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精选]_第1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精选]_第2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精选]_第3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精选]_第4页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学习中心: 内蒙古学习中心 学 号: 090f08133096 姓 名: 王 琦 专 业: 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杨晶晶 2015 年 9 月 2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 王琦 学号: 090f08133096 专业: 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

2、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全文以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为题。重点探讨分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全文结构完整, 逻辑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论证方法合理,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更增加了论证的可靠性。不足之处主要是语言不是很精炼,且没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杨晶晶所在单位内蒙古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指导时间2015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3、学生姓名: 王琦 学号: 090f08133096 专业: 行政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老有所养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论文以此为选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对农村养老保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4、的原因,并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措施为借鉴,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完整,逻辑思路较为清晰,引用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不足之处是论文的论述不够深入,过于泛化,提出的对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如能够结合某一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论文的观点会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68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张士菊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评阅时间

5、2015-10-9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王琦 日期:2015 年9月2日3摘 要农村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实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探索有效解决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安排及其配套措施

6、,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推进计划生育国策、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却远远未能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的分析,找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分析国外养老保障体系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案例对我们的启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若干意见。关键词: 1、养老保障 2、问题 3、意见 目 录一、农村养老保障概述1(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

7、的基本方式1(二)研究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必要性1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3(一)农村的养老需求不断增长3(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3(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措不足4(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家庭养老能力弱化4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5(一)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退化5(二)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5(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6(四)农村税费改革冲击集体养老基础6四、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措施借鉴7(一)经济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7(二)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对我国的启示9五、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10(一)加强立法、政策和资金

8、支持10(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强化其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11(三)巩固传统的家庭保障,使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11(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农村新的养老形式11六、结 论13致 谢14参考文献15 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农村养老保障概述(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基本方式我国当前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就是家庭成员或者说亲属如子女、配偶和其他亲属,忠

9、实地履行了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职责。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实现方式则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比例高达64.2%。2、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3、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为了解除农民养老之忧而建立的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社会政策,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行为。4、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二)研究农村养老保障

10、问题的必要性1、响应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号召和精神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解决农保问题的战略机遇期,前进则一举多得,不进则退,农保制度安排的成本将成倍增加,甚至成为阻碍党和政府既定战略目标实现的社会原因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2、是应对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经济转型的一种保障措施。3、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农村社会存在的“养老靠家庭,保障靠土地”传统养老方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且产生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4、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

11、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5、是保证社会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需要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尤其是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探讨农村养老实现方式,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它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一)农村的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导致了农村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两种观点都认为由于政府推行严格的人口

12、政策,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其程度不断加剧,而且甚于城市。与城市相比,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人口老龄化同养老需求增长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是因为老人与其他年龄人口相比,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需求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导致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目前全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人数不到全国农业人口的9%,而90%以上农村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而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村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

13、型化,使农村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农村老年人生活非常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养老需求。 (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保障对象一直限于“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的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7个县,但自2000年以来,参保人数逐年下降,到2005年只有5400多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仅占不到农村总人口的6%可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是很窄的。资金筹集标准过低,保障能力极其有限。与城市老年人不同,农村多数老年人一生无储蓄或储蓄很少

14、,他们除了家庭外没有工作单位,因此养老负担全部落在家庭,老来生活更为拮据。再从保障水平看,由于人们对农村养老保障的认识不足,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农民采纳了最低标准,即每月交2元。这在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递增10%,现行养老基金计息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从20岁交保险开始,40年后农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仅为当年农村人均收入的2.8%,这很难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真正需要保障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出现了保富不保贫的现象。(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措不足农民养老保险金的筹措主要靠农民自己。然而许多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无力缴纳养老保险;集体企业发展滞后,不愿也无能为农民养老保障提供补

15、助。因此许多地方的养老保险资金筹严重不足。社会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弱流失严重。根据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县级政府组织实行,资金由民政局进行管理。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在管理这些养老保险金时却出现了挪用、他用的情况,出现大量的空帐、死帐和呆帐,导致养老保险资金的大量流失。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实际上已陷入了停滞状态。由于没有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专门法规,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各地在制定本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时找不到比较有力的立法依据,只好各自为政,把办法确定为暂行办法,大大降低了地方立法的规范性和长期性、稳定性。 (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

