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背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单位: 二一四年七月 三背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目 录1 编制依据12 编制原则13 专项工程概述13.1 专项工程主要技术标准13.2 专项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23.2.1 专项工程概况23.2.2 三背回填项目及工程量统计23.3 自然地理特征53.3.1 地形地貌53.3.2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53.3.3 气象、水文53.3.3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53.4 专项工程的建设、交通运输条件53.5 工程特点63.5.1 结构特点63.5.2 周边环境特点63.5.3 工程重难点分析64 施工总体安排64.1 施工准备工作64.2
2、施工任务划分64.2.1 工区划分64.2.2 路基作业队任务划分74.3 施工步骤74.4 施工顺序74.5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74.6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84.6 主要人员配置84.7 主要材料使用计划84.8大临设施安排94.8.1 拌和站94.8.2 施工便道94.9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94.9.1 施工用水94.9.2 施工用电95 施工方法、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105.1 施工方法105.1.1桥台台背回填施工方法105.1.2涵洞涵背回填施工方法105.1.3挡墙墙背回填施工方法105.2 施工工艺105.2.1 施工顺序105.2.2 施工工艺流程图115.3 施工要点115.3.
3、1 试验段施工115.3.2 桥台台背回填施工要点125.3.3 涵洞涵背回填施工要点165.3.4 挡墙墙背回填施工要点185.4 施工注意事项205.4.1 试验段施工注意事项205.4.2 基底处理施工注意事项205.4.3 回填填筑施工注意事项205.4.4 排水系统施工注意事项216 质量控制标准217 各项施工保证措施217.1 文明施工措施217.2 质量保证措施227.3 安全防治措施227.3.1 台背回填施工安全防治措施227.3.2 施工用电安全防治措施227.4 工期保证措施237.5 夏季、雨季施工措施247.5.1 夏季高温施工措施247.5.2 雨季施工措施247
4、.6 环境、水土保护措施247.6.1 环境保护措施247.6.2 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24 三背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241 编制依据本专项方案在符合我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重庆市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进行编制:6)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设计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 074-9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TJ46-2005)公路水运工
5、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60-2011)7)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踏勘和调查后取得的详尽资料;8)业主及监理单位针对本工程提出的具体的要求与标准;9)我单位拥有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和技术储备、施工能力。2 编制原则(1)本方案适用于全线桥台台背、涵洞涵背以及挡土墙墙背回填施工,包括基底处理、特殊部位处置、回填填筑、填料夯实及碾压、排水系统设置等。(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要求进行监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3)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证施工中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完成安全管理目标。(4)合理安排相关资源配置,严格执行
