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人:闫慧芳主讲人:闫慧芳2012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研究所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第二章第二章 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第三章第三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技术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空气样品采集的重要性第二节第二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空气样品的采集技术第三节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规范空气样品的采集规范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第五章第
2、五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第六章第六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检测第七章第七章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第八章第八章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检测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检测第九章第九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编制第十章第十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讲义提纲讲义提纲 课程的目的、目标课程的目的、目标:熟悉空气样
3、品采集的基本要求;熟悉空气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掌握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采样点、采掌握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采样点、采样时段的的选择原则;样时段的的选择原则;掌握个体采样时采样对象及其数量的确定原则;掌握个体采样时采样对象及其数量的确定原则;掌握三种容许浓度的检测样品的采集方法。掌握三种容许浓度的检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课程主要内容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
4、z 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2002)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许浓度的监测。本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从本标准从2004年年12月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日起实施,同时代替ws11996和和ws/t161996。本标准首次发布于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
5、物质(有毒物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6、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3 术语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3.1 工作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工作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3.2 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
7、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3.3 采样点: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采样点: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3 术语术语3.4 空气收集器: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空气收集器: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3.5 空气采样器:指
8、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空气采样器: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3.6 无泵型采样器: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无泵型采样器: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设计制作的、不需要抽气动力的空气采样器。设计制作的、不需要抽气动力的空气采样器。3 术语术语3.7 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个体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3.8 采样对象: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采样对象:
9、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动者。3.9 定点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定点采样: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3.10 采样时段: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如工作日、周或年)中,采样时段: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如工作日、周或年)中,选定的采样时刻。选定的采样时刻。3 术语术语3.11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3.12 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的采样。3.13 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长时间采样
10、: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以上的采样。3.14 采样流量: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采样流量: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集器的空气体积。集器的空气体积。3 术语术语3.15 标准采样体积(标准采样体积(standard sample volume )指在气温为)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大气压为101.3 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表示。换算公式为换算公式为 293 p v0 = vt (1) 273 + t 101.3式中:式中:v0 标准采样体积,标准采样体积,l; vt 在温度为在温度为t,大气压为,
11、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时的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气温,采样点的气温,; p 采样点的大气压,采样点的大气压,kpa。4 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4.1 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4.2 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4.3 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4.4 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
12、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4.5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免被衣物等阻隔。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4 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4.6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4.7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长时间采
13、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算时用流量均值。4.8 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和高于35、大气压、大气压低于低于98.8kpa和高于和高于103.4 kpa时,应按式(时,应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体积。4.9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的污染。4.10 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4.11 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专用采样记录表见附
14、采样时,应在专用的采样记录表上,边采样边记录;专用采样记录表见附录录a和和b。5 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5.1 评价监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评价监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5.1.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连续采样点,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
15、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5.1.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连续采样样,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个工作日。5 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5.2 日常监测日常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的定期监测。5.2.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16、时,应选定有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个工作班。5.2.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5 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5.3 监督监测监督监测 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
17、作场所空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5.3.1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日和采样点进行采样。作日和采样点进行采样。5.3.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样。5 空气监测的类型
18、及其采样要求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5.4 事故性监测事故性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6 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前的准备6.1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
19、容主要包括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6.1.1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6.1.2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6 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前的准备6.1.3 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
20、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6.1.4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计浓度等。6.1.5 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6 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前的准备6.2 采样仪器的准备采样仪器的准备6.2.1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gb
21、/t 17061要要求。求。6.2.2 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6.2.3 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器。6.2.4 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7 定点采样定点采样 7.1 采样点的选择原则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7.1.1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
22、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7.1.2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7.1.3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7.1.4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
