏目的:集中注意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游戏方法:把学生分为甲、乙两队成两列横队站立,全体一齐做与教师发出的口令相反的动作,例如教师发出“立正”,学生则“稍息”;教师发出“向左转”,学生则“向右转”;如此反复进行,凡做错者扣一分,最后以扣分少的队为胜。教学建议: (1)发出的口令要清楚、有节奏。 (2)可连续发出不同的口令以提高游戏难度
45、。9、“大象”走路游戏目的:集中注意力。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 游戏方法:把学生分为两队,成两列横队面向教师站好。全队按教师的口令学“大象”走路:即左右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体前屈,两手掌撑地。走路时手、脚按以下顺序依次进行。前移右手 前迈左脚 前移左手 前迈右脚,后退时动作相同当方向相反。“大象”走路方法作前后进退,或左右横移,作错者扣该队一分,最后计算各队被扣分数,扣分少的队获胜。游戏规则:(1)进退中四肢移动顺序不能颠倒,否则视为错。(2)全队动作整齐一致,节奏清楚,手脚配合协调,否则视为错。教学建议:(1)在开始时不强调速度与距离,在熟练以后可逐一强调速度或距离,例如可变为短距离的“大象走
46、路接力比赛”等。(2)后退行走的难度较向前走的难度大,可逐渐提高难度要求。(3)可只算个人的成功与失败而不必计算全队胜负。第八章 排球类游戏第一节 基础活动类游戏1、投地雷游戏目的: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场地器材:排球14个、篮球2个。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站在投掷线后,成纵队站立,各队间隔3m,在距投掷线前15m处在各队的前方各画一个半径1m的圆圈,圈内放一个篮球,另外,各队分发7个排球,游戏开始,各队站在投掷线后,依次用排球击圈内的篮球,篮球被击出圈外得一分,得分多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1)击球必须出圈,压线者不算。(2)游戏者不得超越投掷线,否则击球无效,
47、若排球投出之后球仍未出圈可进入圈内拿排球。教学建议:(1)为增加游戏难度,可将圆圈直径变大。(2)还可以将圆圈画在离投掷线更远的地方,以此来增加游戏趣味性。2、击“瓜”出圈游戏目的:发展上肢肌肉力量和准确用力的能力,提高并发展智力水平。场地器材:排球场一个,10个排球、4个足球。游戏方法:在场地画一个4m为半径的圆圈,在圆心处放10个排球为“西瓜”,另备4个足球,游戏者手拉手后退站在圈线上,然后12报数分甲、乙队,甲队先由4名队员准备开始,听到信号后甲队队员先击球,将排球击出圈外者得一分,然后把排球拾回圆圈内,再将足球交给本队的队员,1分钟的练习后,甲队应将足球交给乙队进行1分钟的比赛,两队得
48、分多者为胜。游戏规则:(1)抛击排球必须举过头向下抛出,否则无效。(2)抛击排球时,不能双脚离开线,退出或进入圈内抛球均无效。教学建议:(1)选择适合的角度,确定一个准确的目标。(2)每个队可以搞好配合,在未击着球的时候本队队员可捡球继续击球。第二节 传球类游戏 1、二龙戏珠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场地器材:排球若干。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各持球相对而立。听到开始口令后,计时开始,甲把球从头上传给乙,乙传反弹球给甲,甲乙均接到对方传来球后,立即做一次球绕腰一周的练习,再照开始甲从头上传给乙,乙从下传反弹球给甲,甲乙均接到球后,分别做左右踢腿,在踢腿时将球从内侧环绕大腿一周,完成时将球
49、举过头顶,此时停表,速度快者为优胜。游戏规则:(1)按规定路线传球,球接不住时应重做。(2)环绕时不得失手,否则重做。教学建议: 在熟悉环绕球后再做,主义配合节奏。2、仙女散花游戏目的:提高学生上手传球的能力,培养传球准确性。场地器材:排球场一个,排球若干,大圈3个。游戏方法:在半径6m的圆圈内,3名学生各持一个大圈站在圆圈内,其他学生站在圆圈线外,一人一球,分别在自传13次球后把球传入大圈。游戏规则:(1)用上手传球的方法做。(2)不能踏及圆圈线及站在圈内。教学建议:可采用纵队向大圈传球的方式进行。第三节 垫球类游戏1、穿梭接力游戏目的:熟悉垫球部位;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场地器材:排球场一个
50、,排球若干。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并在排球场端线站好。听到口令后,排头在垫击球的部位将球托起,并且持球跑动前进,穿过球网到对区端线处,球交给下一个人,该人接过球依旧持球跑动前进,全队依次进行。速度快的队为优胜。游戏规则:(1)球落地后应立即捡回,并在掉球处重新开始做。(2)不允许双臂夹球的方式前进。教学建议:(1)在持球过程中可采用自垫球移动前进。(2)在前进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水平,可灵活选择击球的方式2、来来往往游戏目的:巩固垫球手型,熟悉球性。场地器材:排球若干游戏方法:每2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往地下抛球,待球反弹起后,另一人则移到球下用垫球动作将球持在垫击部位处。在规定时间