6、施工工艺要求,保证按时完成制订工期。(5)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周边文物的保护工作。(6)依据标准化施工指南,合理布置场地,保证施工现场达到文明施工要求。3 专项工程概述3.1 专项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表3.1-1 桥台台背回填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基底处理使用水泥搅拌土,水泥掺量1%,采用基坑开挖的覆盖土,基础高度为处理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使用液压夯机夯实。2每层填筑层厚不大于15cm,压实度不小于96%。3特殊部位处置台高H5m时,设置3层土工格栅;台高H5m时,设置5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双向钢塑格栅,搭接宽度10cm。4回填材料要求砂岩或
7、灰岩,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粒径宜小于10mm,CBR8%。5填筑高度台高:H-h(H:除基础外桥台整体高度,h:路面结构层厚度)。6填筑宽度U型台顶宽:2.0(H-h)+(H-h)/3+2m底宽:不小于2m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度不小于1m。H:除基础外桥台整体高度,h:路面结构层厚度。肋板台顶宽:1.5(H-h)+2m柱式桥台轻型桥台7垫层搭板垫层采用40cm厚级配碎石填筑并碾压密实8排水系统U型台基础高度范围内采用水泥含量1%的水泥搅拌土回填夯实;下泄水孔进水口底应铺设30cm厚胶泥层,并夯实,以防水渗入基础;基础顶面铺设20cm厚砂浆隔水层;泄水孔进水口反滤层采用砂夹卵石层厚30c
8、m,进水口采用粗颗粒材料覆盖;台后排水采用设置于路面设计标高(背墙处)以下85cm处的二级防水土工布(朝背墙方向纵坡不小于2%),将水汇于背墙顶以下90cm处设置的4550cm碎石盲沟,再通过设置于U台侧墙的4550cm碎石盲沟(朝背墙方向纵坡不小于-3%),将水引至桥台范围之外,沿路基边坡急流槽排至路基范围外,碎石盲沟四周采用渗水土工布包裹(包括进出水口部分)。肋板台基础高度范围内采用水泥含量1%的水泥搅拌土回填夯实,顶面采用20cm厚砂浆隔水层;台背排水设置参照U台台背排水;锥坡表面30cm浆砌片石施工时注意埋设向外倾斜的泄水管,浆砌片石下方设置10cm厚砂砾垫层,以将水排至锥坡以外排水系
9、统。锥坡表面30cm浆砌片石施工时注意埋设向外倾斜的泄水管,浆砌片石下方设置10cm厚砂砾垫层,以将水排至锥坡以外排水系统。柱式桥台轻型桥台表3.1-2 挡土墙墙背回填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基底处理每层填筑特殊部位处置回填材料要求填筑高度填筑宽度1护肩同桥台处理方法一致,顶面设置厚度20cm砂浆隔水层。层厚不大于20cm,压实度不小于96%。无砂岩或灰岩,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粒径宜小于10cm,CBR8%。整体墙高不小于1.5m2护脚无3衡重式路肩墙泄水孔进水口反滤层采用砂夹卵石层厚30cm,进水口采用粗颗粒材料覆盖。4衡重式路堤墙5仰斜式路肩墙6排水系统下泄水孔进水口底应铺设3
10、0cm厚胶泥层,并夯实,以防水渗入基础;基础顶面铺设20cm厚砂浆隔水层;泄水孔进水口反滤层采用砂夹卵石层厚30cm,进水口采用粗颗粒材料覆盖;墙背30cm厚地面以上部分设置砂夹卵石层反滤层,将墙背范围内水通过泄水孔排至外侧路基排水系统。表3.1-3 涵洞涵背回填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基底处理使用水泥搅拌土,水泥掺量1%,采用基坑开挖的覆盖土,基础高度为处理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使用液压夯机夯实。2每层填筑层厚不大于20cm,压实度不小于96%。3特殊部位处置涵洞顶面填筑需高出涵洞顶部0.5m以上方可通行车辆和筑路机械。4回填材料要求砂岩或灰岩,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粒径
11、(桥台及挡墙宜小于10mm、涵洞宜小于5cm),CBR8%。5填筑高度墙身高度H。6填筑宽度底宽:不小于2m,顶宽: H+2m。(H:墙身高度),台阶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小于1m。7排水系统基础高度范围内采用水泥含量1%的水泥搅拌土回填夯实,顶面采用20cm厚砂浆隔水层;基础回填处理及砂浆隔水层表面坡度随所处部位路面横坡,以将水排至涵背以外的路基排水系统。3.2 专项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3.2.1 专项工程概况我部承建W合同段,合同段起点桩号K16+500,位于笼村,与W合同段相接,终点桩号K28+215.367,止于老土村,与WL05合同段相接,路线全长11.715367km。主