23、,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7 定点采样定点采样 7.2 采样点数目的确定采样点数目的确定 7.2.1 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个采样点。7.2.2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台设置1 个采样个采样点;点;410 台设置台设置2 个采样点;个采样点;10 台以上,至少设置台以上,至少设置3 个采样点。个采样点。7.2.3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
24、2 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采样点的数目参照7.2.2确定。确定。7.2.4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个采样点。7.2.5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
25、,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米设置1个采样点。个采样点。7.2.6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 个采样点。个采样点。7 定点采样定点采样 7.3 采样时段的选择采样时段的选择7.3.1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7.3.2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7.3.3 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
26、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7.3.4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8 个体采样个体采样8.1 采样对象的选定采样对象的选定8.1.1 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8.1.2 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象范围。8.1.3 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
27、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8 个体采样个体采样8.2 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8.2.1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每种工作岗位劳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每种
28、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8 个体采样个体采样8.2.2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6名时,全部选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为采样对象。9 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9.1 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9.2
29、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样点;9.3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9.4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9.5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当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不足;当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时,时,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9 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9.6 空气
30、中有害物质浓度按式(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按式(2)计算:)计算: cvcmac (2) ft式中:式中: cmac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g/m3;c 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g/ml;v 样品溶液体积,样品溶液体积,ml;f 采样流量,采样流量,l/min;t 采样时间,采样时间,min。10 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10.1 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10.2 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选
31、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样点;10.3 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10.4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10.5 采样时间一般为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采样时间不足;采样时间不足15min时,可进行时,可进行1次以上次以上的采样;的采样;10 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10.6 空气中有害物质空气中有害物质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计
32、算10.6.1 采样时间为采样时间为15min时,按式(时,按式(3)计算:)计算: cvcstel (3) f15式中:式中: cstel 短时间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mg/m3; c 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测得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g/ml;v 样品溶液体积,样品溶液体积,ml;f 采样流量,采样流量,l/min;15 采样时间,采样时间,min。10 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10.6.2 采样时间不足采样时间不足15min,进行,进行1次以上采样时,按次以上采样时,按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间加权
33、平均浓度计算。计算。 c1t1c2t2cntn cstel (4) 15式中:式中: cstel 短时间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mg/m3;c1、c2、cn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t1、t2、tn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in;15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规定的15min。10.6.3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按,按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ctcstel (5)15式中:式中: cstel 短时间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mg
34、/m3;c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t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in;15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规定的15min。 10 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11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
35、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以个体采样和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长时间采样为主。11.1 采用个体采样方法的采样采用个体采样方法的采样11.1.1 一般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一般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11.1.2 选择有代表性的、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劳动者作为重点采样选择有代表性的、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劳动者作为重点采样对象。对象。11.1.3 按照按照8.2项确定采样对象的数目。项确定采样对象的数目。11.1.4 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
36、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接近呼吸带。11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11.1.5 采样仪器能够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仪器能够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6)计算:)计算: cvctwa 1000 (6) f480式中:式中: c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c 测得的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测得的样品溶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g/ml;v 样品溶液的总体积,样品溶液的总体
37、积,ml;f 采样流量,采样流量,ml/min;480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以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以8h计,计,min。11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11.1.6 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时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空气中有害物质次以上的采样。空气中有害物质8小时时间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式(加权平均浓度按式(7)计算:)计算: c1t1c2t2cntnctwa
38、(7) 8式中:式中: c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c1、c2、cn 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t1、t2、tn 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8h。 11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空气中有害物质空气中有害物质40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下式计算: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下式计算: c1t1c2t2cntnctwa 40式中:
39、式中: ctwa 空气中有害物质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ctwa1、ctwa2、ctwan 测得每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测得每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t1、t2、tn 劳动者一周内每天的工作时间,劳动者一周内每天的工作时间,h;40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的40h。 11 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11.2 采用定点采样方法的采样采用定点采样方法的采样11.2.1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地点工作时采样劳动者在一个工作地点工作时采样可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或短时间采样方法采样。可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或短时间采样方法采样。11.2.1.1 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A新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择性必修1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木材加工废弃物处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苗圃场租赁与环保技术应用合同3篇
- 承包协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用地流转合同范本(含政府补贴条款)3篇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领域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课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秋《小学学霸单元期末标准卷》考前专项冲刺训练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 银行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第01讲 直线的方程(九大题型)(练习)
- 微粒贷逾期还款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