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级文化建设促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_第1页
浅析班级文化建设促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_第2页
浅析班级文化建设促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_第3页
浅析班级文化建设促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_第4页
浅析班级文化建设促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班级文化建设促初中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进步,人们对教育的看法也日趋变得科学化、专业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在初中,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初中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初中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凝聚力首先是表现在自己所在的班级里。因而班级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人主要从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班级活动创新的建设三个方面来阐述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关键词 班级文化 班级制度 班级环境

2、班级活动 品质形成 学生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实践也证明,初中生在智力、思维能力及道德能力成熟之前,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境对他们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积极发展他们的智力、思维能力,特别是道德能力。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再加上良好的教育,是初中生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条件。初中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品质,是在一切时空环境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中,班级教育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必须重视以班级整体为背景,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工作格局,其中就包括有目的、有

3、意识地创设与优化班级教育环境,努力优化育人环境,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使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精巧的布局、整洁的班级、精心的布置、班容的点缀使学生置身于文明、整洁、美观、和谐的氛围之中,通过环境、情景、氛围的感染、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而产生自我教育的效果,对他们的品德、情操会起到巨大的陶冶和感染作用,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一、阐述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班级的传统和规章制度,是维系班级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班级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建

4、立班级制度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班级制度建设应该注意从实际出发。不切实际地提高要求,或不负责任地降低要求,都会对班级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初一新生入校后刚开始成立班级时,就应该制定有效的班级制度促进学生养成初步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从而尽快使学生适应初中的生活,缩短中小学阶段的不适应期,为学生的初中生活奠定基础。这个时期的班级制度内容不宜过多、要求不宜过高,应简单明了、循序渐进。随着班级秩序的稳定,人际关系的协调,班集体的形成,班级凝聚力的提高,班级制度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就应该逐渐由“他律”向“自律”过渡。例如,很多班级在初一时为了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都会制定相应的日常评比制度,或者

5、给每一名学生打分,然后进行评比。这就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行为,形成班级统一的意志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到了初三阶段,班级内较多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的集体舆论、道德观、价值观也已经形成,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这时,班级的制度就应该适当转向以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为主,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建立班级制度应注意充分发扬民主。班级制度是要求班级群体内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约定。如果是在民主的基础上经过全班成员的讨论后制定出的制度,可以统一全体成员的意志,增加全体成员对制度的认可度,更有利于制度的落实,更有利于成为全体成员自觉的行为。第三,班级制度建设必须做到长抓不懈。再好的制度

6、若不能落实也只是“空中楼阁”。例如班级的值日制度、出勤制度、作业制度、自习纪律的规定等等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检查落实,且做到日清日结,再辅以班主任相应的耐心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和行为的尺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的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建立法制观念、按照法规办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二、阐述班级环

7、境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不是目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教育契机。如何运用它来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促进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那么,如何去建设班级环境文化呢?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烦琐的工程,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的内容。本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班级“外”环境的建设对学生品质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

8、作用。1、教室的卫生。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环境文化的基础,有了这个“地基”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了。 2、教室四周的布置。两侧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把它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等;后面的黑板报应经常更换,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两侧可以贴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选一句代表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先确立班级的主旨,如布置一个热爱自然的班级,我们就可以以四季的变化来布置,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9、实践表明,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班级“外”文化的建设,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班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班集体的积极情感。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班级现有的物质条件,不断深入开发新的资源,加强班级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使班级里的各种物化的设施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二)班级“内”环境的建设对学生品质的形成班级“内”环境是班级环境文化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

10、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内”环境是否健康。 1、班旗、班歌、班徽的设计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此三者是班级“内”环境建设的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前的造势活动,令观众更加神往。在设计它们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师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征求学校主管部门及校长的意见,引起他们的关注,给他们一个美好而鲜明的印象。设计完成后,应通过集合、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旗、班歌、班徽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

11、任。 2、“班风”的建设对学生品质的形成。这是班级“内”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对它的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我们知道,要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班风”,不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它参与了多种力量,是众多因素的有机反应,但教师在这里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他(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品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作用。比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巨大提高,喜爱学习,乐于同他人,尤其是老师一起工作;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能独自承担一些责任;能够自觉学习等等。在教师方面,还