12、要有隧道、桥涵、路基及附属工程,本合同段隧道1座,大桥11座,中桥1座,天桥1座,服务区一处,以及全线路面工程。全线共有箱涵1道,盖板涵29道,挡土墙49处。本方案适用于我部作业范围内桥梁、涵洞、挡土墙三背回填。3.2.2 三背回填项目及工程量统计(1) 挡土墙台背回填工程项目及工程量详见下表:表3.2-1 挡土墙回填数量表起讫桩号工程名称高度(m)长度(m)填料料源左侧右侧K27+443.00K27+445.00护肩22隧道洞渣K27+730.00K27+732.00护肩1.52隧道洞渣K28+140.00K28+169.00护肩1.529隧道洞渣K21+806.00K21+807.00护肩
13、1.51隧道洞渣K18+075.00K18+080.00护脚1.55.0 隧道洞渣K18+750.00K18+820.00护脚1.570.0 隧道洞渣K18+870.00K18+945.00护脚1.515.0 隧道洞渣K18+942.00K18+945.00护脚1.53.0 隧道洞渣K20+020.00K20+105.00护脚1.585.0 隧道洞渣K20+180.00K20+195.00护脚1.515.0 隧道洞渣K20+292.00K20+400.00护脚1.5108.0 隧道洞渣K20+632.00K20+648.00护脚1.516.0 隧道洞渣K21+008.00K21+019.00护
14、脚1.511.0 隧道洞渣K21+245.00K21+250.00护脚1.55.0 隧道洞渣K22+040.00K22+088.00护脚348.0 隧道洞渣K22+241.00K22+244.00护脚33.0 隧道洞渣K22+490.00K22+503.00护脚313.0 隧道洞渣K22+776.00K22+818.00护脚342.0 隧道洞渣K28+050.00K28+070.00护脚320.0 隧道洞渣K23+614.00K23+619.00护脚1.55.0 隧道洞渣K24+620.00K24+680.00护脚360.0 隧道洞渣K18+080.00K18+143.50衡重式路肩+路堤挡土
15、墙51663.5 隧道洞渣K18+148.00K18+155.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147.0 隧道洞渣K18+320.00K18+324.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94.0 隧道洞渣K18+885.00K18+942.00路堤挡土墙3857.0 隧道洞渣K20+105.00K20+180.00路堤挡土墙3675.0 隧道洞渣K20+195.00K20+292.00路堤挡土墙3697.0 隧道洞渣K20+400K20+429.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6829.0 隧道洞渣K20+438.00K20+444.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366.0 隧道洞渣K20+580.00K20+586.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86
16、.0 隧道洞渣K20+597.00K20+614.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71417.0 隧道洞渣K20+648.00K20+796.00路堤挡土墙313121.0 隧道洞渣K20+815.00K20+889.00路堤挡土墙3974.0 隧道洞渣K20+982.00K21+008.00路堤挡土墙4880.0 隧道洞渣K21+028.00K21+098.00路堤挡土墙5870.0 隧道洞渣K21+250.00K21+320.00路堤挡土墙3870.0 隧道洞渣K21+318.00K21+326.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10118.0 隧道洞渣K21+792.00K21+806.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381
17、4.0 隧道洞渣K22+088.00K22+241.00路堤挡土墙513153.0 隧道洞渣K22+503.00K22+600.00路堤挡土墙31097.0 隧道洞渣K22+700.00K22+776.00路堤挡土墙51276.0 隧道洞渣K23+178.00K23+184.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346.0 隧道洞渣K23+480.779K23+614.00衡重式路肩+路堤挡土墙613133.2隧道洞渣K24+100.00K24+178.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31278.0隧道洞渣K24+348.00K24+439.00衡重式路肩+路堤挡土墙81291.0隧道洞渣ZK27+360.00ZK27+4