51、内,两人接反弹球成功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游戏规则:(1)抛反弹球必须高过人。(2)持球人必须用正确的垫球部位将球持住方为成功,否则不计次数。教学建议:(1)抛球时力量要适中。(2)垫击反弹球时可自垫2-3次第四节 发球类游戏1、发球上台阶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发球的能力。场地器材:在一平整的场地上画一标志线,作为发球线,距该线10-12m处画1区,12-14m处画2区,14-16m处画3区,16-18m处画4区;排球若干。游戏方法:每人依次发球,要求第一球落在a区,第二球落在b区,第三球落在c区,第四球落在d区,依次完成则为上完台阶。游戏规则:(1)发球方法不限,以球的落点为准。(2)发球不能踏线。
52、(3)球压线可随意选择区域。教学建议:(1)在学习发球时,可以不用球网,而在地面上画上方格线,以利诱导上网发球。(2)根据学生水平高度可调节发球的距离和难度。2、发球比远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发球的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场地器材:在地面上画上数条线,间隔1m;排球若干。游戏方法:每人发3个球,记录最远的距离,发球远者名次列前。游戏规则:(1)必须使用正确的发球方法。(2)发球方法不限。教学建议:(1)也可以使每人多发3个球。(2)两人同发可采用交替进行的方式。(3)可用球网,也可不用球网进行练习。第五节 扣球类游戏1、扣投靶心游戏目的:改进扣球助跑起跳和挥臂的动作,提高学生对扣球的兴趣。场地器材:画
53、一直径2m的圆,乒乓球、垒球若干。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听到口令后,排头从限制4号位助跑起跳扣投球,把球落到对区画的圆圈内则得一分,全队依次进行。以得分多者为胜。游戏规则:(1)按扣球动作投球。(2)不允许触网教学建议:(1)适用于初学者;如扣球手包不住球者也可采用此游戏方法练习。(2)可投乒乓球、垒球,也可投羽毛球或小皮球。2、打树叶游戏目的:改进学生扣球助跑起跳和挥臂的动作;选择正确的起跳点。场地器材:不同高度的树叶游戏方法:在树下选择不同高度的树叶作为标志,或是从树上拴上一根绳子作为标志物,学生根据不同高度的标志做助跑起跳挥臂扣球动作,教师可规定练习次数或规定练习时间,以
54、完成正确技术为准,否则不算。游戏规则:(1)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完成规定的次数。(2)扣球动作要规范,否则重做。教学建议:(1)可用吊球进行练习。(2)再落点处可放一障碍物,防止学生前冲触网。第六节 拦网类游戏1、二龙戏珠游戏目的:让学生熟悉拦网动作,提高拦网能力。场地器材:排球场一个。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4人组。4、3、2号位各一个小组,分站立于限制线后隔网两两相对。听开始口令后,同组网两边的第一人移至网前做原地拦网动作,二人同时起跳后在空中用拦网手互相击掌,待下落后撤回限制线后击拍第二人的手,第二人做同样的拦网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拦网数多的队名次列前。游戏规则:(1)拦网要按技术要领进行。(2)不允许触网。(3)下撤时步伐要正确。教学建议:(1)在移动过程中再增加一个拦网动作。(2)初学者为了提高练习兴趣可在网上方吊一排球,加强拦网的对抗性练习。2、学随其后游戏目的:提高学生拦网时判断、反应、起动、移动和掌握起跳时间的能力。场地器材:排球场一个,球网一付。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列队站于限制线后。每队出一人,如甲队一人先做主动拦网动作,乙队一人则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单砌墙承包合同范本
- 外墙真石漆施工合同(2篇)
- 土地转让第三方合同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清关代理服务合同:动力煤进口清关及税务处理2篇
- 砖销售合同锦集
- 家具购销合同书范本
- 关于绿化施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煤矿开采与销售合同3篇
- 解除律师终止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4年度劳动合同:雇主与雇员的权利义务3篇
- 班组长安全培训资料
- Unit1 lesson 1 Me and my body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作文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 线上主播管理劳动合同(3篇)
- 《中秋节》完整教学课件
- 2024年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招聘非编人员98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颗粒物的测定-称重法-编制说明
- 2024-2030年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恢复驾驶资格科目一汽车类考试题库被吊销补考用450题
- 床单洗涤与更换制度
- GB/T 231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毛发护理器具性能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