12、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作为学校管理的最终执行者和实践者,他的工作体现了学校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者,又不等同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灌输,要做培养人的工作。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他能够根据学生的现状,建立起具有发展性、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班级模式。因此,班主任在班风的形成中应该有积极的主导作用。 (2)学生方面。学生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班级“内”环境的建设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班级风气的形成,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传统的教学,人们往往只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所以他们注重集体的学习,认为这样可以

13、集思广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他们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能动的个体,学生对任何存在的问题作出反应,或是反对,或是赞成。如何协调好他们内心的关系,是班风建设的重点,其中主要反映在合作与竞争的协调。在班级的活动中,尤其是在班级的学习当中,合作和竞争是影响班级风气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合作,就是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协同活动,从而产生对双方都有益的结果。在班级中,它的好处:首先,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其次,当遇到难题或是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问题时,学生间的合作往往要胜过单个人的努力在对一项活动的裁决时,学生间合作讨论所形成的一致性意见,往往显得更有效。第三,能够取

14、长补短,让学生积极思考彼此间的差异,从而积极的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但它最大的不足是让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竞争,就是为同一目标而与他人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它的好处:首先,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使集体生活富有生气,避免学生对学习的单调感,增加他们的学习乐趣。其次,一定程度的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标准和抱负,增强学习的效率。第三,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当然它也有不利的一面: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过分紧张和焦虑,因而抑制学习,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抵制,对解决问题的挫败感,同时,过分的强调竞争,会使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最

15、后的胜利成为他们主要的目标,而对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活动视而不见,对学生的内部团结也造成了伤害。所以说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对班风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从它们的定义我们可看出,合作和竞争其实是为了一个“同一目标”,这一点就说明了它们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首先,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竞争观竞争要以合作为基础。让学生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团结合作的,一个人的成功同时也是一个集体的成功。我们可以看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比如,“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连三岁的孩童也知道了航天英雄杨立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报道,学生纷纷以为是杨立伟一个人的成功,其实真正的是一个集体的成功,一个国家的成功。其次

16、,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合作观竞争是合作的动力。从大范围来看,随着科技的无国界发展,各国间的合作日益频繁,但也预示着竞争的到来,毕竟,现在强调更多的是“品牌效应”,这需要技术的支持,技术则在竞争中产生。从小范围来看,组织间的过多合作,也往往导致“大锅饭”的现象,大家一起不劳动,导致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就班级来讲,它更需要活力,如何刺激班级的激情,关键就是适度的竞争,让同学知道,别人的成绩优异是他辛勤劳动换来的结果,只有自己付出劳动,才能获得回报,同时也要知道,对他人的帮助,也就是对自己的帮助,紧密的合作会使我们的力量更大。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环境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

17、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环境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环境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班级的“内”环境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社会化的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班级“内”环境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

18、际关系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班集体与学生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三、阐述班级创新活动的建设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1、开展辅导活动,整合班级团体力量。针对班级成员存在的问题,设计团体活动主题。对学生作个别咨询固然重要,但发动全班学生给予帮助,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根据班级中部分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主题活动,围绕主题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共同合作的活动。让班级成员能共同参与活动,共同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互助的气氛;让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会如何处事、助人,形成有效的互助态势,借助这种反复性的相互作用,改变他人,也改变自己。2、班级团体活动设计的程序

19、:程序一:初步融合教师把班级团体分为若干小组,使之建立成为一个辅导团体,通过创设情境,让成员彼此认识,尽快营造一种充满真诚、尊重和同感的团队氛围,以便队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形成信任、合作、互助的团队气氛。实践表明,只有在良好的气氛与情绪状态下,队员才能积极投入活动中,跨越沟通的障碍,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兴趣,开放心灵,并在活动中获取成长的经验。程序二:互动体验在团队成员基本融合的基础上,围绕发展目标设计一系列互动活动,组织成员全体参与。在活动中引导成员亲历探索的过程,让班级成员在活动历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他人。也让成员在导师的引导中了解自身问题的成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每一次活动。最重要的是体验活动的过程,每次的冲击、体验和回馈,都能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