18、10.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31250.0 隧道洞渣K27+712.00K27+730.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78.518.0 隧道洞渣K27+966.50K27+987.00衡重式路肩挡土墙31020.5 隧道洞渣K28+169.00K28+215.367衡重式路肩挡土墙3946.4 隧道洞渣(2) 各桥梁桥台回填工程项目及工程量详见下表:表3.2-2 各桥梁桥台回填数量表序号桥梁名称桥墩编号结构类型填料料源1姜家湾大桥0#肋板台隧道洞渣2姜家湾大桥10#U台隧道洞渣3长岭大桥0#左肋板台隧道洞渣4长岭大桥4#左U台隧道洞渣5长岭大桥0#右U台隧道洞渣6长岭大桥4#右U台隧道洞渣7长岭岗大桥0#
19、U台隧道洞渣8长岭岗大桥11#一字台隧道洞渣9陈家湾大桥0#左U台隧道洞渣10陈家湾大桥5#左U台隧道洞渣11陈家湾大桥0#右U台隧道洞渣12陈家湾大桥4#右U台隧道洞渣13双龙洞大桥0#左U台隧道洞渣14双龙洞大桥15#左U台隧道洞渣15双龙洞大桥0#右U台隧道洞渣16双龙洞大桥16#右桩柱式台隧道洞渣17响滩大桥0#左桩柱式台隧道洞渣18响滩大桥7#左桩柱式台隧道洞渣19响滩大桥0#右一字台隧道洞渣20响滩大桥7#右U台隧道洞渣21三月山大桥0#U台隧道洞渣22三月山大桥4#U台隧道洞渣23粉坊中桥0#U台隧道洞渣24粉坊中桥3#U台隧道洞渣25冉家湾大桥0#U台隧道洞渣26冉家湾大桥5#
20、U台隧道洞渣27双河口大桥0#左U台隧道洞渣28双河口大桥3#左U台隧道洞渣29双河口大桥0#右U台隧道洞渣30双河口大桥3#右U台隧道洞渣31铜锣湾大桥0#左U台隧道洞渣32铜锣湾大桥9#左U台隧道洞渣33铜锣湾大桥0#右U台隧道洞渣34铜锣湾大桥8#右U台隧道洞渣35和尚湾大桥0#左桩柱式台隧道洞渣36和尚湾大桥6#左桩柱式台隧道洞渣37和尚湾大桥0#右桩柱式台隧道洞渣38和尚湾大桥6#右桩柱式台隧道洞渣(3) 各涵洞回填工程项目及工程量详见下表:表3.2-3 各涵洞回填数量表序号涵洞名称涵洞结构类型(cm)回填高度(m)涵长(m)涵洞底形式填料料源1K16+630.00400250盖板涵
21、兼人通431台阶形式隧道洞渣2K16+77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436.2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3K18+83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627.16直线形式隧道洞渣4K18+902.00400400盖板涵兼车通437.2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5K19+000.00200200盖板涵442.84台阶形式隧道洞渣6K19+10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234台阶形式隧道洞渣7K19+79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434直线形式隧道洞渣8K20+13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426.9台阶形式隧道洞渣9K20+310.00200200盖板涵340.12台阶形式隧道洞渣10K
22、20+84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29.5台阶形式隧道洞渣11K21+02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55.55台阶形式隧道洞渣12K22+01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36.11直线形式隧道洞渣13K22+20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26台阶形式隧道洞渣14K22+55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53.27台阶形式隧道洞渣15K22+66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41.8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16K22+785.00400400盖板涵兼车通6.6579.43直线形式隧道洞渣17K23+61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34.24台阶形式隧道洞渣
23、18K23+76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43.73直线形式隧道洞渣19K24+42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24.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0K24+705.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47.22台阶形式隧道洞渣21K24+840.00200200盖板涵434.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2K28+033.00300300盖板涵4.847.37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3K24+755-K24+860段右侧纵向涵洞400400盖板涵5.410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4K17+800.00600500箱涵兼车通524.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5K25+020.00200200盖板涵359.25直线形式隧道