16、的流失导致家庭养老能力弱化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是评价一种养老模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贫困农村养老状况的调查发现,该地区老年人物质财富贫乏,精神生活匮乏,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常年累月在家中帮助做家务,部分老年人所负担的家务劳动过重,远远超出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农村老人赖以养老的一种重要资源己经缺失。再加上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该地区许多老年人负担着管理承包地和照顾孙辈的工作,生活相当艰苦。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迁移,直接导致了农村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从而冲击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虽然这些流迁人口仍能在经济上接济父母,但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会受较大影响。因此,

17、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弱化了。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退化我国农民的养老一直是以家庭为主。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家庭养老的问题日渐增多。首先,家庭养老投入受到制约。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转变,使得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外地独立谋生,以至于不能够切实地承担起扶养老人的责任。在农村,农民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农民家庭的财富由父母向子女转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重幼轻老”的社会现象。其次,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凸显养老负担。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规模小型化成为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独生子女将形成“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一对

18、夫妇可能赡养4个老人。农民子女的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再次,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上升。子女不赡养,或者只提供很低的养老保障,老年农民只有自养。目前,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逐渐上升。他们年老体衰,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沦为农民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这种反哺式家庭养老保障指的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向其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父辈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提供经济供养、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与安享晚年的养老模式。但在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影响下,农村传统大家庭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家庭结构核心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下一代人赡

19、养上一代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迅速下降,也使得子女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功能遭到削弱;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造成代际之间地域上的分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维系家庭养老的情感纽带松动,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存在基础。(二)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障曾经世代以土地为中心。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拥有土地的数量因此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减少了农作物播种面积,意味着加大了农业生产继续增长的难度。加上农业天生弱质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低下,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非常巨大,绝对收益越来越低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

20、民的养老需要。土地是农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具有生活保障功能、就业保障功能并可以为农村居民的晚年生活提供经济支持。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田被征用,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被剥夺,纵使政府制定了一些针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但依然有大量失地农民游离于保障制度之外。除此之外,农业比较效益的降低以及农民土地情结的变迁也致使土地保障功能下降。(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搞基础建设。而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松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

21、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支持。但是,长期的聚少离多所带来的“空巢家庭”和“代际”分化,造成了农村人口结构老化,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去了依托。在此情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而是面临着更多的新困境。(四)农村税费改革冲击集体养老基础在我国农村,赡养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多年来实行的是以五保户和养老院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养老制度。集体养老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丰富和管理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整体负担,但也削弱了县乡两级的财政实力。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来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部分五保户和其他一些农村贫困对象失去了救济

22、保障。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一些符合五保政策的对象,因为财政下拨资金有限而被挡在五保门外,未能实现应保尽保。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集体养老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变化,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四、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措施借鉴(一)经济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社干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已逐步把农村人口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当中,建立了比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国家已经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以保障农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3、基本上是通过立法来确立的,规定了农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履行的缴费义务,符合法制化国家的一般做法。下面以德国、日本、新加坡为例,分析了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以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所启示。1、德国德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内容和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强制参保:所有农业和林业企业主,包括葡萄酒、水果、蔬菜和园林以及养鱼业企业主,农业企业主的配偶,也包括与农民从事共同劳动的家庭成员及其配偶。除了每年雇佣期少于2个月或50个工作日的人员,其他人员必须强制参保。实行均一缴费制。1995年前缴费基数是农场的经济价值;1995年后,缴费依据是应税收入。但年收入低于3万马克的人可以领取缴费补