24、洞渣26K25+200.00400350盖板涵兼车通636.81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7K25+396.50400400盖板涵兼车通6.648.8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8K25+430.00400450盖板涵6.8131.37直线形式隧道洞渣29K25+780.00400250盖板涵兼人通529.15直线形式隧道洞渣30K25+030-K25+330 段右侧400400盖板涵4300直线形式隧道洞渣3.3 自然地理特征3.3.1 地形地貌(1)总体地形地貌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重庆段)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盆岭相间属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地貌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为一系列的东西向山系和长条形开阔的向斜槽
25、地组成平行岭谷,山岭一般海拔400700米,谷地平坝一般标高300500米。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廊道北段以向斜沟谷为主,总体地势较为平坦,以熊家坝沟谷、五桥沟谷为代表,南段以背斜和沟谷混生,山势陡峭,一般山峰多在600750米之间。(2)主要地形地貌本合同段主要为构造侵蚀剥蚀丘陵低山地貌,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形整体变化较大,沿线均为沉积岩层,出露底层岩性以侏罗纪中统上、下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为主,线路末端分布侏罗系新田沟组、自流井组、珍珠冲组页岩加砂岩和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第四系零星分布于河谷、山麓地带。路线穿越区无断层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3.2 地层岩性、地质
26、构造拟建高速公路廊道区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至川东褶带的北东端,主要的地质构造有:方斗山冲断背斜、自生桥逆断层、赶场向斜、龙驹坝背斜,廊道展布方向总体与区域地质构造线近垂直相交。K16+500K28+215.367段主要地质情况如下:(1)组裂隙,其产状为2502657879,微张张开状,局部填充粘土,延伸大于5.00m,间距为1.201.50m。(2)组裂隙,产状为29032080,张开状,面直平,无充填物,延伸1.502.50m,间距为1.101.60m。(3)组裂隙,产状为2132356185,微张,局部无充填粘土,面平直,延伸大于0.651.70m,间距为1.22.80m。(4)组裂隙,产
27、状为1251542988,微张张开状,无填充物,面成弧状,延伸2.005.00m,间距为0.753.30m。(5)组裂隙,产状为85993386,微张张开状,无填充物,面成弧状,延伸1.903.50m,间距为1.202.00m。(6)组裂隙,产状为32457982,裂面较平直,无填充,闭合,延伸约24.5m,发育间距为13.0m,结合程度一般。(7)组裂隙,产状为1601884259,裂面凹凸不平,较粗糙,多成闭合状,延伸约24m,发育间距为13.5m,结合程度一般。3.3.3 气象、水文气候:万州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征为冬暖春早、夏季多伏旱、秋末初冬多绵雨。气温高,雨量多,
28、但四季分布不均匀,湿度大,日照少,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风速偏小。据万州气象资料,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总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气温:最高气温:42.1,最低气温:-3.7,年平均气温:18.1。表2 万州近年高温日数统计表年份时间37天数(d)40天数(d)20096月6日9月10日30120115月7日9月6日38520127月8日8月29日22220136月15日8月29日1812风况:最大瞬时风速:33米/秒,多年平均风速:0.7米/秒,多年常风向为北风和北偏西风。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18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531.8毫米,月最多降雨量:844.2毫米。雾:多年
29、平均雾日为39.1天。拟建道路沿线冲沟较发育,多为季节性冲沟。勘察期间多为干沟,仅部分冲沟内有水流。区内河流溪沟多具有流程短、水力坡度大、水位涨落幅度大、流量变幅大的特点,本项目路线以桥梁形式跨越上述溪沟段,桥梁设计高程均高于其最高洪水位,路面不受洪水影响。3.3.3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等不良地质作用及断层等。3.4 专项工程的建设、交通运输条件(1)桥台、涵洞及挡土墙结构已施工完毕达到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桥梁、涵洞结构设计强度85%,挡墙结构设计强度75%)。(2)机械进场,便道已完成。3.5 工程特点3.5.1 结构特点(1)桥台台背回填结构特点桥台台背回填
30、共4种结构形式,即U型桥台、肋板台、柱式桥台以及轻型桥台(一字台)。背墙范围采用铺设土工格栅方式加固处置。土工格栅与桥台采用压板固定,使用膨胀螺栓锚固在背墙上。每填筑1m,开挖一级台阶,总体开挖坡比1:2。U台台后排水系统(4550cm碎石盲沟)设置。(2)挡土墙墙背回填结构特点挡土墙墙背回填共5种结构形式,即护肩、护脚、衡重式路肩墙、衡重式路堤墙及仰斜式路肩墙。下泄水孔进水口底应铺设30cm厚胶泥层,并夯实,以防水渗入基础;挡墙地面线基底处理采用20cm厚砂浆隔水层。挡墙靠近台背30cm后地面以上部分为砂夹卵石层作为进水口反滤层,反滤层用0.15cm厚编织袋袋装砂夹卵石。泄水孔进水口采用粗颗
31、粒材料覆盖。(3)涵洞涵背回填结构特点全线涵洞均为盖板涵。回填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回填襟边宽200cm,回填坡率采用1:1,每填筑1m,开挖一级台阶。基础高度范围内采用水泥含量1%的水泥搅拌土回填夯实,顶面采用20cm厚砂浆隔水层。3.5.2 周边环境特点(1)夏季高温多雨。(2)各结构物周边环境详见表3.5-1。表3.5-1 周边环境调查表序号部位周边建筑物天然气管道、军事光缆被交线1桥台无建筑物无无2涵洞无建筑物3挡墙无建筑物3.5.3 工程重难点分析(1)三背回填施工前,基底禁浸泡,基底处理是本工程的重点。(2)三背回填施工,回填材料的质量及排水系统设置是本工程的重点。(3
32、)三背回填施工,结构物禁止重型碾压设备震动,选择正确的碾压机具是本工程的重点。(4)三背回填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确定各项参数,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5)三背回填每层填筑厚度、压实度以及宽度,本工程质量控制重点。(6)桥台台背回填,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增加抗拉力是本工程质量的重点。(7)桥台台背回填施工,桥台台后排水系统施工,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8)挡土墙墙背回填,保证泄水孔通水畅通,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9)涵洞涵背对称回填,是本工程控制的重点。4 施工总体安排4.1 施工准备工作(1)熟悉和掌握有关的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资料
33、。(2)提前进行三背回填周边环境建筑物调查。(3)对填料、土工格栅、二级防水土工布、渗水土工布、级配碎石等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将完成的结构物墙背使用红油漆进行填层划线。(5)通过试验段确定三背回填参数及施工工艺。(6)做好对各个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7)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规范,熟悉图纸,掌握各技术参数。(8)对进场设备进行安全检查。4.2 施工任务划分4.2.1 工区划分全线共划分为4个工区,详见下表。表4.2-1 工区划分详表序号工区名称施工段落施工内容1一工区起点到长岭岗大桥11#桥台姜家湾大桥、长岭大桥、长岭岗大桥、1#拌和站、路基工程2二工区
34、长岭岗大桥11#桥台到响滩大桥0#桥台2#弃土场、陈家湾大桥、双龙洞大桥、T梁预制场、路基工程3三工区响滩大桥0#桥台到青山隧道入口响滩大桥、三月山大桥、粉坊中桥、冉家湾大桥、T梁预制场、响滩服务区、2#拌和站、路基工程4四工区青山隧道入口到终点青山隧道、双河口大桥、铜锣湾大桥、和尚湾大桥、路基工程4.2.2 路基作业队任务划分全线共设置4个路基作业队,具体施工任务详见下表。表4.2-2 作业队施工任务划分详表序号作业队名称施工工区施工内容1路基一队一工区K16+500K19+601段路基工程施工,包括挡土墙、涵洞回填、桥台回填。2路基二队二工区K19+601K22+890段路基工程施工,包括