24、贴,约有50%的参保者获得缴费补贴,他们绝大多数是低收入者。农民缴费采取统一标准,一个农场主只交一份保费,其他投保者的保险费是农场主的一半,并由农场主承担。共同筹资:通过个人缴费和联邦财政资金共同筹集,但财政资金占主体部分。2002年,农民养老保险支付总额为15亿欧元,其中农民养老保险缴费约5亿欧元,联邦财政资金约10亿欧元。领取标准:德国的领取年龄为65岁,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采取均一给付型。以2002年为例,每月缴费约400欧元,领取养老金标准约为900欧元。除了65岁时的老年年金外,农民养老保险的待遇还包括: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年金、在劳动能力受到严重威胁时的康复待遇和在此期间提供的企业援

25、助和家庭援助,在受保险人死亡时的遗属年金等。管理制度:由联邦和各州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德国有3个直属联邦的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16个直属州的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都属于自治的法人组织,受联邦或州行政部门监管。2、日本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具体内容如下:国民养老金:由国家统一管理,所以又称为公共养老金。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着手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1959年颁布了国民养老金法,将原来未纳入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农民、个体经营者依法强制纳入。1985年,国民养老金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其覆盖面由原来的主要面向农民和个体经营者等无固定职业和收入者,改为全体国民

26、。国民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国库负担1/3,其余来自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农民养老金基金:1971年,日本公布农民养老金法并实施。该制度作为国民养老金制度的补充,特点是:一是自愿性。二是申请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年龄未满60周岁;属于国民养老金的第一号受保人,但保险费豁免者除外;每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时间达60天以上。凡满足以上条件,个人自愿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65岁以后可以领取“农民老龄养老金”。三是规定了离农政策和土地权益转让补偿金。农业劳动者年金:2002年1月,日本实行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目的是减轻原现收现付制度对现役农业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经济压力。该计划分企业型和个人型两类,农民可以加入个人

27、型养老保险。加入者可以选择资金运营机构和运营方式,月缴费在68000日元以内免税,基金运营收入不纳税,领取时根据缴费金额和运营收益确定支付标准。总之,2002年后,日本农民的养老保障由国民年金和农业劳动者年金两部分组成。3、新加坡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独特的、有效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得到了社会和国民的认可。它以中央公积金制度授人以渔,是在经济起飞阶段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社会经济目标建立起来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于1955年7月建立,它是一项为新加坡受薪人员而设立的养老储蓄基金,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但经过40年的时间,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面的,可以满足人们退休、购房、医职保健及教育等需要的社会保

28、险制度。为此,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和使用公积金储蓄,还制定了中央公积金法,以保护公积金会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管理、使用公积金储蓄的行为。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时缴纳公积金,雇员的公积金储蓄由雇主根据缴交率扣除,连同雇主应缴交的数额,一起存入公积金局的会员帐户上。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新加坡政府对公积金的内容还在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虽然在运用公积金存款方面逐步放宽限制,但政府仍牢牢抓住公积金最终保障作用的核心。新加坡的这种以储蓄基金制为主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体现了新加坡政府一贯的“授人以渔”的政策思想。较之诸福利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不失为一种符合新加坡国情的有效养老保险

29、制度。(二)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经济持续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的根本。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问题,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很高,具有经济承受力强和农村人口比重小的优势。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员养老保障问题相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那么严重,它们的经济实力雄厚,容易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部分发达国家为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建立起了国民年金、专业年金、个人储蓄性计划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结构比较合理,保障层次多样化,给付水平较高,对发达国家老年农民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同时,随着人

30、口老龄化的加剧,发达国家在解决基本经济保障的同时,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精神慰藉等社会服务,实施帮助老年人的行动计划,这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趋势。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的现实使得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国外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较早,而且国外农村养老保障有几十年的探索历程与丰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因此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国民经济是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根本。五、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和建议(一)加强立法、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开展了10多年,大批农村老年人已从中受益,但迄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关于社会保障

31、方面的基本法律,目前可供遵循的规范只有基本方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和核心,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制度上的稳定性,增强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信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展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法规严重滞后。我们应该提倡立法部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使农村养老保险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养老保险。首先,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法。该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进行统一而全面规定的法律文件。根据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和特殊性,我们应制定