35、挡土墙、涵洞回填、桥台回填。3路基三队三工区K22+890K25+901段路基工程施工,包括挡土墙、涵洞回填、桥台回填。4路基四队四工区K27+227K28+215.367段路基工程施工,包括挡土墙、涵洞回填、桥台回填。4.3 施工步骤表4.3-1 施工步骤详表施工类别施工顺序桥台台背(1) 一工区:长岭岗大桥姜家湾大桥长岭大桥。(2) 二工区:陈家湾大桥双龙洞大桥。(3) 三工区:响滩大桥冉家湾大桥粉坊中桥三月山大桥。(4) 四工区:和尚湾大桥铜锣湾大桥双河口大桥。涵洞台背(1) 一工区:主线K16+500K19+601段路基范围内涵洞台背回填由小桩号向大桩号方向进行。(2) 二工区:主线K
36、19+601K22+890段路基范围内涵洞台背回填由小桩号向大桩号方向进行。(3) 三工区:主线K22+890K25+901段路基范围内涵洞台背回填由大桩号向小桩号方向进行。(4) 四工区:主线K27+227K28+215.367段路基范围内涵洞台背回填由大桩号向小桩号方向进行。(5)挡墙墙背(1)一工区:主线K16+500K19+601段路基范围内挡墙墙背回填由小桩号向大桩号方向进行。(2)二工区:主线K19+601K22+890段路基范围内挡墙墙背回填由小桩号向大桩号方向进行。(3)三工区:主线K22+890K25+901段路基范围内挡墙墙背回填由大桩号向小桩号方向进行。(4)四工区:主线
37、K27+227K28+215.367段路基范围内挡墙墙背回填由大桩号向小桩号方向进行。4.4 施工顺序表4.4-1 施工顺序详表施工类别施工顺序施工步骤施工内容桥台台背回填1施工准备施工机械、人员进场,对背墙进行填层划线。2试验段施工使用隧道产出的砂岩作为填料,确定震动液压夯实机及振动压路机工作参数。3基底处理利用覆盖层表土,掺入部分水泥,处理基槽。4基坑回填隔水层设置基底处理完毕后铺筑20cm砂浆隔水层5回填填筑按填层划线位置进行填筑,注意反滤层设置。6台后排水搭板垫层底铺设二级防水土工布,U台台后设置4550cm碎石盲沟,肋板、柱式及轻型桥台台后排水参照U台台背排水。6验收逐层报检,整体验
38、收。涵洞台背回填1施工准备施工机械、人员进场,对涵洞台身进行填层划线。2试验段施工使用隧道产出的砂岩作为填料,确定震动液压夯实机及振动压路机工作参数。3基底处理利用覆盖层表土,掺入部分水泥,处理基槽。4基坑回填隔水层设置基底处理完毕后铺筑20cm砂浆隔水层5回填填筑按填层划线位置进行填筑。6验收逐层报检,整体验收。挡墙墙背回填1施工准备施工机械、人员进场,对挡墙墙身进行填层划线。2试验段施工使用隧道产出的砂岩作为填料,确定震动液压夯实机及振动压路机工作参数。3基底处理利用覆盖层表土,掺入部分水泥,处理基槽。4基坑回填隔水层设置基底处理完毕后铺筑20cm砂浆隔水层5回填填筑按填层划线位置进行填筑
39、,注意反滤层设置。6验收逐层报检,整体验收。4.5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桥台台背回填随桥台实体施工情况而定,涵洞涵背及挡墙墙背回填随各涵洞及挡墙实体施工情况而定。4.6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4.6-1 主要设备配置详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WY3001.2m台1路基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分别配置。2装载机ZL503m台13液压夯机VC30D2035t台14小型夯机汽油机-台15自卸汽车CWB52015t辆46推土机TY3203.2m3台17压路机YL2020t台18发电机50kW50kW台19平地机PY200125kW台110破碎锤现代220800m/min台14.6 主要
40、人员配置表格4.6-1 主要负责人员表序号负责项目姓名联系电话1技术、质量总体负责人谭河180730185752一工区现场负责人韩燕山186183973503二工区现场负责人李文理187236239094三工区现场负责人王学义138962053805试验室主任胡宏刚156966730916试验员李超7试验员王秋珍183733150318材料员曹玉明186968812709专职安全员张凯1872356111010测量负责人夏永鹏1818402803011现场技术员刘泽东1850139130312现场技术员唐林1522356000713现场技术员张鹏飞1563010236
41、514现场技术员田文书1826229873215现场技术员朱文4.6 -2 路基作业队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路基一队路基二队路基三队路基四队1挖掘机司机2人2人2人2人2压路机司机2人2人2人2人3自卸车司机2人2人2人2人4推土机司机2人2人2人2人5破碎锤司机1人1人1人1人6液压夯实机司机1人1人1人1人7装载机司机2人2人2人2人8平地机司机1人1人1人1人9杂工10人10人10人10人4.7 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4.8-1 材料使用计划表材料使用部位规格、型号或技术参数数量来源1%水泥土桥台及涵洞土块最大粒径不超过15mm4628.8m3自制5%水泥土浆挡墙流动度
42、2025s(试验确定)自制石渣桥台、涵洞及挡墙内摩擦角小于35,粒径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桥台台背及挡墙墙背填料粒径小于10cm,涵洞台背填料粒径小于5cm),CBR8%17280.897m3隧道洞渣砂夹卵石桥台、挡墙30cm厚,0.15cm编织袋袋装1909.38m3外购土工格栅桥台采用双向钢塑格栅,双向抗拉强度80kN/m,破断延伸率4%,焊点剥离力30N16890.5m2外购级配碎石桥台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1190.4m3外购渗水土工布桥台2129.4m2外购防水土工布桥台2175m2外购4.8大临设施安排4.8.1 拌和站本标段混凝土拌和站的设置本着集中搅拌、运输远近适中、桥梁上下
43、部结合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布置大型混凝土拌和站2座,总占地约21亩。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到现场采用溜槽或串筒灌注混凝土。表4.8-1 拌和站一览表序号名称拌和机类型主要施工任务设置位置最大运距占地面积11#拌和站1HZS90负责K16+500K22+899.5段路基、桥梁与涵洞供应姜家湾大桥、人行天桥、长岭大桥、车行天桥、长岭岗大桥、陈家湾大桥、双龙洞大桥及该段路基范围内7段挡土墙和17个涵洞的混凝土,合计为9.1万方混凝土。主线K19+400左侧约100m处3.5km占地约13.5亩22#拌和站2HZS75负责K22+899.5K28+215.367段路基、桥梁与隧道的施工。主要
44、工程有:2#预制梁场、响滩大桥、三月山大桥、粉坊中桥、冉家湾大桥、青山隧道、双河口大桥、铜锣湾大桥、和尚湾大桥该段路基范围内10段挡土墙和14个涵洞的混凝土,约18.3万方混凝土。K25+800线路左侧100米处。3km占地约7.7亩4.8.2 施工便道本合同段紧靠G318国道沿线均为连绵山岭,地形起伏大,进入施工现场依靠原地方道路和新建施工便道。具体施工便道路线见表。表4.7-2 施工便道一览表序号便道位置长度(米)用途11#便道K16+900K17+250 (五桥镇回笼村2组,长岭镇龙立村二组)465姜家湾大桥桥头到桥尾22#便道K18+050K18+380(长岭镇立苇村)588长岭大桥桥
45、头到桥尾33-1#便道K19+120K19+310(长岭镇梨花路社区三组)291长岭岗大桥0#桥台到4#桥墩43-2#便道K19+310K19+480(长岭镇梨花路社区三组)146长岭岗大桥5#桥墩到8#桥墩53-3#便道K19+480线路右侧50m(长岭镇梨花路社区三组)104长岭岗大桥8#桥墩到弃土场64#便道K20+420K20+600(长岭镇双龙村四组)196陈家湾大桥桥头到桥尾75#便道K21+280K21+900(长岭镇双龙村4组)639双龙洞大桥桥头到桥尾86#便道K22+950左侧(长岭镇响滩居委会2组)185响滩大桥1#桥墩(G318国道交口)到6#桥墩97#便道K24+00
46、0K24+045(长岭镇响滩社区1组)114粉坊中桥接G318国道开口的村路108#便道K24+200K24+400(长岭镇老土村5组)256冉家湾大桥施工便道接主线119#便道K27+250附近(长岭镇老土村4组)323G318国道开口到隧道出口和双河口大桥1210#便道K27+300K29+950(长滩镇土门村4组)717.5双河口大桥到铜锣湾大桥及和尚湾大桥1311#便道K27+700右侧(长滩镇土门村4组)218铜锣湾大桥便道到弃土场4.9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4.9.1 施工用水现场取用天然河沟的河水,河水经检测合格,均可用于施工。同时在水资源富有地区开挖有水井,负责供应施工现场用水。
47、4.9.2 施工用电现场施工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配电”的原则,保证“一机、一闸、一漏、一保”,并配置足够数量的配电箱、开关箱。项目部共配置7台变压器,并将主干线引至各施工点附近,前期需配置发电机,以满足施工要求。表4.9-1 变压器设置一览表序号名称变压器安装位置容量(kVA)供电范围11#变压器K17+226左侧250姜家湾、长岭大桥23#变压器K19+400左侧500长岭岗大桥、1#拌合站、1#钢筋加工场34#变压器K21+326左侧315陈家湾、双龙洞大桥45#变压器K23+178右侧200响滩、三月山大桥56#变压器K24+200左侧4002#预制场、2#钢筋加工场及粉坊中桥67#变压器K25+800右侧4002#拌合站79#变压器K27+710左侧250双河口、铜锣湾、和尚湾大桥合计7台38805 施工方法、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5.1 施工方法5.1.1桥台台背回填施工方法(1)使用材料回填填料:砂岩或灰岩,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