32、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而不应把它和企业职工、国家工作人员统归在社会养老保险法中,这样也可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的层次和效力。其次,增强农村养老保险法律规范制度设计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定合理的基金筹集方式和档次,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应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分担的原则,建议以立法形式明确三者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当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比例。另外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设计不同的筹资档次,具体根据投保人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意愿进行选择。资金也是我国农村保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也必须解决这方面问题。改变“个人缴纳为主、集体缴纳为辅、国家给与政策扶持”的原

33、则,国家应该给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的财政投入,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国家投入一部分纳入到社会统筹基金,农民个人缴费和部分国家投入划入个人账户,国家投入要偏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鼓励建立由集体补助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式的商业养老保险。为农民工建立类似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即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工个人缴费和企业部分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于刚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鉴于他们的就业、收入不稳定的状况,最初仍把它们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当他们在城市工作超过一定年限,就业稳定后,就可转入到为农民工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为农民

34、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协调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另外对于在城市从事个体工商业的自雇性农民工,可以参照城镇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障,实行自愿原则。(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强化其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农民从中受益不小。但仍不容乐观,因为在一些落后地区,由于农民对此的认识还不够,加之,相关部门疏于讲解,致使农民还会产生这一政策是政府变相收费

35、的误区,从而影响合作医疗的实施。我们应做好此项工作,强化其在养老保障中的积极作用。 (三)巩固传统的家庭保障,使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由于家庭养老具有其他养老保障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农村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延续数千年。虽然当前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家庭养老将被其他的养老方式所代替。在现有经济条件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应继续倡导传统的家庭养老,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加强法制观念使人们意识到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而得到赡养是老人的权利,也可通过给付抚养费或给照看高龄老人的家

36、庭以一定经济补贴的方式,鼓励赡养老人的良好行为,以弥补因照料老人而减少的家庭收入,减轻子女的经济压力。 (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农村新的养老形式 2006年我国已全面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制度是为收入难以维持农村最基本生活标准的人群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克服了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存在的救济范围窄、标准低、随意性大的弱点,使社会救济有了普遍的适应性。加强社区养老保障的辅助功能社区养老是指在中国农村基层社区主要依靠集体力量,来满足社区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方式。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的集体养老方式,有很强的生命力。自我养老与家庭联系紧密,但又不同于家庭养老,当养老资源完全由农村老

37、年人自己提供时,就是自养。1、增强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家庭是社会成员天然的基本的老年生活保障单位,它所具有的内在保障功能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在农村制度化养老保障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提高家庭的养老保障能力,一方面老年人要提高自我保障能力,鼓励身体健康及文化素质较高的老年人充分发挥潜能,增强自身经济独立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增强人们赡养老人的责任感。2、强化土地保障能力首先是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和比较效益水平,使农民可以从土地中获得更大经济收入,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其次是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农民的灾害

38、防范能力;再次要依法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在给予征地补偿的同时,必须要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这一长效保护机制中来,以此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3、发挥政府在制度化养老保障中的主导作用制度化养老保障区别于其他养老保障措施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政府必须在制度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在制度化养老保障的建设中,各级政府必须明确财政责任,统一决策并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强对制度实施的过程监管。在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要妥善解决“新农保”与“老农保”之间的衔接问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机构经办能力,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时还要积极宣传,转变农村居民固有的养老观念,为“新农保”的实施创造有利外部环境。

39、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敬老院、养老院等机构的标准化程度,完善养老机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4、大力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利国利民,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可以提高农民晚年生活质量,政府部门应给予商业保险公司政策上的支持,调动其参与农村养老保险领域的积极性;商业保险公司亦要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对口的养老保险产品,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防御风险的意识。六、结 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而在整个社会的老年人群体中,农村老人又占全体老年人口的65%,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社会的养老问题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可以说,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就解决了中国大部分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 我国政府早在建国之初就为城市居民建立了涵盖广泛的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则一直处于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边缘,许多社会养老保障项目都将农村老年人排除在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然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却远远未能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